話音在半途戛然而止,湯靖遠斂了笑,慢慢皺起眉頭。
在他身下,寧予桐麵無表情地盯著他,眼睛裏的冷漠疏離更甚從前,仿佛昨晚與他纏綿的激烈情事都是假象,不知是不是湯靖遠的錯覺,他居然還從小孩兒的表情裏讀出了一絲厭惡。
「怎麽了這是……?」他喃喃道。
「我們扯平了,」寧予桐啞著嗓子說:「我要走了。」
湯靖遠氣笑,拍了拍他的臉頰:「喲,翻臉不認人哪寶貝兒?」
說出去簡直叫人笑掉大牙。湯家公子活了那麽多年,頭一回碰見睡完覺沒有允許就比他先走人的床伴,還隻是個連校門都還沒出過的嫩雛兒。不自量力,找死呢吧。
小孩兒仍舊沒有半分懼色。迎著湯靖遠陰鷙的目光,他沉默了片刻,隨後抬起手,像愛撫情人一樣摸上他的臉:「……湯靖遠,我姓寧。」
湯靖遠冷笑了一聲:「我知道。」
小孩兒的嘴角微微勾起,接著說:「如果你非得逼著我再跟你睡,我隻能叫大哥來跟你談了。」
湯靖遠心中無端一沉。
短暫的停頓裏,他眯起眼試圖理解小孩兒這句話的深意,很快的,他意識到自己有可能犯了個致命的錯誤——平頭老百姓他不清楚,但是論起來歷和背景,這座城市姓寧的人家在圈子裏獨一戶,就在回國頭一晚的家宴上他還聽家裏提過一嘴,說父親缺席是因為去探望寧家老夫人了,到底是有恩情的故交,難得回國,怎麽著都得鄭重其事遞帖子上門拜會一次。
他竟然看走眼了。湯靖遠仍然覺得不可置信,笑著問:「你大哥叫什麽?」
小孩兒如實相告:「我和哥哥們這一輩隨予字,我大哥叫寧予杭。」
倘若說剛才湯靖遠還抱著一絲僥倖心理猜測小孩兒可能在唬他,那麽此刻他算是明白過來了。寧家四個兄弟,除卻極少在外人麵前出現的幼子,其他三個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名聲背景不分伯仲,而他這是豬油蒙心誤打誤撞睡到人家弟弟了。
什麽破事兒哪,湯靖遠哭笑不得。
他和小孩兒兩人大眼瞪小眼僵持著,湯靖遠正琢磨要不要一錯犯到底再睡個夠本兒,保鏢匆匆敲開門進來,說是湯家小姐找他找了半天沒回應終於發火了,說他要是再不回電話就等著被打斷腿吧。
湯靖遠拿過手機才想起來,昨天晚上他姐姐就急哄哄地召他回家了,隻是當時他忙著睡他的寶貝兒,根本沒功夫理她。
湯家姐姐在手機那頭火冒三丈:「湯靖遠!寧家的人找上來了!你找誰陪床不好,居然敢找他家的小兒子?!他大哥氣得要扒了你的皮!趕緊給我把人好生送回去,聽見沒有?!」
這一通電話叫湯靖遠徹底死心了。
隻是他自始至終都不能理解一個問題,所以在保鏢護送寧予桐回家之前,趁著小孩兒換衣服的空隙,他咬了一根煙,光著上身靠在床頭問他:「寧予桐……嘖,寶貝兒,你一個不愁吃穿的小少爺,在外頭幹這種工作做什麽?可別跟我說是體驗生活。」
寧予桐沒吱聲,低頭往身上套一件尺碼過大的襯衫。他的衣服昨晚被扯壞了,這一身行頭都是湯靖遠的。
「不關你的事。」離開前他冷冷瞥了一眼湯靖遠。
至此之後,湯靖遠足足有四年不曾見過他。
再陳三願:
停車場指路微博or論壇
第37章 請他家小少爺敘舊
即便是緣分匪淺,但誰也沒料到再次相遇會是這種情境。
有喬曳在場,過去的淵源自然是不方便拿到檯麵上來說的,湯靖遠很快斂了詫異的神色,由女伴引到近前跟寧家小少爺打招呼。許是抱著同樣的心思,寧予桐並未有什麽不妥的回應,他點過頭,疏離客氣地問了一聲好,隨後便坐下來自顧自料理那一桌豐盛的下午茶,似乎沒有搭理他們的興致。
寧家小少爺對待陌生人一貫是這樣冷漠的,喬曳擔心湯靖遠介懷,正琢磨著要圓場,卻反倒讓身邊的男人摟住了,輕拍著手背示意她盡管放心——雖然隻是不甚起眼的安撫,但頤品傳媒的當家花旦登時便心知這位老主顧看出了她的擔憂——他們相識的時候湯靖遠大概二十五歲,正是世家子弟最招搖的年紀,他卻比旁人來得儒雅隨和,生意場上從不與人爭強鬥狠,受了冒犯也不過置之一笑,對待情人們亦稱得上風度翩翩,仿佛深受家中外祖母的影響,身處高門卻對他人懷有憐憫之心。
湯家的基底在海外,主要的營生是地產投資,同時也涉及家私與重型器械之類的貿易,大多數是湯靖遠母家一脈的產業,在先前動盪時遷移到澳洲,由他外祖父母苦心經營壯大,傳至獨女手中,又從獨女這處交由家中長孫打理,頗有成色之後兩位老人家才卸下重擔回國安居。也正是有了這檔子空閑,湯靖遠的外祖母年老後對佛事信仰的態度才變得極為誠懇,總念叨著捐香油攢功德,湯靖遠因此隔三差五就得回來陪她到寺廟裏上香。
雙親是孝子,他必定也得擔起這賢孫的名頭,才不至於辜負那份交到他手裏的家業。
但說到底吃齋念佛的是老人家,喬曳跟他的時間一長,對他的為人也有了全然不同的認識。其實名門貴胄的出身早就註定了湯靖遠絕非善類,大抵是海外成長的經歷使他練就一副八麵玲瓏的軀殼,他的殘忍薄情連帶嗜血的本性被掩飾得非常好,甚至連他最親近的姐姐也曾遭受矇騙——大約在他們外祖父去世不足一個月的時候,有近親犯渾要來同他爭奪家產,不知開出什麽條件,哄得他外祖母也動了心,湯家姐弟被叫到祠堂裏數罪併罰。
在他身下,寧予桐麵無表情地盯著他,眼睛裏的冷漠疏離更甚從前,仿佛昨晚與他纏綿的激烈情事都是假象,不知是不是湯靖遠的錯覺,他居然還從小孩兒的表情裏讀出了一絲厭惡。
「怎麽了這是……?」他喃喃道。
「我們扯平了,」寧予桐啞著嗓子說:「我要走了。」
湯靖遠氣笑,拍了拍他的臉頰:「喲,翻臉不認人哪寶貝兒?」
說出去簡直叫人笑掉大牙。湯家公子活了那麽多年,頭一回碰見睡完覺沒有允許就比他先走人的床伴,還隻是個連校門都還沒出過的嫩雛兒。不自量力,找死呢吧。
小孩兒仍舊沒有半分懼色。迎著湯靖遠陰鷙的目光,他沉默了片刻,隨後抬起手,像愛撫情人一樣摸上他的臉:「……湯靖遠,我姓寧。」
湯靖遠冷笑了一聲:「我知道。」
小孩兒的嘴角微微勾起,接著說:「如果你非得逼著我再跟你睡,我隻能叫大哥來跟你談了。」
湯靖遠心中無端一沉。
短暫的停頓裏,他眯起眼試圖理解小孩兒這句話的深意,很快的,他意識到自己有可能犯了個致命的錯誤——平頭老百姓他不清楚,但是論起來歷和背景,這座城市姓寧的人家在圈子裏獨一戶,就在回國頭一晚的家宴上他還聽家裏提過一嘴,說父親缺席是因為去探望寧家老夫人了,到底是有恩情的故交,難得回國,怎麽著都得鄭重其事遞帖子上門拜會一次。
他竟然看走眼了。湯靖遠仍然覺得不可置信,笑著問:「你大哥叫什麽?」
小孩兒如實相告:「我和哥哥們這一輩隨予字,我大哥叫寧予杭。」
倘若說剛才湯靖遠還抱著一絲僥倖心理猜測小孩兒可能在唬他,那麽此刻他算是明白過來了。寧家四個兄弟,除卻極少在外人麵前出現的幼子,其他三個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名聲背景不分伯仲,而他這是豬油蒙心誤打誤撞睡到人家弟弟了。
什麽破事兒哪,湯靖遠哭笑不得。
他和小孩兒兩人大眼瞪小眼僵持著,湯靖遠正琢磨要不要一錯犯到底再睡個夠本兒,保鏢匆匆敲開門進來,說是湯家小姐找他找了半天沒回應終於發火了,說他要是再不回電話就等著被打斷腿吧。
湯靖遠拿過手機才想起來,昨天晚上他姐姐就急哄哄地召他回家了,隻是當時他忙著睡他的寶貝兒,根本沒功夫理她。
湯家姐姐在手機那頭火冒三丈:「湯靖遠!寧家的人找上來了!你找誰陪床不好,居然敢找他家的小兒子?!他大哥氣得要扒了你的皮!趕緊給我把人好生送回去,聽見沒有?!」
這一通電話叫湯靖遠徹底死心了。
隻是他自始至終都不能理解一個問題,所以在保鏢護送寧予桐回家之前,趁著小孩兒換衣服的空隙,他咬了一根煙,光著上身靠在床頭問他:「寧予桐……嘖,寶貝兒,你一個不愁吃穿的小少爺,在外頭幹這種工作做什麽?可別跟我說是體驗生活。」
寧予桐沒吱聲,低頭往身上套一件尺碼過大的襯衫。他的衣服昨晚被扯壞了,這一身行頭都是湯靖遠的。
「不關你的事。」離開前他冷冷瞥了一眼湯靖遠。
至此之後,湯靖遠足足有四年不曾見過他。
再陳三願:
停車場指路微博or論壇
第37章 請他家小少爺敘舊
即便是緣分匪淺,但誰也沒料到再次相遇會是這種情境。
有喬曳在場,過去的淵源自然是不方便拿到檯麵上來說的,湯靖遠很快斂了詫異的神色,由女伴引到近前跟寧家小少爺打招呼。許是抱著同樣的心思,寧予桐並未有什麽不妥的回應,他點過頭,疏離客氣地問了一聲好,隨後便坐下來自顧自料理那一桌豐盛的下午茶,似乎沒有搭理他們的興致。
寧家小少爺對待陌生人一貫是這樣冷漠的,喬曳擔心湯靖遠介懷,正琢磨著要圓場,卻反倒讓身邊的男人摟住了,輕拍著手背示意她盡管放心——雖然隻是不甚起眼的安撫,但頤品傳媒的當家花旦登時便心知這位老主顧看出了她的擔憂——他們相識的時候湯靖遠大概二十五歲,正是世家子弟最招搖的年紀,他卻比旁人來得儒雅隨和,生意場上從不與人爭強鬥狠,受了冒犯也不過置之一笑,對待情人們亦稱得上風度翩翩,仿佛深受家中外祖母的影響,身處高門卻對他人懷有憐憫之心。
湯家的基底在海外,主要的營生是地產投資,同時也涉及家私與重型器械之類的貿易,大多數是湯靖遠母家一脈的產業,在先前動盪時遷移到澳洲,由他外祖父母苦心經營壯大,傳至獨女手中,又從獨女這處交由家中長孫打理,頗有成色之後兩位老人家才卸下重擔回國安居。也正是有了這檔子空閑,湯靖遠的外祖母年老後對佛事信仰的態度才變得極為誠懇,總念叨著捐香油攢功德,湯靖遠因此隔三差五就得回來陪她到寺廟裏上香。
雙親是孝子,他必定也得擔起這賢孫的名頭,才不至於辜負那份交到他手裏的家業。
但說到底吃齋念佛的是老人家,喬曳跟他的時間一長,對他的為人也有了全然不同的認識。其實名門貴胄的出身早就註定了湯靖遠絕非善類,大抵是海外成長的經歷使他練就一副八麵玲瓏的軀殼,他的殘忍薄情連帶嗜血的本性被掩飾得非常好,甚至連他最親近的姐姐也曾遭受矇騙——大約在他們外祖父去世不足一個月的時候,有近親犯渾要來同他爭奪家產,不知開出什麽條件,哄得他外祖母也動了心,湯家姐弟被叫到祠堂裏數罪併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