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2-06-20
奉召回宮是個草長鶯飛的季節,顛簸了十幾日,總算又踏上了平坦寬敞的宮道。
看著鏡中的容顏,我似乎能夠感知到歲月的流逝,輾轉間隻是不舍。
元澈與我同坐一輛馬車,他伸手掩上了我手中的小鈀鏡,“母妃,不用看了,你是最美的。何況久別重逢,父皇高興還來不及。”
他知道我隱隱的擔憂,說出來的話那樣的熨帖人心。
我淺淺笑一笑,“母妃二十九了,況且六年不在你父皇身邊侍奉,他也未必會見之則喜。”
元澈笑道:“母妃這就是說笑了。如果父皇不在意母妃,何必每兩年召見一次,臨行又依依不舍的?”
我扶正他的玉冠道:“你父皇每兩年召見一次,全是因為心底記掛著你,母妃也是沾你的光。”
元澈不答,含了笑看我,“母妃,父皇這樣對你和兒臣,也算有心了。”
我道:“你明白就好,隻不要掛在嘴上,也不枉你父皇一片苦心。”
馬車忽然停住了前進的步伐,元澈掀了簾子問道:“什麽事?”
我順著簾子的間隙看出去,原來已經到了延喜門外,另一隊親兵侍從也要從中穿過,恰好和我們的隊伍擠到了一起。
延喜門的護軍愣了神,不知道該先讓哪一隊過去,那邊隊伍裏早閃出幾個內侍,指手畫腳的嗬斥起來,“陳留王的馬車你們也敢攔下,不要腦袋了?”
元澈皺了眉回頭告訴我,“是元晟的馬車列隊。”
我想一想,拉了他的衣角道:“告訴外麵的人,讓他們先走。”
元澈有些不甘,“兒子比陳留王年長,母妃比陶美人位尊,咱們何必忍讓於他?”
我柔聲道:“傻孩子,元晟越是跋扈,朝臣們越是口舌紛紜,讓他自己生受著去吧,咱們別淌這趟混水。”
他很聽話,當即點了頭,喚過親兵來囑咐了幾句。
陳留王的馬隊耀武揚威的穿過延喜門,我遙遙看見一輛華麗非常的六駕馬車簇在隊伍中間,想必正是陶美人座駕。[.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待他們的馬車遠去,元澈才令我們的隊伍重新出發,遠遠望去,我們的隊伍安靜肅穆,馬車樸素無華,倒似跟在陳留王後麵的親隨一樣。幾個城門的護軍都知道這是我和元澈的車駕,不免竊竊私語,言語裏不乏敬仰之意。
元澈坐在馬車裏,耳朵卻靈的很,他歡喜的告訴我:“母妃,你可聽見外麵護軍說的話麽?”
我道:“你聽見他們誇讚你,心裏覺得怎麽樣?”
元澈笑道:“自然是通身舒泰。”
我含笑道:“這樣就好,你們幾兄弟年紀尚小已經身居王位,朝臣們原本就頗多非議,俗話說先出頭的椽子先爛,咱們回回奉召回京都低調行事,不和陳留王爭鋒,正是為了韜光養晦明哲保身。如今凡是見著你行事的,無一不誇讚賞識,你說,這是不是比爭著誰先過城門更快意?”
元澈道:“是,母妃都是為了兒臣好。”
我撫上他的臉龐,“你如今都十二了,母妃能為你做的一日少過一日,終究還是要靠你自己爭氣。”
元澈英挺的麵頰上閃過異樣的光,他猛的向前撲倒抱住我的膝蓋道:“母妃,兒子爭氣,但求母妃不要離開兒子!”
我扶他起來道:“你是母妃的倚靠,母妃怎麽會離開你。”
元澈低聲道:“兒子自己心裏清楚,父皇總是喜歡元晟多些,以後萬一立了元晟為太子,兒子隻怕更無立錐之地,到那時,母妃為了自保,隻怕,隻怕……”
“你怕母妃會為了自保疏遠你?”我寧和道,“你也真傻,母妃雖不是你的親生母親,可是卻把你當做自己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孩兒一般疼愛,母妃既然敢和你離開皇宮,自然也打定主意不怕艱難險阻。即便你姐姐,你父皇,這世上所有人都離開你,母妃也不會離開。”
元澈不再說話,緊緊攥了我的手,手心的熱度一陣一陣襲上來,周身溫暖。
馬車又停了,這次是到了掖庭外的宮門。
元澈下了馬車,又小心扶著我下來。嫣尋錦心早跳下車上來攙扶我,近近的聽見一聲:“母妃!”,一抹翠綠的身影旋即撲進了我懷裏。
寧妃和雲意站在大理石砌成的台階上望著我們笑,玉真還是那樣毛躁,我猝不及防,險些被她撞個趔趄。
“母妃,母妃,孩兒好想你!”玉真攬著我的脖子不鬆手,還是元澈上去拉了她的手下來,“姐姐,你弄疼母妃了。”
玉真睜著大大的眼睛,上下打量著元澈,又是笑又是鬧:“澈弟,你長這樣高了!”
她一手拉著我一手拉著元澈,大說大笑,極是快活。
我鬆開她的手,走到寧妃和雲意麵前微微欠身一福:“多謝兩位姐姐這些年替妹妹照顧玉真。”
雲意托起我的手腕,含笑道:“寧妃姐姐受得起,嬪妾可受不起,你那個頑皮的妮子時常被我訓斥,大約她心裏是恨極了我的。”
玉真聽雲意說話,早轉了身過來抱住她不盈一握的腰肢,“沈母妃為我好呢,我豈是那種不知好歹的?”
寧妃隻端詳我道:“好像又瘦了些,蜀地淒苦,妹妹還要盡心撫育昌德王,當真是受苦了。”
我笑著看她:“受苦說不上,隻是那蜀地的茱萸著實厲害,我隻怕了這一點。”
寧妃欣慰道:“回回見到妹妹這樣好的精氣神,我心裏也大感寬慰。”
我道:“有人隻道我母子二人在蜀地再無出頭之日,必定晦澀難言,我偏不依,偏要歡歡喜喜的!”
雲意笑道:“正是這樣,妹妹氣度高華,豈是那樣容易被糟踐的?”
寧妃拉了我的手道:“咱們邊走邊說吧,先去長信宮請安。皇上也快下朝了,一會在慕華館見不著妹妹,又該著急了。”
想起蕭琮,我心頭一熱,不自覺的微笑道:“皇上哪裏是著急見我呢,他不知道有多掛心他這兩個寶貝兒子。”
雲意接口道:“妹妹和陶美人去封地這些年,皇上甚少在後宮留宿,如今朝中議論紛紛,請皇上立下太子,可是宮裏總共就這樣三位皇子,當真個個是寶貝。”
我漫不經心道:“又有人進言讓皇上立太子了?”
寧妃道:“嗯,聽說是衛國公起的頭。”
我看著玉真和元澈說笑的背影,低聲道:“衛國公?他們前兩年送進來的王美人好像並沒有子嗣,這會子急吼吼的催皇上立哪門子太子?”
寧妃道:“是,我也正覺得奇怪。好在你回來小住,咱們還能商量商量。”
說話間到了長信宮外,雲意道:“你們進去吧,太後見我不入眼,我也懶得臊一鼻子灰。”
她翩翩而去,我拉住疾行的玉真,“母親和你寧母妃並你弟弟要去給太後請安,你乖乖的跟著來,不許胡說八道。”
玉真撅了嘴道:“母妃,人家不喜歡皇祖母宮裏的味道,還有皇祖母總拉著臉子,孩兒不喜歡……”
我道:“別胡說,給你皇祖母請安是規矩,由得你喜歡不喜歡的?”又叮囑元澈道:“你也記得,昔年在你皇祖母麵前是什麽樣,今日也一樣。”
元澈點頭,“母妃放心!”
長信宮內飄蕩的依舊是熟悉的檀香,太後做了這樣多的虧心事,若不是日夜焚香祝禱,隻怕連一個囫圇覺也睡不安穩。
她一雙眼睛像刀子似的在我臉上刻畫,緩緩道:“好像是瘦了些,你們看呢?”
寧妃道:“是瘦了。”
我撫了撫鬢邊微微毛躁的頭發,愁道:“元澈不懂事,怎樣教養都不成材,嬪妾日日心焦,所以……”
太後提高了聲音:“是嗎?哀家看著元澈倒是挺好。”
她叫人搬了凳子到跟前,又招手示意元澈到近前去坐,元澈大喇喇坐下,我怒道:“你皇祖母給你賜了座,你怎的也不知道謝恩?”
元澈乜斜著眼謝了恩,自顧自的和玉真隔空逗趣,我愧道:“元澈頑劣,嬪妾無能,讓太後見笑了。”
太後笑的舒暢,擺手道:“不妨事,一晃也是五六年了,這孩子身強體壯,這便好過別的了。”
她和藹問元澈道:“你在蜀中住的可好?缺不缺什麽?想要什麽隻管跟皇祖母說。”
元澈咧開嘴笑道:“皇祖母說的可是真的?”
太後道:“自然是真的。”
元澈一躍而起,拊掌道:“那皇祖母快把母妃留下吧,孫兒每日玩耍,母妃都多嘴多舌,孫兒竟沒一日玩的暢快,如今皇祖母既然疼孫兒,便留下母妃,不要讓她在孫兒耳邊嘮叨!”
我氣的臉色發白:“你這孩子小小年紀便學著玩鳥鬥狗,母妃說你幾句還不愛聽,這會兒又在你皇祖母麵前丟人,看我回去怎麽責罰你!”
太後掩口笑道:“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你管他這個做什麽?”
她那匿進了唇角細紋裏的幸災樂禍如此明顯,我越發淒苦道:“太後幫嬪妾多教誨教誨元澈,嬪妾實在管不了他!”
太後一味歡笑,有意拍了元澈肩膀安慰道:“你想玩什麽,愛玩什麽,隻管去玩,你是皇子,又是藩王,什麽玩不得?你母妃也是操心過慮,杞人憂天了。你隻管頑去,若是你母妃敢說你,你便來告訴哀家,哀家為你做主。”
元澈越發喜悅,連蕭琮也不去見,當下便要去蹴鞠場玩耍,太後喚了幾個貼身內監一路跟著伺候,連玉真也一並去了。
待孩子們退下,太後又慢悠悠問寧妃道:“皇上春秋鼎盛,怎麽哀家聽說朝堂上有人公然進諫,要皇上早立太子。近來都是你在皇上身邊伺候,可有此事?”
寧妃聞言起身恭謹道:“嬪妾聽康延年跟皇上說過一次,好像,好像是定國公提議如此。”
太後若無其事道:“哦,是這樣。也不知道皇上屬意哪位皇子?”
寧妃笑道:“皇上的意思,現在立太子還早了些,一來三位皇子年紀都還小,二來剛封了藩王不久,若是又立太子……”
“封藩王和立太子又不相悖,況且元倬已經十五了,伺候的女官都現放了幾個,還小嗎?”
我見她開口打斷寧妃的話,必是有備而來,於是故作躊躇道:“西京王年紀是夠了,但是他身帶殘疾,想必也不能封為太子,至於元澈和陳留王,確實是太小了。”
太後轉動著手中的檀木佛珠,那佛珠長年累月被人的皮脂潤澤,一顆一顆飽滿平滑。我和寧妃不敢言語,默默吃茶,良久,太後忽而詭秘一笑,緩聲道:“也罷,事到如今,告訴你們也無妨。”
奉召回宮是個草長鶯飛的季節,顛簸了十幾日,總算又踏上了平坦寬敞的宮道。
看著鏡中的容顏,我似乎能夠感知到歲月的流逝,輾轉間隻是不舍。
元澈與我同坐一輛馬車,他伸手掩上了我手中的小鈀鏡,“母妃,不用看了,你是最美的。何況久別重逢,父皇高興還來不及。”
他知道我隱隱的擔憂,說出來的話那樣的熨帖人心。
我淺淺笑一笑,“母妃二十九了,況且六年不在你父皇身邊侍奉,他也未必會見之則喜。”
元澈笑道:“母妃這就是說笑了。如果父皇不在意母妃,何必每兩年召見一次,臨行又依依不舍的?”
我扶正他的玉冠道:“你父皇每兩年召見一次,全是因為心底記掛著你,母妃也是沾你的光。”
元澈不答,含了笑看我,“母妃,父皇這樣對你和兒臣,也算有心了。”
我道:“你明白就好,隻不要掛在嘴上,也不枉你父皇一片苦心。”
馬車忽然停住了前進的步伐,元澈掀了簾子問道:“什麽事?”
我順著簾子的間隙看出去,原來已經到了延喜門外,另一隊親兵侍從也要從中穿過,恰好和我們的隊伍擠到了一起。
延喜門的護軍愣了神,不知道該先讓哪一隊過去,那邊隊伍裏早閃出幾個內侍,指手畫腳的嗬斥起來,“陳留王的馬車你們也敢攔下,不要腦袋了?”
元澈皺了眉回頭告訴我,“是元晟的馬車列隊。”
我想一想,拉了他的衣角道:“告訴外麵的人,讓他們先走。”
元澈有些不甘,“兒子比陳留王年長,母妃比陶美人位尊,咱們何必忍讓於他?”
我柔聲道:“傻孩子,元晟越是跋扈,朝臣們越是口舌紛紜,讓他自己生受著去吧,咱們別淌這趟混水。”
他很聽話,當即點了頭,喚過親兵來囑咐了幾句。
陳留王的馬隊耀武揚威的穿過延喜門,我遙遙看見一輛華麗非常的六駕馬車簇在隊伍中間,想必正是陶美人座駕。[.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待他們的馬車遠去,元澈才令我們的隊伍重新出發,遠遠望去,我們的隊伍安靜肅穆,馬車樸素無華,倒似跟在陳留王後麵的親隨一樣。幾個城門的護軍都知道這是我和元澈的車駕,不免竊竊私語,言語裏不乏敬仰之意。
元澈坐在馬車裏,耳朵卻靈的很,他歡喜的告訴我:“母妃,你可聽見外麵護軍說的話麽?”
我道:“你聽見他們誇讚你,心裏覺得怎麽樣?”
元澈笑道:“自然是通身舒泰。”
我含笑道:“這樣就好,你們幾兄弟年紀尚小已經身居王位,朝臣們原本就頗多非議,俗話說先出頭的椽子先爛,咱們回回奉召回京都低調行事,不和陳留王爭鋒,正是為了韜光養晦明哲保身。如今凡是見著你行事的,無一不誇讚賞識,你說,這是不是比爭著誰先過城門更快意?”
元澈道:“是,母妃都是為了兒臣好。”
我撫上他的臉龐,“你如今都十二了,母妃能為你做的一日少過一日,終究還是要靠你自己爭氣。”
元澈英挺的麵頰上閃過異樣的光,他猛的向前撲倒抱住我的膝蓋道:“母妃,兒子爭氣,但求母妃不要離開兒子!”
我扶他起來道:“你是母妃的倚靠,母妃怎麽會離開你。”
元澈低聲道:“兒子自己心裏清楚,父皇總是喜歡元晟多些,以後萬一立了元晟為太子,兒子隻怕更無立錐之地,到那時,母妃為了自保,隻怕,隻怕……”
“你怕母妃會為了自保疏遠你?”我寧和道,“你也真傻,母妃雖不是你的親生母親,可是卻把你當做自己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孩兒一般疼愛,母妃既然敢和你離開皇宮,自然也打定主意不怕艱難險阻。即便你姐姐,你父皇,這世上所有人都離開你,母妃也不會離開。”
元澈不再說話,緊緊攥了我的手,手心的熱度一陣一陣襲上來,周身溫暖。
馬車又停了,這次是到了掖庭外的宮門。
元澈下了馬車,又小心扶著我下來。嫣尋錦心早跳下車上來攙扶我,近近的聽見一聲:“母妃!”,一抹翠綠的身影旋即撲進了我懷裏。
寧妃和雲意站在大理石砌成的台階上望著我們笑,玉真還是那樣毛躁,我猝不及防,險些被她撞個趔趄。
“母妃,母妃,孩兒好想你!”玉真攬著我的脖子不鬆手,還是元澈上去拉了她的手下來,“姐姐,你弄疼母妃了。”
玉真睜著大大的眼睛,上下打量著元澈,又是笑又是鬧:“澈弟,你長這樣高了!”
她一手拉著我一手拉著元澈,大說大笑,極是快活。
我鬆開她的手,走到寧妃和雲意麵前微微欠身一福:“多謝兩位姐姐這些年替妹妹照顧玉真。”
雲意托起我的手腕,含笑道:“寧妃姐姐受得起,嬪妾可受不起,你那個頑皮的妮子時常被我訓斥,大約她心裏是恨極了我的。”
玉真聽雲意說話,早轉了身過來抱住她不盈一握的腰肢,“沈母妃為我好呢,我豈是那種不知好歹的?”
寧妃隻端詳我道:“好像又瘦了些,蜀地淒苦,妹妹還要盡心撫育昌德王,當真是受苦了。”
我笑著看她:“受苦說不上,隻是那蜀地的茱萸著實厲害,我隻怕了這一點。”
寧妃欣慰道:“回回見到妹妹這樣好的精氣神,我心裏也大感寬慰。”
我道:“有人隻道我母子二人在蜀地再無出頭之日,必定晦澀難言,我偏不依,偏要歡歡喜喜的!”
雲意笑道:“正是這樣,妹妹氣度高華,豈是那樣容易被糟踐的?”
寧妃拉了我的手道:“咱們邊走邊說吧,先去長信宮請安。皇上也快下朝了,一會在慕華館見不著妹妹,又該著急了。”
想起蕭琮,我心頭一熱,不自覺的微笑道:“皇上哪裏是著急見我呢,他不知道有多掛心他這兩個寶貝兒子。”
雲意接口道:“妹妹和陶美人去封地這些年,皇上甚少在後宮留宿,如今朝中議論紛紛,請皇上立下太子,可是宮裏總共就這樣三位皇子,當真個個是寶貝。”
我漫不經心道:“又有人進言讓皇上立太子了?”
寧妃道:“嗯,聽說是衛國公起的頭。”
我看著玉真和元澈說笑的背影,低聲道:“衛國公?他們前兩年送進來的王美人好像並沒有子嗣,這會子急吼吼的催皇上立哪門子太子?”
寧妃道:“是,我也正覺得奇怪。好在你回來小住,咱們還能商量商量。”
說話間到了長信宮外,雲意道:“你們進去吧,太後見我不入眼,我也懶得臊一鼻子灰。”
她翩翩而去,我拉住疾行的玉真,“母親和你寧母妃並你弟弟要去給太後請安,你乖乖的跟著來,不許胡說八道。”
玉真撅了嘴道:“母妃,人家不喜歡皇祖母宮裏的味道,還有皇祖母總拉著臉子,孩兒不喜歡……”
我道:“別胡說,給你皇祖母請安是規矩,由得你喜歡不喜歡的?”又叮囑元澈道:“你也記得,昔年在你皇祖母麵前是什麽樣,今日也一樣。”
元澈點頭,“母妃放心!”
長信宮內飄蕩的依舊是熟悉的檀香,太後做了這樣多的虧心事,若不是日夜焚香祝禱,隻怕連一個囫圇覺也睡不安穩。
她一雙眼睛像刀子似的在我臉上刻畫,緩緩道:“好像是瘦了些,你們看呢?”
寧妃道:“是瘦了。”
我撫了撫鬢邊微微毛躁的頭發,愁道:“元澈不懂事,怎樣教養都不成材,嬪妾日日心焦,所以……”
太後提高了聲音:“是嗎?哀家看著元澈倒是挺好。”
她叫人搬了凳子到跟前,又招手示意元澈到近前去坐,元澈大喇喇坐下,我怒道:“你皇祖母給你賜了座,你怎的也不知道謝恩?”
元澈乜斜著眼謝了恩,自顧自的和玉真隔空逗趣,我愧道:“元澈頑劣,嬪妾無能,讓太後見笑了。”
太後笑的舒暢,擺手道:“不妨事,一晃也是五六年了,這孩子身強體壯,這便好過別的了。”
她和藹問元澈道:“你在蜀中住的可好?缺不缺什麽?想要什麽隻管跟皇祖母說。”
元澈咧開嘴笑道:“皇祖母說的可是真的?”
太後道:“自然是真的。”
元澈一躍而起,拊掌道:“那皇祖母快把母妃留下吧,孫兒每日玩耍,母妃都多嘴多舌,孫兒竟沒一日玩的暢快,如今皇祖母既然疼孫兒,便留下母妃,不要讓她在孫兒耳邊嘮叨!”
我氣的臉色發白:“你這孩子小小年紀便學著玩鳥鬥狗,母妃說你幾句還不愛聽,這會兒又在你皇祖母麵前丟人,看我回去怎麽責罰你!”
太後掩口笑道:“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你管他這個做什麽?”
她那匿進了唇角細紋裏的幸災樂禍如此明顯,我越發淒苦道:“太後幫嬪妾多教誨教誨元澈,嬪妾實在管不了他!”
太後一味歡笑,有意拍了元澈肩膀安慰道:“你想玩什麽,愛玩什麽,隻管去玩,你是皇子,又是藩王,什麽玩不得?你母妃也是操心過慮,杞人憂天了。你隻管頑去,若是你母妃敢說你,你便來告訴哀家,哀家為你做主。”
元澈越發喜悅,連蕭琮也不去見,當下便要去蹴鞠場玩耍,太後喚了幾個貼身內監一路跟著伺候,連玉真也一並去了。
待孩子們退下,太後又慢悠悠問寧妃道:“皇上春秋鼎盛,怎麽哀家聽說朝堂上有人公然進諫,要皇上早立太子。近來都是你在皇上身邊伺候,可有此事?”
寧妃聞言起身恭謹道:“嬪妾聽康延年跟皇上說過一次,好像,好像是定國公提議如此。”
太後若無其事道:“哦,是這樣。也不知道皇上屬意哪位皇子?”
寧妃笑道:“皇上的意思,現在立太子還早了些,一來三位皇子年紀都還小,二來剛封了藩王不久,若是又立太子……”
“封藩王和立太子又不相悖,況且元倬已經十五了,伺候的女官都現放了幾個,還小嗎?”
我見她開口打斷寧妃的話,必是有備而來,於是故作躊躇道:“西京王年紀是夠了,但是他身帶殘疾,想必也不能封為太子,至於元澈和陳留王,確實是太小了。”
太後轉動著手中的檀木佛珠,那佛珠長年累月被人的皮脂潤澤,一顆一顆飽滿平滑。我和寧妃不敢言語,默默吃茶,良久,太後忽而詭秘一笑,緩聲道:“也罷,事到如今,告訴你們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