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順心好過的多。


    隻管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斷不會再因這事掉一滴淚。


    喜月眼見她神色堅決,料已想通,未再多言。


    又過兩日,來取糕的是李慶有,喜月把那五錢銀子交給他。


    又道自此以後不必再送東西過來。


    這些全是宋臘梅的意思。


    李慶有想不通,又何必?


    淑惠終是李家的孩子。


    該是李家養著。


    推來讓去,喜月忍了又忍,終是沒忍住,對他言道:「你既有妻有兒,何不放條生路給大姐?」


    李慶有發怔,不知她的意思。


    喜月索性道明:「你們付錢銀,無非是想消除心中愧疚,豈知感情非是幾錢銀子幾塊布能彌補得了的。」


    「索性斷個幹淨,隻當她是宋家孩子,放下愧疚過好自已日子得了,如此大姐也落個清淨。」


    她沒說出口的是,以後有關淑惠,他們也就沒有資格說三道四,指手畫腳。


    李慶有終於明白,宋臘梅之所以要給淑惠改姓,目的就是徹底斷親。


    他縱有兒女,可淑惠是他頭一個孩子,感情意義不同。


    做不到完全不管不顧。


    喜月聽的幾欲發笑,平常漠不關心,口頭上的關心誰不會?


    之所以抓著淑惠不肯鬆手,無非就是怕別人的言論。


    怕以後難以麵對淑惠。


    他並非是捨不得、疼愛淑惠。


    隻是本性自私,做得了無情無義的事,卻又不願意背負罵名。


    妄圖遮擋一二。


    好似自已無奈,很無辜似的。


    喜月懶得與他多扯,直言道明:「對淑惠有多少感情,你自個心裏清楚,莫要打著疼愛她的幌子,給大姐和淑惠添堵。」


    「你欠她們已經夠多,就且放過她們吧。」


    話畢把銀塊子和糕點推給他,便不再多言語。


    被當麵拆穿,李慶有羞愧難言,訕訕拎上糕,抓過銀子去了。


    回去再由聽琴勸說,順坡下驢,心安理得不再來往。


    事後時而想起當真如喜月所想覺得自已甚是無辜,皆是被迫走到這一步。


    或許在他心裏,從來都不覺得自已錯了,過往種種都是被情勢所逼。


    當初若不是宋臘梅與娘鬧不和,他夾在中間為難,哪會輕易被聽琴所惑?


    事情敗露後,是宋臘梅執意要和離,落到這下場,怪她,而非他。


    淑惠是她強要帶走的,並不是他不想要。


    這會子要斷親的,也是她。


    每一步都不是他做主決定的。


    所以以後淑惠大了,懂事了,也怪不到他身上。


    說來說去,他就是一個沒擔當的,由著別人牽製著走。


    喜月已把他看的很清,他深在局內,仍是糊塗著。


    如今又陷在聽琴與李婆子爭執當中。


    命運似就是一個輪迴。


    逃得了一次難逃


    第二回。


    等待他的是個什麽結局,喜月不知道,日子還在繼續,時間總會給出答案。


    李家孫子的滿月宴被人談論,楊宋兩家隻裝聽不見。


    好事的鄭婆子又來講閑話,嘲笑聽琴名不正言不順,妻不妻,妾不妾,沒個名份。


    又嘲諷李婆子不操辦喜事又如何,那妓子已是登堂入室,說起來還是棋差一招。


    終是輸了。


    喜月已是習慣她上門聒噪,自顧做自已的活,一邊耳進一邊耳出。


    托她的福,倒是知道個門清,李家的日子過的相當熱鬧。


    也不知道因為什麽,李婆子竟放出話來,若有一日她沒了,定是聽琴下的狠手。


    鄭婆子少見的誇了李婆子一回,這棋高啊,下回再有個病災,全推到聽琴身上。


    便是聽琴恨的她要死,怕也不敢使什麽下作手段。


    李婆子自是還不知聽琴已經下過手。


    更不知聽琴心中悔的要死,就不該婦人之仁,留她一條命。


    平白給自已添堵。


    一招錯,步步錯,兩婆媳還有得鬧呢。


    不同於李家的鬧騰,喜月鋪子這邊的熱鬧是因為生意好。


    王家小姐梅花宴之後,前來買糕訂糕的小丫頭漸多,每日都要接待幾個。


    梅花糰子做了好幾回,存的梅花醬全部用光。


    就這還有小丫頭過來問,並且預定了桃花糰子。


    還接到一樁桃花宴的活。


    倒與食香閣走了不同的路子,專做私訂糕點。


    這一點是喜月沒想到的。


    便有感嘆,路果然要走下去才知道前路是何。


    於是更多的心思放在品種與花樣上,糕點做的愈發精緻、美觀。


    這日徐氏興沖沖而來,找到喜月言道自已想做醬菜賣,想問問她的意見。


    宋常富當日回到村中,讓村裏人賣貨,盡管找宋臘梅。


    她便起了心思,想著自已會做醬菜,何不做些來賣,也能賺兩個錢。


    艷紅又懷了身子,家裏孩子越來越多,雖是不愁吃穿。


    但誰會嫌銀子多?


    她還想在鎮上買個鋪子,到時用來出租,也能白得些賃錢。


    或是再置些田地,以後都是給孫子們的依靠。


    隻是她把想法和宋常富說了,卻沒得到支持。


    宋常富很是不屑,賣醬菜能得幾個錢?


    十裏八村哪個娘們不會醃菜,賣給誰?<="<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歡喜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月還沒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月還沒來並收藏歡喜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