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寒星硬氣回房沒一刻鍾,又悄悄地來了:「這句『勇而輕死者可暴也,急而心速者可久也,貪而好利者可遺也。』何解?」


    呃,每晚睡前半個時辰,是謝清濤給他講學的時間。


    哪怕他再煩謝清濤說話氣人,也不得不回到他書桌前。謝大人別的不論,講學的本事還是挺好的。


    謝清濤偏頭看著倚在門框上的少年,一臉傲氣,可眉眼間卻帶著絲絲委屈。


    背挺的很直,嘴唇緊緊抿著。活像跟父親鬧別扭的青春期少年。


    謝清濤不禁想到,十幾年朗哥兒跟他置氣,是不是就是這個模樣?


    他頓時生了幾分父親的生態,招招手:「過來坐,咱們慢慢講……」


    活像當初佳肴對寒星招手:「快過來,吃腿腿。」一樣!


    而此時的新安,漠北的戰事慘狀傳來的時候已經晚了幾個月,佳肴連續幾個晚上做夢,夢到阿力身中數箭,倒在雪地裏。她猛地驚醒,翌日跑去拜龍王廟。


    大嫂已經平安過了頭三個月,開始挺著肚子每天坐著敞篷馬車去女子技校。


    敞篷馬車前麵一個座是車夫的,後麵一排座頂多坐三個人,腳邊可以放行李。這種簡易馬車因為車廂不笨重,速度可以非常快。


    車座設計的非常舒服,跟坐在自家的大椅上一樣,一點也不會覺得顛簸。包著厚厚的毛邊罩,雕花的小車門。


    悅真非常喜歡,說比起她那豪華大馬車,既能賞景, 坐的還舒服,太適合孕婦了。


    佳肴還特地做了一個兒童座椅,帶朗哥兒的時候隻把他往中間一綁,她和冰霜坐兩邊,朗哥兒能歡笑一路,再不像坐大馬車,他在車廂能鬧翻天。


    敞篷馬車一下子在新安流行起來,佳肴依舊是跟榮成商行合作,她出設計圖和匠人,榮成商行的車馬行製做和銷售。


    大嫂天天去技校,佳肴本來不想跟著的,自從做了幾天惡夢,就總跟大嫂同行。她聽說北方不少流民來到新安,來技校的女學生多了。


    因為不少北方流民拖兒帶女,一聽說這郡主開的女子學院包吃住,學費還可以先欠著,哪裏還管那麽多,立即就把女兒送來了。


    學院的學生一下子激增到一千三百多人,大嫂高開之餘,每天也為學院的管理和物資等瑣事勞心。


    並且很多新學生是一點基礎也沒有,個個跟個小鵪鶉一樣,膽小心驚的。老師們更要上心。


    大哥的司農開始收第一季稻,是試種的三季稻,所有人都等著,隻要三季稻在試驗田收成好,就可以在嶺南推廣種植了。


    可惜的是,收成並不預想中的好,三季的總收成,估計不比二季稻高太多。司農部開始找原因,看是田地還是肥料,或是栽種氣候不對之類的。


    佳肴的那片雜交水稻試驗田,依舊種著,每一季稻大哥都令人特地看過,但凡有一株不一樣的稻種,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他。


    帝都的秦王和三司開始嚴查販奴案,不論是涉案的商人,還是背後的勛貴,隻要證據確鑿,就投入大牢。


    很快大牢裝滿了,皇上直接下令砍頭!天天菜市場殺的血流成河,人頭滾滾。殺的涉案人員快有死在海裏的百姓那麽多了!


    整個帝都人心惶惶,勛貴商人,人人自危。這些消息傳到新安的時候,佳肴開始沉思這場戰爭,發現自己什麽也做不了。


    她能做的就是替大嫂照看點學院,幫大哥的司農想一想怎麽提高產量,蓋好自己的房子,照顧好朗哥兒。


    至親阿力在戰場廝殺,大哥和謝清濤鎮守一方,漠北的百姓跟失去家園的鳥兒一樣,四處亂逃。有人餓死在路上,有人枉死在船上。


    即使歷經千辛萬苦來到嶺南,卻也要為一日三餐奔波,聽說小工的人工費已經降到一日兩餐四文錢了,可仍然有很多人得不到這份差事。


    二哥的鵝山莊又來了十幾個孤兒,並且還在增加的趨勢。


    二哥和二嫂每天外出送鵝,看到路邊有逃難來的孩子,要麽是被父母插草賣了,要麽是孤兒一個,他倆就立即跟官差報備一聲,把人領回鵝山莊。


    二嫂說的輕描淡寫:「來咱家,好歹能有口飽飯吃,有幹淨的衣裳穿,能睡個安穩覺。


    待大一些,女孩送到學院,男孩也學門手藝,花不了多少銀子,卻能讓他們活成個人樣,值了!」


    佳肴很感動,她覺得大嫂和二嫂都比自己強,大嫂護一學院的女孩,二嫂像母親一樣,能救一個孩子是一個孩子。


    她悄悄給二哥一千兩銀子,二哥不要:「放心,二哥現在不缺銀子使了!你那還在蓋房子呢,更需要錢用!」


    她就送糧食和布匹還有常用藥物給二嫂,不容拒絕,二嫂隻能笑著收下。


    跟孩子們親切地介紹:「這是你們的姑姑,長大了要孝敬姑姑哦!」


    然後佳肴就看到一個個小蘿蔔頭,怯怯地喊自己:「姑姑。」他們會跟顧小魚三兄妹一樣,在鵝山莊平安地長大。


    新安城外的流民越來越多,等著官府清點路引進城找差事,那些沒能進城的,就吃著官府每天兩餐的施粥維生。


    他們有的結伴去往廣州府,有的去別的州城,但更多的則是死咬著牙留在新安。


    希望這座城能讓自己活下去,希望有生之年還能再坐一次海船,回到遙遠的漠北故鄉。


    佳肴和城裏的官夫人、富商夫人一起組織了場捐贈會,多是捐糧食,又派人在城郊搭竹棚子,供這些流民居住。<="<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佳肴:小廚娘她美又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童夕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童夕君並收藏農門佳肴:小廚娘她美又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