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建議先去看看,萬一住處太差,就咬咬牙住客棧。不料驛站的布置還挺好,不比普通客棧差。被褥無異味,炭也是無煙的竹炭,茶爐子成天燒著,淨房也幹淨。


    這城中驛站幾乎都是用來接住官員的,所以環境還挺好。城外驛站多是用來傳送信件事物,住所就差上許多。


    沈明覺立即就要了一間套房,怕妹妹仍要找好點的客棧住,與她耳語道:「已經很好了,省下銀子咱們吃好的!」


    沈佳肴笑著點點頭,這套房比船上大多了,可惜兩人隻住兩晚也沒帶太多行李下船,沒怎麽收拾就安置妥當。先找驛卒問了附近的醫館,沈佳肴堅持兄長先去看過大夫再逛街。


    所喜醫館病人不多,很快就看到大夫,沈佳肴熟練地拿出之前的幾張藥方,大夫也很負責地一一看過,又問最近的飲食睡眠情況,咳嗽頻率等細節。


    再次把脈後,告訴兩人風寒之症已經大好,就是這咳疾最少還要半個月才能痊癒,這期間盡量別吹風,注意保暖。若是再犯,病就嚴重了。


    沈佳肴聽的恨不得拿筆記下,她實在不想再遭遇一次兄長生病!一想起那個時候,就覺得暗無天日啊!大夫又開了五天止咳潤肺的藥。


    沈佳肴又讓他按前幾張藥方,各抓一天的藥備著,在船上染病,請醫買藥是真難啊!看完後沈佳肴正要去取藥,沈明覺一把抓住她又坐回去:「大夫,你瞧瞧她的手,開些凍瘡藥。」


    沈佳肴感動之餘又不在意地道:「就是普通的凍傷而已,洗兩天蘿蔔水,隨便擦點凍瘡膏就好了。」


    那大夫卻極認真地看了她的手,又問腳可有凍傷?全身還有其它地方有青紫?叮囑一個月莫碰冷水,好好擦藥,若是手指凍傷嚴重流膿,指甲就要拔去。


    這下嚇到沈明覺了,忙追問怎麽保養?怎麽塗藥?好像沈佳肴的指甲真的會被拔去一樣!小時候山村哪家小孩沒凍傷過手指或耳朵的,哪有大夫說的那麽嚴重!


    待兩人出醫館時,都提了兩大串藥,當然,銀子又去了不少!果然從古至今都一樣,看病最花錢啊!


    先把藥送回驛站,沈佳肴不許兄長再出門,怕他吹到風咳疾加重,讓他在驛站寫信,自己快速去買布料。沒買太好了,因為她知道,好料子母親隻會收起來,留著給自己當嫁妝。


    就買了中等的精棉,又買了幾塊皮毛料子,做帽子或衣領都極好。想著越往南下越暖和,沈佳肴就沒給自己和兄長買新棉衣。可是過年總得穿件新的,就給兄長買了條新腰帶和新鞋,自己買了雙新鞋和兩雙新襪子。


    把腰帶給兄長的時候,沈佳肴還有些不好意思。因為這年頭男人的腰帶多是家人做的,極少有買成品的。明明自己這個妹妹在,卻連一條腰帶都不能為哥哥做。


    沈佳肴決定在船上這段時間,好好練練針線活,衣裳不會做,縫補做做襪子腰帶還是很有必要的。


    待兩人把信和衣料拿給驛卒代送時,他笑著建議道:「我們永城的長紅棗幹可是貢品,這鋪子賣的雖比不上貢品,也是遠近聞名的土儀。


    大人即是送年禮回家鄉,不如帶一些棗幹。」


    沈佳肴二話沒說去隔壁鋪子一看,確實又大又紅肉質又厚的好棗子。立即買了十斤,也不貴,多買些給母親平時煮粥煮茶喝。


    又買了幾斤帶著路上給沈明覺煮甜品,果然在個陌生城市,要認識一個當地人,才能吃好玩好。


    見沈大人有興致,那驛卒又推薦酒樓、戲樓,永城的大鼓書和柳琴柳極有特色,外來旅人不看一場是為遺憾!永城的名勝古蹟也挺多,奈何現在是寒冬,景點都蕭條,到不必去看。


    晌午飯是在驛站吃的,沈明覺還不能吃太油膩,便讓驛卒把本來要送的羊肉鍋換成了雞肉鍋,多配些豆腐。吃罷飯半個時辰沈明覺喝藥,爾後又睡半個時辰午覺。


    第66章 船上過年


    起床時發現妹妹正拿塊細棉做襪子,做的口太大,到像個口袋,他也不嘲笑,而是道:「手指紮了幾針?還是等凍傷好了再做吧!」


    沈佳肴小驕傲地一抬頭道:「一針都沒紮到。」


    「有進步!先放下針線活,穿上大衣裳,咱們去聽聽戲吃些茶點。」沈佳肴見他穿的厚,連手捂子都戴好了,也不好強讓他在客房呆著,否則下船的意義何在。


    便叮囑道:「咱們別去人多的茶樓,不能坐窗口邊,最多兩個時辰就得回來,你是萬不能再吹到風的。」


    沈明覺看著伶俐的妹妹被自己一場病嚇成了小嘮叨,不覺得煩,隻覺得有些心疼,自己這個長兄到底不稱職啊!再看她那雙紅蘿蔔似的手,不由嘆道:「趁著這兩天空閑,給你買個丫環。」


    沈佳肴愣了一下連連搖頭道:「不好不好,多個人在船上不夠住啊!再說,就咱倆也沒多少事,要丫環做什麽?哥哥若想要人伺候,等到了新安再買奴僕。」


    沈明覺被勸服,確實在船上多個人不方便,還能讓她去住通鋪或是在房間打地鋪嗎?爾後想到自己已經大好了,許多事情可以自己做,妹妹也能清閑一些。


    就這樣,兩人悠閑地度過了一個下午,聽了戲,吃了很有當地特色的棗泥糕、棗片棗幹,喝了香噴噴的油茶。沈佳肴還偷師油茶配方,想把自己八珍粉的方子也改進一下。


    意外之喜是永城的辣椒醬也別有特色,據說當地隨便那個百姓家的菜園,最少也種三種辣椒。沈佳肴又買了幾罐剁椒,準備在船上煮魚頭吃。待兄長大好了,也能吃些重口味的菜色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佳肴:小廚娘她美又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童夕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童夕君並收藏農門佳肴:小廚娘她美又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