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訣心一扯,把人抱緊:「道什麽歉,要道歉也該是孤道歉。」
程綰綰茫然,抬臉看他。
江訣不敢和小太子妃對視,眼皮一垂,低聲解釋道:「若不是孤處置決絕,那劉氏也不會發瘋找到綰綰頭上。」
程綰綰不明白什麽處置,什麽決絕。
江訣這才告訴她。
原來劉夫人的女兒劉小姐,就在昨日,被江訣下令直接賜死了。
對這位劉小姐,程綰綰也有些印象,之前往東宮遞請帖的閨秀裏,就有這位劉小姐。
如果她沒記錯的話,這位劉小姐的父親是朝中的刑部尚書,位高權重。
這原不是什麽大事,壽陽城裏世家、官場,勢力盤根錯節,意欲攀附東宮的人多了去了,這不是罪。
但劉小姐幾回邀約程綰綰無果,心中著急,便把主意直接打在了江訣身上。
她自負還有幾分姿色,於是在湖邊設計了一出落水求救的戲碼。
這戲碼雖老套,卻是一招鮮吃遍天。
她大聲呼救,引來的人不少,不過都在對岸,近岸邊隻有江訣和秦宣,他們談事清了場的。再便隻有兩個在不遠處的閣中護從。
秦宣娶了妻,也不會水,自然不可能下水救人。
江訣倒是會水,在劉小姐的眼中,他也可以救她,英雄救美,本就是美談,再說她的樣貌又不比那個憨笨的太子妃差,太子憑什麽不救她?
當然,最關鍵的是,她爹是朝中刑部尚書,太子總不會眼睜睜看著朝中一部尚書的嫡女活活淹死吧?
劉小姐打算得好,但江訣還真準備讓她淹死。
他可以讓暗衛救她,但是壞了她的名聲,暗衛又不可能娶妻,她還是要粘上東宮。
既然這樣,救與不*救都是麻煩,那還不如不救。
江訣最厭惡用這種低劣手段算計他的人,當他堂堂一國儲君可隨他們拿捏不成。
於是乎,江訣真的隻冷眼看著。
彼時是在城中大興坊的一處聽曲園子,名為煙雨閣。
煙雨閣中的人見太子和秦大公子都巍然不動,卻怕鬧出人命,就近處的兩個閣中護從,其中一個便去稟告閣中管事,另一個便趕緊過去救人。
這一救,卻反而害了五條人命。
第177章
護從救人,雖然救下了劉小姐的性命,但也壞了她的清譽。
不過這種事情,在大鄴並非什麽累及終生的大事,也不過就是當下數月有些不好聽的議論罷了。
雖說嫁進東宮是沒了指望,但是一年半載過後,旁人誰還會記得這樣一件小事?
壽陽城裏風雲際會,數不清的大事在這裏迭見雜出,這種事,實在不算什麽。
就算有人記得,劉家小姐又不是真的與人私相授受,那是為救性命,迫不得已而為之。
這種英雄救美之事,若成就一場佳緣,自然是一段佳話。但劉家官至一朝尚書,和區區一個商賈之家的護從,地位身份實在相差太過懸殊。
若是劉家小姐不願意下嫁,那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倘若是擔心外界有什麽議論,劉大人大可以收了這護從做義子,這便既報答了救女之恩,也維護了女兒的名聲,也不用下嫁。
可是,劉家並沒有這樣做。
劉家這位嫡小姐,家中有三位嫡親兄長,獨她一個小妹,受家中所有人疼寵,更被劉夫人看得十分嬌氣,以至於任性妄為,膽大包天。
她不願意下嫁合乎情理,可是她千不該萬不該,非但不感激護從救了她的性命,反而怨恨護從壞了她的好事,更玷汙了她的清譽。
劉家小姐在怨憤之下,又遭旁人奚落,一氣之下,帶著家中護衛,衝到那護從家中,將護從和他年邁的雙親全部殺死,就連護從同住家中的兄嫂,都沒有放過。
一家五口,全部被殺害。
若是隻殺害護從一人,姑且可以算她一時氣憤,雖然也是忘恩負義、狼心狗肺,但是殺害護從一家五口所有人,更足見此女心狠手辣、喪盡天良。
她分明是在拿人命泄憤!
這裏是壽陽,是帝都,是天子腳下!劉家竟敢如此草菅人命!
這個劉家小姐,眼裏到底還有沒有王法!
江訣知悉時,劉家正欲將事情壓下,江訣盛怒,豈會姑息。
當即派人將劉府一幹參與此事的護衛全部下獄審辦,而劉家小姐,則由東宮內侍看押,隻等審完護衛拿到證詞,即刻明正典刑,以安民心。
就在前兩日,劉家參與殺人害命的護衛已經全部斬首示眾,暴屍刑場兩日以儆效尤。
而劉家小姐,因刑部尚書劉大人在宮門外跪了一天一夜,隻求東宮給劉家留些顏麵。
江訣聽罷宮人稟報氣笑。
劉家要顏麵?
那護從一家五口可是連命都沒了,他還有臉提什麽顏麵!
江訣冷笑,賜白綾一條,讓劉家女在府中自行了斷。
劉大人這才肯回家。
而江訣隨後一道聖旨,申斥劉家,又滿城布告,將劉家所行之事公諸於民,雖然在布告中隱去了劉家小姐的名字,但隨便一打聽,百姓便知布告中說的心狠手辣、目無王法之人是誰了。
劉家的顏麵,到底沒保住。
可白綾賜死也好,降旨申斥也罷,都是劉家咎由自取。
就算要恨,也該是恨他江訣,劉氏那個瘋婦,卻對他的太子妃施加報復,真是罪不容誅!<="<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程綰綰茫然,抬臉看他。
江訣不敢和小太子妃對視,眼皮一垂,低聲解釋道:「若不是孤處置決絕,那劉氏也不會發瘋找到綰綰頭上。」
程綰綰不明白什麽處置,什麽決絕。
江訣這才告訴她。
原來劉夫人的女兒劉小姐,就在昨日,被江訣下令直接賜死了。
對這位劉小姐,程綰綰也有些印象,之前往東宮遞請帖的閨秀裏,就有這位劉小姐。
如果她沒記錯的話,這位劉小姐的父親是朝中的刑部尚書,位高權重。
這原不是什麽大事,壽陽城裏世家、官場,勢力盤根錯節,意欲攀附東宮的人多了去了,這不是罪。
但劉小姐幾回邀約程綰綰無果,心中著急,便把主意直接打在了江訣身上。
她自負還有幾分姿色,於是在湖邊設計了一出落水求救的戲碼。
這戲碼雖老套,卻是一招鮮吃遍天。
她大聲呼救,引來的人不少,不過都在對岸,近岸邊隻有江訣和秦宣,他們談事清了場的。再便隻有兩個在不遠處的閣中護從。
秦宣娶了妻,也不會水,自然不可能下水救人。
江訣倒是會水,在劉小姐的眼中,他也可以救她,英雄救美,本就是美談,再說她的樣貌又不比那個憨笨的太子妃差,太子憑什麽不救她?
當然,最關鍵的是,她爹是朝中刑部尚書,太子總不會眼睜睜看著朝中一部尚書的嫡女活活淹死吧?
劉小姐打算得好,但江訣還真準備讓她淹死。
他可以讓暗衛救她,但是壞了她的名聲,暗衛又不可能娶妻,她還是要粘上東宮。
既然這樣,救與不*救都是麻煩,那還不如不救。
江訣最厭惡用這種低劣手段算計他的人,當他堂堂一國儲君可隨他們拿捏不成。
於是乎,江訣真的隻冷眼看著。
彼時是在城中大興坊的一處聽曲園子,名為煙雨閣。
煙雨閣中的人見太子和秦大公子都巍然不動,卻怕鬧出人命,就近處的兩個閣中護從,其中一個便去稟告閣中管事,另一個便趕緊過去救人。
這一救,卻反而害了五條人命。
第177章
護從救人,雖然救下了劉小姐的性命,但也壞了她的清譽。
不過這種事情,在大鄴並非什麽累及終生的大事,也不過就是當下數月有些不好聽的議論罷了。
雖說嫁進東宮是沒了指望,但是一年半載過後,旁人誰還會記得這樣一件小事?
壽陽城裏風雲際會,數不清的大事在這裏迭見雜出,這種事,實在不算什麽。
就算有人記得,劉家小姐又不是真的與人私相授受,那是為救性命,迫不得已而為之。
這種英雄救美之事,若成就一場佳緣,自然是一段佳話。但劉家官至一朝尚書,和區區一個商賈之家的護從,地位身份實在相差太過懸殊。
若是劉家小姐不願意下嫁,那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倘若是擔心外界有什麽議論,劉大人大可以收了這護從做義子,這便既報答了救女之恩,也維護了女兒的名聲,也不用下嫁。
可是,劉家並沒有這樣做。
劉家這位嫡小姐,家中有三位嫡親兄長,獨她一個小妹,受家中所有人疼寵,更被劉夫人看得十分嬌氣,以至於任性妄為,膽大包天。
她不願意下嫁合乎情理,可是她千不該萬不該,非但不感激護從救了她的性命,反而怨恨護從壞了她的好事,更玷汙了她的清譽。
劉家小姐在怨憤之下,又遭旁人奚落,一氣之下,帶著家中護衛,衝到那護從家中,將護從和他年邁的雙親全部殺死,就連護從同住家中的兄嫂,都沒有放過。
一家五口,全部被殺害。
若是隻殺害護從一人,姑且可以算她一時氣憤,雖然也是忘恩負義、狼心狗肺,但是殺害護從一家五口所有人,更足見此女心狠手辣、喪盡天良。
她分明是在拿人命泄憤!
這裏是壽陽,是帝都,是天子腳下!劉家竟敢如此草菅人命!
這個劉家小姐,眼裏到底還有沒有王法!
江訣知悉時,劉家正欲將事情壓下,江訣盛怒,豈會姑息。
當即派人將劉府一幹參與此事的護衛全部下獄審辦,而劉家小姐,則由東宮內侍看押,隻等審完護衛拿到證詞,即刻明正典刑,以安民心。
就在前兩日,劉家參與殺人害命的護衛已經全部斬首示眾,暴屍刑場兩日以儆效尤。
而劉家小姐,因刑部尚書劉大人在宮門外跪了一天一夜,隻求東宮給劉家留些顏麵。
江訣聽罷宮人稟報氣笑。
劉家要顏麵?
那護從一家五口可是連命都沒了,他還有臉提什麽顏麵!
江訣冷笑,賜白綾一條,讓劉家女在府中自行了斷。
劉大人這才肯回家。
而江訣隨後一道聖旨,申斥劉家,又滿城布告,將劉家所行之事公諸於民,雖然在布告中隱去了劉家小姐的名字,但隨便一打聽,百姓便知布告中說的心狠手辣、目無王法之人是誰了。
劉家的顏麵,到底沒保住。
可白綾賜死也好,降旨申斥也罷,都是劉家咎由自取。
就算要恨,也該是恨他江訣,劉氏那個瘋婦,卻對他的太子妃施加報復,真是罪不容誅!<="<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