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姨並未將他的話往心裏去,隻是寵溺地摸了下自家兒子的頭,嘴角含笑地說:「你這小子,倒是還惦記著以前看過的,子承演的電視劇」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薑逢正拿著茶杯的手停在了空中,她緩緩地放下茶杯,完全將陳響響當做正常人來詢問:「響響為什麽會覺得子承最喜歡表演呢?」
陳響響拽了拽自己的衣角,用含糊不清的話回答,「承承小時候說過的,他最大的夢想就是做一名優秀的演員,他想當演員……」
送走陳姨他們時,已經是傍晚六點。
彼時,陳子承還未回來,薑逢隻好坐在店內等他。
這座南方小鎮從不下雪,但冬夜的寒風冷冽,薑逢隻穿了件單薄的毛衣,卻感覺到一股即將湧出的熱流,從她的心髒開始蔓延,撕扯著她的思緒,於是她獨自站在店門口吹冷風。
馬路的對麵,是家新開的湘菜館,店內空間狹小,僅有兩張可以容得下客人的餐桌,於是老闆便在外頭支棱起了幾張桌子,來彌補不足。
店鋪開業時,陳子承曾帶著她去吃過幾次,口味正宗,老闆說著一口流利的川西話。有次店內夜裏沒其他客人,薑逢過去吃夜宵,便和老闆閑聊了起來。
她有些好奇地問:「老闆,你怎麽突然想要跑這麽遠來開個館子?」
「因為前些年做生意欠了家裏邊許多債,父母債人情債錢債,都得還,人呢,走投無路的時候,就想找個沒人認識自己的地方,重新開始,若是生活過得去,誰又肯輕易捨得自己珍貴的東西」,餐館老闆素來親和,說這話時,中年男子稍顯黝黑的麵容下,嘴角自嘲上揚,故作輕鬆的語氣,反而讓薑逢難以忘懷。
薑逢想到這,對麵餐館的老闆,恰好應景地出來外頭抽菸,他獨自站在冷風中,抖了抖身子,嘴裏呼之而出的煙霧逐漸消散後,露出了一張憂思的臉,惹得薑逢的心繼續往下沉。
後來,這個夜裏,薑逢回公寓發了場高燒,陳子承給她用毛巾進行物理降溫,又餵了藥,折騰了一宿。
第二天,薑逢退燒後,從夢裏醒來,對守在自己床邊的陳子承說的第一句話是:「子承,我想你該回去了」
「一大早的,說什麽胡話呢,我能回哪?」,陳子承臉都還沒洗,便被氣笑了。他擔憂了一晚上。
「回娛樂圈吧,你該回去當演員了」,薑逢一臉認真地回。
時間又過了一年。
彼時陳子承已經回歸娛樂圈,陳藝替他接了一部關注抑鬱症患者的宣傳電影,讓他以自揭傷疤的方式,重新回到大眾的視野。
不過與以往走的光風霽月形象不同,這次他更像是一位從底層上來的平民演員,他演抑鬱患者、演壞人、演聾啞人,一心撲在表演上,潛心創作,磨鍊演技,近乎不接除了演藝工作以外的活動行程。
當然,偶爾經紀人陳藝也會幫他接一些商務,但都是為家鄉文旅做的宣傳,並且這些成績,也讓他成為了關注抑鬱症患者的宣傳使者、全國唯一的一位明星代表。
而薑逢也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一位小有成就的斜槓商人,她開始從陳子承的未婚妻,變成女合夥人。在那些不用駐校上課的時間裏,她花精力全力打造屬於自己的文旅品牌,試圖共同致富家鄉。
有天,陳子承結束了三個月的電影拍攝回到家裏。
他拖著疲憊的身子,剛下飛機,便被一群記者圍堵在了機場,想要採訪他關於《回春潮》電影爆火的看法。
有位記者湊到跟前來問:「都說這部電影是編劇聽完您抑鬱故事後,進行大幅度劇情改編的,那您當時為什麽有信心重返娛樂圈?是不甘心的夢想驅使,還是因為您的太太?」
陳子承原本不願意回答這些,接連婉拒了幾個採訪。但這個記者的問題,確實問到了他心坎去。
於是他目光清澈閃爍,大方筆直的站在鏡頭前,認真、莊重、響亮地,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答案:「因為我太太說,我若登台時,風塵僕僕,她會在沿途,用鮮花為我鋪路」
後來,就連他本人也沒有料到,這條新聞會持續霸占了當周的娛樂圈熱榜第一。
而那個採訪記者給這則報導取了個好聽的標題,叫做《感謝你,讓我從血肉模糊,到萬物生長》。
但薑逢對這一切渾然不知。
陳子承到家時,她正安靜地坐在書房裏備課,胡桃色的桌麵上,書本排列有序。
陳子承躡手躡腳地走進房內,看到她正用手撐著腦袋,思索教案,他輕手輕腳地從背後環抱住了她,「這麽晚了,在等我?」
「也不算是,剛好還有課業沒完成,吃飯了嗎?要不來點螺螄粉?」,感受到來自背部柔軟的力量,薑逢放下了自己手中的筆,用手掌來回摩挲著對方環抱在自己脖頸上的手臂。
「嘴硬,你肯定是在等我」,陳子承嘴角勾勒起笑意,情到深處,朝著對方的臉,又捏又吻。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將頭深埋在對方的脖頸處,低柔地說了句:「我也想你了」。
全文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薑逢正拿著茶杯的手停在了空中,她緩緩地放下茶杯,完全將陳響響當做正常人來詢問:「響響為什麽會覺得子承最喜歡表演呢?」
陳響響拽了拽自己的衣角,用含糊不清的話回答,「承承小時候說過的,他最大的夢想就是做一名優秀的演員,他想當演員……」
送走陳姨他們時,已經是傍晚六點。
彼時,陳子承還未回來,薑逢隻好坐在店內等他。
這座南方小鎮從不下雪,但冬夜的寒風冷冽,薑逢隻穿了件單薄的毛衣,卻感覺到一股即將湧出的熱流,從她的心髒開始蔓延,撕扯著她的思緒,於是她獨自站在店門口吹冷風。
馬路的對麵,是家新開的湘菜館,店內空間狹小,僅有兩張可以容得下客人的餐桌,於是老闆便在外頭支棱起了幾張桌子,來彌補不足。
店鋪開業時,陳子承曾帶著她去吃過幾次,口味正宗,老闆說著一口流利的川西話。有次店內夜裏沒其他客人,薑逢過去吃夜宵,便和老闆閑聊了起來。
她有些好奇地問:「老闆,你怎麽突然想要跑這麽遠來開個館子?」
「因為前些年做生意欠了家裏邊許多債,父母債人情債錢債,都得還,人呢,走投無路的時候,就想找個沒人認識自己的地方,重新開始,若是生活過得去,誰又肯輕易捨得自己珍貴的東西」,餐館老闆素來親和,說這話時,中年男子稍顯黝黑的麵容下,嘴角自嘲上揚,故作輕鬆的語氣,反而讓薑逢難以忘懷。
薑逢想到這,對麵餐館的老闆,恰好應景地出來外頭抽菸,他獨自站在冷風中,抖了抖身子,嘴裏呼之而出的煙霧逐漸消散後,露出了一張憂思的臉,惹得薑逢的心繼續往下沉。
後來,這個夜裏,薑逢回公寓發了場高燒,陳子承給她用毛巾進行物理降溫,又餵了藥,折騰了一宿。
第二天,薑逢退燒後,從夢裏醒來,對守在自己床邊的陳子承說的第一句話是:「子承,我想你該回去了」
「一大早的,說什麽胡話呢,我能回哪?」,陳子承臉都還沒洗,便被氣笑了。他擔憂了一晚上。
「回娛樂圈吧,你該回去當演員了」,薑逢一臉認真地回。
時間又過了一年。
彼時陳子承已經回歸娛樂圈,陳藝替他接了一部關注抑鬱症患者的宣傳電影,讓他以自揭傷疤的方式,重新回到大眾的視野。
不過與以往走的光風霽月形象不同,這次他更像是一位從底層上來的平民演員,他演抑鬱患者、演壞人、演聾啞人,一心撲在表演上,潛心創作,磨鍊演技,近乎不接除了演藝工作以外的活動行程。
當然,偶爾經紀人陳藝也會幫他接一些商務,但都是為家鄉文旅做的宣傳,並且這些成績,也讓他成為了關注抑鬱症患者的宣傳使者、全國唯一的一位明星代表。
而薑逢也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一位小有成就的斜槓商人,她開始從陳子承的未婚妻,變成女合夥人。在那些不用駐校上課的時間裏,她花精力全力打造屬於自己的文旅品牌,試圖共同致富家鄉。
有天,陳子承結束了三個月的電影拍攝回到家裏。
他拖著疲憊的身子,剛下飛機,便被一群記者圍堵在了機場,想要採訪他關於《回春潮》電影爆火的看法。
有位記者湊到跟前來問:「都說這部電影是編劇聽完您抑鬱故事後,進行大幅度劇情改編的,那您當時為什麽有信心重返娛樂圈?是不甘心的夢想驅使,還是因為您的太太?」
陳子承原本不願意回答這些,接連婉拒了幾個採訪。但這個記者的問題,確實問到了他心坎去。
於是他目光清澈閃爍,大方筆直的站在鏡頭前,認真、莊重、響亮地,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答案:「因為我太太說,我若登台時,風塵僕僕,她會在沿途,用鮮花為我鋪路」
後來,就連他本人也沒有料到,這條新聞會持續霸占了當周的娛樂圈熱榜第一。
而那個採訪記者給這則報導取了個好聽的標題,叫做《感謝你,讓我從血肉模糊,到萬物生長》。
但薑逢對這一切渾然不知。
陳子承到家時,她正安靜地坐在書房裏備課,胡桃色的桌麵上,書本排列有序。
陳子承躡手躡腳地走進房內,看到她正用手撐著腦袋,思索教案,他輕手輕腳地從背後環抱住了她,「這麽晚了,在等我?」
「也不算是,剛好還有課業沒完成,吃飯了嗎?要不來點螺螄粉?」,感受到來自背部柔軟的力量,薑逢放下了自己手中的筆,用手掌來回摩挲著對方環抱在自己脖頸上的手臂。
「嘴硬,你肯定是在等我」,陳子承嘴角勾勒起笑意,情到深處,朝著對方的臉,又捏又吻。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將頭深埋在對方的脖頸處,低柔地說了句:「我也想你了」。
全文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