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我學什麽東西是不是終究要落到有沒有用上?」
田知意知道她這個問題很掃興,但她的心頭又悶了起來,像是壘了堵磚牆,不說出來就不會舒坦。
有用無用之問大到不好回答,聞漫不得不弄清楚她的意圖:「為什麽這麽想?」
所幸田知意縮小了問題的範圍:「比如你爺爺練字,如果他不能寫出對聯,或者沒有人寫對聯,你們是不是會覺得爺爺隻是興趣愛好,不會把他的認真當回事呢?」
聞漫沒有立即回答,看得出他確實在認真考慮這個問題。過了片刻,他回答:「也許吧,不過爺爺並不在意我們是怎麽看他的,隻是讓我們把他的作品掛在牆上。」
「然後你們照做了?」田知意問。
「在我們眼裏確實夠上了可以掛在堂屋的水平。」
「如果沒有呢?」田知意繼續追問。
「那可能當個春聯貼在門上,明年還能換新的。」
「也就是說……」田知意將雙手合攏貼著下顎,微微歪頭,「是先想做什麽就去做,達到一定程度,自然會有人來欣賞,對嗎?」
聞漫想了想:「對。」
……而不是萬事畏首畏尾去看別人的眼色。
田知意抬起頭露出笑容:「我想我找到答案了。」
全然不似往日怯懦纖弱的模樣,此刻她的笑靨仿佛春風拂過的桃枝,花苞悉數綻開,灼灼欲燃,明麗得教人別不開眼。
聞漫看著她的神情,微微有些愣怔。
這是卸下了負擔的她。
這才是她本該有的模樣。
如果她生在灌木,就是荊棘叢中脫穎而出的玫瑰。如果她生在隆冬,就是迎雪枝頭最飽滿的紅梅。
她可以在廣袤的土地裏延伸出連綿的根,匯成望不到頭的花海;也可以像蒲公英一樣一把吹散,在無垠的天際自由自在地飛翔。
唯獨不可以被折斷根須,剪短莖葉,與其他嬌花一同插在玻璃瓶中,供人取樂觀賞。
第35章 夢成
◎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隻道是尋常。◎
田知意在書房裏又呆了一會兒,她的目光落到那巨大的書架上:「這裏好多書……」
聽說過的、沒聽說過的、嶄新的、泛黃的書,從上到下排得滿滿當當,仰著頭微微有些眩暈,像是知識的瀑布從頭頂澆灌下來。
「這裏的書比較雜,每個人喜歡的書都會放在這裏。」
聽著聞漫的介紹,田知意的目光從她能觸及的高度往下找,最終落在一本線裝書上:「這是什麽?可以拿下來嗎?」
「好像是本舊書……一時想不起來了。」聞漫撓撓頭,「拿下來看看吧。」
「自己家的書都不記得。」田知意笑著打趣他。
她小心地踮起腳,指尖剛好能觸上深藍的書封。這本書似乎真的很有年代,封麵摸起來有些綿軟,隻有部分部位還殘存在最初硬挺的觸感。
聞漫伸手想扶她一把,但她幸運地平穩著陸了。
田知意翻到正麵去看封麵上的字,卻在看清書名時結結實實吃了一驚:「……全唐詩?你家還有這書。」
「這怎麽可能……」聞漫也愣了愣,「爺爺以前確實收集了些舊書,但要是《全唐詩》怎麽會不跟我們說?」
他又將書架從頭到腳重新打量了番,確信就這一本:「也真是奇了……翻開看看吧。」
田知意隨手翻了幾頁:「武三思、張易之、張昌宗……這都什麽跟什麽,怪不得沒給你看。」
「都寫了什麽?」聞漫問。
「應製詩,皇帝下詔命之後寫的詩,比如宮廷遊宴的時候會寫的那種。」田知意隨手又翻了翻,「最後這個於季子寫的倒是有點意思。」
聞漫搬來張小板凳坐在她跟前:「具體說說。」
「你看這首。」田知意翻過書給他看,「《詠漢高祖》:百戰方夷項,三章且代秦。功歸蕭相國,氣盡戚夫人。」
聞漫仔細讀了讀:「說的是劉邦的一生,有什麽問題嗎?」
「我覺得他可能在借古諷今,比如寫作戚夫人讀作武則天。」
聞漫順著她的思路想了想:「那這豈不是反詩?」
「是啊。」田知意笑盈盈地答,「所以才說他有意思。應製詩堆裏混了首反詩……」
她將書收了回來,心裏像是攪進了一勺蜂蜜,沒來由的欣喜。她鬆鬆垮垮地靠著立柱,一腳落在地上,一腳踩著書架的底部,整個人被實木穩穩地承托住,一派閑適的站姿。
「於季子的資料不多。」聞漫在百度上查了查,「生平也不詳。」
隻知道是唐高宗時候的進士,武後剛臨朝稱製時還活著。
「但他的態度、他的想法,以及他是個怎樣的人,已經通過這二十個字表達出來了。」田知意想起曾經讀過的史料,「歷史就是這樣,越模糊就越真實,就像一座老房子,如果半點灰塵也無,那必定有人來過。」
諸多朝代,她最喜歡的就是,也特地讀過些書,講起來自然如數家珍。
聞漫仰著頭靜靜聽。
田知意說到口渴,才意識到自己說了太久:「我好像講了很多沒用的話。」
「沒有。」聞漫搖搖頭,「你知道得真多。」
「都是些沒用的東西。」田知意擺手,「我爸媽總說我就閑書看得多。」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田知意知道她這個問題很掃興,但她的心頭又悶了起來,像是壘了堵磚牆,不說出來就不會舒坦。
有用無用之問大到不好回答,聞漫不得不弄清楚她的意圖:「為什麽這麽想?」
所幸田知意縮小了問題的範圍:「比如你爺爺練字,如果他不能寫出對聯,或者沒有人寫對聯,你們是不是會覺得爺爺隻是興趣愛好,不會把他的認真當回事呢?」
聞漫沒有立即回答,看得出他確實在認真考慮這個問題。過了片刻,他回答:「也許吧,不過爺爺並不在意我們是怎麽看他的,隻是讓我們把他的作品掛在牆上。」
「然後你們照做了?」田知意問。
「在我們眼裏確實夠上了可以掛在堂屋的水平。」
「如果沒有呢?」田知意繼續追問。
「那可能當個春聯貼在門上,明年還能換新的。」
「也就是說……」田知意將雙手合攏貼著下顎,微微歪頭,「是先想做什麽就去做,達到一定程度,自然會有人來欣賞,對嗎?」
聞漫想了想:「對。」
……而不是萬事畏首畏尾去看別人的眼色。
田知意抬起頭露出笑容:「我想我找到答案了。」
全然不似往日怯懦纖弱的模樣,此刻她的笑靨仿佛春風拂過的桃枝,花苞悉數綻開,灼灼欲燃,明麗得教人別不開眼。
聞漫看著她的神情,微微有些愣怔。
這是卸下了負擔的她。
這才是她本該有的模樣。
如果她生在灌木,就是荊棘叢中脫穎而出的玫瑰。如果她生在隆冬,就是迎雪枝頭最飽滿的紅梅。
她可以在廣袤的土地裏延伸出連綿的根,匯成望不到頭的花海;也可以像蒲公英一樣一把吹散,在無垠的天際自由自在地飛翔。
唯獨不可以被折斷根須,剪短莖葉,與其他嬌花一同插在玻璃瓶中,供人取樂觀賞。
第35章 夢成
◎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隻道是尋常。◎
田知意在書房裏又呆了一會兒,她的目光落到那巨大的書架上:「這裏好多書……」
聽說過的、沒聽說過的、嶄新的、泛黃的書,從上到下排得滿滿當當,仰著頭微微有些眩暈,像是知識的瀑布從頭頂澆灌下來。
「這裏的書比較雜,每個人喜歡的書都會放在這裏。」
聽著聞漫的介紹,田知意的目光從她能觸及的高度往下找,最終落在一本線裝書上:「這是什麽?可以拿下來嗎?」
「好像是本舊書……一時想不起來了。」聞漫撓撓頭,「拿下來看看吧。」
「自己家的書都不記得。」田知意笑著打趣他。
她小心地踮起腳,指尖剛好能觸上深藍的書封。這本書似乎真的很有年代,封麵摸起來有些綿軟,隻有部分部位還殘存在最初硬挺的觸感。
聞漫伸手想扶她一把,但她幸運地平穩著陸了。
田知意翻到正麵去看封麵上的字,卻在看清書名時結結實實吃了一驚:「……全唐詩?你家還有這書。」
「這怎麽可能……」聞漫也愣了愣,「爺爺以前確實收集了些舊書,但要是《全唐詩》怎麽會不跟我們說?」
他又將書架從頭到腳重新打量了番,確信就這一本:「也真是奇了……翻開看看吧。」
田知意隨手翻了幾頁:「武三思、張易之、張昌宗……這都什麽跟什麽,怪不得沒給你看。」
「都寫了什麽?」聞漫問。
「應製詩,皇帝下詔命之後寫的詩,比如宮廷遊宴的時候會寫的那種。」田知意隨手又翻了翻,「最後這個於季子寫的倒是有點意思。」
聞漫搬來張小板凳坐在她跟前:「具體說說。」
「你看這首。」田知意翻過書給他看,「《詠漢高祖》:百戰方夷項,三章且代秦。功歸蕭相國,氣盡戚夫人。」
聞漫仔細讀了讀:「說的是劉邦的一生,有什麽問題嗎?」
「我覺得他可能在借古諷今,比如寫作戚夫人讀作武則天。」
聞漫順著她的思路想了想:「那這豈不是反詩?」
「是啊。」田知意笑盈盈地答,「所以才說他有意思。應製詩堆裏混了首反詩……」
她將書收了回來,心裏像是攪進了一勺蜂蜜,沒來由的欣喜。她鬆鬆垮垮地靠著立柱,一腳落在地上,一腳踩著書架的底部,整個人被實木穩穩地承托住,一派閑適的站姿。
「於季子的資料不多。」聞漫在百度上查了查,「生平也不詳。」
隻知道是唐高宗時候的進士,武後剛臨朝稱製時還活著。
「但他的態度、他的想法,以及他是個怎樣的人,已經通過這二十個字表達出來了。」田知意想起曾經讀過的史料,「歷史就是這樣,越模糊就越真實,就像一座老房子,如果半點灰塵也無,那必定有人來過。」
諸多朝代,她最喜歡的就是,也特地讀過些書,講起來自然如數家珍。
聞漫仰著頭靜靜聽。
田知意說到口渴,才意識到自己說了太久:「我好像講了很多沒用的話。」
「沒有。」聞漫搖搖頭,「你知道得真多。」
「都是些沒用的東西。」田知意擺手,「我爸媽總說我就閑書看得多。」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