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多久沒見了?」還是叢欣先開口問。
時為搖搖頭,隻是看著水壺,蒸氣正在不鏽鋼壺口一顆顆地凝結。
叢欣目光跟隨,發覺自己也算不清楚他們有多久沒見了。
兩人靜靜躺在彼此的微信聯繫人列表裏,已經有許多年。但要說徹底沒見過,也不對。
歐洲的餐館,陽曆新年過完便是淡季。疫情放開之後那年,他一月底二月初休假回了一趟上海,陪外祖父母過年。而她在酒店工作,春節是最忙的時候,總是在外地駐店不回來,隻會在除夕夜打個視頻電話給長輩拜年。外公外婆自然叫她來吃飯,她玩笑說自己一定要掙國定假日三倍的加班費,而後跟他們說「新年好」。連帶著他,也在視頻上見了一麵,互相說了一聲「新年好」。
而對時為來說,或許還得多算上一麵。也是那年春節,集團領導在江亞飯店請退休職工吃飯,他送外祖父母過去,在電梯裏的顯示屏上看到她。那是一支gg短片,選了各地員工出鏡。她站c位,對屏幕外的人粲然笑著,做出標準的禮儀手勢,身穿集團統一的灰色製服,說著集團統一的slogan:「山水千程,歡迎回家。」
第2章
沉默不長不短,叢欣沒再等他的答案,對他說:「我來出差之前,剛去看過外公外婆。」
「朱師傅他們好嗎?」時為問。
外公是他的外公,但他習慣叫朱師傅。倒是她,總是管二老叫外公外婆。
叢欣說:「外婆身體還好,外公前段時間感冒,咳嗽了總有個把月。醫生說老先生年紀擺在這裏,不能像年輕時候一樣由著性子來。他倒也聽勸,自己下決心把煙戒了。」
這話叫時為意外,過去勸朱師傅戒菸,朱師傅總翻臉,說我一輩子就這麽一個嗜好,堅決不戒。這回突然戒了,像是突然服了老。其實不服老才奇怪,八十五歲的人了。時為忽然意識到一個事實,他跟老人總是報喜不報憂,原來老人對他也一樣,每次視頻都說過得很好,身體很好,一切都很好。
他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麽。
像是為了叫他放心,叢欣轉而說起自己:「我就快調回上海了,以後可以常去看他們。」
「你原來是在哪兒?」他明知故問。
「長白山。」她回答,「去年年初過去的,接手集團收購的一個度假村,我在那兒做dgm
deputy general manager
。」
「升挺快啊。」他真心地說,聽上去卻還是像揶揄。
她倒也不在乎,自嘲:「都是拿加班換的。」
他說:「副總可是管理層。」
「什麽呀?活在監控下麵的都是一線。」她仍舊自嘲,再添上細節,「碰上旺季或者大活動,人手不夠,管你是什麽manager,鋪床、跑菜、對帳單、給vip客人切水果燙衣服、幫禮賓部開電瓶接駁車,忙起來都要幹的。」
同在款待業工作,他其實也差不多,想起過去的幾年,難免有些感慨,麵上卻隻是說:「這麽拚啊?」
她也隻是笑答:「以酒店為家,以家為酒店。」
是兩個人都熟悉的古早口號,二十多年前在江亞飯店地下室的員工食堂和休息室裏隨處可見。
電熱水壺裏的水已經燒開,藍燈滅了。他這才回神,撕掉杯麵的包裝,揭開蓋子,把沸水倒進去。
然後重新蓋好,放到她麵前。
「當心燙。」他對她說。
她忽然問:「你記不記得從前?」
他反問:「多前的從前?」
「幼兒園那會兒。」她說。
他輕輕笑了聲,覺得這時間線推得有些荒誕。
但她還是開始回憶:「有一次,我趴灶台邊看煤氣灶上熱著的菜泡飯,用勺子舀一點嚐了嚐,溫的,就以為那個鋁製小鍋也是一樣的溫度,直接上手拿……」
這下他真的笑起來,意外自己真的記得。
那時候他們是鄰居,兩家合用一間廚房。兩個人都才五六歲,她傻不拉幾的給燙到了,喊痛,還哭,又不敢叫大人知道。是他抓住她的手去沖自來水,然後發現夏天樓頂水箱裏的水給曬得可以直接洗澡。也是他想了個招,從冰箱裏拿隻生雞蛋給她握著,等到變成常溫,再換一隻冰的。忘了痛,又開始樓上樓下胡天野地地玩。也不知怎麽折騰了那些蛋,後來外公做飯,敲一隻蛋,再敲一隻蛋,每一隻都散了黃。
等麵熟的兩分鍾,兩個人都沒再說話,直到他把塑料叉子遞給她,帶著一種隻有他們知道來由的嘲諷又說了一遍:「當心燙。」
她接過去,揭開蓋子,吃了一小口,在氤氳的水汽中笑了,說:「聞著好香,小時候聞到這種味道,總以為能有動畫片裏吃到美味的那種……炸開煙花的特效。」
話說得有點傻,時為卻被觸動,恰如曾經信誓旦旦要做的職業,如今隻剩淡淡的厭倦。他不想深談,隻笑了笑,提醒:「這是方便麵。」
腦中還是關於那個暑假的記憶,他們一起趴在床上看電視,中午一起圍著小桌吃飯,學著《中華小當家》或者《食神》裏的片段裝模作樣。
他忽然想,叢欣這個人就是有這樣的本事,無論多久沒見,幾句話便可以拉近兩人之間的距離,好像從來沒分開過似的。
又或者,隻是因為他們之間的關係比較特殊,屬於那種不太需要維護,說不上有多近,但也永遠不會太遠的,親情。<="<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時為搖搖頭,隻是看著水壺,蒸氣正在不鏽鋼壺口一顆顆地凝結。
叢欣目光跟隨,發覺自己也算不清楚他們有多久沒見了。
兩人靜靜躺在彼此的微信聯繫人列表裏,已經有許多年。但要說徹底沒見過,也不對。
歐洲的餐館,陽曆新年過完便是淡季。疫情放開之後那年,他一月底二月初休假回了一趟上海,陪外祖父母過年。而她在酒店工作,春節是最忙的時候,總是在外地駐店不回來,隻會在除夕夜打個視頻電話給長輩拜年。外公外婆自然叫她來吃飯,她玩笑說自己一定要掙國定假日三倍的加班費,而後跟他們說「新年好」。連帶著他,也在視頻上見了一麵,互相說了一聲「新年好」。
而對時為來說,或許還得多算上一麵。也是那年春節,集團領導在江亞飯店請退休職工吃飯,他送外祖父母過去,在電梯裏的顯示屏上看到她。那是一支gg短片,選了各地員工出鏡。她站c位,對屏幕外的人粲然笑著,做出標準的禮儀手勢,身穿集團統一的灰色製服,說著集團統一的slogan:「山水千程,歡迎回家。」
第2章
沉默不長不短,叢欣沒再等他的答案,對他說:「我來出差之前,剛去看過外公外婆。」
「朱師傅他們好嗎?」時為問。
外公是他的外公,但他習慣叫朱師傅。倒是她,總是管二老叫外公外婆。
叢欣說:「外婆身體還好,外公前段時間感冒,咳嗽了總有個把月。醫生說老先生年紀擺在這裏,不能像年輕時候一樣由著性子來。他倒也聽勸,自己下決心把煙戒了。」
這話叫時為意外,過去勸朱師傅戒菸,朱師傅總翻臉,說我一輩子就這麽一個嗜好,堅決不戒。這回突然戒了,像是突然服了老。其實不服老才奇怪,八十五歲的人了。時為忽然意識到一個事實,他跟老人總是報喜不報憂,原來老人對他也一樣,每次視頻都說過得很好,身體很好,一切都很好。
他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麽。
像是為了叫他放心,叢欣轉而說起自己:「我就快調回上海了,以後可以常去看他們。」
「你原來是在哪兒?」他明知故問。
「長白山。」她回答,「去年年初過去的,接手集團收購的一個度假村,我在那兒做dgm
deputy general manager
。」
「升挺快啊。」他真心地說,聽上去卻還是像揶揄。
她倒也不在乎,自嘲:「都是拿加班換的。」
他說:「副總可是管理層。」
「什麽呀?活在監控下麵的都是一線。」她仍舊自嘲,再添上細節,「碰上旺季或者大活動,人手不夠,管你是什麽manager,鋪床、跑菜、對帳單、給vip客人切水果燙衣服、幫禮賓部開電瓶接駁車,忙起來都要幹的。」
同在款待業工作,他其實也差不多,想起過去的幾年,難免有些感慨,麵上卻隻是說:「這麽拚啊?」
她也隻是笑答:「以酒店為家,以家為酒店。」
是兩個人都熟悉的古早口號,二十多年前在江亞飯店地下室的員工食堂和休息室裏隨處可見。
電熱水壺裏的水已經燒開,藍燈滅了。他這才回神,撕掉杯麵的包裝,揭開蓋子,把沸水倒進去。
然後重新蓋好,放到她麵前。
「當心燙。」他對她說。
她忽然問:「你記不記得從前?」
他反問:「多前的從前?」
「幼兒園那會兒。」她說。
他輕輕笑了聲,覺得這時間線推得有些荒誕。
但她還是開始回憶:「有一次,我趴灶台邊看煤氣灶上熱著的菜泡飯,用勺子舀一點嚐了嚐,溫的,就以為那個鋁製小鍋也是一樣的溫度,直接上手拿……」
這下他真的笑起來,意外自己真的記得。
那時候他們是鄰居,兩家合用一間廚房。兩個人都才五六歲,她傻不拉幾的給燙到了,喊痛,還哭,又不敢叫大人知道。是他抓住她的手去沖自來水,然後發現夏天樓頂水箱裏的水給曬得可以直接洗澡。也是他想了個招,從冰箱裏拿隻生雞蛋給她握著,等到變成常溫,再換一隻冰的。忘了痛,又開始樓上樓下胡天野地地玩。也不知怎麽折騰了那些蛋,後來外公做飯,敲一隻蛋,再敲一隻蛋,每一隻都散了黃。
等麵熟的兩分鍾,兩個人都沒再說話,直到他把塑料叉子遞給她,帶著一種隻有他們知道來由的嘲諷又說了一遍:「當心燙。」
她接過去,揭開蓋子,吃了一小口,在氤氳的水汽中笑了,說:「聞著好香,小時候聞到這種味道,總以為能有動畫片裏吃到美味的那種……炸開煙花的特效。」
話說得有點傻,時為卻被觸動,恰如曾經信誓旦旦要做的職業,如今隻剩淡淡的厭倦。他不想深談,隻笑了笑,提醒:「這是方便麵。」
腦中還是關於那個暑假的記憶,他們一起趴在床上看電視,中午一起圍著小桌吃飯,學著《中華小當家》或者《食神》裏的片段裝模作樣。
他忽然想,叢欣這個人就是有這樣的本事,無論多久沒見,幾句話便可以拉近兩人之間的距離,好像從來沒分開過似的。
又或者,隻是因為他們之間的關係比較特殊,屬於那種不太需要維護,說不上有多近,但也永遠不會太遠的,親情。<="<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