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老的問題解決後又帶來新的問題。圍繞寧文遠的死,又多出了很多疑點。
嶽進道:「首先,寧文遠在12號採購過日常用品,然後就沒有出過門,可是冰箱裏的牛奶是29號生產的,哪裏來的?如果是快遞跑腿一類的,離她最近的超市就在八百米外。為什麽不自已出門?」
聞謙道:「她可能是害怕自已已經被通緝,盡量不出門以免被認出來。這個不算疑點。」
「好吧,那另一個問題。她的冰箱裏還有一疊一次性塑料杯。誰會把這種東西放在冰箱裏?」
「這也不算疑點。寧文遠沒有用茶杯,這是她臨時的住所,她就用一次性杯倒水喝,減少生活痕跡方便隨時逃走。房間的櫃子裏沒有任何東西,她把本來放在櫃子裏的塑料杯,放進冰箱裏方便拿取。」
嶽進斜了她一眼,道:「感覺你蠻有生活經驗的。你平時是不是就是這種懶人?因為懶得洗,什麽東西都用一次性的。」
聞謙笑了一下,沒否認,道:「忙起來的時候,為了方便,我確實是用一次餐具,吃完就扔了。沒辦法啊,我家裏也沒人給洗碗啊。」這多少是暗示嶽進家裏還有個能操持家務的妻子。
嶽進吃癟,隻能道:「算了,這種不算疑點的細節先不提。著重於監控,假設那個戴口罩的人是鬱川,他是怎麽找到這裏的?他不是受了傷,本來我們都以為他死了,他怎麽還能千裏追殺寧文遠到臨江?他要是有這樣的縝密計劃,都能想到燒毀屍體,來模糊死者身份,那為什麽就想不到帶走寧文遠的電腦呢?」
「可能走的急吧。鬱川是衝動犯罪,未必所有事都想的那麽周全。」聞謙道:「嶽隊,你是不是受到鬱曼成的影響了?他肯定是千方百計想理由幫他弟弟脫罪。」
「也不能說是被鬱曼成影響。我從一開始就不相信鬱川殺寧文遠,至少不是主謀。從犯罪心理的角度,如果兇手不是和死者有深仇大恨,或是有特殊目的,很少採用焚屍的處理。連寧文遠和董雲淼的那點交情,都記得給他穿條內褲。鬱川大概率還受了傷,至於這樣嗎?殺了她不夠,還要焚屍?山上放火,火光很烈,一旦被人看到,跑也跑不了。而且焚屍時目擊者見到的一男一女,男的是鬱川。女的是誰?」
「會不會那具屍體根本就不是寧文遠?是她自編自導的金蟬脫殼。」聞謙突發奇想道。
「想法很好,思路很廣,我也想過,可是操作性為零。這具屍體和寧強的dna鑑定結果出來了,就是親生的,而且寧文遠做過闌尾炎手術,屍體上也有痕跡。焦屍就是寧文遠。」
「那我也不知道怎麽辦?我還是主要做經濟犯罪,確實一線辦案的經驗不足。沒什麽好的想法了。」聞謙發現自已的心態也變了,換在往日,她是絕不會這樣爽快承認這種不足。
她過去對所謂的基層經驗論是嗤之以鼻,想著經驗也不過是老油子混資歷的一種漂亮說法。但這段時間深入一線,她是切實明白了功成多積於微。走訪、問話、看監控,乍一聽毫無技術含量的工作,卻是日以繼夜的操勞。而許多藏在不經意處的線索,也確實要靠有經驗的前輩挖掘。
嶽進笑起來,學起了領導講話,道:「等啊,再等一等,我們稍安勿躁。法醫還在解剖,現場的很多東西就在化驗。要相信他們,會有新的線索。」
等待的經驗確實是管用的。對寧文遠的進一步屍檢推翻了很多結論。首先,法醫認為寧文遠的死亡時間至少在十天以前,又或者說她並不是在死後立刻被人焚屍。因為焚燒屍體時的燃燒並不充分,屍體隻是表麵碳化,內部並沒有被燒毀。屍體中還發現了被燒焦的蛆。解剖後根據內髒的腐爛程度推測,她的死亡時間絕不會在本月1號,肯定在更早以前。
另一個重要發現是寧文遠的頭髮上發現兩類土壤。一種土壤在淺表層,也就是挖到她屍體的地方。另一種土壤更深些,來源暫時不明。但可以推測,寧文遠的屍體曾經被人埋進土裏後又挖了出來,焚燒後,再埋進一個稍淺些的土坑。
嶽進道:「這樣就全說的通了。寧文遠最晚13號就死了,所以她沒有再出門買東西,當時屍體被埋在後山,兇手沒想好該怎麽處理。後來兇手想到了嫁禍鬱川,又把屍體挖出來,想用焦屍來模糊死亡時間。」
聞謙道:『為什麽嶽隊你堅持不是鬱川殺人,是不是鬱曼成和你說了什麽?」
「我還不至於讓外人幫我幹活,這麽多年工資沒白拿的,你放心。」嶽進多少有些不屑,抬手指了指她,道:「有些事光靠說說不清楚。你先站到門口去,再走到我麵前來,就隨意一點,用最尋常的步子。」
聞謙不明所以,但還是照做了。她從門口慢慢走到嶽進麵前。因為被他盯著走路,她的步態多少有些不自在。
嶽進又道:「你再走一遍,這次要走快一點。」
聞謙又退到門口走了一圈,還是沒琢磨出什麽想法,依舊一頭霧水。
嶽進也不為難她,隻是調取監控,快進到1分15秒的位置,道:「這是鬱川當時推著行李箱離開的畫麵。就算行李箱不是空的,裏麵裝的肯定也不是屍體。」
他點了暫停鍵,繼續道:「你看,這個人是單手把行李箱拉下最後幾節台階的。如果有屍體,要什麽身體素質才能單手拎?項羽在世也做不到。而且這個人不是鬱川,大概率是個女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嶽進道:「首先,寧文遠在12號採購過日常用品,然後就沒有出過門,可是冰箱裏的牛奶是29號生產的,哪裏來的?如果是快遞跑腿一類的,離她最近的超市就在八百米外。為什麽不自已出門?」
聞謙道:「她可能是害怕自已已經被通緝,盡量不出門以免被認出來。這個不算疑點。」
「好吧,那另一個問題。她的冰箱裏還有一疊一次性塑料杯。誰會把這種東西放在冰箱裏?」
「這也不算疑點。寧文遠沒有用茶杯,這是她臨時的住所,她就用一次性杯倒水喝,減少生活痕跡方便隨時逃走。房間的櫃子裏沒有任何東西,她把本來放在櫃子裏的塑料杯,放進冰箱裏方便拿取。」
嶽進斜了她一眼,道:「感覺你蠻有生活經驗的。你平時是不是就是這種懶人?因為懶得洗,什麽東西都用一次性的。」
聞謙笑了一下,沒否認,道:「忙起來的時候,為了方便,我確實是用一次餐具,吃完就扔了。沒辦法啊,我家裏也沒人給洗碗啊。」這多少是暗示嶽進家裏還有個能操持家務的妻子。
嶽進吃癟,隻能道:「算了,這種不算疑點的細節先不提。著重於監控,假設那個戴口罩的人是鬱川,他是怎麽找到這裏的?他不是受了傷,本來我們都以為他死了,他怎麽還能千裏追殺寧文遠到臨江?他要是有這樣的縝密計劃,都能想到燒毀屍體,來模糊死者身份,那為什麽就想不到帶走寧文遠的電腦呢?」
「可能走的急吧。鬱川是衝動犯罪,未必所有事都想的那麽周全。」聞謙道:「嶽隊,你是不是受到鬱曼成的影響了?他肯定是千方百計想理由幫他弟弟脫罪。」
「也不能說是被鬱曼成影響。我從一開始就不相信鬱川殺寧文遠,至少不是主謀。從犯罪心理的角度,如果兇手不是和死者有深仇大恨,或是有特殊目的,很少採用焚屍的處理。連寧文遠和董雲淼的那點交情,都記得給他穿條內褲。鬱川大概率還受了傷,至於這樣嗎?殺了她不夠,還要焚屍?山上放火,火光很烈,一旦被人看到,跑也跑不了。而且焚屍時目擊者見到的一男一女,男的是鬱川。女的是誰?」
「會不會那具屍體根本就不是寧文遠?是她自編自導的金蟬脫殼。」聞謙突發奇想道。
「想法很好,思路很廣,我也想過,可是操作性為零。這具屍體和寧強的dna鑑定結果出來了,就是親生的,而且寧文遠做過闌尾炎手術,屍體上也有痕跡。焦屍就是寧文遠。」
「那我也不知道怎麽辦?我還是主要做經濟犯罪,確實一線辦案的經驗不足。沒什麽好的想法了。」聞謙發現自已的心態也變了,換在往日,她是絕不會這樣爽快承認這種不足。
她過去對所謂的基層經驗論是嗤之以鼻,想著經驗也不過是老油子混資歷的一種漂亮說法。但這段時間深入一線,她是切實明白了功成多積於微。走訪、問話、看監控,乍一聽毫無技術含量的工作,卻是日以繼夜的操勞。而許多藏在不經意處的線索,也確實要靠有經驗的前輩挖掘。
嶽進笑起來,學起了領導講話,道:「等啊,再等一等,我們稍安勿躁。法醫還在解剖,現場的很多東西就在化驗。要相信他們,會有新的線索。」
等待的經驗確實是管用的。對寧文遠的進一步屍檢推翻了很多結論。首先,法醫認為寧文遠的死亡時間至少在十天以前,又或者說她並不是在死後立刻被人焚屍。因為焚燒屍體時的燃燒並不充分,屍體隻是表麵碳化,內部並沒有被燒毀。屍體中還發現了被燒焦的蛆。解剖後根據內髒的腐爛程度推測,她的死亡時間絕不會在本月1號,肯定在更早以前。
另一個重要發現是寧文遠的頭髮上發現兩類土壤。一種土壤在淺表層,也就是挖到她屍體的地方。另一種土壤更深些,來源暫時不明。但可以推測,寧文遠的屍體曾經被人埋進土裏後又挖了出來,焚燒後,再埋進一個稍淺些的土坑。
嶽進道:「這樣就全說的通了。寧文遠最晚13號就死了,所以她沒有再出門買東西,當時屍體被埋在後山,兇手沒想好該怎麽處理。後來兇手想到了嫁禍鬱川,又把屍體挖出來,想用焦屍來模糊死亡時間。」
聞謙道:『為什麽嶽隊你堅持不是鬱川殺人,是不是鬱曼成和你說了什麽?」
「我還不至於讓外人幫我幹活,這麽多年工資沒白拿的,你放心。」嶽進多少有些不屑,抬手指了指她,道:「有些事光靠說說不清楚。你先站到門口去,再走到我麵前來,就隨意一點,用最尋常的步子。」
聞謙不明所以,但還是照做了。她從門口慢慢走到嶽進麵前。因為被他盯著走路,她的步態多少有些不自在。
嶽進又道:「你再走一遍,這次要走快一點。」
聞謙又退到門口走了一圈,還是沒琢磨出什麽想法,依舊一頭霧水。
嶽進也不為難她,隻是調取監控,快進到1分15秒的位置,道:「這是鬱川當時推著行李箱離開的畫麵。就算行李箱不是空的,裏麵裝的肯定也不是屍體。」
他點了暫停鍵,繼續道:「你看,這個人是單手把行李箱拉下最後幾節台階的。如果有屍體,要什麽身體素質才能單手拎?項羽在世也做不到。而且這個人不是鬱川,大概率是個女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