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奶奶說要去敦煌這件事,他和蒲芝荷並不意外,當場就答應下來。杭柳梅直言,自己要是不去看一眼新石窟如今的進展,是無法安心去日本的。看大家一致同意,她催促蒲芝荷和祁繡春回家收拾行李,晚飯時回來集合,爭取明天就出發,早去早回。
蒲芝荷早一步回來,放下行李箱,卻捂著肚子坐在餐桌旁。杭柳梅關切地問:「那個來了?」蒲芝荷點點頭。
「不要怕,我讓小麥去給你買點紅糖薑茶,喝完吃了飯好好睡一覺。」杭柳梅說完就扭頭喊小麥。
蒲芝荷趕緊拉住她的手腕說:「不用讓小麥跑來跑去了——」
「我怎麽了?」小麥聽見奶奶叫自己,從臥室裏出來就隻聽見這半句話。杭柳梅不等蒲芝荷阻撓就把他支出去買東西。
他不僅買回來了紅糖薑茶,還有一瓶葡萄籽膠囊和什麽紅參石榴飲。
「樓下小賣部沒有薑茶,我去藥店買到的,那裏店員說肚子疼主要還是因為身體虛,調養起來以後就好了。」小麥不等她問主動解釋。
應該是店員欺客,給他兜售這些用不上的東西,小麥確實好騙,就乖乖買單了。見慣了油滑的賣弄,這樣老實的好意顯得更加珍貴。蒲芝荷看著包裝上的gg詞,正想著怎麽回復小麥,旁邊傳來嘎嘣嘎嘣的聲音,是杭柳梅在夾鬆子吃。
她一語點破:「小麥啊小麥,我的好大孫,那人是看你一個小夥子不懂行,趁機宰你,你這主要還是戀愛經驗太少的問題。」說得小麥和蒲芝荷都坐不住,藉機離開。祁繡春來還以為兩人吵了架,隻有杭柳梅剝著殼樂嗬。
四人坐第二天一早飛機,從西安直飛敦煌隻需要兩個小時,杭柳梅打了個盹就落地了。走出航站樓,她回望「敦煌」兩個大字,似乎和五十年前獨身一人下火車時看到的一樣。
而敦煌已經和當年完全不同。戈壁灘上新修的酒店恢弘氣派,穿過它就如同穿過邊塞的城樓,但沒有了「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淒涼。再一拐彎就是林立的商鋪,這就進城了。
幹淨的街道邊除了飯店還有不少賣水果的攤販,杭柳梅指著說:「現在正是吃杏和西瓜的季節,繡春姐,你還記得嗎,那會水太苦了,咱們天一熱就靠西瓜解渴。」
「怎麽不記得,你剛來的時候一喝水就拉肚子,可把我累壞了。」祁繡春說完兩人都笑了。
現在的敦煌比過去那個小縣城擴張了數倍,但她們還是能分辨出當年的痕跡。
「小梅,你還記得這裏嗎,這兒是個糖鹽局,就是你來那天我去買東西,結果把你錯過了。」
「怎麽不記得,不過後來你一去蘭州它也就搬走了,沒想到現在開了這麽大的商場。」
「我就想吃糖鹽局隔壁的那個米麵店賣的烙餅,我後來走了那麽多地方,都沒找到比那家更好的。」
「每次來你都要買,我都吃膩了你還沒吃膩?那你等回西安了我給你做。」
「你不懂,我那會在家裏沒吃過什麽好的,來了敦煌頓頓管飽,第一次吃到那麽軟和的發麵餅。時間過去太久了,就把它越想越好,其實一直吃不到才是最好的,真要吃到了,肯定也沒當年那個感覺了......」
放下行李,兩人都說不餓,也不想休息,激動得隻想出去轉轉。於是蒲芝荷和小麥應了她們一起到黨河邊散步。走到一處精緻的仿古小樓前,杭柳梅抬頭念出上麵的幾個大字:「敦煌書局。咱們進去看看吧?」
裏麵擺放的全部都是和敦煌相關的書,杭柳梅和祁繡春便挨著書架尋找老同事們的名字。蒲芝荷和小麥在另一邊閑庭信步,一個特別的封麵引起了她的注意。
「小麥你看,這不是你送我那本書嗎,井上靖的《敦煌》。」
「確實,」小麥猛地想起自己夾在裏麵的信,顧左右而言他,「你開始讀了嗎?」
「還沒呢,你剛送完我,咱們就出發了。不過你放心,書我帶著,一閑下來我就會看的。」
這話說得讓小麥提了一口氣,幸虧奶奶奔過來說肚子餓了想吃飯,把他倆拉出了書店。
要說在敦煌吃什麽,那杭柳梅和祁繡春比兩個年輕人要在行多了,她們不偏愛那些網絡上出名的館子,重要的是吃地道的味道。於是幾人坐在了驢肉黃麵館裏。沒一會四人麵前就各擺了一盤,淡黃色的麵條上淋著豆腐丁炒的澆頭,醬驢肉被片成片另放在一個盤子裏,夾起來放進調好的蘸水就可以吃。
蒲芝荷嚐了一塊,驢肉似乎沒有特別的味道,如果不說,她也可能以為是醬牛肉。但黃麵確實名不虛傳,麵條有嚼勁,澆頭提味,難怪令杭老師心心念念。
「芝荷,你是不是說你還沒來過這邊?我跟你講啊,來了以後不喝杏皮茶是不行的,而且這裏每家熬的杏皮茶味道都不太一樣,怎麽樣,你們嚐嚐?」祁繡春說完就招手找服務員。
「還有甜胚子,」杭柳梅急急咬斷麵條提醒,抬眼一看問,「誒,你們剛在那裏買書了?」
原來是小麥送的那本《敦煌》從蒲芝荷的包裏露出了一個角,她把書拿出來遞給杭柳梅:「這是來之前小麥送我的,您有興趣就先拿去讀。」
服務員端來四杯杏皮茶,沒拿穩灑了一桌子,其他人大呼小叫,杭柳梅被驚得把書也掉在了地上,小麥的情書隨之落在一旁。別人不認得那張紙,她杭柳梅從頭到尾讀了兩遍能不認識?她彎腰下去趕緊把書和信都拾起來,抬頭看眾人都忙著收拾桌子,便手腳利索地把信夾回扉頁還給蒲芝荷:「我不讀了,老花眼現在不愛看。但這本書寫得特別好,你有空好好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蒲芝荷早一步回來,放下行李箱,卻捂著肚子坐在餐桌旁。杭柳梅關切地問:「那個來了?」蒲芝荷點點頭。
「不要怕,我讓小麥去給你買點紅糖薑茶,喝完吃了飯好好睡一覺。」杭柳梅說完就扭頭喊小麥。
蒲芝荷趕緊拉住她的手腕說:「不用讓小麥跑來跑去了——」
「我怎麽了?」小麥聽見奶奶叫自己,從臥室裏出來就隻聽見這半句話。杭柳梅不等蒲芝荷阻撓就把他支出去買東西。
他不僅買回來了紅糖薑茶,還有一瓶葡萄籽膠囊和什麽紅參石榴飲。
「樓下小賣部沒有薑茶,我去藥店買到的,那裏店員說肚子疼主要還是因為身體虛,調養起來以後就好了。」小麥不等她問主動解釋。
應該是店員欺客,給他兜售這些用不上的東西,小麥確實好騙,就乖乖買單了。見慣了油滑的賣弄,這樣老實的好意顯得更加珍貴。蒲芝荷看著包裝上的gg詞,正想著怎麽回復小麥,旁邊傳來嘎嘣嘎嘣的聲音,是杭柳梅在夾鬆子吃。
她一語點破:「小麥啊小麥,我的好大孫,那人是看你一個小夥子不懂行,趁機宰你,你這主要還是戀愛經驗太少的問題。」說得小麥和蒲芝荷都坐不住,藉機離開。祁繡春來還以為兩人吵了架,隻有杭柳梅剝著殼樂嗬。
四人坐第二天一早飛機,從西安直飛敦煌隻需要兩個小時,杭柳梅打了個盹就落地了。走出航站樓,她回望「敦煌」兩個大字,似乎和五十年前獨身一人下火車時看到的一樣。
而敦煌已經和當年完全不同。戈壁灘上新修的酒店恢弘氣派,穿過它就如同穿過邊塞的城樓,但沒有了「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淒涼。再一拐彎就是林立的商鋪,這就進城了。
幹淨的街道邊除了飯店還有不少賣水果的攤販,杭柳梅指著說:「現在正是吃杏和西瓜的季節,繡春姐,你還記得嗎,那會水太苦了,咱們天一熱就靠西瓜解渴。」
「怎麽不記得,你剛來的時候一喝水就拉肚子,可把我累壞了。」祁繡春說完兩人都笑了。
現在的敦煌比過去那個小縣城擴張了數倍,但她們還是能分辨出當年的痕跡。
「小梅,你還記得這裏嗎,這兒是個糖鹽局,就是你來那天我去買東西,結果把你錯過了。」
「怎麽不記得,不過後來你一去蘭州它也就搬走了,沒想到現在開了這麽大的商場。」
「我就想吃糖鹽局隔壁的那個米麵店賣的烙餅,我後來走了那麽多地方,都沒找到比那家更好的。」
「每次來你都要買,我都吃膩了你還沒吃膩?那你等回西安了我給你做。」
「你不懂,我那會在家裏沒吃過什麽好的,來了敦煌頓頓管飽,第一次吃到那麽軟和的發麵餅。時間過去太久了,就把它越想越好,其實一直吃不到才是最好的,真要吃到了,肯定也沒當年那個感覺了......」
放下行李,兩人都說不餓,也不想休息,激動得隻想出去轉轉。於是蒲芝荷和小麥應了她們一起到黨河邊散步。走到一處精緻的仿古小樓前,杭柳梅抬頭念出上麵的幾個大字:「敦煌書局。咱們進去看看吧?」
裏麵擺放的全部都是和敦煌相關的書,杭柳梅和祁繡春便挨著書架尋找老同事們的名字。蒲芝荷和小麥在另一邊閑庭信步,一個特別的封麵引起了她的注意。
「小麥你看,這不是你送我那本書嗎,井上靖的《敦煌》。」
「確實,」小麥猛地想起自己夾在裏麵的信,顧左右而言他,「你開始讀了嗎?」
「還沒呢,你剛送完我,咱們就出發了。不過你放心,書我帶著,一閑下來我就會看的。」
這話說得讓小麥提了一口氣,幸虧奶奶奔過來說肚子餓了想吃飯,把他倆拉出了書店。
要說在敦煌吃什麽,那杭柳梅和祁繡春比兩個年輕人要在行多了,她們不偏愛那些網絡上出名的館子,重要的是吃地道的味道。於是幾人坐在了驢肉黃麵館裏。沒一會四人麵前就各擺了一盤,淡黃色的麵條上淋著豆腐丁炒的澆頭,醬驢肉被片成片另放在一個盤子裏,夾起來放進調好的蘸水就可以吃。
蒲芝荷嚐了一塊,驢肉似乎沒有特別的味道,如果不說,她也可能以為是醬牛肉。但黃麵確實名不虛傳,麵條有嚼勁,澆頭提味,難怪令杭老師心心念念。
「芝荷,你是不是說你還沒來過這邊?我跟你講啊,來了以後不喝杏皮茶是不行的,而且這裏每家熬的杏皮茶味道都不太一樣,怎麽樣,你們嚐嚐?」祁繡春說完就招手找服務員。
「還有甜胚子,」杭柳梅急急咬斷麵條提醒,抬眼一看問,「誒,你們剛在那裏買書了?」
原來是小麥送的那本《敦煌》從蒲芝荷的包裏露出了一個角,她把書拿出來遞給杭柳梅:「這是來之前小麥送我的,您有興趣就先拿去讀。」
服務員端來四杯杏皮茶,沒拿穩灑了一桌子,其他人大呼小叫,杭柳梅被驚得把書也掉在了地上,小麥的情書隨之落在一旁。別人不認得那張紙,她杭柳梅從頭到尾讀了兩遍能不認識?她彎腰下去趕緊把書和信都拾起來,抬頭看眾人都忙著收拾桌子,便手腳利索地把信夾回扉頁還給蒲芝荷:「我不讀了,老花眼現在不愛看。但這本書寫得特別好,你有空好好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