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情感] 《春滿月圓》作者:夏日眠【完結】
簡介:
一生隻做好一件事,然後呢?
杭柳梅半生研究壁畫,老伴去世後,兒子的哥們居然來追求她!
然而他猝死在了她麵前,杭柳梅大受刺激,決心重活一次。
第一件事就是讓孫子小麥幫自己找曾經的女筆友,好培養出個徒弟一起完成遺願清單。
小麥找不到奶奶要的人,就請的學姐冒名頂替;
蒲芝荷:可以,隻要能逃婚,我願意。
大鬧一場之後,曾經的遺憾還在嗎?
「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弘一法師
第一章 柳梅
蒲芝荷對這個報告廳不陌生。
水晶吊燈、血色窗簾、櫻桃木台階,還差一架嶙峋的管風琴,就是一幅十九世紀油畫。
她最近給朋友的選修課做助講教師,總是臨上課前藏身在這陰沉的西式建築裏聽著《心經》看《佛教美術史》課件。
有一次趴著睡著了,被鼎沸人聲吵醒,還以為到了大雷音寺,然而隻是學生會換屆選舉。
今天這裏左手邊整排的落地窗全部拉開窗簾敞著,亮亮堂堂的,據說是嘉賓特別要求的。
此刻她顧不上窗外的春天,眼裏隻有本次任務的主角、台上的演講嘉賓——杭柳梅。
蒲芝荷當年高考被調劑到文化遺產學院,對杭柳梅的名字耳熟能詳。她是這個冷門行業裏的傳奇,不到二十的年紀被派到敦煌,就那麽枯守莫高窟畫了大半生。
這兩年敦煌學熱度不減,後來的講述者為當年甘為孺子牛的先行者拍紀錄片、出自傳,終於讓門外漢們也對西北大漠裏的神佛畫匠有了留意。
六十九歲的杭柳梅看起來比蒲芝荷想像中年輕。
她是人到了一定年紀氣質就會覆蓋容貌的例證。下垂的眼尾看起來很慈悲,鼻翼兩側的法令紋自然地分割出蘋果肌。她的精氣神一半來自於敏銳的眼神,另一半則來自於尚還飽滿的臉頰。
齊耳的自來卷短髮新染過,髮根是齊整的黑色,還另外淡淡掃了眉粉和唇膏。衣服不是老太太常穿的那些棗紅深紫、描金繡銀的長衫短褂,而是頗有版型的呢子大衣和襯衫長褲,雖然不如頭髮嶄新,但另有一種熨帖的質感。
她瘦小的身軀在軟墊高凳上,腰板挺直、雙腿並齊,坐得很端正。蒲芝荷將她從頭看到腳,再從腳看到頭,不自覺地放下了自己的二郎腿。
主持人是上次那個新當選的學生會主席。
「風霜難掩半生赤誠熱血,畫筆重現瑰寶千年風華!今天我們邀請到的是曾任職於敦煌研究院,從事壁畫研究的泰鬥——杭柳梅先生!」他光是念完頭兩句詩就已經很激動了。
杭柳梅本來已經戴上老花鏡麵向觀眾,聞言扭頭看年輕的學生會主席。
她沒有像其他老人常做的那樣把眼鏡推到鼻尖上,從鏡片與臉的縫隙中瞟著眼睛把目光投射出去,而是兩手摘下眼鏡,微笑著對他說:「謝謝這位同學,不過叫我杭柳梅奶奶,或者杭柳梅老師都可以。」
對麵聽她說完,轉向聽眾繼續激昂發言:「杭老師,『先生』在這裏是尊稱,表示您——是我們心中的巨匠!」很滿意自己代替下麵的人解釋了這份周到的心意。
「我知道,小夥子,」杭柳梅一邊轉過頭去,一邊慢慢戴上眼鏡,「杭柳梅奶奶,這個更好。」
杭柳梅今天有點不得勁。
這款染髮劑不知道怎麽回事,一直蟄得她頭皮發癢,早上剛吹好的造型再多撓兩次可就塌了。胃裏也不舒服,全怪自己貪方便將就著用昨晚剩的包子稀飯作早餐。
她太久沒到人前露臉了,真是有點緊張——雖然這輩子就沒怎麽露過。她昨晚在床上烙餅翻到三點才睡著,也不知道有沒有吵到孫子小麥。
杭柳梅看向台下第一排坐著的麥序。
他已經脫掉了外套,露出裏麵的「三兔共耳」印花短袖,這是之前陪杭柳梅參加活動買的敦煌周邊。
「這小子就是不聽春捂秋凍,」杭柳梅心裏念叨,「算了,反正今年暖春。」
主持人的開場白還沒念完。杭柳梅繼續走神:「小麥這大名我起得真好,四月生的孩子,麥序麥序,未完待續。」
春夏生的小麥已經十九歲半了,按照老一輩算虛歲就是二十一,但杭柳梅在這個問題上很是一板一眼,因為她還沒準備好進入七十歲,所以她六十九,小麥十九,這事得實事求是。
自從青春期以來,小麥就像要把天戳個窟窿一樣自顧自地長個子,也許營養全用來抽條了,他從來也沒胖過。直到進了大學都還偷偷摸摸地往上又冒了兩公分。
小麥在娘胎裏給自己挑到了和母親一樣漂亮的眼睛和鼻子,眼角微微向上,雙眼皮呈扇形,鼻樑上一顆痣是點睛之筆。嘴巴不是一般男生的薄唇,而是有點嘟嘟的。
遮住上半張臉來看倒像個女孩子。豐潤的嘴搭配方下巴,英俊之餘顯得還有點多情,但眼神太憨直,怕是不大會花心,反而很容易被人騙。
「小時候是個白淨麵皮,什麽時候變這麽黑了?」杭柳梅這才注意到小麥瘋玩了一個假期曬出來的成果,「長手長腳,長脖子長身子,就那麽直楞楞地卡在摺疊座位上,簡直像一隻竹節蟲!」
她得出這個結論,就把自己逗笑了,主持人將這視為自己的讚詞獲得了她的認可,再次讓大家熱烈鼓掌。<="<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簡介:
一生隻做好一件事,然後呢?
杭柳梅半生研究壁畫,老伴去世後,兒子的哥們居然來追求她!
然而他猝死在了她麵前,杭柳梅大受刺激,決心重活一次。
第一件事就是讓孫子小麥幫自己找曾經的女筆友,好培養出個徒弟一起完成遺願清單。
小麥找不到奶奶要的人,就請的學姐冒名頂替;
蒲芝荷:可以,隻要能逃婚,我願意。
大鬧一場之後,曾經的遺憾還在嗎?
「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弘一法師
第一章 柳梅
蒲芝荷對這個報告廳不陌生。
水晶吊燈、血色窗簾、櫻桃木台階,還差一架嶙峋的管風琴,就是一幅十九世紀油畫。
她最近給朋友的選修課做助講教師,總是臨上課前藏身在這陰沉的西式建築裏聽著《心經》看《佛教美術史》課件。
有一次趴著睡著了,被鼎沸人聲吵醒,還以為到了大雷音寺,然而隻是學生會換屆選舉。
今天這裏左手邊整排的落地窗全部拉開窗簾敞著,亮亮堂堂的,據說是嘉賓特別要求的。
此刻她顧不上窗外的春天,眼裏隻有本次任務的主角、台上的演講嘉賓——杭柳梅。
蒲芝荷當年高考被調劑到文化遺產學院,對杭柳梅的名字耳熟能詳。她是這個冷門行業裏的傳奇,不到二十的年紀被派到敦煌,就那麽枯守莫高窟畫了大半生。
這兩年敦煌學熱度不減,後來的講述者為當年甘為孺子牛的先行者拍紀錄片、出自傳,終於讓門外漢們也對西北大漠裏的神佛畫匠有了留意。
六十九歲的杭柳梅看起來比蒲芝荷想像中年輕。
她是人到了一定年紀氣質就會覆蓋容貌的例證。下垂的眼尾看起來很慈悲,鼻翼兩側的法令紋自然地分割出蘋果肌。她的精氣神一半來自於敏銳的眼神,另一半則來自於尚還飽滿的臉頰。
齊耳的自來卷短髮新染過,髮根是齊整的黑色,還另外淡淡掃了眉粉和唇膏。衣服不是老太太常穿的那些棗紅深紫、描金繡銀的長衫短褂,而是頗有版型的呢子大衣和襯衫長褲,雖然不如頭髮嶄新,但另有一種熨帖的質感。
她瘦小的身軀在軟墊高凳上,腰板挺直、雙腿並齊,坐得很端正。蒲芝荷將她從頭看到腳,再從腳看到頭,不自覺地放下了自己的二郎腿。
主持人是上次那個新當選的學生會主席。
「風霜難掩半生赤誠熱血,畫筆重現瑰寶千年風華!今天我們邀請到的是曾任職於敦煌研究院,從事壁畫研究的泰鬥——杭柳梅先生!」他光是念完頭兩句詩就已經很激動了。
杭柳梅本來已經戴上老花鏡麵向觀眾,聞言扭頭看年輕的學生會主席。
她沒有像其他老人常做的那樣把眼鏡推到鼻尖上,從鏡片與臉的縫隙中瞟著眼睛把目光投射出去,而是兩手摘下眼鏡,微笑著對他說:「謝謝這位同學,不過叫我杭柳梅奶奶,或者杭柳梅老師都可以。」
對麵聽她說完,轉向聽眾繼續激昂發言:「杭老師,『先生』在這裏是尊稱,表示您——是我們心中的巨匠!」很滿意自己代替下麵的人解釋了這份周到的心意。
「我知道,小夥子,」杭柳梅一邊轉過頭去,一邊慢慢戴上眼鏡,「杭柳梅奶奶,這個更好。」
杭柳梅今天有點不得勁。
這款染髮劑不知道怎麽回事,一直蟄得她頭皮發癢,早上剛吹好的造型再多撓兩次可就塌了。胃裏也不舒服,全怪自己貪方便將就著用昨晚剩的包子稀飯作早餐。
她太久沒到人前露臉了,真是有點緊張——雖然這輩子就沒怎麽露過。她昨晚在床上烙餅翻到三點才睡著,也不知道有沒有吵到孫子小麥。
杭柳梅看向台下第一排坐著的麥序。
他已經脫掉了外套,露出裏麵的「三兔共耳」印花短袖,這是之前陪杭柳梅參加活動買的敦煌周邊。
「這小子就是不聽春捂秋凍,」杭柳梅心裏念叨,「算了,反正今年暖春。」
主持人的開場白還沒念完。杭柳梅繼續走神:「小麥這大名我起得真好,四月生的孩子,麥序麥序,未完待續。」
春夏生的小麥已經十九歲半了,按照老一輩算虛歲就是二十一,但杭柳梅在這個問題上很是一板一眼,因為她還沒準備好進入七十歲,所以她六十九,小麥十九,這事得實事求是。
自從青春期以來,小麥就像要把天戳個窟窿一樣自顧自地長個子,也許營養全用來抽條了,他從來也沒胖過。直到進了大學都還偷偷摸摸地往上又冒了兩公分。
小麥在娘胎裏給自己挑到了和母親一樣漂亮的眼睛和鼻子,眼角微微向上,雙眼皮呈扇形,鼻樑上一顆痣是點睛之筆。嘴巴不是一般男生的薄唇,而是有點嘟嘟的。
遮住上半張臉來看倒像個女孩子。豐潤的嘴搭配方下巴,英俊之餘顯得還有點多情,但眼神太憨直,怕是不大會花心,反而很容易被人騙。
「小時候是個白淨麵皮,什麽時候變這麽黑了?」杭柳梅這才注意到小麥瘋玩了一個假期曬出來的成果,「長手長腳,長脖子長身子,就那麽直楞楞地卡在摺疊座位上,簡直像一隻竹節蟲!」
她得出這個結論,就把自己逗笑了,主持人將這視為自己的讚詞獲得了她的認可,再次讓大家熱烈鼓掌。<="<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