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茹淑陪笑道:「我洗衣服呢。等衣服的時候,隨便看看。你消消氣,我做了冰茶,你要不要喝一點?」
她從一個紅色的保溫杯裏倒了些冰茶出來,雙手捧著,送到徐泉星麵前。
徐泉星接過茶杯,喝了一口,冰涼可口。他的氣消了點,看著這個杯子。上麵有龍飛鳳舞的一行字。辦公室裏年輕女孩愛用這樣的杯子。
他皺眉問:「這什麽時候買的?多少錢?」
「打折的,沒多少錢。」
洗衣機結束工作的聲音響了。賈茹淑說:「那我去收衣服了。」
妻子的確在幹活。徐泉星的氣又消了些。大概自己是多心了。但現在網上很多什麽女權人士在教女人學壞。他不得不防著點。
賈茹淑走到洗手間,蹲下身,打開洗衣機的門,呆呆地看著裏麵混成一團的的衣服,一股巨大的悲哀感襲來。
幾個小時以前,這個40歲的女人坐在電腦前,近乎仇恨地看著她叮噹作響的手機。那是視頻通話的請求。頭像是一個男人仰著臉的自拍——不知為何,很多中年男人都喜歡這個自拍角度,把本來就很寬的臉拍得更寬,像一隻沒有脖子的青蛙。
這隻青蛙是她的丈夫,徐泉星。她恨。也不是恨丈夫,主要是恨被打擾。確切地說,是痛恨此時此刻被打擾。
每星期有7天,每天有24小時,一共168小時。而星期天的下午有6個小時,丈夫會帶兒子去公婆那裏團聚盡孝,而女兒這時候通常也在大學裏。
這六個小時,在她人生中大約占3.5%,有可能完全屬於她一個人。
之所以說是「有可能」,是因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越盼望越容易失望。上周打開視頻的那一瞬間,家裏停電斷網。上上周兒子生病。再上上周……把所有的意外都算上,她自己的時間,在她的人生裏,占不到1%.
在剩下的99%的時間裏,隻有幹不完的活,忙不完的事,慪不完的氣。
隻有這1%,接近她從五歲起就立下的宏願:有個屬於自己的,清清靜靜的小。
這個空間不需要很大,一間屋子就行。最好有個不大不小的窗戶,窗外有細密的樹蔭。樹蔭映在洗手間的磨砂玻璃窗上,而洗手間隻屬於她自己,可以隨時使用,不用等別人用完,也不用因為別人倉促出來。洗完澡,躺到床上,床單幹淨,床墊舒適,無人打擾,怎麽歪著都行。
沒有人叫她起來幹活,沒有人在她旁邊擠她,呼哧呼哧地散發臭氣。
躺夠了,就起來,坐在電腦桌前看看視頻——這是她現在最大的愛好。桌子不用太大,木頭的,胳膊放上去很舒適。手邊有一杯好喝的茶。
這樣清淨閑適的生活,就是她對於幸福的全部嚮往。她的網名就叫清淨小築。
在那個視頻請求響起前,這個周末都在順利地接近夢想時刻。雖然書房與書桌是女兒的。雖然丈夫和兒子晚上就會回來。雖然為了此刻她已經足足忙碌了一周。她把髒衣服放入洗衣機,把地板清潔幹淨,把滿地的雜物和玩具收拾歸位,洗幹淨了廚房水槽裏所有的碗——以上所有家務,90%都來自於丈夫和兒子。他們吃得多,喝得多,上廁所格外髒,被單格外油,衣服格外厚重難洗。他們總是隨手亂丟東西,手還特別重,動哪裏,哪裏的東西就壞掉。甚至連他們身上帶的灰塵都格外多。他們就是兩台行走的家務製造機。
雖然有那麽多的「雖然」,但在她四十歲之際的星期天的下午,她總算可以像小時候期待的那樣,獨自享用一個舒適的家。
她期待地將右手點擊向屏幕上的播放鍵。本期內容周三就放出來了,網上已經熱議了好幾天。她特意等到周日下午「補課」,這樣可以安靜地獨自一口氣看完。
她努力忽略心底習慣性的緊張和不安——可別又有什麽事吧——而丈夫的寬臉就在那一刻伴隨著手機鈴聲出現。
她想發脾氣,想沖丈夫怒吼,想說你他媽就不能讓老娘清淨會兒?
但是她的實際舉動是順從地接起了電話,還努力調整出一個笑臉。
原來是兒子威威。他坐在房間的角落裏。公婆和丈夫的高談闊論隱約可聞。國際政治,國內形勢,大政方針。小公務員出身的一家人,說話口氣好像昨天剛去皇宮裏開了會。
兒子問:「姐姐這個周末回來嗎?」
「姐姐在學校。這個禮拜她沒說要回來。」
「那你問問她回不回來,好嗎?」
賈茹淑兩個孩子的年齡差距比較大,女兒已經是大學生,兒子還是小學生。說是兩個孩子,也沒法一起玩,搞得兒子像個孤獨的獨女,這讓她有點愧疚。
她盡量耐心地問:「你找姐姐幹嘛?」
「奶奶家沒意思。姐姐上次答應周末回來帶我打通關。但我不知道她什麽時候回來。」
賈茹淑嘆了口氣,女兒上了大學還一天到晚打遊戲。還帶兒子也打。她說:「那你自己問她吧。」
「我給她打電話了,可是沒人接。姐姐的手機關機了。」
「那媽媽也沒辦法。」
賈茹淑跟女兒的關係不太好,隔三差五就慪氣。人都說女兒是小棉襖,她這女兒卻像是皮夾克。外人瞧著還不錯,其實又硬又重又難伺候。天熱穿了渾身燥熱,真冷了又不暖和。
兒子嘀嘀咕咕說了半天才結束。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從一個紅色的保溫杯裏倒了些冰茶出來,雙手捧著,送到徐泉星麵前。
徐泉星接過茶杯,喝了一口,冰涼可口。他的氣消了點,看著這個杯子。上麵有龍飛鳳舞的一行字。辦公室裏年輕女孩愛用這樣的杯子。
他皺眉問:「這什麽時候買的?多少錢?」
「打折的,沒多少錢。」
洗衣機結束工作的聲音響了。賈茹淑說:「那我去收衣服了。」
妻子的確在幹活。徐泉星的氣又消了些。大概自己是多心了。但現在網上很多什麽女權人士在教女人學壞。他不得不防著點。
賈茹淑走到洗手間,蹲下身,打開洗衣機的門,呆呆地看著裏麵混成一團的的衣服,一股巨大的悲哀感襲來。
幾個小時以前,這個40歲的女人坐在電腦前,近乎仇恨地看著她叮噹作響的手機。那是視頻通話的請求。頭像是一個男人仰著臉的自拍——不知為何,很多中年男人都喜歡這個自拍角度,把本來就很寬的臉拍得更寬,像一隻沒有脖子的青蛙。
這隻青蛙是她的丈夫,徐泉星。她恨。也不是恨丈夫,主要是恨被打擾。確切地說,是痛恨此時此刻被打擾。
每星期有7天,每天有24小時,一共168小時。而星期天的下午有6個小時,丈夫會帶兒子去公婆那裏團聚盡孝,而女兒這時候通常也在大學裏。
這六個小時,在她人生中大約占3.5%,有可能完全屬於她一個人。
之所以說是「有可能」,是因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越盼望越容易失望。上周打開視頻的那一瞬間,家裏停電斷網。上上周兒子生病。再上上周……把所有的意外都算上,她自己的時間,在她的人生裏,占不到1%.
在剩下的99%的時間裏,隻有幹不完的活,忙不完的事,慪不完的氣。
隻有這1%,接近她從五歲起就立下的宏願:有個屬於自己的,清清靜靜的小。
這個空間不需要很大,一間屋子就行。最好有個不大不小的窗戶,窗外有細密的樹蔭。樹蔭映在洗手間的磨砂玻璃窗上,而洗手間隻屬於她自己,可以隨時使用,不用等別人用完,也不用因為別人倉促出來。洗完澡,躺到床上,床單幹淨,床墊舒適,無人打擾,怎麽歪著都行。
沒有人叫她起來幹活,沒有人在她旁邊擠她,呼哧呼哧地散發臭氣。
躺夠了,就起來,坐在電腦桌前看看視頻——這是她現在最大的愛好。桌子不用太大,木頭的,胳膊放上去很舒適。手邊有一杯好喝的茶。
這樣清淨閑適的生活,就是她對於幸福的全部嚮往。她的網名就叫清淨小築。
在那個視頻請求響起前,這個周末都在順利地接近夢想時刻。雖然書房與書桌是女兒的。雖然丈夫和兒子晚上就會回來。雖然為了此刻她已經足足忙碌了一周。她把髒衣服放入洗衣機,把地板清潔幹淨,把滿地的雜物和玩具收拾歸位,洗幹淨了廚房水槽裏所有的碗——以上所有家務,90%都來自於丈夫和兒子。他們吃得多,喝得多,上廁所格外髒,被單格外油,衣服格外厚重難洗。他們總是隨手亂丟東西,手還特別重,動哪裏,哪裏的東西就壞掉。甚至連他們身上帶的灰塵都格外多。他們就是兩台行走的家務製造機。
雖然有那麽多的「雖然」,但在她四十歲之際的星期天的下午,她總算可以像小時候期待的那樣,獨自享用一個舒適的家。
她期待地將右手點擊向屏幕上的播放鍵。本期內容周三就放出來了,網上已經熱議了好幾天。她特意等到周日下午「補課」,這樣可以安靜地獨自一口氣看完。
她努力忽略心底習慣性的緊張和不安——可別又有什麽事吧——而丈夫的寬臉就在那一刻伴隨著手機鈴聲出現。
她想發脾氣,想沖丈夫怒吼,想說你他媽就不能讓老娘清淨會兒?
但是她的實際舉動是順從地接起了電話,還努力調整出一個笑臉。
原來是兒子威威。他坐在房間的角落裏。公婆和丈夫的高談闊論隱約可聞。國際政治,國內形勢,大政方針。小公務員出身的一家人,說話口氣好像昨天剛去皇宮裏開了會。
兒子問:「姐姐這個周末回來嗎?」
「姐姐在學校。這個禮拜她沒說要回來。」
「那你問問她回不回來,好嗎?」
賈茹淑兩個孩子的年齡差距比較大,女兒已經是大學生,兒子還是小學生。說是兩個孩子,也沒法一起玩,搞得兒子像個孤獨的獨女,這讓她有點愧疚。
她盡量耐心地問:「你找姐姐幹嘛?」
「奶奶家沒意思。姐姐上次答應周末回來帶我打通關。但我不知道她什麽時候回來。」
賈茹淑嘆了口氣,女兒上了大學還一天到晚打遊戲。還帶兒子也打。她說:「那你自己問她吧。」
「我給她打電話了,可是沒人接。姐姐的手機關機了。」
「那媽媽也沒辦法。」
賈茹淑跟女兒的關係不太好,隔三差五就慪氣。人都說女兒是小棉襖,她這女兒卻像是皮夾克。外人瞧著還不錯,其實又硬又重又難伺候。天熱穿了渾身燥熱,真冷了又不暖和。
兒子嘀嘀咕咕說了半天才結束。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