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多大的一筆財富啊!


    李林熙腦子裏,有一個並不明晰的觀點,職位與財富,該如何抉擇,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多少貪腐,前赴後繼,手段令人發指。他們還不是想魚和熊掌兼得,結果猶如紙船入海,接二連三紛紛地翻船。這是宿命。當官莫想發財,發財莫想當官。與其挖空心思地冒險撈錢,不如用心做事,總有所得的。


    這是官場輪回。


    考慮到自己的身份,他從來沒有把金錢放在天平上。


    現在,麵對這麽一筆巨大的財寶,他從心裏對這個觀點按下了確認鍵。究其原因,我是赤子,不是自掘墳墓的摸金校尉。


    它又讓事實給驗證了一回。


    許君寧說,將軍罐始見於明嘉靖、萬曆年間,至清順治之期基本定型,盛行於康熙朝。將軍罐器形體高大,各朝其形略有不同。常見品種為青花、五彩器,此外還有黃釉、茄皮紫釉、三彩等。它的器型出現於明末,明末的將軍罐,器型較為矮、拙。到了清代順治時期,造型為直口、短頸、豐肩、鼓腹。腹下部漸收,多為平底無釉,通體渾圓,器型高大。康熙時期,是將軍罐最為流行的時期,這時的造型,將渾圓的罐體展肩提腹,拉長頸部,收緊圈足,使得將軍罐的造型顯得挺拔向上,氣魄宏偉。由於將軍罐的造型受人喜愛,因此不論是官窯還是民窯都大量地燒造,特別是民窯的製造,從內容到形式都是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題材為主,有戲曲人物、神話故事,這些題材紋飾比較繁縟,在小器物上很難展示,而高大的將軍罐,則可以將這些題材全麵地展示出來,深受各界認同。


    這個青花將軍罐,直口,短頸,豐肩,鼓腹下斂,撇足;器型飽滿,整體就像戴盔披甲的將軍,器型穩重挺拔,威猛剛健。它是傘形蓋,通體以青花裝飾,因含鐵量較低,呈現幽雅青純的色澤,應該是早期器物。它的頸肩交接處飾弦紋,腹身繪牡丹花鳥、頑石紋,樹枝幹蒼勁,花葉繁茂,鳥兒仰首翹尾,似高聲鳴叫;烘托出鳥語花香之意境更是錦上添花。胎體潔白,釉麵光潤,白中微微泛青。紋飾生動活潑,充滿生機。青花藍中泛灰,有水墨畫之效果。


    它們顯得大氣而雍容,居然是明青花噢,其價值小學生都曉得。我的天。


    將軍罐內,又裝了一些什麽呢?


    李林熙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打開。


    打開第一個,最上麵是一件繡金的袈裟,包裹著一件金缽盂。缽盂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圓潤而敦實,有明顯使用磨蝕的痕跡。中間是一些保存完好的經書,用杏黃色的綢緞包得嚴嚴實實,可見其價值不可用金錢了衡量的。至於是不是善本,李林熙就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取出二大摞經書,就看到了鐵函。下麵是銀函,最下麵,是黃金做的寶函,金光閃閃。


    李林熙心懷敬畏和虔誠,再不敢打開,和李誌勇一起重新放了回去。


    打開第二個將軍罐,首先看到的是一些珠子。有成串的佛珠,也有散落的各種珠子。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他拍了很多照片,給許君寧發過去。“這是什麽成色的啊?”


    許君寧笑嗬嗬的,“你笨啊,先關燈看看不就行了?”


    “難道還有夜明珠?”他照著做。


    果然關燈以後,看到二顆大小一般的珠子熠熠生輝。


    “這不就是夜明珠嘛!夜明珠都有著奇異的發光性能,能在無光的環境中發出各種色澤的晶瑩光輝。“夜明珠”在中國5000年文明史中是最具神秘色彩,最為稀有,最為珍貴的珍寶,並為皇權所私有。


    宋元明時期,皇室尤喜夜明珠,曾有數塊祖母綠夜明珠,夜有光明如燭一共有三層顏色的光源,一層是綠色的,中間層是淡藍色,最裏麵是白色,在黑夜裏格外醒目耀眼,如同一大顆珠光寶氣的翡翠,照亮了整個房間。


    噢!


    許君寧在看將軍罐的照片的照片的時候,看到了旁邊的一個碗。


    “看起來像曜變天目茶碗。”


    這就太駭人聽聞了。


    “它的材質為瓷,由南宋時期的福建水吉窯燒製,茶碗隻要受到陽光照耀,就會發出十分美麗迷人的七彩光暈。”


    如果一直盯著茶碗中間看的話,會給人一種錯覺,仿佛是置身於浩瀚美麗的宇宙中,因此又被人成為稱為“碗中宇宙”。


    目前,這寶物全世界隻有三件,而且全都在日本。


    “現代技術如此發達,就不能再造出曜變天目茶碗麽?“


    回答是,“還真的造不出來!南宋滅亡後,這種技術也隨之失傳了。”


    榻上,滿滿的都是各種瓷器,場麵磅礴而大氣。


    全是供奉在佛前的瓷器,有聞名遐邇的宋朝白瓷,元明青花,包括清代的粉彩琺琅彩,應有盡有,琳琅滿目,透著精美和豪奢。


    六出花口、斜壁、淺底、圈足。內壁有與花口相對的凸棱六條,整個碗形猶如綻開的六瓣形花朵,內底劃雲龍紋。龍身彎曲,張口吐舌,紋飾清晰生動,除口沿外,通體施白釉,釉色柔和,白中微泛淺黃。


    由於北宋定窯采用覆燒法燒製瓷器,器物倒置於匣缽內,故底足滿釉,而口沿刮釉呈澀邊,俗稱芒口,為了彌補芒口的缺陷,遂采用在芒口處鑲金、銀、銅質的邊圈,該碗即有宋時包鑲的銅口。


    盞與托盤的口沿均呈六瓣花形,外壁有輪旋時所留旋削痕,分瓣處是在輪製成型後,再用棒狀工具按壓而成,故旋削痕亦隨之呈波折狀。釉色白中偏黃,釉下施有化妝土,釉層薄,盞和托盤的口沿隱約露胎。


    茶托早在南朝時已經出現,至宋代時飲茶之風盛行,茶具愈加考究,茶托上的托圈口徑加大並且加高,使盞的底部較多套入托圈內,茶水不易灑出,更加平穩實用。該器胎輕體薄,托盞相連,造型規整優雅,流露出唐宋金銀器的風格。


    青瓷為主,“釉色天青色”“蟹爪紋”“香灰色胎”“芝麻掙釘”等是鑒別汝窯的重要依據。其中,蟹爪紋是指釉麵開片的紋理毛毛紮紮;“芝麻掙釘”則是因燒造時足部用很小的支釘支起,然後把汝窯瓷器支在空中燒。這樣燒製的瓷器燒好後,底部釉麵會有幾個點。汝窯瓷胎體一般較薄,釉層較厚,有玉石般的質感,釉麵有很細的開片,而在造型上則比較莊重大方。(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場沉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大師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大師1並收藏官場沉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