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見幾個大男人把小根母子的事情考慮得這麽周詳,沒自己什麽事,就笑著跟小根說:“小根,要不要跟我們一起去看看你的那個小弟弟呀?”
“好啊好啊!”小根杵著單拐,歡歡喜喜地走在頭裏帶路。
病房裏並沒見到人。
大家正在納悶的時候,一個護士牽著一個小男孩走進來,細細一看,那不是葉力是誰。“他現在全好了,不咳也不喘,營養跟上來,就長開了,活潑可愛。他可粘人了,幾分鍾沒看到我就哭。”護士看到這一行人,院長也在,笑眯眯地說。
這個金蟬子,剃著小光頭,臉上也有了血色,看起來跟正常的孩子毫無區別,完全沒有剛來時那蠟黃幹癟的模樣。他身上穿的衣服有點大,越發顯得有童趣。
“金蟬子!”何芳沒想到,那個奄奄一息的小蘿卜頭,可以在短短的時間內,蛻變得這麽可愛,喜歡得了不得。
她下彎腰抱起他,可是金蟬子卻不領情,哇哇大哭起來。
這下弄得這個從來沒抱過小孩子的大姑娘,可尷尬了。
“別哭別哭……可能是你抱的方法不對。”秦根伸出手,接了過來。
可是,小光頭佬也沒給他麵子,伸胳膊蹬腿的,哭得更厲害了。
這場麵,讓大夥兒都忍不住大笑起來。
李林熙摸摸他的小光頭,“金蟬子”,他很得意自己給取的這小外號。
靈感一來,真是生動又貼切。
細細一想,覺得很耐人尋味。
蟬乃何物?蟬子本是一種出現在夏天的昆蟲,難道吳承恩想說唐僧轉世之後就變成了昆蟲?這個肯定不是了,蟬其實還有另外兩個名稱,一個是“知了”,一個是“知了猴”。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看到這裏有些小夥伴,其實已經知道了八九不離十了,孫悟空是什麽?其實就是猴子,唐僧乃孫悟空師傅,蟬又是知了猴,說直白一點,知了猴就是知道了解孫悟空,吳承恩之所以做這麽有意思的安排,就已經注定唐僧吃透了孫悟空。
整個西遊記不就是這樣的嗎?咱猴哥天地不怕,唯獨懼怕唐僧,也隻有唐僧能克製住他,打不死的小強,被趕走幾次,還對唐僧忠心耿耿,經過取經十四年的鬧騰,兩人配合默契已經達到一定程度,可謂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世界多奇妙。哈哈。
聶旺院長從外麵端著冰鎮西瓜走過來,招呼各位:“你們坐著說啊,站著不累嗎?來,小葉力,吃西瓜。”葉力不理他,隻是哇哇地哭。無奈,護士隻得抱過來,瞬間收口了,眼睛滴溜溜看著每個人。然後,用小手接過一片西瓜,有滋有味地啃著。
聶旺示意李林熙吃西瓜,李林熙借花獻佛,拿了一塊請他先吃。
“又不是沒有,客氣個啥。”兩人互讓的時候,何芳過來,一人遞給了一塊,埋怨道:“你們好像剛認識一樣,一點也不爽快,來,都吃。”
“他現在已經完全康複,機體正常,可以出院了。總算努力沒白費,平白救了一條生命。”聶旺院長說。
出院去哪兒呢?
送給一戶人家收養?這麽乖巧又健康的男孩子,倒是很容易找到好人家,隻是,收養手續不全啊。
讓他在醫院呆著?人家這是工作場所,再說,長此以往,住院費可吃不消。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可傷腦筋了。
難道隻有送去福利院這一條路?
難道真是燙手山芋不成。
“可以出院了,這下傷腦筋了。”李林熙暗暗汗顏。
這時候,元真老道長給小孩子遞過去一片西瓜,“來,給道長爺爺看看。”說完,順手把他一把抱起來。
出人意料的是,葉力不哭也不鬧,還好奇地用手摸摸道長的白胡須。老道長也用手在他身上這裏卡卡,那裏摸摸。
“書記不用傷腦筋啦,孩子就交給貧道吧。這孩子身世離奇,骨骼也清奇,正是奇緣。”道長滿意地說。
眾人驚得合不攏嘴。
“我道教是講究緣分的,隻要他每日精進,假以時日,他就是我道教中的棟梁之材,完成貧道弘揚道教、濟世度人的心願……我老了,對於道教的振興沒有作出什麽很大的貢獻,以後就靠他了。”
李林熙看到,大家的眼裏,都燃燒著驚喜的火苗,他說:”噢,這麽說來,的確是奇緣,這孩子來因非凡,天資頗高,說不定以後會有一代宗師風範呢……院長,莫非他真是金蟬子投胎轉世?哈哈。”
聶旺也是意外的驚喜:“的確,這是他最好的歸宿,簡直再好不過啦。道教後繼有人,我們都很高興。”
“無量壽佛。道教的精華不會失傳的,如果真有失去傳承的危險,上天必會派一人降世,來繼承道脈……修道能不能成,根基很重要。王重陽的弟子遍及天下,但成道的不過七人……越是根基深的人,磨難越大。他能在困境中磨練出來,將來成就也越大。磨難大,那是因為他將來有弘法使命,如果不經過磨練,將來難以擔負起弘法使命啊。”
老道長還說,修道要想大成,就是必須要能吃苦、要能舍。關鍵在根基,有些東西是先天帶來的,不教自會,不尋自得。
人在世間,誰能沒有煩惱?為了生存、生活,要想辦法謀生,各種煩惱事太多。因為謀生的艱難,生活瑣事使人難以入定。
但凡修行,有一點貪心、私心、嗔恨心,就有煩惱,即使出家、找個地方隱居,也不能入定。總是雜念紛紛,壓下這個,那個又來,總是靜不下來。倒不是貪心、私心、嗔恨心重,而是工作、生活上的事從腦海深處一個接一個冒出來,沒有辦法。這也是煩惱吧。大概也是他們貪心太重、一心想發財、成名,所以煩惱比一般人還重,所以不能入靜、更談不上入定了。
所以當官的放棄官位、經商的放下家產,一心去修道。一心想發財、成名的人,比一般人貪心還重,還沒有從內心放棄人世間的富貴、恩愛,怎麽能夠做到內心清淨、入靜入定呢?《清淨經》說,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清,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又說,人之所以不得真道,是因為有妄想,因為有妄想,所以有煩惱。妄想發財、成名的人,當然有煩惱,而且煩惱還重呢,怎麽能得真道?
所以啊,他們不僅貪心比一般人重,而且嗔恨心也一點不比普通人差。因為我揭穿了他們的真麵目,讓他們失去了市場,他們對我恨之入骨。貪心、嗔恨心這樣重的人,怎麽能夠入靜入定?所以他們不練功、練不成功了。
他講,修道能不能成,首先要看根基。根基深的人,貪心、私心、嗔恨心很少,很多道理不學也能夠明白,很容易看破紅塵,放下富貴、恩愛,所以很容易入靜入定。
有句話說,聰明學不來,根基奪不走。其次要順其自然,到了一定時候,各種緣分就會自然而然遇到,師徒緣分講究巧合,也不完全是巧合,各位居士,就是因果。
李林熙聽後,分外的受用,喜不自勝。
【作者***】:下節更精彩。(未完待續)
“好啊好啊!”小根杵著單拐,歡歡喜喜地走在頭裏帶路。
病房裏並沒見到人。
大家正在納悶的時候,一個護士牽著一個小男孩走進來,細細一看,那不是葉力是誰。“他現在全好了,不咳也不喘,營養跟上來,就長開了,活潑可愛。他可粘人了,幾分鍾沒看到我就哭。”護士看到這一行人,院長也在,笑眯眯地說。
這個金蟬子,剃著小光頭,臉上也有了血色,看起來跟正常的孩子毫無區別,完全沒有剛來時那蠟黃幹癟的模樣。他身上穿的衣服有點大,越發顯得有童趣。
“金蟬子!”何芳沒想到,那個奄奄一息的小蘿卜頭,可以在短短的時間內,蛻變得這麽可愛,喜歡得了不得。
她下彎腰抱起他,可是金蟬子卻不領情,哇哇大哭起來。
這下弄得這個從來沒抱過小孩子的大姑娘,可尷尬了。
“別哭別哭……可能是你抱的方法不對。”秦根伸出手,接了過來。
可是,小光頭佬也沒給他麵子,伸胳膊蹬腿的,哭得更厲害了。
這場麵,讓大夥兒都忍不住大笑起來。
李林熙摸摸他的小光頭,“金蟬子”,他很得意自己給取的這小外號。
靈感一來,真是生動又貼切。
細細一想,覺得很耐人尋味。
蟬乃何物?蟬子本是一種出現在夏天的昆蟲,難道吳承恩想說唐僧轉世之後就變成了昆蟲?這個肯定不是了,蟬其實還有另外兩個名稱,一個是“知了”,一個是“知了猴”。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看到這裏有些小夥伴,其實已經知道了八九不離十了,孫悟空是什麽?其實就是猴子,唐僧乃孫悟空師傅,蟬又是知了猴,說直白一點,知了猴就是知道了解孫悟空,吳承恩之所以做這麽有意思的安排,就已經注定唐僧吃透了孫悟空。
整個西遊記不就是這樣的嗎?咱猴哥天地不怕,唯獨懼怕唐僧,也隻有唐僧能克製住他,打不死的小強,被趕走幾次,還對唐僧忠心耿耿,經過取經十四年的鬧騰,兩人配合默契已經達到一定程度,可謂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世界多奇妙。哈哈。
聶旺院長從外麵端著冰鎮西瓜走過來,招呼各位:“你們坐著說啊,站著不累嗎?來,小葉力,吃西瓜。”葉力不理他,隻是哇哇地哭。無奈,護士隻得抱過來,瞬間收口了,眼睛滴溜溜看著每個人。然後,用小手接過一片西瓜,有滋有味地啃著。
聶旺示意李林熙吃西瓜,李林熙借花獻佛,拿了一塊請他先吃。
“又不是沒有,客氣個啥。”兩人互讓的時候,何芳過來,一人遞給了一塊,埋怨道:“你們好像剛認識一樣,一點也不爽快,來,都吃。”
“他現在已經完全康複,機體正常,可以出院了。總算努力沒白費,平白救了一條生命。”聶旺院長說。
出院去哪兒呢?
送給一戶人家收養?這麽乖巧又健康的男孩子,倒是很容易找到好人家,隻是,收養手續不全啊。
讓他在醫院呆著?人家這是工作場所,再說,長此以往,住院費可吃不消。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可傷腦筋了。
難道隻有送去福利院這一條路?
難道真是燙手山芋不成。
“可以出院了,這下傷腦筋了。”李林熙暗暗汗顏。
這時候,元真老道長給小孩子遞過去一片西瓜,“來,給道長爺爺看看。”說完,順手把他一把抱起來。
出人意料的是,葉力不哭也不鬧,還好奇地用手摸摸道長的白胡須。老道長也用手在他身上這裏卡卡,那裏摸摸。
“書記不用傷腦筋啦,孩子就交給貧道吧。這孩子身世離奇,骨骼也清奇,正是奇緣。”道長滿意地說。
眾人驚得合不攏嘴。
“我道教是講究緣分的,隻要他每日精進,假以時日,他就是我道教中的棟梁之材,完成貧道弘揚道教、濟世度人的心願……我老了,對於道教的振興沒有作出什麽很大的貢獻,以後就靠他了。”
李林熙看到,大家的眼裏,都燃燒著驚喜的火苗,他說:”噢,這麽說來,的確是奇緣,這孩子來因非凡,天資頗高,說不定以後會有一代宗師風範呢……院長,莫非他真是金蟬子投胎轉世?哈哈。”
聶旺也是意外的驚喜:“的確,這是他最好的歸宿,簡直再好不過啦。道教後繼有人,我們都很高興。”
“無量壽佛。道教的精華不會失傳的,如果真有失去傳承的危險,上天必會派一人降世,來繼承道脈……修道能不能成,根基很重要。王重陽的弟子遍及天下,但成道的不過七人……越是根基深的人,磨難越大。他能在困境中磨練出來,將來成就也越大。磨難大,那是因為他將來有弘法使命,如果不經過磨練,將來難以擔負起弘法使命啊。”
老道長還說,修道要想大成,就是必須要能吃苦、要能舍。關鍵在根基,有些東西是先天帶來的,不教自會,不尋自得。
人在世間,誰能沒有煩惱?為了生存、生活,要想辦法謀生,各種煩惱事太多。因為謀生的艱難,生活瑣事使人難以入定。
但凡修行,有一點貪心、私心、嗔恨心,就有煩惱,即使出家、找個地方隱居,也不能入定。總是雜念紛紛,壓下這個,那個又來,總是靜不下來。倒不是貪心、私心、嗔恨心重,而是工作、生活上的事從腦海深處一個接一個冒出來,沒有辦法。這也是煩惱吧。大概也是他們貪心太重、一心想發財、成名,所以煩惱比一般人還重,所以不能入靜、更談不上入定了。
所以當官的放棄官位、經商的放下家產,一心去修道。一心想發財、成名的人,比一般人貪心還重,還沒有從內心放棄人世間的富貴、恩愛,怎麽能夠做到內心清淨、入靜入定呢?《清淨經》說,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清,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又說,人之所以不得真道,是因為有妄想,因為有妄想,所以有煩惱。妄想發財、成名的人,當然有煩惱,而且煩惱還重呢,怎麽能得真道?
所以啊,他們不僅貪心比一般人重,而且嗔恨心也一點不比普通人差。因為我揭穿了他們的真麵目,讓他們失去了市場,他們對我恨之入骨。貪心、嗔恨心這樣重的人,怎麽能夠入靜入定?所以他們不練功、練不成功了。
他講,修道能不能成,首先要看根基。根基深的人,貪心、私心、嗔恨心很少,很多道理不學也能夠明白,很容易看破紅塵,放下富貴、恩愛,所以很容易入靜入定。
有句話說,聰明學不來,根基奪不走。其次要順其自然,到了一定時候,各種緣分就會自然而然遇到,師徒緣分講究巧合,也不完全是巧合,各位居士,就是因果。
李林熙聽後,分外的受用,喜不自勝。
【作者***】:下節更精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