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有女未嫁時》
“豈止是蘇裱,它還流傳有序、有源可尋呢!”何江語氣平和地說,“這一幅畫的來曆,是在十年前,我的一個戰友送給我的。那時,我已經調到省廳,曾經費盡了千辛萬苦,幫他洗清了不白之冤,讓他得以走出牢籠,重見天日。他為了表達濃重的感謝之情,於是,就以此畫相贈送……這裏還留有他親筆寫的字據。”何江從錦盒裏,拿出一張紙來,自己瞄了一眼,又遞給李林熙。
字據上所說的,是一些感激涕零的話,事情正是跟何江所敘述的一樣。
落款是郭明。
“君子不奪人所好,我堅決不要。誰知,他比我更堅決!他說,這次恩同再造,我如果不收下,他就會一輩子都得不到心安的。沒辦法,我隻有取出當時全部的積蓄交給他,十萬塊哦……那時候,何芳還小呢……題款中的郭葆蓀,就是這個郭明的太爺爺,湘潭人,我還特意查了戶籍。聽說,他在廣西當過老縣長。”何江娓娓道來。
“原來是這樣,這是國寶呀……這一幅畫,布景蕭疏,用筆簡潔,設色淡雅而明快,意境悠遠,可見,當時,他的繪畫功底已經具備了相當的水平。”李林熙由衷地稱讚道。
“你們家小李呀,果然懂得書畫。”何江繞過桌子,用手摟著寶貝女兒,說,“小李,你從專業的角度,分析分析,再用行家的眼光,好好看看。”他的口氣,柔若春風,和藹可親。
這時候,老方也好奇地過來了。
李林熙受寵若驚。
“這一幅畫的出現,最大的價值在於,它填補了老人家的創作空白期。它的筆墨雖未及精彩獨到,但尚於摹古,一樹一石,章法井然有序,筆墨濃淡,熟練自然。這四幅畫作,仍有芥子園畫譜的痕跡,可以印證,他早年學畫山水,僅短短的幾年時間,但是,齊白石於構圖,筆法,用墨,用色,這各個方麵,已經成熟自然,揮灑自如。”這一幅名家大作,充分調動了李林熙的靈感,他有點小興奮,侃侃而談。
大家都不吱聲,聽他評畫。
“在如此大幅的畫作中,一切傳統元素和方式運用得恰當合理,沒有生硬之處,雖然沒有具備獨到的特點,但是,已經將傳統山水繪畫方法,完全地掌握了。這足以說明,齊白石對傳統山水畫的理解和領會,已經達到了相當的境界。大概,也多是緣於此,再加上他後來六出六歸的遊學寫生經曆,引發了齊白石對於傳統山水畫的思考,並且產生了好惡,從而,試圖打破當時畫壇的種種流弊之風,並為之努力。”李林熙端起茶杯,大口喝了一口。
何芳又給他重新續滿。
“小李分析得太好了。”何江讚道,“師大美術學院的院長,也是這樣說的。從這個時期,齊白石的畫風由工轉寫,書法由何紹基體,轉學魏碑,篆刻由丁、黃一路,改學趙之謙體。”
“真正的行家,從這印章,這泥色,就可以斷定,它價值連城。”李林熙一邊小心翼翼地審視著,一邊說。
何江吸了一口雪茄,說:“你說到了點子上。根據我後來和老方的進一步了解,齊白石三十七歲時,拜大儒王闓運為師,並先後與王仲言、黎鬆庵、楊度結為師友。齊白石在家鄉湘潭,先後居住過出生地星鬥塘、梅公祠,借山吟館,還有茹家衝寄萍堂,與樊樊山,夏午詒,郭葆蓀,都是摯友……這些全是可以用事實考證的!”
“叔叔得此寶貝,也是緣分,不要輕易示人。”李林熙說。“當然了。在我手裏,見過這幅畫的人,包括你們,還不到十個人,屈指可數的。”何江道。
老方開口了:“我跟老何商定,等你們結婚的時候,用它作為芳芳的陪嫁!我們畢竟快老了,守著它,累。給你們吧!”
何芳樂不可支,笑嘻嘻地說:“我老媽對我太好了,親一個!”她還真的在老方臉上親了一口。“我也要!”何江不服氣,嚷道。何芳也親了一下爸爸的臉。
李林熙戴著白手套,一邊細致入微地收畫,一邊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就我們那環境……我看,還是你們收著穩妥一些。”何芳讚同李林熙的看法:“就是就是,你們最大的寶貝,在這兒呢!”她拍著自己,說:“爸爸,你還有沒有其它的寶貝兒,都拿給我們開開眼唄!”
“爸爸又不是大貪官,有萬貫家財,有專門的藏寶庫。爸爸舍不得的,都在這屋子裏啦!哈哈。”言外之意,也包括乘龍快婿李林熙。
“這這這,都是我的!”
何芳指了一個遍,笑眯眯的。
“別客氣。如果是人才,就要放到德配其位的位置上去。老公,你平時不就是這麽說的嗎?”
何芳的這句老公一隨口叫出來,讓老何和老方麵麵相覷。
“看什麽看,不叫老公叫什麽?老公,我們去客廳啦!”老方說著,拉著老何轉身出去。李林熙臉上發燒,放好錦盒,和何芳跟著出來了。
何芳跟他膩歪著,故意在老爸老媽的麵前,大秀其恩愛。
“以你之姓,冠我之名,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何芳用十六個字,就讓今晚的氣氛,親密無間。
“夏日黃花雨,有女未嫁時。這是哭嫁的狀況?太煽情了。”何江一邊喝茶,一邊拿女兒開玩笑。
何家的沙發,寬大無比,是板式的,規規整整,排列成三排。厚實的坐墊,不失溫軟,坐著很舒服。
“小李,你對前途有什麽願景,準備往哪方麵發展?”與其說老何關心女婿,他更關心的是女兒的未來。
“我到樟樹鄉的時間還不長,想先幹點事。我相信,以後會有發展的。”這是李林熙的心病,但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我那次在樟樹,還不曉得你跟芳芳的關係,就想爭取你到公安隊伍來。小李,你想過到公安廳來嗎?這樣的話,你和芳芳都可以回到省城……我琢磨著,以你的才智和能力,發展得會更快。”何江忍不住開出了新的利好。
“不想幹公安。我覺得在政府部門好些,用製度管人,用心做事,無礙的。我在那兒,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也更適合我的成長。”李林熙聽從內心,實話實說。
“現在的政府機關,太複雜。動輒就是權錢,交易的氣味很濃厚。你也不要太相信那些製度,有了製度沒人執行等於沒用;有了製度沒人監督也等於沒用。上陣父子兵,你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還是到我身邊來吧!?”何江一邊分析,一邊盛情邀約。
略微思索,李林熙誠摯地說:“叔叔,不怕告訴你一個絕密的消息,樟樹在年內就會劃到市區來,現在的人事關係,已經全部凍結了。所以,這對我是一個巨大的契機。隻要我在任內兢兢業業做事,紮紮實實發展,這將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芳芳,你回去跟哪個都不能說的!”老實人藏不住秘密。當真。
“真的?老公,你瞞得好緊哦。我怎麽一點風聲也沒聽到?”直到遇見李林熙肯定的眼神,何芳才信了。
“真有這事?我可以幫你暗中了解一下。如果確有其事,你穩步發展,我看,這一次跳到副區長,應該是沒有懸念的。”他內心覺得,那條路,將更適合他。
“我會努力幹好的。何況,那裏是我的家鄉。轉業的那年,我本來可以留在北京,就是濃厚的故鄉情結,讓我義無反顧地回來啦。”真人麵前不說假話,李林熙敞開了自己的心扉。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既然是這樣的話,秦秀的那一層關係,怕用不上了,老嘍!有點可惜。其實,我跟他的私交深厚……沒事,市委馮書記跟我的交情也不淺,你不要有什麽後顧之憂就是。”他袒露了自己與承陽的人際關係,雖然一直不為人知。
“我們樟樹,這一次大整改,如果少了秦書記的援助,想都不用想的。這一點,芳芳清楚。我現在跟他,兄弟相稱呢……”話說到這份上,李林熙就原原本本地把來龍去脈跟何江說的一遍。
何芳忍不住在旁邊幫腔。
“哈哈!老秦還真是一個有趣的人。既然如此,這一頁暫且翻篇吧!你有很強的政治手腕。從我對你的觀察可以看出,你是很有事業抱負的小夥子。不錯!人各有誌,我就不勉強了。”的確,事關重大,何江也不能太勉強。
再說了,裙帶關係,未必都是好的事情。
“你們爺倆開家庭會議啊?我去煮粽子。”老方起身,向女兒丟了一個眼色。
“吃粽子嘍!”何芳也站起來,去廚房幫忙。
依照何家的老習慣,到了十一點鍾,大家就都洗漱休息了。
李林熙獨自睡在客房裏,今天有些累,他很快就睡著了。
半夜忽然醒來,嚇了一大跳。(未完待續)
“豈止是蘇裱,它還流傳有序、有源可尋呢!”何江語氣平和地說,“這一幅畫的來曆,是在十年前,我的一個戰友送給我的。那時,我已經調到省廳,曾經費盡了千辛萬苦,幫他洗清了不白之冤,讓他得以走出牢籠,重見天日。他為了表達濃重的感謝之情,於是,就以此畫相贈送……這裏還留有他親筆寫的字據。”何江從錦盒裏,拿出一張紙來,自己瞄了一眼,又遞給李林熙。
字據上所說的,是一些感激涕零的話,事情正是跟何江所敘述的一樣。
落款是郭明。
“君子不奪人所好,我堅決不要。誰知,他比我更堅決!他說,這次恩同再造,我如果不收下,他就會一輩子都得不到心安的。沒辦法,我隻有取出當時全部的積蓄交給他,十萬塊哦……那時候,何芳還小呢……題款中的郭葆蓀,就是這個郭明的太爺爺,湘潭人,我還特意查了戶籍。聽說,他在廣西當過老縣長。”何江娓娓道來。
“原來是這樣,這是國寶呀……這一幅畫,布景蕭疏,用筆簡潔,設色淡雅而明快,意境悠遠,可見,當時,他的繪畫功底已經具備了相當的水平。”李林熙由衷地稱讚道。
“你們家小李呀,果然懂得書畫。”何江繞過桌子,用手摟著寶貝女兒,說,“小李,你從專業的角度,分析分析,再用行家的眼光,好好看看。”他的口氣,柔若春風,和藹可親。
這時候,老方也好奇地過來了。
李林熙受寵若驚。
“這一幅畫的出現,最大的價值在於,它填補了老人家的創作空白期。它的筆墨雖未及精彩獨到,但尚於摹古,一樹一石,章法井然有序,筆墨濃淡,熟練自然。這四幅畫作,仍有芥子園畫譜的痕跡,可以印證,他早年學畫山水,僅短短的幾年時間,但是,齊白石於構圖,筆法,用墨,用色,這各個方麵,已經成熟自然,揮灑自如。”這一幅名家大作,充分調動了李林熙的靈感,他有點小興奮,侃侃而談。
大家都不吱聲,聽他評畫。
“在如此大幅的畫作中,一切傳統元素和方式運用得恰當合理,沒有生硬之處,雖然沒有具備獨到的特點,但是,已經將傳統山水繪畫方法,完全地掌握了。這足以說明,齊白石對傳統山水畫的理解和領會,已經達到了相當的境界。大概,也多是緣於此,再加上他後來六出六歸的遊學寫生經曆,引發了齊白石對於傳統山水畫的思考,並且產生了好惡,從而,試圖打破當時畫壇的種種流弊之風,並為之努力。”李林熙端起茶杯,大口喝了一口。
何芳又給他重新續滿。
“小李分析得太好了。”何江讚道,“師大美術學院的院長,也是這樣說的。從這個時期,齊白石的畫風由工轉寫,書法由何紹基體,轉學魏碑,篆刻由丁、黃一路,改學趙之謙體。”
“真正的行家,從這印章,這泥色,就可以斷定,它價值連城。”李林熙一邊小心翼翼地審視著,一邊說。
何江吸了一口雪茄,說:“你說到了點子上。根據我後來和老方的進一步了解,齊白石三十七歲時,拜大儒王闓運為師,並先後與王仲言、黎鬆庵、楊度結為師友。齊白石在家鄉湘潭,先後居住過出生地星鬥塘、梅公祠,借山吟館,還有茹家衝寄萍堂,與樊樊山,夏午詒,郭葆蓀,都是摯友……這些全是可以用事實考證的!”
“叔叔得此寶貝,也是緣分,不要輕易示人。”李林熙說。“當然了。在我手裏,見過這幅畫的人,包括你們,還不到十個人,屈指可數的。”何江道。
老方開口了:“我跟老何商定,等你們結婚的時候,用它作為芳芳的陪嫁!我們畢竟快老了,守著它,累。給你們吧!”
何芳樂不可支,笑嘻嘻地說:“我老媽對我太好了,親一個!”她還真的在老方臉上親了一口。“我也要!”何江不服氣,嚷道。何芳也親了一下爸爸的臉。
李林熙戴著白手套,一邊細致入微地收畫,一邊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就我們那環境……我看,還是你們收著穩妥一些。”何芳讚同李林熙的看法:“就是就是,你們最大的寶貝,在這兒呢!”她拍著自己,說:“爸爸,你還有沒有其它的寶貝兒,都拿給我們開開眼唄!”
“爸爸又不是大貪官,有萬貫家財,有專門的藏寶庫。爸爸舍不得的,都在這屋子裏啦!哈哈。”言外之意,也包括乘龍快婿李林熙。
“這這這,都是我的!”
何芳指了一個遍,笑眯眯的。
“別客氣。如果是人才,就要放到德配其位的位置上去。老公,你平時不就是這麽說的嗎?”
何芳的這句老公一隨口叫出來,讓老何和老方麵麵相覷。
“看什麽看,不叫老公叫什麽?老公,我們去客廳啦!”老方說著,拉著老何轉身出去。李林熙臉上發燒,放好錦盒,和何芳跟著出來了。
何芳跟他膩歪著,故意在老爸老媽的麵前,大秀其恩愛。
“以你之姓,冠我之名,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何芳用十六個字,就讓今晚的氣氛,親密無間。
“夏日黃花雨,有女未嫁時。這是哭嫁的狀況?太煽情了。”何江一邊喝茶,一邊拿女兒開玩笑。
何家的沙發,寬大無比,是板式的,規規整整,排列成三排。厚實的坐墊,不失溫軟,坐著很舒服。
“小李,你對前途有什麽願景,準備往哪方麵發展?”與其說老何關心女婿,他更關心的是女兒的未來。
“我到樟樹鄉的時間還不長,想先幹點事。我相信,以後會有發展的。”這是李林熙的心病,但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我那次在樟樹,還不曉得你跟芳芳的關係,就想爭取你到公安隊伍來。小李,你想過到公安廳來嗎?這樣的話,你和芳芳都可以回到省城……我琢磨著,以你的才智和能力,發展得會更快。”何江忍不住開出了新的利好。
“不想幹公安。我覺得在政府部門好些,用製度管人,用心做事,無礙的。我在那兒,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也更適合我的成長。”李林熙聽從內心,實話實說。
“現在的政府機關,太複雜。動輒就是權錢,交易的氣味很濃厚。你也不要太相信那些製度,有了製度沒人執行等於沒用;有了製度沒人監督也等於沒用。上陣父子兵,你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還是到我身邊來吧!?”何江一邊分析,一邊盛情邀約。
略微思索,李林熙誠摯地說:“叔叔,不怕告訴你一個絕密的消息,樟樹在年內就會劃到市區來,現在的人事關係,已經全部凍結了。所以,這對我是一個巨大的契機。隻要我在任內兢兢業業做事,紮紮實實發展,這將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芳芳,你回去跟哪個都不能說的!”老實人藏不住秘密。當真。
“真的?老公,你瞞得好緊哦。我怎麽一點風聲也沒聽到?”直到遇見李林熙肯定的眼神,何芳才信了。
“真有這事?我可以幫你暗中了解一下。如果確有其事,你穩步發展,我看,這一次跳到副區長,應該是沒有懸念的。”他內心覺得,那條路,將更適合他。
“我會努力幹好的。何況,那裏是我的家鄉。轉業的那年,我本來可以留在北京,就是濃厚的故鄉情結,讓我義無反顧地回來啦。”真人麵前不說假話,李林熙敞開了自己的心扉。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既然是這樣的話,秦秀的那一層關係,怕用不上了,老嘍!有點可惜。其實,我跟他的私交深厚……沒事,市委馮書記跟我的交情也不淺,你不要有什麽後顧之憂就是。”他袒露了自己與承陽的人際關係,雖然一直不為人知。
“我們樟樹,這一次大整改,如果少了秦書記的援助,想都不用想的。這一點,芳芳清楚。我現在跟他,兄弟相稱呢……”話說到這份上,李林熙就原原本本地把來龍去脈跟何江說的一遍。
何芳忍不住在旁邊幫腔。
“哈哈!老秦還真是一個有趣的人。既然如此,這一頁暫且翻篇吧!你有很強的政治手腕。從我對你的觀察可以看出,你是很有事業抱負的小夥子。不錯!人各有誌,我就不勉強了。”的確,事關重大,何江也不能太勉強。
再說了,裙帶關係,未必都是好的事情。
“你們爺倆開家庭會議啊?我去煮粽子。”老方起身,向女兒丟了一個眼色。
“吃粽子嘍!”何芳也站起來,去廚房幫忙。
依照何家的老習慣,到了十一點鍾,大家就都洗漱休息了。
李林熙獨自睡在客房裏,今天有些累,他很快就睡著了。
半夜忽然醒來,嚇了一大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