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非你不嫁》


    最好的伴侶,就是那個可以和你一起進入生命的真相,疼惜你的獨特,你的叛逆,你的反常,你的艱難的人。與你一同進入和感受歡喜,一同品味苦澀和辛酸,彼此堅定地去相互維護的人。


    “你還發什麽呆,李漢閔,真舍不得把小晴交給你,你到底上不上啊!要急死我嗎。”李林熙替他著急。


    李漢閔滿懷激動,隻顧著愛戀有加地看著小晴,直把人家望得低下螓首。“可……可是,兄弟,我沒來得及準備信物啊。”七尺男兒被窘迫折磨得麵泛微紅。


    “哈哈!原來是這事,算什麽事兒哦……你給我過來!”李林熙樂嗬嗬地招呼他。


    李漢閔見他有辦法,也沒多想,笑嘻嘻地走過來。李林熙等他走近,冷不丁地在他的頭上用力拍了一下,然後用食指又彈了彈,他帽子上的警徽。


    可憐的李漢閔,隔著帽子,還覺得生疼。他好久才回過神來,終於心領神會。“我……曉得啦!謝謝兄弟指點。”他不但沒怪他,反而做出感激不盡的樣子。


    原來高人自有妙招。


    李漢閔這莽夫,倒是一個爽快人。


    隻見他脫了帽子,擰下警徽,把帽子交到李林熙手裏。而後,轉過身,回到小晴跟前,毫不猶豫,直接單膝跪下,手心捧著警徽,規規矩矩地遞到小晴麵前,笑微微地表白:


    “我李漢閔當眾起誓,終生隻愛你林小晴一個人,就像愛這一枚警徽一樣、一心一意疼愛你,嗬護你,永不改變!小晴,你願意接受我嗎?”


    其情也殷切,其態度,還是恭恭敬敬的。


    林小晴第一次遇到這情形,心裏像裝著無數隻活蹦亂跳的兔子,有羞又燥,芳心大亂。


    大家都直起身,直勾勾地期待著。


    她望了大家一眼,也用不著思考了,伸出玉腕,徑直取過警徽,嘴裏輕輕吐出二個字:


    “願意。”


    這聲音,低得像撫過湖麵的微風,倆頰已是紅雲飛渡。


    “哇!好感動啊!晴寶寶,羨慕死我啦!”她身旁的閨蜜小言,歡喜雀躍,率先鼓起掌來。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這麽喜慶的場麵,新人是不是應該親一個。”何芳也是羨慕加嫉妒,有沒有恨,就不曉得了。


    李漢閔被大家慫恿著,也沒什麽不好意思,趁機攬過小晴,捧著人家羞答答的臉蛋,在額上,大咧咧地啄了一口。


    而後,轉過臉,露給大家一個八顆牙的繽紛笑容。


    “多好的白菜吖,生生讓豬給拱了,哈哈,真對了一句話,傻人有傻福。”李林熙樂嗬嗬地說,“看你小子,撿到寶了,該怎麽謝媒。”


    當地有個說法,人的一生,要做成三樁媒,勝造七級浮屠,還添福添壽。


    按照當地的風俗,謝媒的禮物,指定的是呢子短褲。


    嗬嗬。


    “今天是個好日子,又逢著這天大的喜事,衝著他這麽別致的信物,我們都來祝福一下吧!”袁林作為長輩,拿模拿樣的,道:“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裏出西施。有緣千裏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癡。祝願一對儷人,琴瑟和鳴,恩愛有加。”有趣。


    妙啊!她用的是清朝黃增的詩句。


    “今日遇見,換得餘生深深的懂得。這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符合想象。我願意見證,真愛的海枯石爛。否則,我定饒不了你這家夥。”李林熙說著,心裏感慨萬分。


    輪到二位女孩子了。


    “一彎淺笑,萬千深情,塵煙幾許,願君淺思淡行,相愛到白頭。”出語彬彬,斯文的小言,總是帶著這樣溫婉的性格標簽。


    “有風有雨的日子,承載了生命的厚重;風輕雲淡的日子,更適於靜靜領悟。我十分真誠地,祝福你們。”


    何芳接著,說道。


    “說得好。”李林熙用筷子給她布菜,以示獎勵,獎品是一塊孔雀肉。


    “袁總這筷子,有些講究呢!應該是紅木的吧?雕刻很精美。”李林熙注意到手裏的筷子,很特別。


    此刻,他很放鬆,主動尋找一些話題,方不至於坐著局促,不自在。


    “書記好眼力,這是正兒八經的紫檀,大葉紫檀,貴賓專用。”袁林回答。


    “這筷子,看起來簡單,我們天天都用,但是,何芳,你知道嗎?為什麽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李林熙怕何芳悶著,跟她說話。


    “這個我還真沒注意。”其實,隻要是跟他在一起,何芳隻要靜靜地聽著就好。


    ”這長度,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與動物有本質的不同……有些人很羨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飯,覺得這種姿勢很優雅,儀態有品位。其實不然……你不曉得吧?刀叉,是冶金術成熟以後才有的用具。而冶金術,是十五世紀才發明的,在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之前,西方人其實是用手吃飯。所以,相比之下,筷子的文明史顯然長得多。“李林熙把玩著精美的筷子,說道。何芳看到,這小小的麵積,精心雕刻著梅蘭竹菊,還有詩句,的確,很有文化色彩,和欣賞價值。


    ”書記,果然學識淵博……筷子是兩根,稱呼卻是一雙。在餐廳裏呼喚服務生,拿一雙筷子吧,那肯定是中國人;如果說,拿兩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國人……為什麽明明是兩根筷子,卻叫一雙筷子呢?這裏麵有太極和陰陽的理念。太極是一,陰陽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為一。這是中國人的哲學,西方人當然不懂了。“袁林積極回應著李林熙。


    “這一雙筷子,我們在使用的時候,講究配合和協調。一根動,一根不動,才能夾得穩。兩根都動,或者兩根都不動,就夾不住,是吧。這就是中國的陰陽原理,也有西方力學的杠杆原理……小小的筷子,還有點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舊時候,人們走江湖,身上隻要有一雙筷子,有什麽毛病都能自己搞掂。即便忘了帶,隨手掰根樹枝或蘆葦,折斷了,在石頭上磨一磨,在水裏洗一洗,也能用。”李林熙繼續侃侃而談。


    “原來是這樣啊!我隻知道,中國文明和西方文明都從神話發源的。後來,西方人神分家了,做事靠科學,做人靠宗教。”何芳說著,跟他碰了一下手裏的紅酒杯。


    “嗯……中國沒有。我們中國,什麽都合在一起:何仙姑、鐵拐李、呂洞賓、孫悟空、豬八戒這些神仙也是人,仿佛,他們就在茫茫人海中。所以說,中國人的理想和現實、靈魂與肉體也是合二為一的,每天用的筷子裏麵就有信仰,舉手投足,都是理念。“


    原來,一雙筷子,也有大學問。


    ”這是一種通達和智慧。所以,精通中國文化的中國人,不需要到專門的地方去清洗靈魂……書記,您果然是人中龍……您要喜歡,送您一盒,聊以饋贈,如何?”他身上,讓袁林欽佩的東西太多了。她這個東道主,畢竟從大地方來,很不賴。


    “君子不奪人所愛。如果出於喜歡而拿走,這就不妙啦!”李林熙笑著拒絕。


    這一頓飯,吃得其樂融融。


    那二個人,早已開始卿卿我我,你儂我儂。


    “袁總,你這三珍席,還應該加上三絕兩個字才對。“吃完,李林熙說。


    “書記,怎麽講?”袁林好奇地看著他,有些不解。


    ”酒好,菜好,人還雅致。”這個李林熙,也是一個妙人。


    天下最好的筵席,也得散。


    吃完飯,李林熙習慣性地拉著何芳,提出告辭。


    “書記日理萬機,我也不好挽留。書記今天為了我,已經耽擱太久,我送送你們吧。”袁林也很灑脫,不矯情。


    經過此前發生爭端的地兒,李林熙指著山民們留下的幾百根剛剛砍下來的木材,問袁林,該怎麽處置。


    “我準備叫上人,在這兒建一道籬笆,然後,用這些木料,搭一個亭子,可好?”她的心裏,原來早有盤算,“你不是說,警鍾長鳴嘛!我看,就叫警鍾亭,可好?”


    “這樣太好了。不過,你先別動它,看好就行。”李林熙讚許地說。


    “為何。”袁林望著李林熙,筆挺的鼻子,出類拔萃。


    “你忘了葉猴子這一點事兒啦?法院還等著取證呢。”李林熙道。


    “噢!行……書記,感激不盡的客套話,我就不說了。您如果有空,有興致,我這小地方,隨時恭候大駕。”來到紅旗車旁邊,袁林大方地伸出手,與他相握。


    李林熙與何芳,跟大家揮手告別。何芳乖巧地坐在副駕上,含情脈脈地看著他發動車子,緩緩開動。


    “哇!好久沒有與我可愛的寶貝親昵親昵啦!”李林熙目視前方,感慨著。


    “嘿!那麽一個看上去風度翩翩的人,怎麽一離了群,就表現出獸性來。”何芳故意做出很討厭的樣子。


    “什……麽?我說的,是車子。”李林熙捉弄了何芳一把,哈哈笑著。他放慢速度,享受著人與車的默契。


    “壞蛋!越來越壞!”何芳氣極,伸出粉拳,捶捶他的肩膀。


    李林熙故意閃躲著說:“應該是越來越愛才對吧?”


    “是啊!是越來越愛……本公主今日也起誓,非你不嫁!”何芳正視著車前的方向,舉著三個指頭,煞有介事。


    李林熙聞言,猛一側目,看著何芳的表情,是一本正經的。


    找不到玩笑的成分。


    【作者***】:OK!謝謝!(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場沉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大師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大師1並收藏官場沉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