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熙看到他又選了顧西辭飾演過的角色,十分意外:「我還以為你會選其他的。」
樓鶴道:「顧老師是我的偶像,所以我想選他演過的角色,恰巧我又很喜歡林免這個角色。」
選顧西辭,樓鶴是有私心的。
這對他來說,是另一種接近顧西辭的機會。
演過顧西辭的角色,也算是另外一種比肩。
去感受屬於顧西辭的青春年華。
在顧西辭飾演林免時樓鶴還隻是個孩子,那時候他不懂得欣賞,隻知道拉著顧西辭陪他玩玩具,現在手中拿著顧西辭飾演過的角色卡,樓鶴心中很是後悔,在顧西辭最好的年華裏,他什麽都不懂。
如果他們能夠年歲相同,那該有多好,或者讓他以現在的年齡回到過去,陪著顧西辭一起經歷那段歲月。
那時候他也陪在顧西辭的身邊,卻不懂得顧西辭所經歷的一切。
再回首,那對於顧西辭來說是彌足珍貴的歲月。
樓鶴這一路都在緊跟著顧西辭的腳步,走他走過的路,通過和他飾演同一個角色,去建立他們之間的聯繫,樓鶴角色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不管別人怎麽說,怎麽看,他都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拿了顧西辭飾演的角色,他就會盡自己的全力去演好。
這次和他搭檔的是丘欣然。
戴望澤和方培搭檔。
鄭筱唯選擇了江科,演中國版的史密斯夫婦。
拿到劇本之後,樓鶴去加了丘欣然的微信,和她約好了每天對台詞排練的時間。
隔天早上九點,他們會在排練室見麵,一起對台詞。
樓鶴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夠再度創下輝煌的戰績,但他必然會全力以赴。
顧西辭回到家,看他在看自己演的《攝政王》,問他:「這次演的是林免?」
樓鶴點頭:「是的,我演林免。」
「哪場戲?」顧西辭問樓鶴。
樓鶴笑著看他:「你猜。」
顧西辭想了想,大膽猜測:「我猜是和幼帝聯手和太後反目那一場。」
樓鶴點頭:「對,就是那一場。」
「不好演。」顧西辭對這場戲記憶尤深,雖然已經過去了十多年,他仍然記得每一句台詞,以及當時的場景。
林免自幼長在宮中,是太子的伴讀,太子體弱多病,老皇帝去世之後,太子登基後勤政,也正因此沒幾年就去了。
朝堂動盪,皇帝有三子,最大的不足七歲,最小的不足三歲,並未來得及冊立太子,皇帝死前,把林免叫到跟前,讓他在三個孩子裏麵挑一個封為新帝,無論是哪個皇子即位,他都是攝政王,待皇子成年之後,再由他交還國璽和兵權。
皇後膝下無子,皇帝突然離世,後宮所有膝下無子嗣的妃嬪皆入皇家寺院代法修行,為天下祈福,生者為尼,死者葬入黃陵。
皇後為了權利,拉攏了大皇子的生母,想要效仿明皇,成為攜子登基後成為女帝,給其他兩位皇子投毒。
皇帝生前不立太子,也是為了死後能夠讓林免藉此清君側。
皇後和大皇子生母正中下懷,一併將兩人母族勢力清理幹淨。
最終林免選擇了二皇子,二皇子的生母自然就成了太後。
林免幫幼帝清除朝中的障礙,奈何太後起了異心,也想效仿明後登基稱帝,於是挑撥離間幼帝和林免之間的關係,想要二人離心,無論誰傷,她都能漁翁得利。
林免聯合幼帝,給太後設了一個局,假意反目,實際是想揭穿太後的真麵目。
樓鶴要演的就是這場戲,分為上下兩場,前麵是林免和幼帝偽裝離心演的一齣戲,隨後還有反轉,一舉揭穿太後的陰謀。
顧西辭問:「誰演太後?」
樓鶴:「丘欣然,我還沒有和她合作過。」
顧西辭:「那誰演幼帝?」
「節目組找了一個小演員,和我們一起演這部戲。」
顧西辭哦了一聲:「這段是不太好演,情緒遞進,層次反轉,比你上一場戲難度可大多了。」
「我知道。」樓鶴說:「既然參加了這個節目,就要努力去挑戰,現在有這樣的一個平台,可以讓我演一些自己沒有演過的角色,我覺得多做一些嚐試也是好的,若真是那麽在乎名次,我就不會參與這個節目了。」
顧西辭聽樓鶴這麽說,為他驕傲:「加油,我相信你可以做到。」
這一次,顧西辭依舊沒有幹預樓鶴。
如果樓鶴主動請教他,他會毫無保留地教給樓鶴,樓鶴沒有開口,他就絕不插手,讓他自己去領悟,隻有這樣,學到的才是他自己的東西。
樓鶴反反覆覆地看劇本,想要把劇本記得更熟。
樓鶴在練習台詞時,確實遇到了問題,請教了顧西辭。
「我覺得以我目前的能力,台詞和演技無法同時兩手抓,你覺得我是應該做取捨,還是應該盡可能二者都去追求更好?」
他隻有五天的時間,要和丘欣然排練,兩人之間不一定能夠合拍,所以要預留時間磨合。
樓鶴現在知道自己的演技是存在問題的,也知道自己的台詞存在問題,短時間內他很難二者都提升,因此他不知道應該怎樣做取捨。
顧西辭道:「舞台劇的台詞和演技都很重要,講究音畫同步,演技特別好,但是一開口台詞不行,會讓人直接出戲,假如說你的演技100分,台詞50分,綜合下來是75分,然後你的演技是80分,台詞是70分,平均下來也是75分,那麽必然是要選擇後者。在鏡頭麵前,表演力要遠大於台詞,可在舞台上,台詞要遠大於演技。」
樓鶴道:「顧老師是我的偶像,所以我想選他演過的角色,恰巧我又很喜歡林免這個角色。」
選顧西辭,樓鶴是有私心的。
這對他來說,是另一種接近顧西辭的機會。
演過顧西辭的角色,也算是另外一種比肩。
去感受屬於顧西辭的青春年華。
在顧西辭飾演林免時樓鶴還隻是個孩子,那時候他不懂得欣賞,隻知道拉著顧西辭陪他玩玩具,現在手中拿著顧西辭飾演過的角色卡,樓鶴心中很是後悔,在顧西辭最好的年華裏,他什麽都不懂。
如果他們能夠年歲相同,那該有多好,或者讓他以現在的年齡回到過去,陪著顧西辭一起經歷那段歲月。
那時候他也陪在顧西辭的身邊,卻不懂得顧西辭所經歷的一切。
再回首,那對於顧西辭來說是彌足珍貴的歲月。
樓鶴這一路都在緊跟著顧西辭的腳步,走他走過的路,通過和他飾演同一個角色,去建立他們之間的聯繫,樓鶴角色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不管別人怎麽說,怎麽看,他都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拿了顧西辭飾演的角色,他就會盡自己的全力去演好。
這次和他搭檔的是丘欣然。
戴望澤和方培搭檔。
鄭筱唯選擇了江科,演中國版的史密斯夫婦。
拿到劇本之後,樓鶴去加了丘欣然的微信,和她約好了每天對台詞排練的時間。
隔天早上九點,他們會在排練室見麵,一起對台詞。
樓鶴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夠再度創下輝煌的戰績,但他必然會全力以赴。
顧西辭回到家,看他在看自己演的《攝政王》,問他:「這次演的是林免?」
樓鶴點頭:「是的,我演林免。」
「哪場戲?」顧西辭問樓鶴。
樓鶴笑著看他:「你猜。」
顧西辭想了想,大膽猜測:「我猜是和幼帝聯手和太後反目那一場。」
樓鶴點頭:「對,就是那一場。」
「不好演。」顧西辭對這場戲記憶尤深,雖然已經過去了十多年,他仍然記得每一句台詞,以及當時的場景。
林免自幼長在宮中,是太子的伴讀,太子體弱多病,老皇帝去世之後,太子登基後勤政,也正因此沒幾年就去了。
朝堂動盪,皇帝有三子,最大的不足七歲,最小的不足三歲,並未來得及冊立太子,皇帝死前,把林免叫到跟前,讓他在三個孩子裏麵挑一個封為新帝,無論是哪個皇子即位,他都是攝政王,待皇子成年之後,再由他交還國璽和兵權。
皇後膝下無子,皇帝突然離世,後宮所有膝下無子嗣的妃嬪皆入皇家寺院代法修行,為天下祈福,生者為尼,死者葬入黃陵。
皇後為了權利,拉攏了大皇子的生母,想要效仿明皇,成為攜子登基後成為女帝,給其他兩位皇子投毒。
皇帝生前不立太子,也是為了死後能夠讓林免藉此清君側。
皇後和大皇子生母正中下懷,一併將兩人母族勢力清理幹淨。
最終林免選擇了二皇子,二皇子的生母自然就成了太後。
林免幫幼帝清除朝中的障礙,奈何太後起了異心,也想效仿明後登基稱帝,於是挑撥離間幼帝和林免之間的關係,想要二人離心,無論誰傷,她都能漁翁得利。
林免聯合幼帝,給太後設了一個局,假意反目,實際是想揭穿太後的真麵目。
樓鶴要演的就是這場戲,分為上下兩場,前麵是林免和幼帝偽裝離心演的一齣戲,隨後還有反轉,一舉揭穿太後的陰謀。
顧西辭問:「誰演太後?」
樓鶴:「丘欣然,我還沒有和她合作過。」
顧西辭:「那誰演幼帝?」
「節目組找了一個小演員,和我們一起演這部戲。」
顧西辭哦了一聲:「這段是不太好演,情緒遞進,層次反轉,比你上一場戲難度可大多了。」
「我知道。」樓鶴說:「既然參加了這個節目,就要努力去挑戰,現在有這樣的一個平台,可以讓我演一些自己沒有演過的角色,我覺得多做一些嚐試也是好的,若真是那麽在乎名次,我就不會參與這個節目了。」
顧西辭聽樓鶴這麽說,為他驕傲:「加油,我相信你可以做到。」
這一次,顧西辭依舊沒有幹預樓鶴。
如果樓鶴主動請教他,他會毫無保留地教給樓鶴,樓鶴沒有開口,他就絕不插手,讓他自己去領悟,隻有這樣,學到的才是他自己的東西。
樓鶴反反覆覆地看劇本,想要把劇本記得更熟。
樓鶴在練習台詞時,確實遇到了問題,請教了顧西辭。
「我覺得以我目前的能力,台詞和演技無法同時兩手抓,你覺得我是應該做取捨,還是應該盡可能二者都去追求更好?」
他隻有五天的時間,要和丘欣然排練,兩人之間不一定能夠合拍,所以要預留時間磨合。
樓鶴現在知道自己的演技是存在問題的,也知道自己的台詞存在問題,短時間內他很難二者都提升,因此他不知道應該怎樣做取捨。
顧西辭道:「舞台劇的台詞和演技都很重要,講究音畫同步,演技特別好,但是一開口台詞不行,會讓人直接出戲,假如說你的演技100分,台詞50分,綜合下來是75分,然後你的演技是80分,台詞是70分,平均下來也是75分,那麽必然是要選擇後者。在鏡頭麵前,表演力要遠大於台詞,可在舞台上,台詞要遠大於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