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組給他們準備了六部工作手機兩台電腦和六部對講機,周玥發給了大家。
「我建一個群,然後把大家拉進群,之後有任何問題,大家可以在群裏溝通。」
大家紛紛加入周玥建立的工作群。
「對講機大家在民宿內,要隨時帶在身邊,這樣方便我們彼此之間及時聯繫。」
手機發微信很可能會看不見,對講機喊話就可以聽得清清楚楚,能夠及時響應。
這些事情講完後,周玥領著大家去做盤點。
樓鶴和薑懿航一起進入廚房清點餐具的數量。周玥則是帶著其他人去點其他生活用品的數量。
很快大家就有了底,哪些東西需要補充,哪些東西有盈餘。
樓鶴和薑懿航清點完碗筷後,就著手準備晚上要做的菜。
樓鶴準備洗米蒸飯,問薑懿航:「6個人應該要放多少米?」
薑懿航道:「你手裏的量杯,一杯就是2碗飯的量,我們是四男兩女,放四杯比較合適,米飯寧可做多也別做少,多了剩下也沒關係,可以用來炒飯或者是煮粥,飯要是少了,那就不夠吃。」
樓鶴按照他說的,裝了四杯。
薑懿航:「如果是滿員,我們加上所有的顧客一起,住滿的情況下,男女比例差不多,就放11杯米,男多女少,你就放12杯,還能再適當加一點。剩下你就依次遞減,按照男女比例預估,然後再多添上一點就差不多了。」
「學到了。」
薑懿航笑了笑:「多煮幾次你就知道應該放多少了,時間久了你都不用量杯,哪怕是用碗,你也知道應該放多少。」
樓鶴道:「心裏有底了。」
「對。」薑懿航笑著說:「是這麽回事。」
薑懿航注意到樓鶴不會用刀,就讓他多看自己的用刀手法。
樓鶴看他切菜直接不用看,憑感覺,一整個崇拜了起來:「這也太厲害了,你怎麽會這麽多,能夠做到這個地步?」
簡直到了人刀合一的地步,樓鶴覺得自己這輩子都做不到他這樣。
薑懿航:「我們川渝男人會做飯不稀奇,從小家裏長輩就在培養我們學做飯。」
他這麽一說,樓鶴就想到了顧西辭,「我們家顧老師也是很會做飯。」
「我看過你們兩個的綜藝,他確實挺會的。」薑懿航予以肯定,「你和顧西辭的關係還是蠻好的。」
樓鶴點頭,「因為我們兩家是鄰居,他和我爸媽關係也很好,平常走動很多,所以我和他的關係很好,很親近。我出生起就認識他,一直到現在,我都21歲了。」
「二十一年了。」
確實是一個不短的時間。
薑懿航感嘆道:「我和周玥認識也有二十多年了。」
樓鶴:「我好羨慕你們。」
「羨慕什麽?」薑懿航疑惑地問。
樓鶴解釋道:「羨慕你們這樣的神仙友誼,可以持續二十多年。」
而他身邊則沒有這樣的神仙好友,除了顧西辭之外,他無人可以信任。
薑懿航哇了一聲,「如果你是在我這個年齡,說你羨慕我有一個持續二十多年的好友,我或許會得意一下,我有一個好了二十多年的朋友,但你也就才21歲啊寶貝,你的人生還有好幾個二十年,你隻是過了其中一個而已,或許在下一個二十年,就會有人和你說,真羨慕你,有一個相處了二十年的好朋友。」
「你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怎麽被你說得好像已經走完了大半一樣。」
樓鶴聞言也愣了一下。
是啊,他也不過才21歲,卻時常會忘記自己的年齡。
或許是因為入行太久,紅得太久,在圈內經歷得太多,短短的幾年時間,就把別人一輩子追求的東西都弄到了手,所以他才會產生這樣的錯覺。
「不過你有這種想法也很正常。」薑懿航也能夠理解樓鶴,「你出生就是出道,這麽多年一直在這個圈子裏麵打轉,來來去去浮浮沉沉,就像是開啟了三倍速,會產生這種錯覺,再正常不過,有時候要學會放慢自己的節奏,讓自己慢下來。」
薑懿航說:「你要是覺得我說得對,你就聽一聽,要是覺得我說得不對,那就當作咱們之間的閑聊。」
顧西辭也曾給樓鶴說過類似的話,讓他將自己的速度放慢下來。
前段時間因為身體的原因,被迫地將速度放慢以後,樓鶴才真正的感覺到自己以前的速度有多快。
他道:「不會,你說得很對,我也正在嚐試放慢自己的速度,減少自己的工作,多多生活。」
「這是好事。」薑懿航說道:「人不能一直不停地往前跑,要循序漸進,跑一跑停一停,人這一輩子就像跑了一場馬拉鬆一樣,過了半程以後,人就會開始疲憊,然後不斷地前行,沒有人可以從馬拉鬆一開始就不斷地加速,畢竟是馬拉鬆,不是百米衝刺。」
樓鶴道:「多謝指點。」
「指點談不上,過來人的一點經驗。」
薑懿航和樓鶴聊了很多,也給他傳遞了很多經驗。
炒完菜後,兩個人將菜擺上桌。
樓鶴去倉庫喊周玥他們過來一起吃飯。
庫房裏有多少東西,大家心裏也都有了數,知道應該買些什麽,應該預備一些什麽。
飯後,周玥趁著大家還沒回房,說道:「那明天一切就按照原計劃行事,早上七點樓鶴和書傑跟我們出發前往鎮上的市場去買菜買東西,民宿這邊就交給詩意和苗敘。」
「我建一個群,然後把大家拉進群,之後有任何問題,大家可以在群裏溝通。」
大家紛紛加入周玥建立的工作群。
「對講機大家在民宿內,要隨時帶在身邊,這樣方便我們彼此之間及時聯繫。」
手機發微信很可能會看不見,對講機喊話就可以聽得清清楚楚,能夠及時響應。
這些事情講完後,周玥領著大家去做盤點。
樓鶴和薑懿航一起進入廚房清點餐具的數量。周玥則是帶著其他人去點其他生活用品的數量。
很快大家就有了底,哪些東西需要補充,哪些東西有盈餘。
樓鶴和薑懿航清點完碗筷後,就著手準備晚上要做的菜。
樓鶴準備洗米蒸飯,問薑懿航:「6個人應該要放多少米?」
薑懿航道:「你手裏的量杯,一杯就是2碗飯的量,我們是四男兩女,放四杯比較合適,米飯寧可做多也別做少,多了剩下也沒關係,可以用來炒飯或者是煮粥,飯要是少了,那就不夠吃。」
樓鶴按照他說的,裝了四杯。
薑懿航:「如果是滿員,我們加上所有的顧客一起,住滿的情況下,男女比例差不多,就放11杯米,男多女少,你就放12杯,還能再適當加一點。剩下你就依次遞減,按照男女比例預估,然後再多添上一點就差不多了。」
「學到了。」
薑懿航笑了笑:「多煮幾次你就知道應該放多少了,時間久了你都不用量杯,哪怕是用碗,你也知道應該放多少。」
樓鶴道:「心裏有底了。」
「對。」薑懿航笑著說:「是這麽回事。」
薑懿航注意到樓鶴不會用刀,就讓他多看自己的用刀手法。
樓鶴看他切菜直接不用看,憑感覺,一整個崇拜了起來:「這也太厲害了,你怎麽會這麽多,能夠做到這個地步?」
簡直到了人刀合一的地步,樓鶴覺得自己這輩子都做不到他這樣。
薑懿航:「我們川渝男人會做飯不稀奇,從小家裏長輩就在培養我們學做飯。」
他這麽一說,樓鶴就想到了顧西辭,「我們家顧老師也是很會做飯。」
「我看過你們兩個的綜藝,他確實挺會的。」薑懿航予以肯定,「你和顧西辭的關係還是蠻好的。」
樓鶴點頭,「因為我們兩家是鄰居,他和我爸媽關係也很好,平常走動很多,所以我和他的關係很好,很親近。我出生起就認識他,一直到現在,我都21歲了。」
「二十一年了。」
確實是一個不短的時間。
薑懿航感嘆道:「我和周玥認識也有二十多年了。」
樓鶴:「我好羨慕你們。」
「羨慕什麽?」薑懿航疑惑地問。
樓鶴解釋道:「羨慕你們這樣的神仙友誼,可以持續二十多年。」
而他身邊則沒有這樣的神仙好友,除了顧西辭之外,他無人可以信任。
薑懿航哇了一聲,「如果你是在我這個年齡,說你羨慕我有一個持續二十多年的好友,我或許會得意一下,我有一個好了二十多年的朋友,但你也就才21歲啊寶貝,你的人生還有好幾個二十年,你隻是過了其中一個而已,或許在下一個二十年,就會有人和你說,真羨慕你,有一個相處了二十年的好朋友。」
「你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怎麽被你說得好像已經走完了大半一樣。」
樓鶴聞言也愣了一下。
是啊,他也不過才21歲,卻時常會忘記自己的年齡。
或許是因為入行太久,紅得太久,在圈內經歷得太多,短短的幾年時間,就把別人一輩子追求的東西都弄到了手,所以他才會產生這樣的錯覺。
「不過你有這種想法也很正常。」薑懿航也能夠理解樓鶴,「你出生就是出道,這麽多年一直在這個圈子裏麵打轉,來來去去浮浮沉沉,就像是開啟了三倍速,會產生這種錯覺,再正常不過,有時候要學會放慢自己的節奏,讓自己慢下來。」
薑懿航說:「你要是覺得我說得對,你就聽一聽,要是覺得我說得不對,那就當作咱們之間的閑聊。」
顧西辭也曾給樓鶴說過類似的話,讓他將自己的速度放慢下來。
前段時間因為身體的原因,被迫地將速度放慢以後,樓鶴才真正的感覺到自己以前的速度有多快。
他道:「不會,你說得很對,我也正在嚐試放慢自己的速度,減少自己的工作,多多生活。」
「這是好事。」薑懿航說道:「人不能一直不停地往前跑,要循序漸進,跑一跑停一停,人這一輩子就像跑了一場馬拉鬆一樣,過了半程以後,人就會開始疲憊,然後不斷地前行,沒有人可以從馬拉鬆一開始就不斷地加速,畢竟是馬拉鬆,不是百米衝刺。」
樓鶴道:「多謝指點。」
「指點談不上,過來人的一點經驗。」
薑懿航和樓鶴聊了很多,也給他傳遞了很多經驗。
炒完菜後,兩個人將菜擺上桌。
樓鶴去倉庫喊周玥他們過來一起吃飯。
庫房裏有多少東西,大家心裏也都有了數,知道應該買些什麽,應該預備一些什麽。
飯後,周玥趁著大家還沒回房,說道:「那明天一切就按照原計劃行事,早上七點樓鶴和書傑跟我們出發前往鎮上的市場去買菜買東西,民宿這邊就交給詩意和苗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