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可能,相爺的那個侍從醜歸醜,但其他方麵也有過人之處?」
一雙雙眼睛齊刷刷看向說這話的武將。
那武將訕訕道:「就好比有些女人,樣貌並不怎麽樣,但在床上就是能讓男人慾罷不能。」
眾將聞言,紛紛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來。
看來不管男女,也不一定要以色侍人,隻要功夫到家,照樣能討像相爺那般的人開心。
還得是相爺,有手段夠勁爆,搞起來男女通吃。
雖然有些看不起那個醜侍從侍奉相爺的手段,但後來將領們見到了還是整體地比之前更加規矩有禮些。
大家嘴上都不說,但私下裏都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第574章 看誰更棋高一籌
雖然相爺玩得花,不過正事還是沒有耽誤。
趁著常彪傷勢未愈、情緒不穩,南淮軍有些浮散之際,蘇槐又出兵進攻。
盡管南淮軍用兵出奇,可西策軍這邊總能夠隨機應變,做出十分及時的出戰策略。
西策軍將領們心裏不由得感慨,早就知道南淮軍的軍師厲害,他們也吃過不少的虧,那軍師招中有招、策中有策,他們自認為根本不是其對手。
可如今不一樣了,相爺主戰以後,對方再出奇招,相爺也能見招拆招。
這給將領們的感覺便是,兩方主帥對陣博弈,麾下這萬千將士都是他們的手中棋。
一方排兵一方布陣,兵法運用詭譎多變,主帥指向何處,將士們便攻向何處。
就看最後,誰更棋高一籌。
軍中氛圍十分緊肅,將領們來去匆匆,有將軍領兵出戰,亦有將軍帶兵而歸。
戰場上硝煙一片,盡管戰爭殘酷激烈,可漸漸的局勢風向變了,幾場仗下來,到底是西策軍一點點占據優勢。
南淮軍愈加散亂,而西策軍這邊毫不懈怠,軍心士氣皆十分凝聚。
看著南淮軍一再後撤,將領們無不覺得打得過癮。
常彪又氣又急,帶傷上陣,蘇槐亦親自領軍出戰。
兩軍交戰之際,敬王就騎馬遠遠立在南淮軍後方,與其說是觀戰,不如說是觀察蘇槐和他身邊人的情況。
最後常彪戰得狼狽,疆場上死傷無數,放眼望去,大地瘡痍,滿目都是戰亡的將士們。
軍旗歪歪倒倒、破破爛爛,硝煙未散,將士們屍骨未寒。
以往也見慣了沙場上的殘酷,可此時此刻,常彪隻覺得異常悲壯淒涼。
他心中亦是恨極,待清點完沙場以後,騎馬回到營中,還沒來得及進營帳,他坐在馬背上就突然噴出一口血。
南淮陣營的軍醫們又是一番手忙腳亂。
好不容易緩過勁來,常彪睜開眼清醒過來,見敬王守坐在他營帳中。
敬王道:「將軍傷勢未愈,明知此時不宜出戰,蘇槐隻是想激將軍,一步步逼得將軍方寸大亂。」
常彪咬牙切齒:「難道要讓我眼睜睜看著那賊子亂我軍心、殺我軍威嗎?」
敬王道:「此人心思確實心思細膩,狡詐莫測。」
敬王一開始就知道蘇槐非同常人,所以一點也沒掉以輕心,可結果還是沒能在他手上占到一點便宜。
此人計中有計、用兵多詭,甚至還能謀算出他接下來有可能會用到的兵謀,並且早已安排部署好了相應的對策,以便分情況而及時應對。
因此兩軍一對戰,敬王就知自己已失了先機。
在這種情況下,他所能做的,就是盡量將傷亡降到最小。
可蘇槐想要的卻不是這樣,他手段狠,下手也絕,一旦被他拿住,那便是要南淮軍全軍覆沒無一生還。
今日一戰不就是如此。
他要讓常彪親眼看著自己的勢力是怎麽一點點被他摘去的。
此前敬王想以朝中的輿論討伐使蘇槐置於風口浪尖,又趁他放權之際發動猛攻,如今看來怎麽都不算一步好棋。
之前蘇槐雖然統領西策軍,但他隻是負有督戰之責,可如今西策軍主帥居然主動讓權給他,反而讓他徹底得到了西策軍的兵權。
這讓敬王忽有種為他人做嫁衣之感。
橫豎他都要統領西策軍,那隻擔個督戰之名,和掌控軍中實權相比,顯然是前者威脅更小一些。
這種威脅不僅僅是體現在南淮軍的勝敗一事上,將來更會體現在對雲金的兩國局麵上。
讓一個本就野心勃勃、能耐非凡的人掌握了兵權,那將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第575章 前後都是退路
敬王思前想後,不由得懷疑,整個始末恐怕都是蘇槐設的一場局,而所有人都在他的局中。
對於阻礙軍中戰事的那些官家子弟,他絕不會手下留情,同時又藉助朝廷對他的討伐打壓,置之死地而後生。
如若不然,他一到前線便連連取勝,朝中便無人會批判他暫時統領西策軍的做法有問題,即便是覺得不妥,也不會在前線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提出來。
唯有惹得群臣激昂憤怒,才會不管不顧地口誅筆伐他任何不妥的地方,如此他也就順理成章地以退為進。
他沉得住氣,即便是西策軍被南淮軍打得節節潰敗,他也真的一點沒插手。
所以西策軍軍中想讓他出手,才不得不將兵權轉交給他。
轉交兵權贏得勝仗,總比戰敗的好。
可如果西策軍將領沒有這樣的覺悟,以他的做事手段,恐怕也能眼睜睜看著西策軍全體陣亡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一雙雙眼睛齊刷刷看向說這話的武將。
那武將訕訕道:「就好比有些女人,樣貌並不怎麽樣,但在床上就是能讓男人慾罷不能。」
眾將聞言,紛紛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來。
看來不管男女,也不一定要以色侍人,隻要功夫到家,照樣能討像相爺那般的人開心。
還得是相爺,有手段夠勁爆,搞起來男女通吃。
雖然有些看不起那個醜侍從侍奉相爺的手段,但後來將領們見到了還是整體地比之前更加規矩有禮些。
大家嘴上都不說,但私下裏都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第574章 看誰更棋高一籌
雖然相爺玩得花,不過正事還是沒有耽誤。
趁著常彪傷勢未愈、情緒不穩,南淮軍有些浮散之際,蘇槐又出兵進攻。
盡管南淮軍用兵出奇,可西策軍這邊總能夠隨機應變,做出十分及時的出戰策略。
西策軍將領們心裏不由得感慨,早就知道南淮軍的軍師厲害,他們也吃過不少的虧,那軍師招中有招、策中有策,他們自認為根本不是其對手。
可如今不一樣了,相爺主戰以後,對方再出奇招,相爺也能見招拆招。
這給將領們的感覺便是,兩方主帥對陣博弈,麾下這萬千將士都是他們的手中棋。
一方排兵一方布陣,兵法運用詭譎多變,主帥指向何處,將士們便攻向何處。
就看最後,誰更棋高一籌。
軍中氛圍十分緊肅,將領們來去匆匆,有將軍領兵出戰,亦有將軍帶兵而歸。
戰場上硝煙一片,盡管戰爭殘酷激烈,可漸漸的局勢風向變了,幾場仗下來,到底是西策軍一點點占據優勢。
南淮軍愈加散亂,而西策軍這邊毫不懈怠,軍心士氣皆十分凝聚。
看著南淮軍一再後撤,將領們無不覺得打得過癮。
常彪又氣又急,帶傷上陣,蘇槐亦親自領軍出戰。
兩軍交戰之際,敬王就騎馬遠遠立在南淮軍後方,與其說是觀戰,不如說是觀察蘇槐和他身邊人的情況。
最後常彪戰得狼狽,疆場上死傷無數,放眼望去,大地瘡痍,滿目都是戰亡的將士們。
軍旗歪歪倒倒、破破爛爛,硝煙未散,將士們屍骨未寒。
以往也見慣了沙場上的殘酷,可此時此刻,常彪隻覺得異常悲壯淒涼。
他心中亦是恨極,待清點完沙場以後,騎馬回到營中,還沒來得及進營帳,他坐在馬背上就突然噴出一口血。
南淮陣營的軍醫們又是一番手忙腳亂。
好不容易緩過勁來,常彪睜開眼清醒過來,見敬王守坐在他營帳中。
敬王道:「將軍傷勢未愈,明知此時不宜出戰,蘇槐隻是想激將軍,一步步逼得將軍方寸大亂。」
常彪咬牙切齒:「難道要讓我眼睜睜看著那賊子亂我軍心、殺我軍威嗎?」
敬王道:「此人心思確實心思細膩,狡詐莫測。」
敬王一開始就知道蘇槐非同常人,所以一點也沒掉以輕心,可結果還是沒能在他手上占到一點便宜。
此人計中有計、用兵多詭,甚至還能謀算出他接下來有可能會用到的兵謀,並且早已安排部署好了相應的對策,以便分情況而及時應對。
因此兩軍一對戰,敬王就知自己已失了先機。
在這種情況下,他所能做的,就是盡量將傷亡降到最小。
可蘇槐想要的卻不是這樣,他手段狠,下手也絕,一旦被他拿住,那便是要南淮軍全軍覆沒無一生還。
今日一戰不就是如此。
他要讓常彪親眼看著自己的勢力是怎麽一點點被他摘去的。
此前敬王想以朝中的輿論討伐使蘇槐置於風口浪尖,又趁他放權之際發動猛攻,如今看來怎麽都不算一步好棋。
之前蘇槐雖然統領西策軍,但他隻是負有督戰之責,可如今西策軍主帥居然主動讓權給他,反而讓他徹底得到了西策軍的兵權。
這讓敬王忽有種為他人做嫁衣之感。
橫豎他都要統領西策軍,那隻擔個督戰之名,和掌控軍中實權相比,顯然是前者威脅更小一些。
這種威脅不僅僅是體現在南淮軍的勝敗一事上,將來更會體現在對雲金的兩國局麵上。
讓一個本就野心勃勃、能耐非凡的人掌握了兵權,那將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第575章 前後都是退路
敬王思前想後,不由得懷疑,整個始末恐怕都是蘇槐設的一場局,而所有人都在他的局中。
對於阻礙軍中戰事的那些官家子弟,他絕不會手下留情,同時又藉助朝廷對他的討伐打壓,置之死地而後生。
如若不然,他一到前線便連連取勝,朝中便無人會批判他暫時統領西策軍的做法有問題,即便是覺得不妥,也不會在前線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提出來。
唯有惹得群臣激昂憤怒,才會不管不顧地口誅筆伐他任何不妥的地方,如此他也就順理成章地以退為進。
他沉得住氣,即便是西策軍被南淮軍打得節節潰敗,他也真的一點沒插手。
所以西策軍軍中想讓他出手,才不得不將兵權轉交給他。
轉交兵權贏得勝仗,總比戰敗的好。
可如果西策軍將領沒有這樣的覺悟,以他的做事手段,恐怕也能眼睜睜看著西策軍全體陣亡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