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來,城中百姓定過得水深火熱,乃至於生不如死。」想到黎民苦楚,顧擇齡看向方柳,詢問道,「是否明日便遣人走訪城中百姓,搜查鄉紳勾結北邦軍魚肉鄉裏的證據?」


    「不止。」方柳緩緩道,「還要讓皇商燕家繼續去新城經商,以穩定城內糧米醬醋的價格。」


    聞行道沉吟:「有官府和軍隊作為後盾,此事不算難。」


    顧擇齡:「顧某這便差人去辦。」


    此事如此處理便算圓滿。


    隻待後續。


    顧擇齡輕嘆:「早知北地百姓過得清苦,直至如今親眼所見,才明白情況更甚,百姓無粟米飽腹、無麻衣蔽體。遙想尚京城內,悠悠絲竹之聲不絕於耳;潞州府上,文人墨客流觴曲水附庸風雅。」


    「權貴巨賈大都如此,北境亦無不同。」方柳淺抿一口清茶,「兒時曾聽聞,有坊間稚子吟誦唐時李約的一首 《觀祈雨》,因一句『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被員外聽著,一家人皆被下了獄。為商者奇貨可居見錢眼開,為官者屍位素餐貪而驕奢,為一幅字畫便可豪擲千金,何其享樂。」


    於北境百姓,享樂又該如何簡單——


    果腹溫飽之餘,鋪一條卵石小路,鬥折蛇曲,兩側栽種果樹。幾年後,春日綻一片薄紅,落英芳草,秋日碩果纍纍,便是此間絕景不可方物。


    顧擇齡由衷贊道:「方大人做官,必是一琴一鶴,克己奉公。又有陛下看重,它日必當位列三公,青史留名。」


    「此話不對。」


    「……為何?」


    方柳斂眸,反問道:「顧大人,你現在喊在下一聲方大人,可還記得在下到底是何人?」


    何人?


    霎時,顧擇齡憶起初遇。


    「方……方莊主。」


    方柳笑了笑,不置可否。


    顧擇齡未解其意。


    方柳悠悠道:「位列三公,青史留名——那是如顧大人一般,十年寒窗苦讀者所願所求。而江湖中人所願所求,無非仗劍行俠,自在風流。」他話未說盡,亦不等顧擇齡接著詢問,便放下手中茶盞,轉而問一直沉默的聞行道,「聞將軍便要明日出征,還不離開府衙回去修整?」


    聞行道抿唇:「等方大人一同離去。」


    「結伴離開?」方柳不慌不忙地打趣道,「方某可不認識姓聞的孩童。」


    聞行道麵無表情認下這個稱呼:「初次見麵,久仰大名。」


    方柳被逗樂。


    兩人告別顧擇齡,準備離開知州府衙。


    顧擇齡送別於府衙側門之外,望著如水月色下二人並肩而立的身影,倏而生出一股衝動。自相識以來,方柳似總對他多有看顧,時常也有打趣和調侃,可絕無與聞行道相處時的親近。


    此番親近,並非是刻意的貼近親昵,而是「允許」。


    破例眾人外的允許。


    允其傾聽,允其靠近,乃至允其永遠跟隨。


    於是顧擇齡朝方柳清雅風逸的背影喊道:「前幾日病重有勞方大人關切,不知方大人喜好何物,好讓顧某送去以表謝意。」


    方柳背對他,擺了擺手,隨口道——


    「便送一抔雪。」


    再眨眼,二人便馭輕功飛簷走壁,沒了蹤影。


    顧擇齡望著空蕩街巷,失魂落魄喃喃自語:「一抔雪……一抔雪……」


    可今朝送上一抔雪,來年春日便要冰消雪融。


    果真不可追麽。


    第110章 寒穀成暄


    大周軍營。


    眾將士整裝待發,征討北邦。


    方柳早已是大周軍心所向,仿佛隻要他尚在北州坐鎮,便沒有打不贏的敵軍。雖將統領三軍的事宜交予幾位將軍,但每次大周軍即將出征之際,他皆會前來軍營。


    這一回出征,榮康亦將前往,與聞行道分別突襲兩處北邦駐地。殲滅兩處敵軍後,方可合力更進一步,謀求已被北邦奪取十幾載的衍城。


    衍城城牆牢固,城內駐軍頗多,此次前去或許數月不得歸。


    營帳中,榮康向方柳稟告今日軍中事宜。待稟告結束,他保持拱手的姿勢,偷偷瞧了方柳側顏好幾次。


    方柳便道:「有話直說,何必扭捏。」


    「這……」榮康似是有所困擾一般,小心問道,「方軍師,究竟為何領兵不再出征?」


    方柳輕挑眉峰:「難道我不去,你們便贏不了?」


    「自然不是!」榮康連聲否認,「我榮康豈是那般無能之輩!」


    方柳淡聲道:「如此,又何必多問。」


    「可……可是……」


    「可是什麽?」


    「可……可方軍師這不是相當於放棄軍權?」講出口之後,榮康憋得臉成豬肝色,「這話由在下來說或許不妥,畢竟在下亦受了方軍師此舉的恩惠。可論及威名,論及軍心,方軍師遠在幾位戍邊將領之上,隻是喚作軍師,做大將軍亦無不可,手中軍權怎地說放就放了?」


    古往今來,便未曾見過幾個大權在握之時,主動放權的將領。


    就是有那主動釋兵權者,多也是因為帝王猜忌,才不得不放棄虎符,以求一個皇威之下全身而退。


    軍中他人或許不知,但榮康身為早年追隨方柳之人,對今上為何能登基心中有數。若不出意外,二三十載之內,應是不會出現君臣離心的情形才是。


    聞言,方柳搖頭輕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人迷他恃靚行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扶子不好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扶子不好吃並收藏萬人迷他恃靚行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