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此,黃鴿不怒反笑:「說什麽來什麽,主子與手下一個脾性,竟讓除夕糟了晦氣。什麽人都要登客至主人前,哪裏還有休息的時日? 」
聞行道站起身:「我將人帶離。」
「不必。」方柳悠然道,「告訴那人,或將信留下,或讓他主人也不必來了。」
依風領命。
不久,便帶回來一封信並幾句話。
「小莊主,那人言道年底倏然降雪,已波及鶯州一帶,別逢青一行人按轡徐行,料想小莊主掛念鶯州,這才教人先快馬加鞭冒雪送信。」
方柳接信的手微頓:「鶯州落雪?」
年底光景分明不錯。
若是刻意快馬加鞭,速度自然比打探消息快些,因此黃鴿也未來得及獲取這個消息。若是情況屬實,飛鴿盟怕要晚個一兩日才能知曉。
方柳展信閱讀。
鶯州偏南,冬日有過冷的時候,卻也十幾年未下過雪。信中提及落雪,多寫了幾句詩情畫意讚揚鶯州雪景,頗是不知人間疾苦,卻能從字裏行間窺見雪之大。
黃鴿:「情況不好?」
聞行道觀察方柳神色:「若信中所言非虛,看來確實不好。」
「是。」方柳將信遞予他們,冷而遠的雙眸似也覆雪色,清冽嗓音更涼, 「鶯州落雨美,落雪也美。可雨太涼,雪也太冷。」
飛簷覆白,青瓦凝霜,深巷、石橋與孤舟都悽美,合貴人吟詩之心,難合百姓溫飽之念。
第77章 回信
屋內寂寥安靜。
臨街不知是誰燃了鞭炮,劈裏啪啦的響聲傳至方府各處。
聞行道主動說:「聞某雖在北地,若有可用之處,方莊主可隨意差遣。」
方柳習慣性用指尖輕敲桌麵,入神沉思片刻,忽而問:「聞大俠以為,搖風縣的百姓過的如何?」
「自然是極好。」聞行道回答,「我雖隻在那裏停留數日,卻少見衣衫襤褸、麵黃肌瘦之人,百姓臉上多是富足安樂的神態,想來是蕭然山莊庇護的功勞。」
方柳卻輕嘆:「可也僅限於此。」
聞行道思索須臾,便猜到他這麽說的緣由。
江南本就富饒,又無外人敢侵擾,在蕭然山莊的庇護下,就連附近大大小小十數個村子都富足。哪怕時遇天災,隻要鄰著的州府無礙,搖風縣乃至鶯州也依舊能平安度過。
然蕭然山莊能保幾座城鎮,卻保不住九州大地。
如今朝廷一再退讓,他日外邦打進來,天下大亂,江南最後這塊富饒的地方也會生靈塗炭。又或者此次天降大雪,鶯州附近還有受災府城,指望朝廷賑災又是不可能之事,那麽平穩度過災年的鶯州府,定然會引得其他府縣的流民前往。
方柳望向窗外,輕聲說:「要加快步伐了。」
聞行道定定凝視他:「也好。」
————
自方柳收下信箋,不過堪堪兩日,別逢青其人便趕到雁山鎮。此一路雖風塵僕僕,別逢青入城卻未曾停歇,隻理了理衣冠便親自前往方府,登門拜訪。
聽聞鶯州大雪,依風領方柳之命,率一行人南下鶯州救災,等朝廷賑災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黃鴿隨行,臨行前為聞行道送上飛鴿盟密函,事關當年聞家滅門之案。
——此亦方柳之意。
黃鴿並非厭惡聞行道,反倒此前還頗有幾分敬佩。
然敬佩不代表可以信任,更何況聞行道之於方柳,是可謂司馬昭之心,不藏不躲,不得不防。當年的嶺西杜家,正也是人人稱頌的名門正派,不妨礙杜影齊手段骯髒下作。
一行人走後,府上人煙一少,顯出幾分不似年節的蕭條。
別逢青被僕從領至會客處,抬眼就瞧見方柳端坐於前,手捧書冊垂眸細看。天色未晚,屋內便點了油燈,方柳眼睫低垂,燈火隱隱綽綽斑駁於他眼下,側顏竟似染上羞赧般旖旎的紅。
仿佛融融暖意,流轉在他眼角眉梢之間。
別逢青瞧得心軟。
方柳抬首,方才仿若溫存的神情蕩然無存,又是以往亦遠亦近的疏離神色,眼尾的笑意都像霜染的層林,朦朧冷清,朗月風雪撞入懷。
別逢青癡癡望進他眼眸:「阿柳,數月未見,我日夜魂牽夢縈,終還是見到你了。」
為趕路,他跑廢數匹烈馬,若不是要遵從師父囑託,妥善安置醫仙穀的師弟師妹們,他必定要早兩日回來,何需旁人送信。
「別來無恙。」方柳將書冊倒扣在桌麵道,「酒還是茶?」
別逢青笑:「同你一樣。」
「賽雪,為別神醫斟一杯酒。」
「是,小莊主。」
賽雪先斟一杯熱酒,將燙好的酒壺放在桌上,垂首掩門離開。
兩人舉杯,各自抿了一口酒,別逢青視線落在方柳濡濕的唇上,貪戀著難得窺見的春色:「阿柳,此前我數次寄信予你,為何總也不回?可是太忙?」
方柳未糾正他親昵的稱呼,隻淡淡道:「神醫大可不寄。」
「你知道我並非此意。」別逢青露出討好的笑,「隻你回過我一封,便總奢望再收到幾封信箋,阿柳寫的字極好。」
隻可惜信中寥寥幾句,未涉及半點私情。
方柳道:「無事可寫,無事可說。」
那些寄來的信箋,回回都要塞十數張紙,幾首酸詩,沾了種種情思的瑣碎雜事,偶爾也有方柳的畫像。除了回信那一回,方柳再未拆開細看,都隻草草翻閱,便擱置在一旁。
聞行道站起身:「我將人帶離。」
「不必。」方柳悠然道,「告訴那人,或將信留下,或讓他主人也不必來了。」
依風領命。
不久,便帶回來一封信並幾句話。
「小莊主,那人言道年底倏然降雪,已波及鶯州一帶,別逢青一行人按轡徐行,料想小莊主掛念鶯州,這才教人先快馬加鞭冒雪送信。」
方柳接信的手微頓:「鶯州落雪?」
年底光景分明不錯。
若是刻意快馬加鞭,速度自然比打探消息快些,因此黃鴿也未來得及獲取這個消息。若是情況屬實,飛鴿盟怕要晚個一兩日才能知曉。
方柳展信閱讀。
鶯州偏南,冬日有過冷的時候,卻也十幾年未下過雪。信中提及落雪,多寫了幾句詩情畫意讚揚鶯州雪景,頗是不知人間疾苦,卻能從字裏行間窺見雪之大。
黃鴿:「情況不好?」
聞行道觀察方柳神色:「若信中所言非虛,看來確實不好。」
「是。」方柳將信遞予他們,冷而遠的雙眸似也覆雪色,清冽嗓音更涼, 「鶯州落雨美,落雪也美。可雨太涼,雪也太冷。」
飛簷覆白,青瓦凝霜,深巷、石橋與孤舟都悽美,合貴人吟詩之心,難合百姓溫飽之念。
第77章 回信
屋內寂寥安靜。
臨街不知是誰燃了鞭炮,劈裏啪啦的響聲傳至方府各處。
聞行道主動說:「聞某雖在北地,若有可用之處,方莊主可隨意差遣。」
方柳習慣性用指尖輕敲桌麵,入神沉思片刻,忽而問:「聞大俠以為,搖風縣的百姓過的如何?」
「自然是極好。」聞行道回答,「我雖隻在那裏停留數日,卻少見衣衫襤褸、麵黃肌瘦之人,百姓臉上多是富足安樂的神態,想來是蕭然山莊庇護的功勞。」
方柳卻輕嘆:「可也僅限於此。」
聞行道思索須臾,便猜到他這麽說的緣由。
江南本就富饒,又無外人敢侵擾,在蕭然山莊的庇護下,就連附近大大小小十數個村子都富足。哪怕時遇天災,隻要鄰著的州府無礙,搖風縣乃至鶯州也依舊能平安度過。
然蕭然山莊能保幾座城鎮,卻保不住九州大地。
如今朝廷一再退讓,他日外邦打進來,天下大亂,江南最後這塊富饒的地方也會生靈塗炭。又或者此次天降大雪,鶯州附近還有受災府城,指望朝廷賑災又是不可能之事,那麽平穩度過災年的鶯州府,定然會引得其他府縣的流民前往。
方柳望向窗外,輕聲說:「要加快步伐了。」
聞行道定定凝視他:「也好。」
————
自方柳收下信箋,不過堪堪兩日,別逢青其人便趕到雁山鎮。此一路雖風塵僕僕,別逢青入城卻未曾停歇,隻理了理衣冠便親自前往方府,登門拜訪。
聽聞鶯州大雪,依風領方柳之命,率一行人南下鶯州救災,等朝廷賑災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黃鴿隨行,臨行前為聞行道送上飛鴿盟密函,事關當年聞家滅門之案。
——此亦方柳之意。
黃鴿並非厭惡聞行道,反倒此前還頗有幾分敬佩。
然敬佩不代表可以信任,更何況聞行道之於方柳,是可謂司馬昭之心,不藏不躲,不得不防。當年的嶺西杜家,正也是人人稱頌的名門正派,不妨礙杜影齊手段骯髒下作。
一行人走後,府上人煙一少,顯出幾分不似年節的蕭條。
別逢青被僕從領至會客處,抬眼就瞧見方柳端坐於前,手捧書冊垂眸細看。天色未晚,屋內便點了油燈,方柳眼睫低垂,燈火隱隱綽綽斑駁於他眼下,側顏竟似染上羞赧般旖旎的紅。
仿佛融融暖意,流轉在他眼角眉梢之間。
別逢青瞧得心軟。
方柳抬首,方才仿若溫存的神情蕩然無存,又是以往亦遠亦近的疏離神色,眼尾的笑意都像霜染的層林,朦朧冷清,朗月風雪撞入懷。
別逢青癡癡望進他眼眸:「阿柳,數月未見,我日夜魂牽夢縈,終還是見到你了。」
為趕路,他跑廢數匹烈馬,若不是要遵從師父囑託,妥善安置醫仙穀的師弟師妹們,他必定要早兩日回來,何需旁人送信。
「別來無恙。」方柳將書冊倒扣在桌麵道,「酒還是茶?」
別逢青笑:「同你一樣。」
「賽雪,為別神醫斟一杯酒。」
「是,小莊主。」
賽雪先斟一杯熱酒,將燙好的酒壺放在桌上,垂首掩門離開。
兩人舉杯,各自抿了一口酒,別逢青視線落在方柳濡濕的唇上,貪戀著難得窺見的春色:「阿柳,此前我數次寄信予你,為何總也不回?可是太忙?」
方柳未糾正他親昵的稱呼,隻淡淡道:「神醫大可不寄。」
「你知道我並非此意。」別逢青露出討好的笑,「隻你回過我一封,便總奢望再收到幾封信箋,阿柳寫的字極好。」
隻可惜信中寥寥幾句,未涉及半點私情。
方柳道:「無事可寫,無事可說。」
那些寄來的信箋,回回都要塞十數張紙,幾首酸詩,沾了種種情思的瑣碎雜事,偶爾也有方柳的畫像。除了回信那一回,方柳再未拆開細看,都隻草草翻閱,便擱置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