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柳怠於看他們,就坐在屋中喝大麥茶——榮康在村中生活幾年已融入了這裏,農家能有大麥茶便很不錯。
因為不知方柳什麽時候會來的緣故,這裏常備了一套新茶具。
幾刻鍾後,榮康頹然地走進屋中。
方柳挑眉:「敗下陣來了?」
榮康喪氣,偌大的身軀顯得淋了雨般可憐:「……是,都輸了。」
方柳沒勸慰開解,反倒饒有興致,任他垂頭喪氣。
聞行道慢一步走進來:「承讓。」
榮康雖憋著一股氣,但輸了就是輸了,他拱手道:「不愧是聞大將軍後人,在下甘拜下風!」
聞行道:「榮將軍不遜色於我。」
「快別叫我將軍了。我瘋癲殺人的事早就天下人盡皆知,如今隻是個已經死了的瘋子罷了,若不是方莊主,現如今我要是能投胎都兩歲了!」榮康自嘲一笑,「我應該虛長聞兄弟幾歲,但聞兄弟的武功和兵法在我之上,我不能占你便宜,你直接喊我榮康罷!」
明新露聽了十分不贊同:「如今好好活著,說那些喪氣話做什麽?現在的大周國,正需要榮將軍這樣的將領。」
榮康:「四公主這麽認為,皇帝可不這麽認為。」
「這事……」明新露也啞口無言,她何嚐不是被逼到了絕路。
當初他親戚的事,若不是皇帝摻了一腳,也不會發展成後來那樣。再結合聞家之事,說到底,今上是害怕任何一個對他有威脅的將領。
可外邦兵強馬壯,對大周富饒的土地虎視眈眈,若是沒有這些在外的將軍和士兵,大周的國土在過去的十幾年中,早就會被蠶食。
今上和貪官汙吏享受紙醉金迷,不優待邊關戰士,到頭來還要將保疆衛國的將領殺害。
大周最有權勢的那些人早已扭曲。
榮康又說:「先前我剛接觸武林中人時,還想著當初的傳聞,說江湖上有魔教縱橫作惡。如今來看,怕甚麽魔教,尚陽城裏分明才是最大的魔窟!」
其餘人皆沉默。
因為榮康所說,也是他們的共識。
方柳終於開口:「這次來,是要你北上。」
「北上?終是要用到了我麽?!」榮康聞言竟十分激動,「小莊主請說,我榮康是個粗人,不會那花裏胡哨拐彎抹角的東西,但凡為小莊主所言,上刀山下火海我都給你辦到!」
「何必上刀山下火海。」方柳緩緩道,「當初我救你便曾說過,你我互惠而已。」
「何止互惠。」榮康粗聲粗氣道,「我與小莊主分明誌向相同,是知己!」
他們都有相同的抱負,他還被方柳搭救,怎能隻是簡單的利益關係?上刀山下火海之類的事,不是說說而已。
方柳便不再與他糾結這些,隻說:「你善於用兵,且對邊關形勢多有了解,是時候再上戰場了。」
榮康聞言先是一愣,隨即狂喜:「如何上戰場?我原先手下的兵早已被朝廷拆得七零八散……」
方柳看向聞行道:「這事,可以問問聞大俠。」
聞行道與方柳對視。
他終於明白,方柳這是早就尋了個將才來用,好為他接下來的計劃做準備。如果不是自己的忽然出現,引起了方柳的注意和興趣,那麽榮康才是他的首要選擇。
但若是那樣,方柳原本謀劃想必要更複雜、更艱難一些。如今半路殺出一個他,就等於節省了獲取軍權的時間,直接可以跳到最後一步。
況且,依方柳讓自己去做武林盟主的意思,他的計劃中不僅有朝廷中人,更有武林中人。
難怪方柳要說,想做他唯一的刀,就要足夠鋒利。
不過無妨。
隻要方柳將他放在首位,他定是方柳手中最銳的刀刃。
「聞家在朝廷中還有精兵在。」聞行道對榮康說,「如果榮將軍不嫌棄,可以赴邊關,入我聞家軍。」
榮康聽聞此言大感詫異:聞家被滿門抄斬這麽多年,聞行道手上竟然仍舊軍隊實權?這……實在不知該說是聞家軍厲害,還是聞行道厲害。
無論如何,有重歸軍中的希望,榮康便是開心的。這一輩子,如若不能戎馬一生,於他而言便毫無意義。
「去,當然去!」榮康連忙答應,隨後看向方柳,問道,「不知我是否需要換個名字?」
「不必。」方柳淡聲道,「隻要最後勝了,你曾經被潑過的任何髒水,百姓都願意相信是他人捏造。」
這便是人心。
明新露在一旁聽了,若有所思。
————
於是,榮康便與方柳一行人北上。
此地離鶯州並不遠,方柳卻沒有回去,而是飛鴿傳書給石五,與歸來的暗衛、武林盟弟子等人會和,而後處理暗衛帶來的密函。
禦馬而行時——
聞行道問方柳:「不回鶯州?」
方柳目視前方,神色雲淡風輕:「若此間事了,總有的是時候。」
回到雁山鎮,明新露和幼子暫且住在了武林盟,先打探消息,再看接下來要作何舉動;榮康則悄然北上,手拿聞行道的信物加入戍邊的軍隊。
現如今在北境戍守的士兵,早已在日積月累之下被聞行道手下的人暗中滲透。聞行道雖隻在私底下現身北境,始終隱姓埋名,大部分指令都藉由明麵上的將領下達,可戍邊的軍中實則已經是他的一言堂。
因為不知方柳什麽時候會來的緣故,這裏常備了一套新茶具。
幾刻鍾後,榮康頹然地走進屋中。
方柳挑眉:「敗下陣來了?」
榮康喪氣,偌大的身軀顯得淋了雨般可憐:「……是,都輸了。」
方柳沒勸慰開解,反倒饒有興致,任他垂頭喪氣。
聞行道慢一步走進來:「承讓。」
榮康雖憋著一股氣,但輸了就是輸了,他拱手道:「不愧是聞大將軍後人,在下甘拜下風!」
聞行道:「榮將軍不遜色於我。」
「快別叫我將軍了。我瘋癲殺人的事早就天下人盡皆知,如今隻是個已經死了的瘋子罷了,若不是方莊主,現如今我要是能投胎都兩歲了!」榮康自嘲一笑,「我應該虛長聞兄弟幾歲,但聞兄弟的武功和兵法在我之上,我不能占你便宜,你直接喊我榮康罷!」
明新露聽了十分不贊同:「如今好好活著,說那些喪氣話做什麽?現在的大周國,正需要榮將軍這樣的將領。」
榮康:「四公主這麽認為,皇帝可不這麽認為。」
「這事……」明新露也啞口無言,她何嚐不是被逼到了絕路。
當初他親戚的事,若不是皇帝摻了一腳,也不會發展成後來那樣。再結合聞家之事,說到底,今上是害怕任何一個對他有威脅的將領。
可外邦兵強馬壯,對大周富饒的土地虎視眈眈,若是沒有這些在外的將軍和士兵,大周的國土在過去的十幾年中,早就會被蠶食。
今上和貪官汙吏享受紙醉金迷,不優待邊關戰士,到頭來還要將保疆衛國的將領殺害。
大周最有權勢的那些人早已扭曲。
榮康又說:「先前我剛接觸武林中人時,還想著當初的傳聞,說江湖上有魔教縱橫作惡。如今來看,怕甚麽魔教,尚陽城裏分明才是最大的魔窟!」
其餘人皆沉默。
因為榮康所說,也是他們的共識。
方柳終於開口:「這次來,是要你北上。」
「北上?終是要用到了我麽?!」榮康聞言竟十分激動,「小莊主請說,我榮康是個粗人,不會那花裏胡哨拐彎抹角的東西,但凡為小莊主所言,上刀山下火海我都給你辦到!」
「何必上刀山下火海。」方柳緩緩道,「當初我救你便曾說過,你我互惠而已。」
「何止互惠。」榮康粗聲粗氣道,「我與小莊主分明誌向相同,是知己!」
他們都有相同的抱負,他還被方柳搭救,怎能隻是簡單的利益關係?上刀山下火海之類的事,不是說說而已。
方柳便不再與他糾結這些,隻說:「你善於用兵,且對邊關形勢多有了解,是時候再上戰場了。」
榮康聞言先是一愣,隨即狂喜:「如何上戰場?我原先手下的兵早已被朝廷拆得七零八散……」
方柳看向聞行道:「這事,可以問問聞大俠。」
聞行道與方柳對視。
他終於明白,方柳這是早就尋了個將才來用,好為他接下來的計劃做準備。如果不是自己的忽然出現,引起了方柳的注意和興趣,那麽榮康才是他的首要選擇。
但若是那樣,方柳原本謀劃想必要更複雜、更艱難一些。如今半路殺出一個他,就等於節省了獲取軍權的時間,直接可以跳到最後一步。
況且,依方柳讓自己去做武林盟主的意思,他的計劃中不僅有朝廷中人,更有武林中人。
難怪方柳要說,想做他唯一的刀,就要足夠鋒利。
不過無妨。
隻要方柳將他放在首位,他定是方柳手中最銳的刀刃。
「聞家在朝廷中還有精兵在。」聞行道對榮康說,「如果榮將軍不嫌棄,可以赴邊關,入我聞家軍。」
榮康聽聞此言大感詫異:聞家被滿門抄斬這麽多年,聞行道手上竟然仍舊軍隊實權?這……實在不知該說是聞家軍厲害,還是聞行道厲害。
無論如何,有重歸軍中的希望,榮康便是開心的。這一輩子,如若不能戎馬一生,於他而言便毫無意義。
「去,當然去!」榮康連忙答應,隨後看向方柳,問道,「不知我是否需要換個名字?」
「不必。」方柳淡聲道,「隻要最後勝了,你曾經被潑過的任何髒水,百姓都願意相信是他人捏造。」
這便是人心。
明新露在一旁聽了,若有所思。
————
於是,榮康便與方柳一行人北上。
此地離鶯州並不遠,方柳卻沒有回去,而是飛鴿傳書給石五,與歸來的暗衛、武林盟弟子等人會和,而後處理暗衛帶來的密函。
禦馬而行時——
聞行道問方柳:「不回鶯州?」
方柳目視前方,神色雲淡風輕:「若此間事了,總有的是時候。」
回到雁山鎮,明新露和幼子暫且住在了武林盟,先打探消息,再看接下來要作何舉動;榮康則悄然北上,手拿聞行道的信物加入戍邊的軍隊。
現如今在北境戍守的士兵,早已在日積月累之下被聞行道手下的人暗中滲透。聞行道雖隻在私底下現身北境,始終隱姓埋名,大部分指令都藉由明麵上的將領下達,可戍邊的軍中實則已經是他的一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