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陋的木質門板緩緩打開,發出「吱呀」的刺耳聲響。
屋裏麵本是漆黑一片,門開了之後才透進去一些光亮。三名被捆綁的文質彬彬的年輕人,正在扭著身子互相解綁,此時動作凝滯,應聲看過來,麵上皆是驚恐的神色。
方柳揚起促狹的笑:「想逃?是不是不想活了。」
一名麵容俊逸卻稍顯憔悴,氣質儒雅溫文、滿腹書卷氣的書生便立刻說道:「是我提議如此,兩位友人這才幫著解綁,與他們無……」
因為背光的緣故,那人最初未能看清說話人的樣貌,心亂如麻之下也不曾注意說話人的聲音是何等清悅,隻以為同窗三人被狠厲的山賊逮了個正著,要命喪於此。
直到方柳抬腳踏進屋中,從燦爛的暖光中緩步走來,那張如畫麵容便落入說話的書生的眼中。
他的話語戛然而止,呆愣愣像個傻子。
回過神來,他意識到如此盯著人瞧實在無禮,便慌亂偏過頭去,滿臉通紅磕磕絆絆道:「抱歉,是顧某、顧某唐突了,閣下、閣下,不、不是山賊……」
方柳惡趣味來的突然,他故意道:「誰說我不是。」
那書生仍是紅著臉不看他,卻加重聲音,眼神清明語氣篤定地又說了一遍:「閣下,不是山賊。」
第18章 顧擇齡
屋中灰塵瀰漫,方柳伸手漫不經心地扇了扇,問:「為何如此篤定。」
書生回答:「閣下這般的人物,怎麽會是山莽匪徒。」
「看來我不像壞人?」
「自然不像。」
方柳問:「那你為何不看我?」
書生一頓,低喃著回答:「在下……我,非禮勿視。」
方柳:「你這榆木書生,倒有些意思。」
說完便失了逗樂的興趣。
即便被人說愚笨不知變通,書生也不惱,隻是謙和道:「閣下見笑了。」
其餘兩名書生一開始以為自己被抓了個正著,所以低著頭,心裏頭瘋狂思索解決的辦法。此時聽到兩人的聊天,這才意識到來人不是山賊,故而也抬頭看向門口的一群人。
兩人幾乎是霎那間,便確定了這行人的領頭人是方柳。
無他,隻因他太出眾了。
是站在茫茫人群中擦肩而過,也會一眼瞧見的驚艷,世人都會醉神於他的容貌氣度。
正如第一個書生的所言,他這樣的人物怎麽可能是山賊。再說句大不敬的話,他若是山賊,這方山林都能自成一國了。
隨後,他們便發現這群人腰間都配了劍,看那鋒芒畢露的氣勢,應該是武林中人。
這是路遇俠士拔刀相助了?
果不其然,隻聽那姿容絕世之人喚了句:「陳安。」
便有一名健壯的男人上前,一劍挑開繩索,將三人鬆了綁。
這三名書生眼下青黑嘴唇幹裂,皆是滿麵憔悴之相。想來被抓來的這幾日,備受苛責怠慢,過得並不好。
被救之後,皆露出劫後餘生的表情。
那名分外謙恭羞赧的書生,朝方柳拱了拱手,態度真誠道:「多謝恩公救命之恩,在下顧擇齡。這兩位是顧某的好友,分別是陸超陸兄,張園景張兄。」
顧擇齡此人,一看便知是飽讀詩書之人。他為人溫文爾雅,眉眼之中都寫滿了知禮謙和,身上有淡淡的筆墨氣息,舉手投足皆是書香。
他似乎是三人之首,另外兩人對他隱隱有些推崇。
但觀他的衣衫,卻是三人之中最樸素的,隻是一身陳舊褪色的粗布。且他應是三人中年齡最小的,陸超看麵相已經三十餘歲,蓄著美髯頗為老成。張景園雖然年輕,但看起來也要比顧擇齡大上幾歲。
如此一來,便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顧擇齡的才學出眾,教其他二人心服口服。
方柳:「不必客氣。我姓方,單名一個柳字。」
書生非武林中人,寒窗十載有餘,一心隻讀聖賢書。他們將來走的也是朝堂路,對江湖豪俠知之甚少,自然沒有聽說方柳大名。
顧擇齡有禮道:「方公子。」
其人二人也稱呼道:「方公子。」
方柳說:「聽你們口音,似乎是江南人士。」
「正是。我與陸兄、張兄乃是同窗,本為潞州府人士。」顧擇齡解釋道,「我等是前往尚陽赴考的舉子,恰巧路過此地。」
潞州比鶯州還要靠南些,風土人情大為不同。
方柳聞言,斂眸道:「朝庭開了恩科?」
舉人赴試,赴的是會試,也就是春闈。下一次春闈應該是兩年後才對,今年才剛剛入夏,赴試未免過早,除非是朝廷開了恩科。
顧擇齡道:「方公子猜的不錯,朝廷開了恩科,會試時間定在一個月後。」
方柳問:「理由是什麽?」
歷朝歷代特恩開科取士,一般都是時逢朝廷慶典,譬如新皇即位之類。但是最近未曾聽說過朝堂上有何大事。
以方柳對當朝皇帝的了解,他很可能昏聵到隻因今兒個心情甚好,便要加開恩科的程度。而皇帝隻要一日在那個位子上,作為一國之主,哪怕下令再離譜,舉國上下亦會遵行。
顧擇齡三人聽見方柳的問題,不約而同地沉默了。
緘默片刻,顧擇齡答道:「聖上圍場狩獵,打到一隻玉兔,蕭妃娘娘十分喜歡。」
張景園接著說道:「蕭妃一笑,聖上龍顏甚悅,便說要大赦天下,加開恩科。」
屋裏麵本是漆黑一片,門開了之後才透進去一些光亮。三名被捆綁的文質彬彬的年輕人,正在扭著身子互相解綁,此時動作凝滯,應聲看過來,麵上皆是驚恐的神色。
方柳揚起促狹的笑:「想逃?是不是不想活了。」
一名麵容俊逸卻稍顯憔悴,氣質儒雅溫文、滿腹書卷氣的書生便立刻說道:「是我提議如此,兩位友人這才幫著解綁,與他們無……」
因為背光的緣故,那人最初未能看清說話人的樣貌,心亂如麻之下也不曾注意說話人的聲音是何等清悅,隻以為同窗三人被狠厲的山賊逮了個正著,要命喪於此。
直到方柳抬腳踏進屋中,從燦爛的暖光中緩步走來,那張如畫麵容便落入說話的書生的眼中。
他的話語戛然而止,呆愣愣像個傻子。
回過神來,他意識到如此盯著人瞧實在無禮,便慌亂偏過頭去,滿臉通紅磕磕絆絆道:「抱歉,是顧某、顧某唐突了,閣下、閣下,不、不是山賊……」
方柳惡趣味來的突然,他故意道:「誰說我不是。」
那書生仍是紅著臉不看他,卻加重聲音,眼神清明語氣篤定地又說了一遍:「閣下,不是山賊。」
第18章 顧擇齡
屋中灰塵瀰漫,方柳伸手漫不經心地扇了扇,問:「為何如此篤定。」
書生回答:「閣下這般的人物,怎麽會是山莽匪徒。」
「看來我不像壞人?」
「自然不像。」
方柳問:「那你為何不看我?」
書生一頓,低喃著回答:「在下……我,非禮勿視。」
方柳:「你這榆木書生,倒有些意思。」
說完便失了逗樂的興趣。
即便被人說愚笨不知變通,書生也不惱,隻是謙和道:「閣下見笑了。」
其餘兩名書生一開始以為自己被抓了個正著,所以低著頭,心裏頭瘋狂思索解決的辦法。此時聽到兩人的聊天,這才意識到來人不是山賊,故而也抬頭看向門口的一群人。
兩人幾乎是霎那間,便確定了這行人的領頭人是方柳。
無他,隻因他太出眾了。
是站在茫茫人群中擦肩而過,也會一眼瞧見的驚艷,世人都會醉神於他的容貌氣度。
正如第一個書生的所言,他這樣的人物怎麽可能是山賊。再說句大不敬的話,他若是山賊,這方山林都能自成一國了。
隨後,他們便發現這群人腰間都配了劍,看那鋒芒畢露的氣勢,應該是武林中人。
這是路遇俠士拔刀相助了?
果不其然,隻聽那姿容絕世之人喚了句:「陳安。」
便有一名健壯的男人上前,一劍挑開繩索,將三人鬆了綁。
這三名書生眼下青黑嘴唇幹裂,皆是滿麵憔悴之相。想來被抓來的這幾日,備受苛責怠慢,過得並不好。
被救之後,皆露出劫後餘生的表情。
那名分外謙恭羞赧的書生,朝方柳拱了拱手,態度真誠道:「多謝恩公救命之恩,在下顧擇齡。這兩位是顧某的好友,分別是陸超陸兄,張園景張兄。」
顧擇齡此人,一看便知是飽讀詩書之人。他為人溫文爾雅,眉眼之中都寫滿了知禮謙和,身上有淡淡的筆墨氣息,舉手投足皆是書香。
他似乎是三人之首,另外兩人對他隱隱有些推崇。
但觀他的衣衫,卻是三人之中最樸素的,隻是一身陳舊褪色的粗布。且他應是三人中年齡最小的,陸超看麵相已經三十餘歲,蓄著美髯頗為老成。張景園雖然年輕,但看起來也要比顧擇齡大上幾歲。
如此一來,便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顧擇齡的才學出眾,教其他二人心服口服。
方柳:「不必客氣。我姓方,單名一個柳字。」
書生非武林中人,寒窗十載有餘,一心隻讀聖賢書。他們將來走的也是朝堂路,對江湖豪俠知之甚少,自然沒有聽說方柳大名。
顧擇齡有禮道:「方公子。」
其人二人也稱呼道:「方公子。」
方柳說:「聽你們口音,似乎是江南人士。」
「正是。我與陸兄、張兄乃是同窗,本為潞州府人士。」顧擇齡解釋道,「我等是前往尚陽赴考的舉子,恰巧路過此地。」
潞州比鶯州還要靠南些,風土人情大為不同。
方柳聞言,斂眸道:「朝庭開了恩科?」
舉人赴試,赴的是會試,也就是春闈。下一次春闈應該是兩年後才對,今年才剛剛入夏,赴試未免過早,除非是朝廷開了恩科。
顧擇齡道:「方公子猜的不錯,朝廷開了恩科,會試時間定在一個月後。」
方柳問:「理由是什麽?」
歷朝歷代特恩開科取士,一般都是時逢朝廷慶典,譬如新皇即位之類。但是最近未曾聽說過朝堂上有何大事。
以方柳對當朝皇帝的了解,他很可能昏聵到隻因今兒個心情甚好,便要加開恩科的程度。而皇帝隻要一日在那個位子上,作為一國之主,哪怕下令再離譜,舉國上下亦會遵行。
顧擇齡三人聽見方柳的問題,不約而同地沉默了。
緘默片刻,顧擇齡答道:「聖上圍場狩獵,打到一隻玉兔,蕭妃娘娘十分喜歡。」
張景園接著說道:「蕭妃一笑,聖上龍顏甚悅,便說要大赦天下,加開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