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頁
秦皇漢武唐童現代留學日常 作者:南林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從鹹陽出發,先到西域,嬴摽叔父們的封國遍布於此,早就從電報裏得知太子的長子要來拜訪,往往他們人還沒到,嬴姓諸王的迎接隊伍就遠遠的迎出來了。
他們一開始隨行的商隊並不走全程,本來打算到一處看情況換個商隊同行,這下也不行了,身份都暴露了。
既如此,他們商量了一下,幹脆自己組了個商隊,雇了些本地人,假模假式地做起了生意,見一見西域各國不同的風土人情。
項羽長這麽大也是第一次看到迥異於中原的風情,尤其諸王見了嬴摽難免會吐一吐苦水,表一表功勞,在這個默認的未來儲君這裏顯一顯自己的辛苦,這就叫一群貴公子,對治國之難初次有了印象。
項羽想得比較簡單,他就覺得這些鬼地方,送他他都不要。
尤其是從疏勒再往西,那些諸公子後來征戰奪來的疆土,現在給韓信和劉棄疾的那群不滿二十歲的同學公子們做封國的地方,真正是太散了,按中原的方式很難治理啊,地廣人稀,跑馬許久鬼影子都見不到一個,人群都聚居在綠洲上,聚眾而為城。
李承康感慨道:「我現在知道為什麽春秋時強國稱霸,到戰國時才大肆兼併了。」
他騎著馬,旁邊是張良的馬車,張良聞言,拂開簾笑問:「不是因為周天子尚有餘威嗎?」
「都被鄭莊公射中肩膀了,能有多少餘威。諸侯隻稱霸,是因為當時就像現在的西域,地廣人稀,很難占據太多的土地。兩個接壤的小國之間其實還有不少荒野。
還有農具也簡陋,農夫辛苦耕種一年,沒有多少餘糧能上交的。」
不過中原的土地肥沃,等人口增長,農業發展起來之後,諸侯自然而然開始擴張。不像西域這裏,天然的地理條件限製了城邦的擴張。
張良也微微點頭。他在鹹陽時,隻聽說這兒原來的國家是從西邊征伐過來留下不走的,諸公子頗為輕視,稱其城邦林立而兵弱畏戰。
現在親身來此,便知道這也怪不得那些城邦。天上降水很少,飲水和灌溉靠的多是高山積雪融化形成的河流,使得這裏大多數地方並不適合聚居,人們隻能逐水草而居,形成一個一個的城邦。
戰鬥力自然也很難提高。
「路修通之前,這裏隻宜分封諸嬴,不宜如中原一般治理啊。」他說。
嬴摽打馬在一旁,眯著眼點頭示意受教,然後趕緊側頭吐了一口風沙,把掩麵的紗布又緊了緊,勸張良:「太傅把簾子放下吧,這裏風沙還是不小。我要同陛下說,這兒的諸侯王考功,一定得看治沙的成績。都護府也要年年考察,看他們有沒有過度放牧,毀了草木。」
不用回去說,到附近的封國時就能用電報聯繫。現在秦國的電台已經能自產了,用的是電池。他們出發的時候,鹹陽城外的火力發電廠也已經完工。別的地方一時不行,鹹陽城正在分區動工布線,等把自來水管和電纜都安裝起來,有人申請就好接通了。
至於皇宮,自然早就有燒汽油的發電機提供電力,嬴政非常有先見之明的從後世早早買了空調帶過來,已經用上了。至於汽油,現在工業化生產有困難,但是少府組織人手,實驗室設備去提供一些供給皇宮使用還是夠使的。
與鹹陽城的生活相比,遠行就顯得苦楚了。但中年人們本就是舊時代過來的老人,尚算習慣;年青人們正當青春,對世界的好奇與追逐壓過了享樂。於是一行人繼續他們的旅程。
事情出現一點意料之外的變化,是在轉向身毒之前。
劉棄疾指著向西的路說:「身毒雖然沒去過,不過也聽得多了,我走到這裏,倒是更想去更西邊看看,聽說那邊是個強國,與邊境常有紛爭呢。」
韓信本來無所謂,一聽常有紛爭,眼睛一下亮了,積極響應:「那就去看看,我跟你一起走。」
張良瞭然地笑了笑,沒有出聲。陳平同樣心下瞭然,有些好笑,不過他隻看嬴摽。
果然嬴摽聽著西邊那個叫帕提亞的國家與大秦有邊境糾紛,同樣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還故作沉穩地道:「身毒晚幾個月再去也沒什麽變化。我們多年苦讀,也學過兵法,卻沒有上戰場的機會,正應該去看看才是。」
就連一心想去身毒找機會的項羽也贊同。
沒有辦法,他誰也看不上,覺得自己可能耐了,卻是二十多歲了還隻能在球場上撞人。盡管現在心裏想著要早點去身毒的無主之地打天下,嘴巴已經誠實地表達了意見:「去。要是趕上戰事,讓我帶一隊人馬,給你斬將奪旗大破之!」
李承康也更願意西行,其他人還能有什麽話說,自是轉而向西了。
這一去,嬴政當時一語成讖——他們不是來旅遊的,也不是來見識一下戰場的,他們這就是奔著滅國而來的啊!
其實同行的張良和陳平也沒有想到,他們還打算作為穩重的成年人看著一點,讓王孫見識一下戰場,滿足一下好奇心就行了。
嬴摽的小叔叔,封在這邊的嬴漠也是這樣想的,給了他一千人,讓他練兵,然後開戰時掠個陣。
嬴摽自己其實也是這麽想的,小叔父的這一千人對於其封國來說也不少了,是壓箱底的軍力了。他沒敢輕舉妄動禍禍小叔父,也就打算戰場掠陣,以旁觀為主來著。
奈何劉棄疾有心從中撥弄,說服他作為王孫不應該直接上戰場,把人交給項羽;又說服他去向嬴漠提出,把囚犯和之前的戰俘交給韓信訓練,湊足了六百人,也作為一軍練了兩個月。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們一開始隨行的商隊並不走全程,本來打算到一處看情況換個商隊同行,這下也不行了,身份都暴露了。
既如此,他們商量了一下,幹脆自己組了個商隊,雇了些本地人,假模假式地做起了生意,見一見西域各國不同的風土人情。
項羽長這麽大也是第一次看到迥異於中原的風情,尤其諸王見了嬴摽難免會吐一吐苦水,表一表功勞,在這個默認的未來儲君這裏顯一顯自己的辛苦,這就叫一群貴公子,對治國之難初次有了印象。
項羽想得比較簡單,他就覺得這些鬼地方,送他他都不要。
尤其是從疏勒再往西,那些諸公子後來征戰奪來的疆土,現在給韓信和劉棄疾的那群不滿二十歲的同學公子們做封國的地方,真正是太散了,按中原的方式很難治理啊,地廣人稀,跑馬許久鬼影子都見不到一個,人群都聚居在綠洲上,聚眾而為城。
李承康感慨道:「我現在知道為什麽春秋時強國稱霸,到戰國時才大肆兼併了。」
他騎著馬,旁邊是張良的馬車,張良聞言,拂開簾笑問:「不是因為周天子尚有餘威嗎?」
「都被鄭莊公射中肩膀了,能有多少餘威。諸侯隻稱霸,是因為當時就像現在的西域,地廣人稀,很難占據太多的土地。兩個接壤的小國之間其實還有不少荒野。
還有農具也簡陋,農夫辛苦耕種一年,沒有多少餘糧能上交的。」
不過中原的土地肥沃,等人口增長,農業發展起來之後,諸侯自然而然開始擴張。不像西域這裏,天然的地理條件限製了城邦的擴張。
張良也微微點頭。他在鹹陽時,隻聽說這兒原來的國家是從西邊征伐過來留下不走的,諸公子頗為輕視,稱其城邦林立而兵弱畏戰。
現在親身來此,便知道這也怪不得那些城邦。天上降水很少,飲水和灌溉靠的多是高山積雪融化形成的河流,使得這裏大多數地方並不適合聚居,人們隻能逐水草而居,形成一個一個的城邦。
戰鬥力自然也很難提高。
「路修通之前,這裏隻宜分封諸嬴,不宜如中原一般治理啊。」他說。
嬴摽打馬在一旁,眯著眼點頭示意受教,然後趕緊側頭吐了一口風沙,把掩麵的紗布又緊了緊,勸張良:「太傅把簾子放下吧,這裏風沙還是不小。我要同陛下說,這兒的諸侯王考功,一定得看治沙的成績。都護府也要年年考察,看他們有沒有過度放牧,毀了草木。」
不用回去說,到附近的封國時就能用電報聯繫。現在秦國的電台已經能自產了,用的是電池。他們出發的時候,鹹陽城外的火力發電廠也已經完工。別的地方一時不行,鹹陽城正在分區動工布線,等把自來水管和電纜都安裝起來,有人申請就好接通了。
至於皇宮,自然早就有燒汽油的發電機提供電力,嬴政非常有先見之明的從後世早早買了空調帶過來,已經用上了。至於汽油,現在工業化生產有困難,但是少府組織人手,實驗室設備去提供一些供給皇宮使用還是夠使的。
與鹹陽城的生活相比,遠行就顯得苦楚了。但中年人們本就是舊時代過來的老人,尚算習慣;年青人們正當青春,對世界的好奇與追逐壓過了享樂。於是一行人繼續他們的旅程。
事情出現一點意料之外的變化,是在轉向身毒之前。
劉棄疾指著向西的路說:「身毒雖然沒去過,不過也聽得多了,我走到這裏,倒是更想去更西邊看看,聽說那邊是個強國,與邊境常有紛爭呢。」
韓信本來無所謂,一聽常有紛爭,眼睛一下亮了,積極響應:「那就去看看,我跟你一起走。」
張良瞭然地笑了笑,沒有出聲。陳平同樣心下瞭然,有些好笑,不過他隻看嬴摽。
果然嬴摽聽著西邊那個叫帕提亞的國家與大秦有邊境糾紛,同樣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還故作沉穩地道:「身毒晚幾個月再去也沒什麽變化。我們多年苦讀,也學過兵法,卻沒有上戰場的機會,正應該去看看才是。」
就連一心想去身毒找機會的項羽也贊同。
沒有辦法,他誰也看不上,覺得自己可能耐了,卻是二十多歲了還隻能在球場上撞人。盡管現在心裏想著要早點去身毒的無主之地打天下,嘴巴已經誠實地表達了意見:「去。要是趕上戰事,讓我帶一隊人馬,給你斬將奪旗大破之!」
李承康也更願意西行,其他人還能有什麽話說,自是轉而向西了。
這一去,嬴政當時一語成讖——他們不是來旅遊的,也不是來見識一下戰場的,他們這就是奔著滅國而來的啊!
其實同行的張良和陳平也沒有想到,他們還打算作為穩重的成年人看著一點,讓王孫見識一下戰場,滿足一下好奇心就行了。
嬴摽的小叔叔,封在這邊的嬴漠也是這樣想的,給了他一千人,讓他練兵,然後開戰時掠個陣。
嬴摽自己其實也是這麽想的,小叔父的這一千人對於其封國來說也不少了,是壓箱底的軍力了。他沒敢輕舉妄動禍禍小叔父,也就打算戰場掠陣,以旁觀為主來著。
奈何劉棄疾有心從中撥弄,說服他作為王孫不應該直接上戰場,把人交給項羽;又說服他去向嬴漠提出,把囚犯和之前的戰俘交給韓信訓練,湊足了六百人,也作為一軍練了兩個月。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