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頁
秦皇漢武唐童現代留學日常 作者:南林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許狸自己是打算在鹹陽安家了。她也問過周勃,周勃卻還在猶豫,他說雖然有的買賣在沛縣做不起來,但在鹹陽學到點皮毛,回沛縣做起來都能成富家翁。他父母在沛縣好容易才落腳,他恐怕還是得回去。
所以兩個人明明前一陣越來越親密了,卻終是沒談到婚事。
許狸心頭煩燥,時時坐在院裏納涼,開著院門看外麵來來往往的行人發呆。
卻是一天天的視而不見,直到隔壁新搬來的人帶著食物拜一拜左鄰右舍,她才反應過來,原來前幾天牛車來往,是隔壁在搬家啊。
而且還不是一戶人家在搬。
這一片是鹹陽原本的外圍郊外,隨著工廠的建造和大量外地人口的湧入,這兒慢慢也自稱是鹹陽城了。這裏原來的住戶多是農夫,鹹陽外的農夫相對富裕,便是不富裕的人,基本的宅地還是有的。
見許多外地人要賃屋,這些老秦人開始完全不敢動,有人想住便讓借住,不敢收錢。還是裏典得了上麵的告誡,叫他們收錢租房,他們才漸漸開竅,做起了這個生意。
現在他們往往把一個大宅基地分成兩半,一半擠一擠自己住,另一半租給別人。許衍他們就是租了隔出來的三間屋,一道院牆將他們與主人家分隔開了,這邊也是個主屋加兩邊偏房的結構。
隔壁那家同樣如此,之前是整租給了一家讀書人,現在這家人大概尋到了好營生,前陣子退了租搬走了。主人家便又尋了人來租,這回沒整租得出去,而是租給了三家人。
一對小夫妻,一對從楚地來的母女,還有個齊國來的中年男子。
那對小夫妻有點奇怪,一口地道的老秦腔調,但個頭比一般秦人矮小,夫妻倆都這樣。許狸現在閑,跟那叫何細的婦人聊天,知道他們原來是長安縣的人,離這不遠。
胡細原來也在紡織廠做工,攢了筆錢,成親後想在鹹陽城做點小買賣。
許狸哎喲了一聲:「我來鹹陽見到做買賣的不少,可多的是外麵來的,你們鹹陽附近的人做這個的太少了。」
胡細笑笑,沒解釋什麽,隻說:「也有人做的。」
嘿,許狸自己也是老秦人,但她都覺得鹹陽的老秦人跟他們隴南人不一樣。
就說賣水的生意吧,自打六國商人和修史修字典的文人,還有無地的閑漢成了工人,湧進鹹陽,水井便不夠用了,就有了賣水的買賣。
但是城中家有水井或者裏中有公用水井的鹹陽老秦人是怎麽做的呢?就跟一開始不敢租房讓人借住的農戶一樣,要水?自己去打水就是了,水還收你錢?
結果人越來越多,不收錢讓人免費打水,等自己家要打水用還要排隊,人太多排隊都排不及了。
那就賣吧。還不好意思賣,鹹陽人多數是這麽幹的,公中的水井由裏典管著,要打水的外地人每個月交一筆錢給裏典,然後一裏的人分一分這個錢。
自家的水井呢,鹹陽人就把門關起來,不讓人來自家打水了。反正是不能賣水的,賣水那成什麽了,就官府不問這事的罪,說起來也要被鄰裏笑話的。
最後不知道哪個天才想出來的辦法,也不知道怎麽在短時間內傳遍了整個鹹陽。現在是這樣,那些把房子租住出去的人家,隻要有水井的,水井也是給租戶用的,不過有水井的房子會貴不少價錢。
有人便專門租這樣的屋子,然後用牛車載著大木桶去沿街賣水。
如此曲裏拐彎,可見鹹陽正宗老秦人羞於或者說害怕做商賈事的風氣了。
像胡細這樣的還真少見。
不過再一想,好像也不奇怪,像他們這樣離開家租住在鹹陽的人,如果不是讀書人,那多少是抱著闖蕩一番的心思來的。不然長安縣離鹹陽這麽近,何細還來租房幹什麽。
這樣想來,許狸覺得,遇上周勃,遇上胡細,全是與自己誌趣相投的人,也就不奇怪了。
至於另兩戶,楚人孟寄會一點醫術,十歲出頭的女兒給她打下手。許狸覺得有點奇怪,因為看她給人治病沒什麽出奇,陛下的太醫院下麵有醫學院專門教人醫術,鹹陽不缺醫者,她這個醫術能掙到錢養女兒嗎?
那個齊地男人好像是經商的,更不奇怪了,齊地就是商人多,鹹陽到處能聽見帶著齊地腔調的雅言。許狸有時候覺得鹹陽一半的商人都是從齊地來的。就是天天看他出門,一個月下來都沒人知道他做什麽生意,還是有點奇怪。
幾個新鄰居都有比較怪異的地方,許狸提過一次,沒兩天周勃打探回來告訴她:「何細跟她夫君都是隸臣妾赦免出來的,因為是受牽連入罪,所以赦出來給了清白身份。不過秦人很在乎這個,所以何細不願意提。其實她家現在過得不錯,她母親也赦免了,一直在紡織廠做工,大哥是王氏染料的大匠,二哥在紡織廠給機器做維修。你說她不像老秦人,我估摸是從小為了活命什麽活都肯幹,當然不在乎做買賣這點小事了。」
許狸吃驚了,她也是老秦人,她也挺在乎這事的!
怪不得夫妻倆都瘦瘦小小的,是小時候就跟著父母淪為隸臣妾,沒養好虧了身體的緣故哦。
周勃看她有點嫌棄的樣子,覺得好笑,這時候才覺出秦人和他們楚人不一樣的地方。他們也不是不在乎身家清白,但是這種已經赦免的,年紀小隻是被牽連的人,至少周勃不覺得怎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所以兩個人明明前一陣越來越親密了,卻終是沒談到婚事。
許狸心頭煩燥,時時坐在院裏納涼,開著院門看外麵來來往往的行人發呆。
卻是一天天的視而不見,直到隔壁新搬來的人帶著食物拜一拜左鄰右舍,她才反應過來,原來前幾天牛車來往,是隔壁在搬家啊。
而且還不是一戶人家在搬。
這一片是鹹陽原本的外圍郊外,隨著工廠的建造和大量外地人口的湧入,這兒慢慢也自稱是鹹陽城了。這裏原來的住戶多是農夫,鹹陽外的農夫相對富裕,便是不富裕的人,基本的宅地還是有的。
見許多外地人要賃屋,這些老秦人開始完全不敢動,有人想住便讓借住,不敢收錢。還是裏典得了上麵的告誡,叫他們收錢租房,他們才漸漸開竅,做起了這個生意。
現在他們往往把一個大宅基地分成兩半,一半擠一擠自己住,另一半租給別人。許衍他們就是租了隔出來的三間屋,一道院牆將他們與主人家分隔開了,這邊也是個主屋加兩邊偏房的結構。
隔壁那家同樣如此,之前是整租給了一家讀書人,現在這家人大概尋到了好營生,前陣子退了租搬走了。主人家便又尋了人來租,這回沒整租得出去,而是租給了三家人。
一對小夫妻,一對從楚地來的母女,還有個齊國來的中年男子。
那對小夫妻有點奇怪,一口地道的老秦腔調,但個頭比一般秦人矮小,夫妻倆都這樣。許狸現在閑,跟那叫何細的婦人聊天,知道他們原來是長安縣的人,離這不遠。
胡細原來也在紡織廠做工,攢了筆錢,成親後想在鹹陽城做點小買賣。
許狸哎喲了一聲:「我來鹹陽見到做買賣的不少,可多的是外麵來的,你們鹹陽附近的人做這個的太少了。」
胡細笑笑,沒解釋什麽,隻說:「也有人做的。」
嘿,許狸自己也是老秦人,但她都覺得鹹陽的老秦人跟他們隴南人不一樣。
就說賣水的生意吧,自打六國商人和修史修字典的文人,還有無地的閑漢成了工人,湧進鹹陽,水井便不夠用了,就有了賣水的買賣。
但是城中家有水井或者裏中有公用水井的鹹陽老秦人是怎麽做的呢?就跟一開始不敢租房讓人借住的農戶一樣,要水?自己去打水就是了,水還收你錢?
結果人越來越多,不收錢讓人免費打水,等自己家要打水用還要排隊,人太多排隊都排不及了。
那就賣吧。還不好意思賣,鹹陽人多數是這麽幹的,公中的水井由裏典管著,要打水的外地人每個月交一筆錢給裏典,然後一裏的人分一分這個錢。
自家的水井呢,鹹陽人就把門關起來,不讓人來自家打水了。反正是不能賣水的,賣水那成什麽了,就官府不問這事的罪,說起來也要被鄰裏笑話的。
最後不知道哪個天才想出來的辦法,也不知道怎麽在短時間內傳遍了整個鹹陽。現在是這樣,那些把房子租住出去的人家,隻要有水井的,水井也是給租戶用的,不過有水井的房子會貴不少價錢。
有人便專門租這樣的屋子,然後用牛車載著大木桶去沿街賣水。
如此曲裏拐彎,可見鹹陽正宗老秦人羞於或者說害怕做商賈事的風氣了。
像胡細這樣的還真少見。
不過再一想,好像也不奇怪,像他們這樣離開家租住在鹹陽的人,如果不是讀書人,那多少是抱著闖蕩一番的心思來的。不然長安縣離鹹陽這麽近,何細還來租房幹什麽。
這樣想來,許狸覺得,遇上周勃,遇上胡細,全是與自己誌趣相投的人,也就不奇怪了。
至於另兩戶,楚人孟寄會一點醫術,十歲出頭的女兒給她打下手。許狸覺得有點奇怪,因為看她給人治病沒什麽出奇,陛下的太醫院下麵有醫學院專門教人醫術,鹹陽不缺醫者,她這個醫術能掙到錢養女兒嗎?
那個齊地男人好像是經商的,更不奇怪了,齊地就是商人多,鹹陽到處能聽見帶著齊地腔調的雅言。許狸有時候覺得鹹陽一半的商人都是從齊地來的。就是天天看他出門,一個月下來都沒人知道他做什麽生意,還是有點奇怪。
幾個新鄰居都有比較怪異的地方,許狸提過一次,沒兩天周勃打探回來告訴她:「何細跟她夫君都是隸臣妾赦免出來的,因為是受牽連入罪,所以赦出來給了清白身份。不過秦人很在乎這個,所以何細不願意提。其實她家現在過得不錯,她母親也赦免了,一直在紡織廠做工,大哥是王氏染料的大匠,二哥在紡織廠給機器做維修。你說她不像老秦人,我估摸是從小為了活命什麽活都肯幹,當然不在乎做買賣這點小事了。」
許狸吃驚了,她也是老秦人,她也挺在乎這事的!
怪不得夫妻倆都瘦瘦小小的,是小時候就跟著父母淪為隸臣妾,沒養好虧了身體的緣故哦。
周勃看她有點嫌棄的樣子,覺得好笑,這時候才覺出秦人和他們楚人不一樣的地方。他們也不是不在乎身家清白,但是這種已經赦免的,年紀小隻是被牽連的人,至少周勃不覺得怎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