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海路現在實在不好走,加上他們倆放眼四周,不是無主之地就是分裂之國,科技樹沒點到也就不急於一時了。多管齊下,慢慢來。


    李世民不一樣,他周邊全有主了,倒是真的可以開始先探路找一找澳洲,這樣等有了船,就可以直接去了。


    「也就隻能先探路。」他抱怨著,結束了這次三人通話,唉了一聲,兩眼放空了一會,重又打起精神,提聲讓人傳唐儉過來。


    唐儉現在任太子洗馬,正是他的親信,趕過來時,就見太子李世民正拿著一封電報在看,說不上是什麽表情,有些煩惱的樣子。


    「殿下。」


    李世民抬頭見唐儉來了,順手將電報遞給他,不覺似笑非笑:「陛下那裏又閑不住了。」


    唐儉接過來看,就見是留在洛陽的長孫無忌所發,說的是裴寂上書,建議遷都長安。他略一思忖便知道,這不是裴寂的意思,是皇帝的意思。


    唐儉不知道,他露出了跟李世民剛才同款的表情,不是真的為這些煩惱,純粹是煩,就是那種「陛下能不能別再找事了」的嫌棄感。


    其實他跟皇帝早年的關係更近,同在禁軍任職,後來被李淵授為記室參軍。但自投到李世民帳下,李世民待他以腹心,他不管是出於私心,還是出於公義,都牢牢地站在了掌握軍權的皇太子殿下這邊。


    李世民嘆了口氣,問他:「茂約,你說我當初,是不是直接稱帝更合適呢?」


    唐儉笑道:「殿下孝父之舉,叫臣怎麽好隨意評價呢?」


    李世民便指了指他,笑罵道:「你這已經放在臉上說了。罷了,罷了,這事我已經被兩個人來回罵過幾輪了,就不要聽你們再說了。」


    他當初真的還是過於天真了,不怪秦皇漢武輪流把他批評了一場。


    劉徹是罵過一次之後,以後想起來便要用作素材,嘲笑他一番。


    嬴政是越想越生氣,覺得他蠢得難以忍受,不定什麽時候想到了就突然又說他一頓。


    李世民自己也後悔。他現在不僅掌握著軍權,朝中也都是他的人。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人都留在了朝中,分掌各部。房玄齡更是授中書令之職,成為宰相之一。


    他給父親麵子,留了一個尚書左僕射的位置給他安置了裴寂。本來以為他們父子會相安無事,等父親年長幾歲,就請母親勸說父親退位。


    畢竟他登基的話,就不方便親征了。雖說李靖完全可以做主帥,但其他人有的差一點有的沒成長起來,他不想戰亂拖延,再說他自己也坐不住啊。他還年青,不想太早困在京城,幹什麽都不自由。


    但李世民沒想到,父親也就安靜了一年多,就開始不甘寂寞,屢屢試探。他授意臣子態度堅決地駁回去,到這個時候了,父親竟然又讓裴寂上書說遷都的事。


    他哪裏是在意長安或是洛陽哪個為京,他是想離開洛陽,到三姐鎮守的關中去。


    三姐跟母親一樣,年紀還不大就高血壓,還好查得早,吃了藥控製得很好,仍然擔著鎮守關中的重任。她是嫡女,也是父母嬌寵長大的,身為女子更加柔軟多情。


    他知道父親是想用親情挾製三姐,拿到三姐手上的軍權,然後經營關中。而且李世民知道,父親恐怕也並不想與他兵戎相見,強行扶大哥上位。


    父親他隻是想真正的做那至高無上的天子,不用受他這個兒子的轄製。所以他隻要能控製關中就好,自己總不能率兵去打長安吧。


    拜李淵的多次試探所賜,李世民從傷心到鬱悶,從鬱悶到現在的煩燥,已經能很冷靜地分析這些事了。


    這麽想著,他又覺得有點好笑。阿耶這是惹不起我躲得起啊,把大部分天下都給我了,自己躲到長安,經營關中,隻做個關中天子。


    唐儉似乎想說什麽,李世民擺了擺手,他已經拿定主意了。


    本來讓一讓父親也沒什麽。但他當初無比後悔沒有早一年種下那些良種,後來便時時以此事警醒自己。


    人生苦短,光陰似箭,很多事固然急不得,但有些事卻也緩不得。


    如果他死劫難逃,那他的人生也隻剩不到三十年了。隻有他得以窺見後世種種,隻有他擔得起天命,父親不成。


    就這樣在試探中拉扯到父親去世或退位,時間要被耽誤多久,他還有多少光陰可以揮霍。


    父親連漢高祖都看不起,又何能期待他重視工匠,壓製門閥,推動科技發展,革新大唐氣象呢。就這近三年時間,光是為門閥世家的事,他們父子就吵過幾回了。


    他也不是要現在就消滅世家,這是不可能的,實際歷史上也是唐末的大亂,亂兵屠殺,才從物理上消除了這個曾經顯赫的階層。


    他當初為了少死點人,沒有選擇加入農民起義那條路,就註定隻能徐徐圖之了。想來工業革命發生後,這些世家也會漸漸轉變為另一種貴族,皇室與貴族的鬥而不破也會進入另一個階段。


    他要的,本來也不是消滅他們,而是打破知識的壟斷,讓底層有向上的通道,不止是悲憫,也是避免資本無可遏抑的貪婪,給王朝招致覆滅的禍患。


    他的後代可以失去權柄,也可以失去皇位,甚至可以被要了性命,反正歷史上都發生過,也沒什麽更糟糕的事了。但李世民一點也不希望,自己的大唐是死於壟斷資本的貪婪。


    他已經明白,沒有國家力量控製的資本,就連封建時代溫情脈脈的假麵都沒有的,是真能吃人的。到時候首當其衝倒黴的就是皇室,怕是全家腦袋都不夠砍。皇室不能阻止商人賺錢,還得與他們一起賺錢,但也不能放任他們敲骨吸髓,這得給子孫刻到dna裏死死記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皇漢武唐童現代留學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林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林煙並收藏秦皇漢武唐童現代留學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