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看向四周的機器,輕笑道:「這樣的時刻,非不親來,豈不是錯過了。」


    公子高扶住他另一側胳膊,想起師長平日的教導,似懂非懂,與兄長扶蘇對視,彼此點了點頭,打算回去再討論。


    他們平時私下裏就說過,韓子的學說似乎與完成《韓非子》時不太一樣了,現在好像能看到儒家的影子,又好像跟墨家合流,但這話打死他們也不敢問韓非。


    怕真被打死。


    總而言之,韓子非常重視機器——這個詞其實最早在《周易》中是用來描述天地運行的規律和機製的,不知什麽時候開始在秦國漸漸用在了人工造物的機械用具上,扶蘇他們年紀小,已經記不清了。


    他們也不知道是韓子影響了父親,還是父親影響了韓子,像這樣一台機器投入應用,竟然讓韓子拖著病體來參觀,讓父親帶著朝臣來助興。


    紡織廠的廠房也是用新技術建造,沒有木材,而是鋼筋混凝土——嬴政覺得技術也是螺旋前進的,這跟他們現在的版築法修城牆好像也差不多,隻是換了材料。鋼筋是平爐煉鋼得到的優質鋼材,非攪煉法所得難以控製碳含量的舊鋼材可比。


    這使得廠房建造不需要運送大量木材為梁了,建造過程不算快,因為建築隊在練手。嬴政打算等他們熟練之後再擴張,以後將天下的大山劃出保護區不允許開採。


    他不允許他的關中基業變成黃土裸露的地方。


    包括他的宮殿,以後也都採用新法,少用巨木大梁,至於黃腸題湊這種葬儀也要禁用。


    水土流失不僅會讓關中失去沃土,也會讓現在的大河變成「黃河」,讓帝國的黃河中下遊飽受其苦,花費不知多少財力和心力去維護。他既然知道了,當然要阻止這種事。


    現在這座廠房寬大而又敞亮,放滿了用蒸汽驅動的機器。


    在生產效率上來說,其實現在的紡織廠並沒有比原來先進多少,但它使紡織廠擺脫了水流的限製,不必局限在水邊,也不必受枯水期的影響,才能更好的推於天下。


    嬴政看了眼他的兒子們,看見他們若有所思,回去之後他會考他們。


    而他的臣子們大部分的心思顯然更單純,明顯是在琢磨怎麽從中分潤些財富,隻有少數人臉色深沉,想到更廣闊的遠景。


    他本就主導了天下的大變,也不怕再主導另一場風暴。


    大秦本就是時代中的弄潮兒,不進則死,連退路也沒有,他就是要在死地裏爭一線生機。


    從紡織廠回去沒多久,楚地取士所收到的上書被送了過來。


    並不是全部,李斯和王綰帶著人先過了一遍,把一些抱著僥倖胡言亂語的先篩下去了。長久來說,這個工作會在縣一級就完成,但是現在新納入統治的土地上,那些縣吏大部份都是舊人,嬴政對他們完全不信任。


    讓他們篩選,會不會因賄、因恩、因仇、因人情,而故意篩去一些人,而將另一些人的文章送到他的案頭呢?自認隻有一點點強迫症和控製欲的嬴政不喜歡這個假設,所以寧願全收過來,讓有空的重臣替他篩一遍,然後他親自看。


    等到那些人都換過一遍,六國之地真正成為秦土,再建立一套新的製度去減輕中央朝廷的負擔吧。


    他看到了沛縣的名單,不出意外有劉邦的名字。嬴政平靜地放到一邊,又繼續看下去。加考的那一科很少能挑出真正可用的人才,偶爾挑出來的,一看名字都是熟人。


    比如說範增。


    嬴政看史書時比較能確定像項梁項羽張良這類人的立場,他們對秦自然是抱著一種你死我活的態度。也比較能確定劉邦、蕭何、英布、韓信這些人的立場,他們應該不像前者,要麽是在亂世中萌生了野心,要麽仍是戰國時「士」的心態,懷抱自己的才華,渴望擇明主而從。


    至於這個明主是秦是漢,是楚是齊,其實不重要。隻要滿足兩個條件就行,第一,知我;第二,確實是明主。


    他不太能判斷立場的,就是範增這類人了,也不知道究竟是作為楚人深恨秦國呢,還是在秦時不得誌才會一把年紀了還對謀反這麽上心。


    現在好了,他知道了,大概就是第二個原因,因為他看到範增也參加了考試,並且信心十足的多考了一科,寫了三頁紙的文章。


    說的是治理六國舊地的道理,現在看起來是有點陳腔濫調的,畢竟範增離鹹陽太遠,對秦國的新動向不了解。不過嬴政還是把他的文章挑出來準備用他。這個人脾氣雖然不太好,但見識和能力是有的。再說,他文章中憑著聽來的重新分封六國的幾句傳言,就洋洋灑灑寫出了不少建議,竟然也頗具道理。


    可以的話,這件事讓他操辦也不錯。


    看到淮陰時,嬴政的心情並沒什麽波動,他以為淮陰跟其他地方一樣,基本上沒有能入眼的士子。韓信的生年不詳,但這時候肯定才幾歲,不會來參加考試。


    直到他看見有一個報名了兵法科目的女子,並且成績還不錯,讓當地的縣尉不知道如何安排,隻得報了上來。


    嬴政心中一動,不得不說他這個時代不能跟後世比啊,私學興盛也是有限度的,知識總體來說還是被壟斷著。就淮陰這麽個地方,既然史書上記載著在這幾十年裏隻出一個軍事家韓信,那這個時候能在兵法上有一定造詣的人,與韓信有關係的可能性就不是一般的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皇漢武唐童現代留學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林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林煙並收藏秦皇漢武唐童現代留學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