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們不相信這個。這些年的勞役早就讓人不堪重負了,百姓都覺得這又是天子把絲綢綁在樹上向外藩顯示富貴的騙局;世家大族則以為是唐國公拍馬屁造假,而天子明知道是假依然接受的常規故事。


    不過這次假得有點過份了吧?你呈上嘉禾就算了,說地裏都是嘉禾,你腦殼壞掉了。這事做得不上路子,你馬屁拍成這樣,有點掉我們全體勛貴的價,而且把路走絕了。以後想討好天子,還有辦法超越麽。


    李淵的名聲都不好聽起來,但他老神在在,嗬嗬一笑並不分辯。


    沒有親眼看到的人,普遍都是不相信的。盡管他們不用自己種田,但農為國本,也是各家最穩定的財富來源,這種常識還是有的。要是傳出來一畝地漲收三四鬥,大家還能信,並且會跟李淵要種子。現在說四五百斤,大家就隻剩嗬嗬了。


    而麵上,他們也不得不假裝相信。楊廣這個天子即位至今,朝臣們已經多少摸清他的性子了,萬萬不能打他的臉。


    就在這樣的氣氛中,水稻成熟,玉米也即將成熟了。


    水稻的成熟期短,楊廣都不敢耽擱,天時是不給天子麵子的,他立刻移駕城外莊園,帶著他幾乎整套朝廷和外藩來觀農了。這也是他一直讓長孫晟盯著,又輪番派親信來看後才有的底氣。


    連被貶官的薛道衡都被他提前召回來了。


    李世民莊子上的農夫眼圈都紅了,小小的農莊很難站下這麽多人,宇文述提前來布置,大手一揮,把很多快收穫的農田都平了,好讓儀仗和甲士入場,一季的收穫就這麽毀了。


    李世民百般安撫,先是拖延了點時間,讓農夫趕緊收割,實在來不及的自己發下了糧食補全,才沒有讓莊子裏哭天搶地哀聲一片,勉強保持住了普天同慶的氣氛。


    楊廣對此既不知情,也不在乎,他聲勢浩大的前來觀眾,看著沉甸甸墜著的稻穗,隻覺得古往今來唯一的聖王就是他自己了。


    因此,他下令開始收割後,轉頭對李淵這個表兄也是和顏悅色:「唐國公家的二郎順應天命而得此嘉禾,有大功,叫前來讓朕看看。」


    李世民奉詔上前。他繼承了父族和母族兩邊的優勢,眼睛大鼻樑高,生得很精神的少年郎。楊廣本就對他有了濾鏡,一見之下更覺歡喜,問了幾句後讓他站到自己身邊,先等收幾畝地稱量後的結果。


    來收割的都是年富力強正當時的熟練農夫,沒有讓天子在搭起的彩棚下等太久,結果就報了上來。


    水稻的產量本就比小麥略高,沒曬幹時稱下來足有六百多斤,以後放到民間,估摸著中上的田地,怎麽也應該有三四百多的樣子,被下等田拉低之後,平均畝產也應該有兩百斤。楊廣當即傳令,取稻穗傳於眾臣觀看。


    其實哪裏還需要傳看,在場的都不是瞎子。大家隻是因為楊廣的前科,跟李淵一樣很懷疑稻田裏立著的是不是真稻子,待收割時看仔細了,已經知道確實是真「嘉禾」。


    不過楊廣既然這樣說了,大家也擺出一副沒見過世麵今天開眼界的樣子,把驚訝讚嘆全放在臉上。


    更有宇文述等近臣上前,高呼嘉禾出,乃是聖主臨世,大隋盛世無飢餒!


    薛道衡貶官至地方,看多了地方慘狀,在一旁默然無語,腹誹不斷,心說這嘉禾不太長眼,生在這種「盛世」;又想大概還是長眼了,知道民生多苦才降世,叫百姓多一點活路吧。


    正當他心理活動極為豐富的時候,突聽天子傳他上前,薛道衡也是一愣。


    原來楊廣忍下嫌隙讓薛道衡回東都,就是為了這天。


    「薛卿擅詩文,今日之事,還要薛卿記述留世,好教後世知曉啊。」


    「臣領命。」薛道衡一陣噁心,他倒是剛才有構思,但主要是誇嘉禾現世救民,以及誇種出這嘉禾的李世民。但天子這個意思,顯然是要他誇盛世聖王。


    可還能怎麽辦,隻能回家去琢磨了。


    楊廣受了眾臣一頓吹捧,飄飄然半晌,這才想起之前叫過來的李世民,這回要正式獎賞了。


    跟在江都時不一樣,那時一衝動,楊廣甚至想給李世民封侯來著。這會兒冷靜了兩三個月,他又改變了主意。


    楊廣這幾年對李淵不太顧忌了,但他這個人其實很聰明,文學治政都有可觀之處,若不是性格上的缺陷,不說做個明君,做個不功不過的庸君總是行的。李家是世襲的唐國公,如果再給二郎李世民封侯,李氏的勢頭就過了。


    所以此刻他隻是滿懷欣賞地道:「二郎年少,但聽說騎射已經有乃父之風,又立下這樣的功勞,朕便先使你做建節尉。你既長於農事,就先為朕育種吧。」


    建節尉是散官名,已是散官最高的正六品了。李世民年方十二,由白身直接成正六品,不可謂不高。


    不過李世民一邊謝恩,一邊帶著一絲倔強地道:「臣育得良種乃天意也,不過借臣之手,令此良種現世。臣家世代武勛,請陛下許臣他日疆場立功!」


    「哈哈哈哈哈!」楊廣一點也沒生氣,反而大笑喜悅,這少年深得他心啊。正是這樣,一個幾年前還是個孩童的貴族少年怎麽可能種得出這樣高產的糧食,分明是天命屬朕,托李二郎之手將良種帶到世間罷了。


    對李世民越來越欣賞,楊廣這人的性子又犯了,一時顯得特別大方,說道:「好。明年收成好,朕就委你個武職。聽說長孫晟將你當作傳人?朕就盼著你今日為朕出使突厥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皇漢武唐童現代留學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林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林煙並收藏秦皇漢武唐童現代留學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