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秦皇漢武唐童現代留學日常 作者:南林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說沒選幾何,但因為丈量田畝是個重要的事情,所以數算的卷子裏不考那些複雜的幾何題,卻也有大量實際的田畝問題要求計算。
趙常做的時候,十分懷疑這是陛下讓人出題,結果出題人把實際中遇到的難解的問題都拿來給他們算了,真的是又瑣碎又麻煩,甚至還暗搓搓夾雜了一點律法卷才應該出現的考點,要不是趙常到底讀過書了解一些,加上在家也聽大父和父親議論過類似問題,這題還真要失分。
午時他把準備的幹糧拿出來,考棚裏有個爐子,用的是蜂窩煤,但鍋碗都要自己帶。趙常不缺錢,這些帶得很齊全也很妥當。就是生火有點費功夫,要不是提前練習過,那就隻能喝涼水了。
仔細把卷子都壓好在桌上,免得被風吹到火上燒了,然後他才去點火。正在他忙活的時候,巡考的衛士經過他的考棚,他忙著生火,看了一眼就繼續低頭搗鼓專門買的「發燭」——火柴還沒搞出來,劉徹讓人先把後世這種引火物弄出來了,主要是為了軍中生火更方便,不過民間也迅速流傳開來。
還沒等他把火生起來,就聽見外麵突然有喝斥聲,求告聲,拖拽聲,一時竟亂了起來。他不敢離開考棚,伸頭想望一眼,卻被另一隊巡考衛士喝斥,嚇得趕緊把頭縮了回去,還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下午的的題已經涉及到初一內容了,趙常自學的成果一般,題量雖然小了不少,但做得更慢。中午小睡片刻恢復精力,從未時中開始一直做到酉時才結束。
明天上午會收了這份卷子下發另一科自選的試卷。趙常也不敢拖到明天早上再檢查,又吃了點東西,就小心翼翼地點起燭火,用晚上的時間將試卷檢查了兩遍,這才仔細疊好收起,吹熄燭火,將裘衣裹在身上,蜷縮在考棚裏睡了。
睡得不好,第二天做題的效率也很差,中午收卷的時候他沒來得及檢查,離開考場時未免顯得更蔫了,跟魏商會合時還在打嗬欠。
來接他們的趙豐擔心地催他上車,回去水也燒好了,泡了個熱水澡吃了熱食又睡了一覺,還被趙豐請來個醫者看了看,趙常門都沒出地歇了三天還喝了一天藥,才算把自己養好了。
魏商卻是睡了一覺就恢復了精神,待趙常想起來考場裏那次異動,想去打聽一下的時候,他已經帶了一肚子八卦興沖沖回來同他說了。
「聽說考試結果還要等兩天,我們數算科的先出,他們詩書經傳科的文章要慢慢看,考官自己都吵到陛下麵前去了,都說沒十天八天的出不來結果。」
「啊?」趙常又詫異,想想又覺得理所當然。
畢竟這是第一次科舉考試,劉徹雖然看了一腦子的成熟經驗,可也不能往他們這時候硬套。
你叫大漢的學子寫八股文?八股文是啥?
寫詩賦?那也不是人人都學過。
所以也就是寫一篇類似上書於天子建策的文章,加上所治經典的默寫與釋義罷了。再加上獨尊儒術還沒有成型,考官們自己就是五花八門信什麽的都有。默寫還好說,釋義就已經有點不同意見了,到文章更是開始辯論爭吵,上升到理念之爭朝政方向,直接吵到了劉徹麵前。
劉徹才不在現在給他們做裁判呢,他要用儒皮法骨,但他現在也不想捧著儒家獨大,搞得西漢末公羊派居然弄出什麽聖王禪讓說,硬生生還搞成了。
他看史書眼睛都直了,跟看後麵幾個皇帝胡搞和東漢末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時不一樣,在怒氣勃發之前,首先湧上來的情緒是「荒唐」——不是吧,這都能行?
他隻是哈哈一笑,說隻是選拔人才,又不是真看他們上書言事。隻管看他們文章寫得如何,不必在意他們的觀點嘛。
定下這個標準,才勉強摁住了以董仲舒為代表的考官們。況且劉徹也會慢慢將所有考生的文章都看一遍,也算是壓製了這些考官以私心定名額的可能。
劉徹想,下次考試還是得細分一下,這次隻是把農醫法兵四類卷子分出來批改了,這四類就沒人吵到他麵前來。而百家學說大部分都沉寂了,於是跟儒家合起來批閱,這就鬧得他頭大了吧。
光是儒家自己就快打起來了!
這些細節,外麵的考生就不清楚了,魏商自然也打聽不到,他們隻為自己數算科沒這麽麻煩而慶幸。
不過魏商打聽到另一件事,跟趙常遇到的考場異動有關。
「就是方士那群人裏的,我聽見他們吃飯時對答案,並且痛罵那個惹出來事的蠢貨了。」
趙常裹著裘衣伸長了脖子,好奇死了,「到底出什麽事了,進場查那麽嚴,他竟真帶進了東西?我雖未看見但聽得清楚,當場就讓抓走了!」
「兄長哪裏想得到——沒人想得到,也就是他們這些方士了!」魏商此時說來都還有驚嘆的意味,「廷尉府傳出來的消息,巡查的衛士喝酒時跟人說的。那人帶的稿紙上密密的抄滿了字。」
「不可能啊!」趙常回憶了一下門口查抄的情況,忽然一驚,「是串通了人?」
「不曾。」魏商看趙豐也在催問,不再賣關子,笑道,「兄長想想,這是個方士。他啊,用的是方士的手段,也就是化學的手段,花不少錢買了糖,用糖水在紙上寫字,幹後自然隱去了。但大家點火燒水時,他悄悄拿紙在火上烘烤,字便顯現了出來。這手段也算隱秘,可惜人沒腦子,叫警覺的衛士抓了個正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趙常做的時候,十分懷疑這是陛下讓人出題,結果出題人把實際中遇到的難解的問題都拿來給他們算了,真的是又瑣碎又麻煩,甚至還暗搓搓夾雜了一點律法卷才應該出現的考點,要不是趙常到底讀過書了解一些,加上在家也聽大父和父親議論過類似問題,這題還真要失分。
午時他把準備的幹糧拿出來,考棚裏有個爐子,用的是蜂窩煤,但鍋碗都要自己帶。趙常不缺錢,這些帶得很齊全也很妥當。就是生火有點費功夫,要不是提前練習過,那就隻能喝涼水了。
仔細把卷子都壓好在桌上,免得被風吹到火上燒了,然後他才去點火。正在他忙活的時候,巡考的衛士經過他的考棚,他忙著生火,看了一眼就繼續低頭搗鼓專門買的「發燭」——火柴還沒搞出來,劉徹讓人先把後世這種引火物弄出來了,主要是為了軍中生火更方便,不過民間也迅速流傳開來。
還沒等他把火生起來,就聽見外麵突然有喝斥聲,求告聲,拖拽聲,一時竟亂了起來。他不敢離開考棚,伸頭想望一眼,卻被另一隊巡考衛士喝斥,嚇得趕緊把頭縮了回去,還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下午的的題已經涉及到初一內容了,趙常自學的成果一般,題量雖然小了不少,但做得更慢。中午小睡片刻恢復精力,從未時中開始一直做到酉時才結束。
明天上午會收了這份卷子下發另一科自選的試卷。趙常也不敢拖到明天早上再檢查,又吃了點東西,就小心翼翼地點起燭火,用晚上的時間將試卷檢查了兩遍,這才仔細疊好收起,吹熄燭火,將裘衣裹在身上,蜷縮在考棚裏睡了。
睡得不好,第二天做題的效率也很差,中午收卷的時候他沒來得及檢查,離開考場時未免顯得更蔫了,跟魏商會合時還在打嗬欠。
來接他們的趙豐擔心地催他上車,回去水也燒好了,泡了個熱水澡吃了熱食又睡了一覺,還被趙豐請來個醫者看了看,趙常門都沒出地歇了三天還喝了一天藥,才算把自己養好了。
魏商卻是睡了一覺就恢復了精神,待趙常想起來考場裏那次異動,想去打聽一下的時候,他已經帶了一肚子八卦興沖沖回來同他說了。
「聽說考試結果還要等兩天,我們數算科的先出,他們詩書經傳科的文章要慢慢看,考官自己都吵到陛下麵前去了,都說沒十天八天的出不來結果。」
「啊?」趙常又詫異,想想又覺得理所當然。
畢竟這是第一次科舉考試,劉徹雖然看了一腦子的成熟經驗,可也不能往他們這時候硬套。
你叫大漢的學子寫八股文?八股文是啥?
寫詩賦?那也不是人人都學過。
所以也就是寫一篇類似上書於天子建策的文章,加上所治經典的默寫與釋義罷了。再加上獨尊儒術還沒有成型,考官們自己就是五花八門信什麽的都有。默寫還好說,釋義就已經有點不同意見了,到文章更是開始辯論爭吵,上升到理念之爭朝政方向,直接吵到了劉徹麵前。
劉徹才不在現在給他們做裁判呢,他要用儒皮法骨,但他現在也不想捧著儒家獨大,搞得西漢末公羊派居然弄出什麽聖王禪讓說,硬生生還搞成了。
他看史書眼睛都直了,跟看後麵幾個皇帝胡搞和東漢末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時不一樣,在怒氣勃發之前,首先湧上來的情緒是「荒唐」——不是吧,這都能行?
他隻是哈哈一笑,說隻是選拔人才,又不是真看他們上書言事。隻管看他們文章寫得如何,不必在意他們的觀點嘛。
定下這個標準,才勉強摁住了以董仲舒為代表的考官們。況且劉徹也會慢慢將所有考生的文章都看一遍,也算是壓製了這些考官以私心定名額的可能。
劉徹想,下次考試還是得細分一下,這次隻是把農醫法兵四類卷子分出來批改了,這四類就沒人吵到他麵前來。而百家學說大部分都沉寂了,於是跟儒家合起來批閱,這就鬧得他頭大了吧。
光是儒家自己就快打起來了!
這些細節,外麵的考生就不清楚了,魏商自然也打聽不到,他們隻為自己數算科沒這麽麻煩而慶幸。
不過魏商打聽到另一件事,跟趙常遇到的考場異動有關。
「就是方士那群人裏的,我聽見他們吃飯時對答案,並且痛罵那個惹出來事的蠢貨了。」
趙常裹著裘衣伸長了脖子,好奇死了,「到底出什麽事了,進場查那麽嚴,他竟真帶進了東西?我雖未看見但聽得清楚,當場就讓抓走了!」
「兄長哪裏想得到——沒人想得到,也就是他們這些方士了!」魏商此時說來都還有驚嘆的意味,「廷尉府傳出來的消息,巡查的衛士喝酒時跟人說的。那人帶的稿紙上密密的抄滿了字。」
「不可能啊!」趙常回憶了一下門口查抄的情況,忽然一驚,「是串通了人?」
「不曾。」魏商看趙豐也在催問,不再賣關子,笑道,「兄長想想,這是個方士。他啊,用的是方士的手段,也就是化學的手段,花不少錢買了糖,用糖水在紙上寫字,幹後自然隱去了。但大家點火燒水時,他悄悄拿紙在火上烘烤,字便顯現了出來。這手段也算隱秘,可惜人沒腦子,叫警覺的衛士抓了個正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