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秦皇漢武唐童現代留學日常 作者:南林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裏,畫一條輔助線就能解了。」
魏商嚇了一跳,真的跳了起來。趙常才看清這是個麵龐稚嫩,生得卻比自己壯兩圈的少年人,手上拿的是一本幾何題集,頗為眼熟,跟他們縣裏的一模一樣。
趙常心生親切,也不管魏商已經擺出警戒的架勢,笑著自我介紹道:「我也是學這個,準備去長安考試的。你要不要同我一起走?」
魏商也就愣了一下,立刻拋了手中的樹枝大拜:「兄長提攜之恩,弟沒齒難忘!」
很久之後,趙常突然想起來,問魏商:「那天我說和你一起去長安考試,你道謝也就罷了,為何要行那樣的大禮,倒叫我慌了。」
魏商無語地回答他:「數算理化之類的學問,就是因為學的人少,才容易考。兄長見了我這樣的同考之人,不想著少一個對手,卻主動要帶我去長安。弟不大禮相謝,那還能算是個人嗎?」
兄長赤子之心,可真不適合做官,魏商第n次地想到。
第53章 大漢科舉
進入長安城, 一個鄉下窮苦出身的土包子,兩個邊郡粗獷之地生長的土包子,頓時眼睛都不夠用了, 站在街頭左顧右盼, 一時都不知道去哪裏投宿。
魏商遲疑道:「如今才七月末, 九月方考, 住一個月要多少錢?還是找戶人家,看能不能短賃兩月, 兄長認為如何?」
趙常還在左顧右盼, 看不夠長安的繁華, 啊了一聲, 正想說不差錢,趙豐已經說他去問了。趙常無所謂的,便點了點頭, 「好, 也不要隻賃兩月, 怎麽也要賃上一兩年才行啊。」
魏商詫異地看向他, 趙常反而不解, 疑惑地道:「你在家時沒打聽過嗎,縣中藏書隻是初級,要學得深就要到長安來。我們若是這次考不中,自然要留在長安才能找到明師。至不濟也能向旁人求教。在家獨自苦讀怎麽能行, 我將不會做的題目抄在紙上, 已經裝訂到一掌之厚了,遇上你才幫我解了數題。」他嘆著氣說, 「下次再考,定是要難得多, 回家就真是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魏商一時無語,拱了拱手,表示受教了。
並不是他不懂這個道理,實在是他這種窮人的思路不在一條線上。而且趙常這麽說,顯然是直接把他帶上了。他若說推辭不受這個恩惠也未免矯情,大恩不言謝,他自己記著就好。
趙豐便去找人賃屋,此時不像後世,頭一回科考,根本沒有專門的考生生意,也沒有後世的寺院給貧寒士子投宿。不過好在他們來得早,趙豐很快在一個不算特別偏的地方租到了人家閑置的宅子,連家僕也一起搬了進去。
接下來一個多月,兩人也沒有一味地讀書解題,而是四處尋找參加數理科考試的學子,交流心得、打聽消息,不一而足。
他們從縣裏或買或抄,得到的教材是一樣的,都是長安印刷後發到縣中,又令縣中自己雕版,若是賣得多了再印了補上的書籍。但人之天份不同,各自學出來的結果也確實不一樣。
趙常積下的那好些問題,半個月後長安城裏人陸續多了起來,還真遇上能替他解答的。有那不樂意教人的,他也不在意,換個人問就是了。
魏商卻是在打聽別的。到了八月底,再次確認報名的時候,他對趙常說:「兄長和我一起報物理吧。」
他們數理科的考試是這樣的,數算必考,另外可以自己選報一門,幾何、物理、化學,任選一門。
趙常本來打算報的是幾何,他幾何學得稍好一點,也沒瞞著魏商,這一下被魏商搞得糊塗了,「物理?為什麽要改成物理?」
「這些天問下來,兄長沒發現麽?幾何學好了,極利於丈量田畝,有誌於仕途者,多於數算之外鑽研這門學問。況且這門學問,朝廷給的書隻是換了些稱呼,解題更方便了,道理卻是不變的。有人家學淵源,早有基礎,我們怎麽拚得過他們。」
這說得趙常臉色都頹唐下來了。是的,就跟經書一樣,少了家學和名師的傳承就是不行,他家雖富裕,卻也不能給他什麽助力。
魏商卻不慌,又道:「化學這一科學得人倒是少。但兄長發現沒有,有一夥人常在一塊,不與我等同行。我有意去攀談,到底看出了他們的底子?」
「怎麽,還有作奸犯科的混進來?」趙常悚然,甚至想立刻喊趙豐去報官,害怕惡人跟著魏商找過來了。
魏商笑道:「非也。他們原都是方士!」
趙常表情都繃不住了。怎麽回事,怎麽還有方士來跟他們爭前途的?
這跟劉徹也有點關係。
他回來之後,一想到那些方士竟然敢用後世小兒科的戲法手段欺騙自己,還騙娶了他的女兒,頭上就要冒火。百忙中他都沒忘了下一道詔書,禁民間方士,直呼其為騙子。
詔書一出,方士們風流雲散,各找出路去了。有的方士隱匿在仍然信這一套的王公貴族府中;有的方士仗著官府在民間查得不嚴,還在鄉間行騙;有的方士屬於醫丹不分家,行醫為生倒也不愁;有的方士則是自己也確實信煉丹那套玩意,懷著對抗不公的悲壯心態在山中繼續煉丹求仙。
還有的既沒恆心,又沒人脈,還沒手段,膽子又小不敢再從事這行,就隻好轉行了。
作為方士,他們多數也識得幾個字,會念幾句書。走煉丹那一脈的,更是對各種材料比較熟悉。
其中有些父子傳承的,做老子的靠騙人積下一些財富,本來帶兒子入行,現在不成了,就叫兒子讀書。有些自己也不過二三十歲的,同樣在找新的生存路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魏商嚇了一跳,真的跳了起來。趙常才看清這是個麵龐稚嫩,生得卻比自己壯兩圈的少年人,手上拿的是一本幾何題集,頗為眼熟,跟他們縣裏的一模一樣。
趙常心生親切,也不管魏商已經擺出警戒的架勢,笑著自我介紹道:「我也是學這個,準備去長安考試的。你要不要同我一起走?」
魏商也就愣了一下,立刻拋了手中的樹枝大拜:「兄長提攜之恩,弟沒齒難忘!」
很久之後,趙常突然想起來,問魏商:「那天我說和你一起去長安考試,你道謝也就罷了,為何要行那樣的大禮,倒叫我慌了。」
魏商無語地回答他:「數算理化之類的學問,就是因為學的人少,才容易考。兄長見了我這樣的同考之人,不想著少一個對手,卻主動要帶我去長安。弟不大禮相謝,那還能算是個人嗎?」
兄長赤子之心,可真不適合做官,魏商第n次地想到。
第53章 大漢科舉
進入長安城, 一個鄉下窮苦出身的土包子,兩個邊郡粗獷之地生長的土包子,頓時眼睛都不夠用了, 站在街頭左顧右盼, 一時都不知道去哪裏投宿。
魏商遲疑道:「如今才七月末, 九月方考, 住一個月要多少錢?還是找戶人家,看能不能短賃兩月, 兄長認為如何?」
趙常還在左顧右盼, 看不夠長安的繁華, 啊了一聲, 正想說不差錢,趙豐已經說他去問了。趙常無所謂的,便點了點頭, 「好, 也不要隻賃兩月, 怎麽也要賃上一兩年才行啊。」
魏商詫異地看向他, 趙常反而不解, 疑惑地道:「你在家時沒打聽過嗎,縣中藏書隻是初級,要學得深就要到長安來。我們若是這次考不中,自然要留在長安才能找到明師。至不濟也能向旁人求教。在家獨自苦讀怎麽能行, 我將不會做的題目抄在紙上, 已經裝訂到一掌之厚了,遇上你才幫我解了數題。」他嘆著氣說, 「下次再考,定是要難得多, 回家就真是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魏商一時無語,拱了拱手,表示受教了。
並不是他不懂這個道理,實在是他這種窮人的思路不在一條線上。而且趙常這麽說,顯然是直接把他帶上了。他若說推辭不受這個恩惠也未免矯情,大恩不言謝,他自己記著就好。
趙豐便去找人賃屋,此時不像後世,頭一回科考,根本沒有專門的考生生意,也沒有後世的寺院給貧寒士子投宿。不過好在他們來得早,趙豐很快在一個不算特別偏的地方租到了人家閑置的宅子,連家僕也一起搬了進去。
接下來一個多月,兩人也沒有一味地讀書解題,而是四處尋找參加數理科考試的學子,交流心得、打聽消息,不一而足。
他們從縣裏或買或抄,得到的教材是一樣的,都是長安印刷後發到縣中,又令縣中自己雕版,若是賣得多了再印了補上的書籍。但人之天份不同,各自學出來的結果也確實不一樣。
趙常積下的那好些問題,半個月後長安城裏人陸續多了起來,還真遇上能替他解答的。有那不樂意教人的,他也不在意,換個人問就是了。
魏商卻是在打聽別的。到了八月底,再次確認報名的時候,他對趙常說:「兄長和我一起報物理吧。」
他們數理科的考試是這樣的,數算必考,另外可以自己選報一門,幾何、物理、化學,任選一門。
趙常本來打算報的是幾何,他幾何學得稍好一點,也沒瞞著魏商,這一下被魏商搞得糊塗了,「物理?為什麽要改成物理?」
「這些天問下來,兄長沒發現麽?幾何學好了,極利於丈量田畝,有誌於仕途者,多於數算之外鑽研這門學問。況且這門學問,朝廷給的書隻是換了些稱呼,解題更方便了,道理卻是不變的。有人家學淵源,早有基礎,我們怎麽拚得過他們。」
這說得趙常臉色都頹唐下來了。是的,就跟經書一樣,少了家學和名師的傳承就是不行,他家雖富裕,卻也不能給他什麽助力。
魏商卻不慌,又道:「化學這一科學得人倒是少。但兄長發現沒有,有一夥人常在一塊,不與我等同行。我有意去攀談,到底看出了他們的底子?」
「怎麽,還有作奸犯科的混進來?」趙常悚然,甚至想立刻喊趙豐去報官,害怕惡人跟著魏商找過來了。
魏商笑道:「非也。他們原都是方士!」
趙常表情都繃不住了。怎麽回事,怎麽還有方士來跟他們爭前途的?
這跟劉徹也有點關係。
他回來之後,一想到那些方士竟然敢用後世小兒科的戲法手段欺騙自己,還騙娶了他的女兒,頭上就要冒火。百忙中他都沒忘了下一道詔書,禁民間方士,直呼其為騙子。
詔書一出,方士們風流雲散,各找出路去了。有的方士隱匿在仍然信這一套的王公貴族府中;有的方士仗著官府在民間查得不嚴,還在鄉間行騙;有的方士屬於醫丹不分家,行醫為生倒也不愁;有的方士則是自己也確實信煉丹那套玩意,懷著對抗不公的悲壯心態在山中繼續煉丹求仙。
還有的既沒恆心,又沒人脈,還沒手段,膽子又小不敢再從事這行,就隻好轉行了。
作為方士,他們多數也識得幾個字,會念幾句書。走煉丹那一脈的,更是對各種材料比較熟悉。
其中有些父子傳承的,做老子的靠騙人積下一些財富,本來帶兒子入行,現在不成了,就叫兒子讀書。有些自己也不過二三十歲的,同樣在找新的生存路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