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秦皇漢武唐童現代留學日常 作者:南林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嬴政看看手機上的微信消息,略有無奈。
之前是他主動發消息比較多。因為他看高中史政課本,有不理解的地方會問。劉敏隻有忙過一陣有空的時候才會集中回復。
但這會兒送李世民坐高鐵,中間還要換乘,劉敏就跟老母雞護崽似的不放心,一會兒發一條消息過來叮囑他,就怕他們把孩子丟了。
她哪知道李世民這一來一回的,實際年紀其實已經十三四歲了。十四歲了啊!他都已經成為秦王在權臣陰影下學著治國了;李世民自己再過兩年都成親了,再大點都應募投軍去雁門關救楊廣去了。
就坐個車而已還能丟了?
但劉書記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們把李世民丟村裏自己去了西安,明白他們其實並沒有親屬關係,彼此的聯繫並不緊密,所以對他們很不放心,還特意叫他接到人之後拍個照片。
嬴政雖然做了多年的大王,好歹還不是後來的始皇帝,人跟人相處的方式也沒完全忘光,不太好過河拆橋完全不理會,隻得應下來,叫上劉徹準備去接人。
卻說李世民一臉新鮮的進了站,回憶了一下自己查到的攻略和劉敏教他的內容,雖然一開始跑反了,但很快問了車站的工作人員,找到了自己的車廂和座位,坐下來先向劉敏和他們仨的微信群裏報訊:「坐上車啦!」
劉敏很快回了消息,誇他棒棒的,仍是讓他小心,尤其換乘的時候。
李世民不由咧開了嘴。嘿,他心理年齡十足十是個少年郎了。在他們那,要是平時表現得成熟一點,家裏真有大事都可以列席旁聽了。
劉姐還用哄小孩子的口氣誇他,感覺怪怪的。
但還是很開心呀!
秦王漢武就挺冷淡的,一個哦了一聲,一個幹脆沒回。
他看了下,確定大家沒什麽事跟他說了,就把手機收起來,包放在腿上,從包裏拿出明史來看——回去的這兩年他真沒閑著,除了練武讀書,自學到初中課程之外,還陸陸續續把《新唐書》跟《舊唐書》看完了。
當然,僅僅是看個大略,了解一下發生的事情。真要深入,還得去讀專業人士的解讀。李世民已經大概想過了,既要看唐史專家對大唐社會各方麵的剖析,從租庸調的崩潰到河北與中央的離心,從門閥與皇權的消長到漕運糧食的組織;還要看具體政治事件由點及麵的研究。
這些都看過了,他還得了解唐之後各朝的製度,看專家豎向的聯繫分析,歷史長河中稅製的變革,中央集權的加強,世家門閥消解,士紳的後來居上……
要看的書多著呢,幸好他年紀小,兩邊來回,可以騰出時間。高中之後更深的科學知識他就不花太多時間了,等他掌了權,可以安排別人來學,他自己還是應該多學治國之道才是。
所以他現在的閑暇時光,就用來讀其他朝代的史書了——不過元史被他放過了,胡人不足百年的亂政,他覺得沒啥好借鑑的。
是學近百年不開科呢,還是學近百年不治河;是學人分四等呢,還是學收稅都交給包稅人;是學圈地作牧場,還是學王朝末年才治河,結果百萬役夫聚集造反,一舉亡國呢……不學不學,沒啥好學的。
一路無話,隻換乘時花了點時間,在候車廳看書等車的時候,隔壁的一對小情侶好奇地看著他。李世民察覺到了,抬頭沖他們笑了笑,兩人不好意思地移開了目光。
主要是他跟另兩人一樣,盡管回去之後會恢復離開時的狀態,但叫他們一刀把頭髮剪了,心理上還是過不去那一關。
他們現在是把頭髮紮了個馬尾,嬴政一臉冷峻像個特立獨行的非主流;劉徹不用偽裝一紮起來就像個放蕩不羈愛自由的藝術家,居然都不算違和。吸睛是有點,但嬴政這個身高本來就吸睛,也不差這點了,劉徹是不在乎人家看他,反正人也是看一眼就移開視線了。
隻有李世民,小小年紀這個樣子多少有點不倫不類,難免引人矚目,年紀又小,人家難免多盯他幾眼。
再上車,李世民有點困了,把書合上想打個盹,身邊坐下個人來也沒在意。但才合上眼想眯一會,就聽見身邊兩個人一言一語地越說越急,竟吵了起來。
睜眼一看,他靠窗坐,旁邊靠過道的座位上坐了個六十左右的幹瘦老男人,正蹺著腿翻著眼睛,嘴裏罵罵咧咧的,一串髒話裏夾著什麽「我就坐這兒」、「關你屁事」之類的話。
旁邊站著跟他吵架,聲音已經控製不住越來越高的短髮姑娘看著是個外向潑辣的性子,可惜對上這麽個滾刀肉也沒有用,氣得臉都紅了。周圍人已經拿出手機在拍了,乘務也過來在勸了,但八成解決不了。
李世民本來是個尊老的人,這個年紀不管在這個時代還是他那個時代,都是個老人了,但這男人他實在尊重不起來,望之而生厭。
吵得很明白了,這男的隻買到站票,但他上來之後一屁股坐在人家位置上不挪窩了。李世民坐車前了解過,站票可以找位置坐,但位置的主人來了就要讓開,這跟他吵架的女子應該就是座位的主人,被他占了位置不讓。
李世民把架起的小桌子收了起來,平靜地站起身,把背包放在了座位上。那老男人以為他要上廁所,又向他翻了下眼睛,還是不動,心想他才不會讓開,給人可趁之機呢。
李世民沒睬他,手在椅背上一撐,從他腿上連跨帶跳地越過去了,沒等他罵人,轉身抓住他的衣領,猛的往外一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之前是他主動發消息比較多。因為他看高中史政課本,有不理解的地方會問。劉敏隻有忙過一陣有空的時候才會集中回復。
但這會兒送李世民坐高鐵,中間還要換乘,劉敏就跟老母雞護崽似的不放心,一會兒發一條消息過來叮囑他,就怕他們把孩子丟了。
她哪知道李世民這一來一回的,實際年紀其實已經十三四歲了。十四歲了啊!他都已經成為秦王在權臣陰影下學著治國了;李世民自己再過兩年都成親了,再大點都應募投軍去雁門關救楊廣去了。
就坐個車而已還能丟了?
但劉書記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們把李世民丟村裏自己去了西安,明白他們其實並沒有親屬關係,彼此的聯繫並不緊密,所以對他們很不放心,還特意叫他接到人之後拍個照片。
嬴政雖然做了多年的大王,好歹還不是後來的始皇帝,人跟人相處的方式也沒完全忘光,不太好過河拆橋完全不理會,隻得應下來,叫上劉徹準備去接人。
卻說李世民一臉新鮮的進了站,回憶了一下自己查到的攻略和劉敏教他的內容,雖然一開始跑反了,但很快問了車站的工作人員,找到了自己的車廂和座位,坐下來先向劉敏和他們仨的微信群裏報訊:「坐上車啦!」
劉敏很快回了消息,誇他棒棒的,仍是讓他小心,尤其換乘的時候。
李世民不由咧開了嘴。嘿,他心理年齡十足十是個少年郎了。在他們那,要是平時表現得成熟一點,家裏真有大事都可以列席旁聽了。
劉姐還用哄小孩子的口氣誇他,感覺怪怪的。
但還是很開心呀!
秦王漢武就挺冷淡的,一個哦了一聲,一個幹脆沒回。
他看了下,確定大家沒什麽事跟他說了,就把手機收起來,包放在腿上,從包裏拿出明史來看——回去的這兩年他真沒閑著,除了練武讀書,自學到初中課程之外,還陸陸續續把《新唐書》跟《舊唐書》看完了。
當然,僅僅是看個大略,了解一下發生的事情。真要深入,還得去讀專業人士的解讀。李世民已經大概想過了,既要看唐史專家對大唐社會各方麵的剖析,從租庸調的崩潰到河北與中央的離心,從門閥與皇權的消長到漕運糧食的組織;還要看具體政治事件由點及麵的研究。
這些都看過了,他還得了解唐之後各朝的製度,看專家豎向的聯繫分析,歷史長河中稅製的變革,中央集權的加強,世家門閥消解,士紳的後來居上……
要看的書多著呢,幸好他年紀小,兩邊來回,可以騰出時間。高中之後更深的科學知識他就不花太多時間了,等他掌了權,可以安排別人來學,他自己還是應該多學治國之道才是。
所以他現在的閑暇時光,就用來讀其他朝代的史書了——不過元史被他放過了,胡人不足百年的亂政,他覺得沒啥好借鑑的。
是學近百年不開科呢,還是學近百年不治河;是學人分四等呢,還是學收稅都交給包稅人;是學圈地作牧場,還是學王朝末年才治河,結果百萬役夫聚集造反,一舉亡國呢……不學不學,沒啥好學的。
一路無話,隻換乘時花了點時間,在候車廳看書等車的時候,隔壁的一對小情侶好奇地看著他。李世民察覺到了,抬頭沖他們笑了笑,兩人不好意思地移開了目光。
主要是他跟另兩人一樣,盡管回去之後會恢復離開時的狀態,但叫他們一刀把頭髮剪了,心理上還是過不去那一關。
他們現在是把頭髮紮了個馬尾,嬴政一臉冷峻像個特立獨行的非主流;劉徹不用偽裝一紮起來就像個放蕩不羈愛自由的藝術家,居然都不算違和。吸睛是有點,但嬴政這個身高本來就吸睛,也不差這點了,劉徹是不在乎人家看他,反正人也是看一眼就移開視線了。
隻有李世民,小小年紀這個樣子多少有點不倫不類,難免引人矚目,年紀又小,人家難免多盯他幾眼。
再上車,李世民有點困了,把書合上想打個盹,身邊坐下個人來也沒在意。但才合上眼想眯一會,就聽見身邊兩個人一言一語地越說越急,竟吵了起來。
睜眼一看,他靠窗坐,旁邊靠過道的座位上坐了個六十左右的幹瘦老男人,正蹺著腿翻著眼睛,嘴裏罵罵咧咧的,一串髒話裏夾著什麽「我就坐這兒」、「關你屁事」之類的話。
旁邊站著跟他吵架,聲音已經控製不住越來越高的短髮姑娘看著是個外向潑辣的性子,可惜對上這麽個滾刀肉也沒有用,氣得臉都紅了。周圍人已經拿出手機在拍了,乘務也過來在勸了,但八成解決不了。
李世民本來是個尊老的人,這個年紀不管在這個時代還是他那個時代,都是個老人了,但這男人他實在尊重不起來,望之而生厭。
吵得很明白了,這男的隻買到站票,但他上來之後一屁股坐在人家位置上不挪窩了。李世民坐車前了解過,站票可以找位置坐,但位置的主人來了就要讓開,這跟他吵架的女子應該就是座位的主人,被他占了位置不讓。
李世民把架起的小桌子收了起來,平靜地站起身,把背包放在了座位上。那老男人以為他要上廁所,又向他翻了下眼睛,還是不動,心想他才不會讓開,給人可趁之機呢。
李世民沒睬他,手在椅背上一撐,從他腿上連跨帶跳地越過去了,沒等他罵人,轉身抓住他的衣領,猛的往外一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