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秦王目光清明,他又收回了這個荒唐的想法,重新去審視那個「地球儀」。


    嬴政帶去的黃金不能兌換太多,隻能壓價出手了帶去的幾塊玉,還隻有羊脂玉賣得出價。劉徹也是如此。玉璽空間不算很大,大部分放了糧種,剩下的空間都是一捆捆的書與資料,本來也不用上許多錢。


    隻是一來還有一點空間不想浪費,他們打造了一些樣品回來;二來他們還僱人搜集資料或是做設計圖,花了不少錢。最後是李世民說自己暫時用不上,慷慨的把自己帶的首飾借給他們先用了。


    這個地球儀,就是嬴政與劉徹在梨村時走汪教授的關係,找了個歷史教授,畫了這個大秦尚未統一時的世界地圖。又請劉敏幫忙找了個小廠子特別定做而成,比正常的價格貴了不少。


    韓非和李斯都沒有對「球體」人怎麽沒掉下去發出疑問。在他們的觀念裏,如果大地真是一個球,人卻沒有覺得顛倒,那上天自然有其道理,沒什麽好多問的。


    韓非看到了秦,也看到了自家的韓國,以及其他諸國。嬴政沒有去撥弄,讓他二人看得仔細,並對他們講解地球儀上的色彩各自代表了什麽。


    於是別處不知,秦韓之間的山川平原,果然與現實對應,一眼看去不見什麽差錯。


    隻是……


    兩人都是當世人傑,不由都將目光移向七國之外,匈奴東胡之外,那片更為廣闊無垠的土地。韓非一時震動,竟然立刻明白了秦王的意思。


    嬴政這時才輕輕一撥,將西域指給他們,又慢慢向西滑去,讓他們看那大夏乃至塞琉古羅馬埃及馬其頓。


    又一一說起當地地理氣候,人文歷史。皆非野蠻之地也,亦大爭之世也。


    「西域不難。」已經掌握了西域地理的嬴政口氣淡淡,「待四海一,寡人便著手驅逐匈奴,鑿空西域,而諸侯願臣於秦者,當為寡人征西,而後寡人將封諸公子於此。諸侯或往西去,或往南行,為寡人開拓天下,事寡人如事周天子。」


    倘若有本事,自己能打到地中海,那隻管去。嬴政自然也想要更多的土地,但是眼下這片土地已經快把秦撐死了,他不能急。就讓自己的兒子跟諸侯爭鋒征伐圈地吧,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寡人聞孟子有言: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大秦一統之後,若無敵國,寡人亦恐子孫不肖,不能繼寡人基業。如此,或許於秦國亦有益處。」


    若是嗣君不肖,分封於外的嬴姓公子有本事奪位,那也是他嬴政的子嗣。就如同劉漢那文帝入主中樞,開文景之治,又如光武中興,再如中山靖王之後劉備奮起而立季漢。


    大秦也需要這樣的機會。


    至不濟,外域難以重奪神州,也能留下他的血脈,而不是蝟集於鹹陽,被人一網打盡。


    在外部敵國環伺之下,秦若仍然強盛,自然可以再度一天下,將諸國向更西處驅馳,這是他所期望的事,但不是他所能決定的事了。


    李斯其實有一些不同意見,不過此時他與秦王君臣遇合未久,還沒有到盡吐心胸的地步,暫時壓下了進言的念頭。他隻看大海那邊,更有一片土地,正想細看,嬴政卻停止了撥動,淡淡道:「那一處太遠,海船尚不能及,先不必看了。先生以為如何?」


    韓非喃喃道:「大王、王、王之意、意……」


    李斯不由嘆了口氣,替他道:「大王之意,可是秦將一統天下,卻未必亡諸侯?」


    韓非聽他替自己說出來了,便點頭,充滿希望的看著秦王。


    嬴政淡笑頷首:「然也。」


    六國可以遷封地,奉秦王為天子,而受封於化外之地;效祖先之德行,櫛風沐雨,篳路藍縷,為天子鎮遠邦,得享富貴數百年。至於數百年後,就看各自子孫賢與不肖,各自的造化了。


    這當然不舒服,現在叫享慣了富貴的諸侯去當然也是不肯的。但是都要被秦滅國了,還有什麽肯不肯。這個不肯,那換個肯的去便是。


    便如此時,秦王便隱隱含笑,帶著三分玩笑之意的說道:「若是韓王不願去,先生可願去?」


    韓非雙手舉過頭頂,莊重行禮伏地:「臣、臣韓、韓、韓非,願!」


    包括李斯在內,三人都很明白,秦王並非真的讓韓非去做韓王,而是以此問他,是不是願意從此為秦所用。


    韓非都四十五歲了,秦尚未滅六國,更不要說平西域,再封六國於西域以西。


    到那時候韓非還活沒活著都不知道,談何做韓王。


    隻不過是交易而已。若韓非違逆,仍不肯從秦王,那麽這麽一個當前就能看得出將滅的國家,秦也沒必要留著分封了。韓之社稷是否得存,全看韓非如何選擇。


    而韓非選擇,入秦,存韓,為秦盡所學,為韓全忠義。


    第30章 倒轉屠龍術


    韓非著書, 論及為君者之「法、術、勢」,但他本人卻沒有多少為政經驗。此時他一心想的是故國存亡,並沒有多想秦王的舉動。反而是李斯在旁默默, 思及《韓非子》中所言, 「明主之所導製其臣者, 二柄而已矣。二柄者, 刑德也。何謂刑德?曰: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為人臣者畏誅罰而利慶賞, 故人主自用其刑德, 則群臣畏其威而歸其利矣。」


    韓國已是必亡之國, 大王卻以存其社稷而換韓非之入秦, 如此重賞,又是想讓韓非做什麽呢?韓非之書已經呈上,韓非此人, 究竟還能為大王做什麽, 才值得這樣的重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皇漢武唐童現代留學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林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林煙並收藏秦皇漢武唐童現代留學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