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劉徹那時就破壞了這種平衡,又沒能建立起新的平衡,時局會怎麽發展就不好說了。


    用科舉嗎?士紳階層與帝王分權乃至爭權,看一看後世王朝,教訓也是不少。


    能做到萬世一係的有嗎?也有的,但他們瞄也沒瞄過一眼那個島上小國。地狹物瘠,沒有可以參考的價值。


    也有強行為百姓規定身份等級的朝代,隻是那樣的製度甚至沒有經過行不通進而廢除的過程,在執行的時候就已經自然而然的執行不下去了,反而因此帶來許多隱患和麻煩。


    這裏是華夏啊,一個早在商周乃至更早的夏王朝時代,誕生於江河流域的文明就已經跨越山水進行交流的文明,那是很難像一個沒有外力幹涉的封閉小國那樣運行的。


    即使他們真的能做到,在遙遠的未來,這個國家還將麵臨另一個文明挾科技之威的侵略,他們要做這樣的罪人嗎?


    嬴政倒是不由得笑了笑,輕輕搖頭,他們可做不了這個罪人。地理、人文、歷史,共同鑄造了他們的文明和生活方式,註定那樣的「萬世一係」不可能做到。史書上他的夢想,現在看來確實是顯得狂妄了。


    那麽,漢武帝劉徹,你打算怎麽做呢?


    他們討論過許多,但他沒有問過劉徹會不會做點什麽。因為他覺得,能與他一樣有這趟奇蹟之旅的漢武帝,不是一個顧及四百年社稷就畏首畏尾,不敢加以改變的庸人。


    嬴政收回思緒,想著他的大秦。他的不幸在於,帝國尚未建立,已經知道身死後三年,天下傾覆。


    而這傾覆,非止胡亥之荒淫無能,也非止趙高之亂政。至於李斯,他不過是想做個權相而已,與歷來新君繼位後的秦相無甚差別,不必放在心上。嬴政初始憤怒之後,隔了這段時間,已經能冷靜地看待「身後」的人與事了。


    就算他早早立下太子,選了一個「類我」的兒子,天下的危機也無非是延後,除非新君亦是後世可稱「千古一帝」的人物,能生生解決這亂世餘響,真正建立起大秦的統治。


    在吸引了六國讎恨的大秦,沒有從後世回溯的機會,想做到這一點很難,就算讓劉邦來也不行。沒有一個新的亂世將六國重新洗刷一遍,結束了這種仇恨,大秦就始終是個靶子。


    嬴政看過史書中他的子嗣裏不多的記載,並不覺得自己能幸運到有這麽個儲君。這方麵他的運氣跟劉徹是反的,一個幸運之極,一個倒黴到沒話說。


    不如他自己來。


    看著自己親書的分封二字,嬴政輕輕頷首。劉徹極力推薦分封之製,他記在了紙上,劉徹便以為他要用了,又詳說推恩令,顯擺了挺久。嬴政沒跟他計較,也都做了筆記。


    然而,他沒有告訴劉徹,其實他還是沒打算將子弟分封於六國。


    祖龍之心,如鋼如石,不可轉也。


    分封之下,又寫二字:科舉。科舉之下,再有二字:教育。


    他比劉徹幸運的地方,在於他已經知道,身死三年,天下傾覆。


    既然已經是這個結局,那麽還有什麽可以顧忌的呢。


    那就讓「士」在統一後的大秦也找到出路,他倒是要看看,究竟有多少六國之士會真的忠於六國王室。


    這還不夠。嬴政神色冰冷。六國之「民」,可分為六國貴族、寒士、黔首。


    他現在明白大秦的危機在何處了。於關中秦民而言,六國既亡,軍功已經無處著落,重罰輕賞,便是秦人也覺吃力。


    軍功爵不能說崩潰,就嬴政快速翻閱過還未及深究的歷朝史書而言,可以看到其實歷朝也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施行軍功爵製。


    說白了,還是天下紛爭已久,雖然有個周天子在上,但六國之人一時之間還是很難認同秦的統治,不拿自己當秦人。秦人自己也同樣不將他們當作國人。秦的一切製度在統一後出現問題,恐怕深究起來,都與此脫離不了關係。


    六國貴族,自然懷念故國,且不用說;六國之士,當年可奔走諸國,一朝飛騰,於秦時卻再無上進之路,自然也是願反的;六國之民,雖懷故國之恨,但入秦為秦民,時日一長也就罷了,隻是秦律苛嚴,原本歷史中的他或許動用民力也多了些,再加上胡亥妄為,終於也是反了。


    甚至是他的功臣們,在分封製深入人心的時代,也依然希望以前所未有的軍功得到他們應得的封賞。


    他並不小氣,但功臣們也並不覺得自己要得太多。這無法苛責,本來就是時代轉折期難以避免的碰撞。而大秦,就這樣成為了轉折期的祭品。


    他不願意成為奉於新時代的祭品,所以他也要給功臣一個折中的出路。


    貴、士、民,同樣被他記在紙上空白處,令他注目許久,將當時所思所想又重新梳理了一遍,看著「民」字上的紅圈,再次肯定了自己的判斷。


    貴族之後有錢糧人望,有勢力野心;寒士有傳承的知識,有上進的追求;但是民,才是最初的那把火,也是亂世的柴薪。「曾經」的他著意籠絡的是「貴」與「士」,眼中並沒有多少「民」,現在不一樣了。


    用科舉給寒士進身之階,用後世學來的法子給百姓更好的生活。那麽六國貴族之後就是想反,又率領什麽人去反呢?


    縱是如此造就出新的階層,最後隱隱與皇權對抗,那也是很久之後的事情了。


    無論如何,也比大秦統一六國後轟然倒塌,給那劉漢掃平道路,除去障礙,撿了便宜,來得好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皇漢武唐童現代留學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林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林煙並收藏秦皇漢武唐童現代留學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