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秦皇漢武唐童現代留學日常 作者:南林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好歹還傳了兩漢四百年,他要隨便一換,後代提前出個敗家子,亡得更快他豈不是要吐血!
要命!他現在甚至還沒有太子呢!
看來他得從頭到尾通讀一遍,再找一找後世的評論,看看大漢究竟最後究竟出現了什麽問題,看是否能從他那時就開始改。
可惡,劉徹連亡國的悲憤都沒了,隻覺得腦袋突突的疼,這可是個大工程,要是能帶人過來,他一準在朝中挑幾個人丟在這給他好生研究。他不用急,慢慢讀著自己有數,再看看那些人揀出來的要點挑著資料去看。
現在隻能自己上了。
嬴政與劉徹第二天都起晚了,用了飯歇了一會,李世民已經一頭汗的回來了,舉著一本書嘿嘿的樂——他本來是要借《舊唐書》或者《新唐書》的頭兩冊來著,不過唐校長聽說他想了解李世民相關,直接幫他找了本現代人寫的書,說是通俗易懂,可以先看這個知道個大概,再看史書原文。
其實唐校長是以為他跟著老人從小學古文,現在應該多看看現代文,慢慢習慣現代文的行文習慣才好。李世民就從善如流,借了那本封麵有他畫像但跟他一點都不像的書回來了。
這路上可是用盡了他的忍耐力才沒站那把書給看了,他要回來慢慢品讀。
不對,這麽舉著書太傻了。李世民趕緊放下,背手,挺胸,他可是唐太宗,要拿出體麵來。
嬴政冷淡地看了他一眼,心想果然是還不曾得天下的小子,隻借了開國史事,就光顧著高興了。
不過想到在圖書館看見《舊唐書》與《新唐書》滿滿當當的氣勢,再想一想大秦在《史記》裏的篇幅,嬴政手上用力,筷子險些給折了。
劉徹還有心思問李世民:「吃飯了麽?」
「沒吃。」李世民抬頭笑,「起太早了,就先走了。鎮上有賣吃食,隻是不好拿金子直接換,就回來了。沒關係,我家乃將門,從軍打仗總有糧草不繼的時候,我受得住。」
「給你留了兩個蛋,吃吧。」劉徹此刻顯得無比慈愛。
「嗯。」李世民剝了蛋放在嘴裏,帶著虔誠的態度翻開了書頁。
嬴政與劉徹自己一腦門心事,但此時不約而同的看向他,心想這小子果然被他父親立為太子了嗎?唐史在書架上占了那許多地方,想來也是個如漢一般強盛長命的王朝。這小子在其中,又起了什麽作用呢?看了這史書,他是會哭,還是會笑?
他們自個兒情緒大起大落了一晚上,難免生出看別人熱鬧的心思。對方的看不著,自然隻能看這個尚在稚齡,沒什麽心機的李世民了。
第19章 哭哭笑笑又哭哭
兩個人看著看著,還沒看到什麽,就見李世民表情不對了,沒撐過三秒,哇的一聲開了嗓。
「怎麽了,總不會剛開國又亡國了吧。」劉徹不由好笑,他也看到《新唐書》跟《舊唐書》,那個架勢絕不會是個短命王朝。
李世民哭得停不下來了,「我母親、我母親……」
劉徹拿過書來,跟嬴政一起瞧了一眼,原來李世民之母竇夫人,在這所謂的公元613年就去世了,年不過四十五歲。借書的時候唐校長對李世民講過公元紀年,他對此也有所了解,早上起來跟嬴政換書看時,已經悄悄把大漢的時間換算過了。
現在結合李世民的年紀一算——哎喲,原來還有五年,李世民就要失母了。
嬴政抿住了嘴。
母親。這個稱謂讓他心緒複雜,他完全不想聽人提起。
但是在他十歲的時候,他也曾經深愛和依戀著母親,盡管那時候他已經發現母親並不那麽愛他了。
可那時候如果母親去世了,他也會在人後如此痛哭。
嗬,哪怕是現在,哪怕他永遠不會承認,但想到母親去世這件事,他心裏還是不願意接受。
哪怕她恨他,哪怕他不想見她,但秦國還有著趙太後,嬴政就還有母親。
劉徹這時候也沒在看樂子,雖然王太後還在,但寵愛他的父親去世,此心此情是一樣的。漢又特別提倡孝道,在這個事上看樂子也違背他的價值觀,所以劉徹給李世民拿來了毛巾擦臉。
嬴政靜靜坐了一會,低聲道:「別哭了。」
又提高了聲音:「別哭了。既知未來,平時注意著些,若是此地有藥能醫,就帶些回去,或可避免。」
李世民連連點頭,抽噎著,不去想母親無藥能醫的可能,希冀地道:「我好好看書,要是書裏有記母親的病因就好了。」
他鼻涕都哭出來了,不能這樣看書,抓著毛巾跑到院裏去洗了把臉,回來時作好了自我安慰,情緒也平復了下來,這才繼續拿過書,不細看,先翻個大略。
這一回,就見李世民眉毛都飛起來了,眉開眼笑的,就算偶爾皺一下鼻子,顯然也不能掩蓋好心情。
兩人心裏不免都有點酸,都不想看了。想來也是,他隻拿了開國史事相關,基本上他們都可以肯定是他繼承了皇位,那有什麽不開心的。
劉徹切了一聲,正要移開目光,卻見李世民的表情似乎有點不太好了。
目光在一處定住半晌,他茫茫然抬起頭來又呆了半晌,就見著眼圈漸漸紅了,眼淚又掉下來了。
哎呀這麽大的人了,母親的事過了,看打天下還哭啊!
這下把嬴政跟劉徹都搞不會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要命!他現在甚至還沒有太子呢!
看來他得從頭到尾通讀一遍,再找一找後世的評論,看看大漢究竟最後究竟出現了什麽問題,看是否能從他那時就開始改。
可惡,劉徹連亡國的悲憤都沒了,隻覺得腦袋突突的疼,這可是個大工程,要是能帶人過來,他一準在朝中挑幾個人丟在這給他好生研究。他不用急,慢慢讀著自己有數,再看看那些人揀出來的要點挑著資料去看。
現在隻能自己上了。
嬴政與劉徹第二天都起晚了,用了飯歇了一會,李世民已經一頭汗的回來了,舉著一本書嘿嘿的樂——他本來是要借《舊唐書》或者《新唐書》的頭兩冊來著,不過唐校長聽說他想了解李世民相關,直接幫他找了本現代人寫的書,說是通俗易懂,可以先看這個知道個大概,再看史書原文。
其實唐校長是以為他跟著老人從小學古文,現在應該多看看現代文,慢慢習慣現代文的行文習慣才好。李世民就從善如流,借了那本封麵有他畫像但跟他一點都不像的書回來了。
這路上可是用盡了他的忍耐力才沒站那把書給看了,他要回來慢慢品讀。
不對,這麽舉著書太傻了。李世民趕緊放下,背手,挺胸,他可是唐太宗,要拿出體麵來。
嬴政冷淡地看了他一眼,心想果然是還不曾得天下的小子,隻借了開國史事,就光顧著高興了。
不過想到在圖書館看見《舊唐書》與《新唐書》滿滿當當的氣勢,再想一想大秦在《史記》裏的篇幅,嬴政手上用力,筷子險些給折了。
劉徹還有心思問李世民:「吃飯了麽?」
「沒吃。」李世民抬頭笑,「起太早了,就先走了。鎮上有賣吃食,隻是不好拿金子直接換,就回來了。沒關係,我家乃將門,從軍打仗總有糧草不繼的時候,我受得住。」
「給你留了兩個蛋,吃吧。」劉徹此刻顯得無比慈愛。
「嗯。」李世民剝了蛋放在嘴裏,帶著虔誠的態度翻開了書頁。
嬴政與劉徹自己一腦門心事,但此時不約而同的看向他,心想這小子果然被他父親立為太子了嗎?唐史在書架上占了那許多地方,想來也是個如漢一般強盛長命的王朝。這小子在其中,又起了什麽作用呢?看了這史書,他是會哭,還是會笑?
他們自個兒情緒大起大落了一晚上,難免生出看別人熱鬧的心思。對方的看不著,自然隻能看這個尚在稚齡,沒什麽心機的李世民了。
第19章 哭哭笑笑又哭哭
兩個人看著看著,還沒看到什麽,就見李世民表情不對了,沒撐過三秒,哇的一聲開了嗓。
「怎麽了,總不會剛開國又亡國了吧。」劉徹不由好笑,他也看到《新唐書》跟《舊唐書》,那個架勢絕不會是個短命王朝。
李世民哭得停不下來了,「我母親、我母親……」
劉徹拿過書來,跟嬴政一起瞧了一眼,原來李世民之母竇夫人,在這所謂的公元613年就去世了,年不過四十五歲。借書的時候唐校長對李世民講過公元紀年,他對此也有所了解,早上起來跟嬴政換書看時,已經悄悄把大漢的時間換算過了。
現在結合李世民的年紀一算——哎喲,原來還有五年,李世民就要失母了。
嬴政抿住了嘴。
母親。這個稱謂讓他心緒複雜,他完全不想聽人提起。
但是在他十歲的時候,他也曾經深愛和依戀著母親,盡管那時候他已經發現母親並不那麽愛他了。
可那時候如果母親去世了,他也會在人後如此痛哭。
嗬,哪怕是現在,哪怕他永遠不會承認,但想到母親去世這件事,他心裏還是不願意接受。
哪怕她恨他,哪怕他不想見她,但秦國還有著趙太後,嬴政就還有母親。
劉徹這時候也沒在看樂子,雖然王太後還在,但寵愛他的父親去世,此心此情是一樣的。漢又特別提倡孝道,在這個事上看樂子也違背他的價值觀,所以劉徹給李世民拿來了毛巾擦臉。
嬴政靜靜坐了一會,低聲道:「別哭了。」
又提高了聲音:「別哭了。既知未來,平時注意著些,若是此地有藥能醫,就帶些回去,或可避免。」
李世民連連點頭,抽噎著,不去想母親無藥能醫的可能,希冀地道:「我好好看書,要是書裏有記母親的病因就好了。」
他鼻涕都哭出來了,不能這樣看書,抓著毛巾跑到院裏去洗了把臉,回來時作好了自我安慰,情緒也平復了下來,這才繼續拿過書,不細看,先翻個大略。
這一回,就見李世民眉毛都飛起來了,眉開眼笑的,就算偶爾皺一下鼻子,顯然也不能掩蓋好心情。
兩人心裏不免都有點酸,都不想看了。想來也是,他隻拿了開國史事相關,基本上他們都可以肯定是他繼承了皇位,那有什麽不開心的。
劉徹切了一聲,正要移開目光,卻見李世民的表情似乎有點不太好了。
目光在一處定住半晌,他茫茫然抬起頭來又呆了半晌,就見著眼圈漸漸紅了,眼淚又掉下來了。
哎呀這麽大的人了,母親的事過了,看打天下還哭啊!
這下把嬴政跟劉徹都搞不會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