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頁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作者:一品紅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操:「我也傷懷不已!」
沉默會兒,又道,「奉孝,神悅讓你和程昱與我同去,令人收拾行裝罷,我們明日便起程。」
早點到荊州,跟雲長喝頓酒也是好的。
郭嘉點頭,「好。」
心裏有些奇怪。
神悅召他,在情理之中,召程昱卻是為何?
以前她可從來沒有重視過程昱。
想不通,索性不想了。
第443章 正該如此,我等願為馬前卒!
大軍到達荊州時,已是初冬,下了第一場雪。
此次行軍速度,遠勝以往,這不僅是因為諸軍滿心憤怒,還因為新修的水泥路。
騎兵雖不便在水泥路上行走,但步兵、輜重車輛,都在水泥路上跑得飛快。
水泥路沿途的土路,也在修路時順帶著做了修整,方便戰馬、驢騾行走。
因此行軍速度快得讓諸將都吃驚。
雪花落了將士們一頭一身,仿如縞素。
事實上,出發時高順也確實提議全軍披麻掛白,為大將軍戴孝。
張禎否決了。
馬超難以接受呂布之死,她也難以接受。
不戴孝,便可以假裝還有最後一絲希望。
但看著雪花飄飛,下意識想起白居易的一句詩,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不,不能再想,不能再想!
張禎按一按太陽穴,用力把呂奉先的臉從腦海裏驅逐出去。
然而沒有用。
她坐在馬車裏的姿勢,都是微微側著身,仿佛呂奉先還在身邊,可以讓她隨時依靠。
眼看襄陽在望,高順忽然來找張禎。
他也不廢話,直接道,「神悅,劉皇叔素有仁善之名,許是不贊同咱們踏平江東。關羽、張飛又唯他是從,咱們該早做準備。」
張禎聽他似乎另有所指,問道,「什麽準備?」
高順:「現有文武兩計,任你抉擇。」
張禎有些好奇,「文如何,武如何?」
高順目光一凝,「文者,派出禰衡,讓他去跟劉備講道理。武者,暗埋伏兵,見麵即拿下劉、關、張,踏平江東再放出。」
他與這三人無仇無恨,甚至還有些交情。
不想要他們的性命,隻想控製起來,不讓他們壞事。
這回禰衡隨軍,主要是做為太學初級班的學官,約束他的胡人學生們。
張禎:「......不用。」
縱然滿心悲苦,也得說句,這可不像你啊老高。
高順勸道,「神悅,我知你與他們頗為親近,可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
張禎:「放心罷,劉備不會阻止我們。」
高順:「為何?」
他所知道的劉備,仁義之名滿天下,像是螞蟻都不忍踩死。
張禎:「因為,仁義之外,劉備還有一股烈性。」
劉備諡號昭烈,一個烈字,就很能說明問題。
何況,當年關羽被害,他也不顧諸葛亮及手下眾將、眾謀士的反對,執意興兵為其報仇。
為江山丟兄弟的皇帝多得是,為兄弟險些丟江山的,隻有這一個。
而且最終還因兵敗患病身亡。
可以說,為了給關羽報仇,他搭上了自己的命。
所以他會理解的。
高順將信將疑,但也沒有再多問。
過去的很多事情證明,神悅總是對的。
車輪滾滾中,襄陽到了。
劉備、關羽、張飛、曹操、郭嘉、程昱、蔣琬等人早在城外等候。
「神悅啊!」
看著張禎眉宇含霜,麵容冷肅,劉備潸然淚下。
關羽、張飛也是虎目含淚,一為呂布心痛,二為神悅心傷。
蔣琬雖受張禎舉薦為荊州刺史,卻與呂布、張禎都無私交,隻恭謹問安。
但這並不代表他對呂布之死不悲痛。
並且深恨江東世族。
漢室大好局麵,被他們因一己之私毀壞了!
罪大惡極,罄竹難書!
曹操擠開眾人,帶著郭嘉和程昱上前,悲呼道,「神悅!痛煞我矣,江東賊子該死!」
他也想像劉備那樣痛哭流涕,可眼睛不聽話,流不下眼淚。
哭,也是一門學問,奈何他不精通。
劉、關、張都有些無語。
他們本打算出襄陽遠迎,誰知曹操忽然來到,隻得留在襄陽接待。
這幾日也不見他有多悲傷,喝酒吃肉快活得很,這會兒演給誰看呢?是了,演給神悅看。
張禎淡淡道,「曹叔節哀。」
轉頭對劉備道,「皇叔,我欲踏平江東!」
見她對自己應付了事,對劉備卻頗為鄭重,曹操有些失落。
心說這大耳兒比我更得神悅信任,可恨。
劉備慨然道,「正該如此,我等願為馬前卒!」
殺人者死,謀逆者亡,沒有什麽好說。
荊州有人議論神悅不該這麽大的殺性。
但,如果今日出事的是他兩位兄弟,他的殺性會比神悅更重。
張禎便看向高順。
高順微不可見地點點頭。
劉備沒有假仁假義,也沒有借著勸諫神悅為自己博取名望,很好。
當晚,高順和幾位副將率大軍駐紮城外,其餘人等隨張禎入城,歇息一晚再趕路。
這樣的時刻,劉備也無心設宴,隻備足羊肉飯菜,供眾人食用。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沉默會兒,又道,「奉孝,神悅讓你和程昱與我同去,令人收拾行裝罷,我們明日便起程。」
早點到荊州,跟雲長喝頓酒也是好的。
郭嘉點頭,「好。」
心裏有些奇怪。
神悅召他,在情理之中,召程昱卻是為何?
以前她可從來沒有重視過程昱。
想不通,索性不想了。
第443章 正該如此,我等願為馬前卒!
大軍到達荊州時,已是初冬,下了第一場雪。
此次行軍速度,遠勝以往,這不僅是因為諸軍滿心憤怒,還因為新修的水泥路。
騎兵雖不便在水泥路上行走,但步兵、輜重車輛,都在水泥路上跑得飛快。
水泥路沿途的土路,也在修路時順帶著做了修整,方便戰馬、驢騾行走。
因此行軍速度快得讓諸將都吃驚。
雪花落了將士們一頭一身,仿如縞素。
事實上,出發時高順也確實提議全軍披麻掛白,為大將軍戴孝。
張禎否決了。
馬超難以接受呂布之死,她也難以接受。
不戴孝,便可以假裝還有最後一絲希望。
但看著雪花飄飛,下意識想起白居易的一句詩,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不,不能再想,不能再想!
張禎按一按太陽穴,用力把呂奉先的臉從腦海裏驅逐出去。
然而沒有用。
她坐在馬車裏的姿勢,都是微微側著身,仿佛呂奉先還在身邊,可以讓她隨時依靠。
眼看襄陽在望,高順忽然來找張禎。
他也不廢話,直接道,「神悅,劉皇叔素有仁善之名,許是不贊同咱們踏平江東。關羽、張飛又唯他是從,咱們該早做準備。」
張禎聽他似乎另有所指,問道,「什麽準備?」
高順:「現有文武兩計,任你抉擇。」
張禎有些好奇,「文如何,武如何?」
高順目光一凝,「文者,派出禰衡,讓他去跟劉備講道理。武者,暗埋伏兵,見麵即拿下劉、關、張,踏平江東再放出。」
他與這三人無仇無恨,甚至還有些交情。
不想要他們的性命,隻想控製起來,不讓他們壞事。
這回禰衡隨軍,主要是做為太學初級班的學官,約束他的胡人學生們。
張禎:「......不用。」
縱然滿心悲苦,也得說句,這可不像你啊老高。
高順勸道,「神悅,我知你與他們頗為親近,可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
張禎:「放心罷,劉備不會阻止我們。」
高順:「為何?」
他所知道的劉備,仁義之名滿天下,像是螞蟻都不忍踩死。
張禎:「因為,仁義之外,劉備還有一股烈性。」
劉備諡號昭烈,一個烈字,就很能說明問題。
何況,當年關羽被害,他也不顧諸葛亮及手下眾將、眾謀士的反對,執意興兵為其報仇。
為江山丟兄弟的皇帝多得是,為兄弟險些丟江山的,隻有這一個。
而且最終還因兵敗患病身亡。
可以說,為了給關羽報仇,他搭上了自己的命。
所以他會理解的。
高順將信將疑,但也沒有再多問。
過去的很多事情證明,神悅總是對的。
車輪滾滾中,襄陽到了。
劉備、關羽、張飛、曹操、郭嘉、程昱、蔣琬等人早在城外等候。
「神悅啊!」
看著張禎眉宇含霜,麵容冷肅,劉備潸然淚下。
關羽、張飛也是虎目含淚,一為呂布心痛,二為神悅心傷。
蔣琬雖受張禎舉薦為荊州刺史,卻與呂布、張禎都無私交,隻恭謹問安。
但這並不代表他對呂布之死不悲痛。
並且深恨江東世族。
漢室大好局麵,被他們因一己之私毀壞了!
罪大惡極,罄竹難書!
曹操擠開眾人,帶著郭嘉和程昱上前,悲呼道,「神悅!痛煞我矣,江東賊子該死!」
他也想像劉備那樣痛哭流涕,可眼睛不聽話,流不下眼淚。
哭,也是一門學問,奈何他不精通。
劉、關、張都有些無語。
他們本打算出襄陽遠迎,誰知曹操忽然來到,隻得留在襄陽接待。
這幾日也不見他有多悲傷,喝酒吃肉快活得很,這會兒演給誰看呢?是了,演給神悅看。
張禎淡淡道,「曹叔節哀。」
轉頭對劉備道,「皇叔,我欲踏平江東!」
見她對自己應付了事,對劉備卻頗為鄭重,曹操有些失落。
心說這大耳兒比我更得神悅信任,可恨。
劉備慨然道,「正該如此,我等願為馬前卒!」
殺人者死,謀逆者亡,沒有什麽好說。
荊州有人議論神悅不該這麽大的殺性。
但,如果今日出事的是他兩位兄弟,他的殺性會比神悅更重。
張禎便看向高順。
高順微不可見地點點頭。
劉備沒有假仁假義,也沒有借著勸諫神悅為自己博取名望,很好。
當晚,高順和幾位副將率大軍駐紮城外,其餘人等隨張禎入城,歇息一晚再趕路。
這樣的時刻,劉備也無心設宴,隻備足羊肉飯菜,供眾人食用。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