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牛三兒沒好氣地道,「我敢麽?沒這麽找死的!縣衙門口貼著布告呢,不信自己去看!」


    那人:「我不識字!」


    牛三兒:「白日裏有衙役宣講。」


    此地離縣城不近,有一百多裏路,犯不著為了求證跑這一趟。


    但他話都說到這份兒上,大家也就信了七八分。


    劉二娘也鬆了口氣,沒之前那麽急躁。


    有人忍不住問道,「鹽價怎會突然降下來?」


    這個問題,牛三兒很懂,驕傲地道,「因為,宸王千歲不忍窮苦百姓無鹽可食,傳授了製鹽新法!」


    陳翠花激動地道,「原來是宸王千歲傳的製鹽新法,難怪這鹽雪白雪白,精細得很!」


    以前的鹽,是黃色或褐色,看著有些汙濁。


    這回的不一樣,很幹淨。


    劉二娘:「雪白雪白?」


    陳翠花用力點頭,「嗯,又好看,又鹹鮮!」


    已經買過一次的人家也做證,「是比以前的好得多。這不,我爹讓我再買兩罐。」


    再買兩罐做什麽呢?醃魚。


    醃好了去縣城裏賣。


    鮮魚跟醃魚可不是一個價。


    一位老丈喃喃道,「這都是長公主殿下的恩德!」


    立時有人糾正,「不是長公主殿下,是宸王千歲!」


    老丈不服,「你知道什麽,陛下雖然封了浮雲道長為宸王,卻沒有褫奪她靖國長公主的封號,所以,她還是長公主!」


    糾正他的人聽不懂褫奪什麽意思,隻覺極為高深,不敢再爭辯。


    日頭偏西時,總算輪到劉二娘。


    她也終於看見,雪白雪白的鹽是什麽樣。


    很美,像冬日的雪花。


    看著就貴,實際卻便宜,五文錢買了大半罐,能吃許久。


    想到以後吃鹽不愁,劉二娘有點想哭。


    別人家鹽不夠吃,可能隻是飯菜沒滋味,她家卻真會得病。


    小姑子沒有看錯,夫君的脖子,確實越來越腫。


    有了足夠的鹽,想來就能好了。


    她祈願,宸王千歲福壽安康,無病無災!


    ——


    民間百姓家因鹽而生的喜樂,張禎看不見。


    但她知道一件事。


    她又多了個外號,鹽娘娘。


    高順告訴她時,她正喝著茶,差點沒忍住,失了宸王千歲高貴威嚴的儀態。


    咳了好一會兒,一言難盡地道,「鹽娘娘?」


    大漢人民的審美,會不會太接地氣了一點?


    她推廣了火炕,叫她火炕娘娘。


    她推廣了曬鹽法,叫她鹽娘娘。


    她還推廣了肥料呢,咋不叫她肥娘娘。


    高順悠悠道,「你就知足罷,至少沒叫你鹹娘娘。」


    花妮和周羽低著頭,緊緊抿著唇,以防爆笑。


    「哈哈!」


    最終忍不住的,卻是張禎本人,笑得前仰後合,「高將軍,你還挺幽默!」


    鹹娘娘?


    不知為何,聽起來讓人有種想舔的衝動。


    高順淡定道,「我向來幽默。」


    張禎又笑了會兒,道,「快回去罷,府裏有我,有事會找你。」


    前段時日,陳夫人平安誕下一對千金,高順喜得走路都有點飄。


    她也去看過,白白嫩嫩,可愛極了。


    高順:「名字取好了麽?」


    張禎一僵,「沒有,還在想。」


    高順夫妻說自己沒文化,非讓她取名字,她也當仁不讓。


    可是想了好幾個,都覺得配不上那對粉雕玉琢的小女嬰。


    高順一笑,「不著急,慢慢想。」


    施禮退下。


    第407章 下次寫信,我會轉達你們的思念


    冥思苦想大半月,張禎終於為高家兩位小千金取好了名字。


    因出生時五行缺水,大的叫高洵,出自「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小的叫高湄,出自「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高順夫妻都覺得極好,陳夫人又取了乳名,大雙、小雙,說這是她們自帶的名字。


    這一點,跟後世如出一轍。


    滿月酒辦得極為隆重,大將軍府有頭有臉的人物,全都到賀。


    朝中公卿文武,也送了賀禮。


    張家除了在外忙公務的,也是全員上門,包括薑老夫人。


    這幾年相處下來,兩家已如至親。


    就連小皇帝,也賜了一對名貴的玉如意,還有金手鐲、金鈴鐺等。


    張禎也送了兩大車,其中有許多她根據後世記憶讓人做的玩具,最特別的,則是她請墨家同門打造的兩個晉公盆。


    注水進去,裏麵的各種小動物就會三百六十度旋轉,很有意趣。


    前世她在電視上看到,就很喜歡。


    這一世的姐妹們也喜歡。


    婉嫻快生產了,不跟張禎客氣,摸著肚子預定一個。


    張禎一想,索性備出二十個的量,誰家有孩子就送。


    其它玩具也多備些,免得到時不夠分。


    宴席上,高順一手抱一個,向來嚴肅的臉龐變得柔軟,笑容也十分純粹,一副有女萬事足的模樣。


    就沖他這表現,張禎可以斷言,這是個女兒奴。


    這時代的人們,重視兒子,也不輕視女兒。


    尤其權貴之家、書香門第,對女兒的教養不比兒子差。


    否則蔡琰也不會如此博學多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品紅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品紅樓並收藏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