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頁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作者:一品紅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禎也懶得拆穿他的謊言,揮揮手道,「你自己去跟馬超和大將軍、孫使君說,他們若都同意,那就去。」
甘寧一抱拳,大聲道,「諾!」
他很有溝通的技巧,找那三人時,都說宸王也很贊成。
於是呂布和孫策爽快答應,也沒想著先找張禎求證。
至於馬超,本來不想去,但架不住甘寧巧舌如簧,也對江東產生了嚮往,遂收拾行李,與他們一道東行。
張禎默默祝他機靈點,別上甘寧的當。
也祝甘寧大仇得報,揚眉吐氣。
男孩紙嘛,不就是打打鬧鬧?
離開長安之前,馬超還去找了張玉蘭,說會給她帶禮物。
張玉蘭表情依然寡淡,心裏卻很高興。
他們已經說好,等她滿十八,兩人就親近。
成親倒不必,張玉蘭沒那個打算,隻想在自家師門當仙姑。
送走江東這一行,張禎一扒拉,發現還有個人該走而未走。
誰呢?兄長張遼。
他對大將軍府太過熟悉,在府裏太過自如,以致於大家一時忽略了他已經外派冀州這件事。
張禎請他吃飯,吃完說道,「兄長,你該回去了。」
四月份隨呂布出征的將領名單中,可沒有他。
但他也沒閑著,將隨公孫瓚征高句麗。
張遼嘆道,「神悅冷心冷腸,一意要趕為兄走。」
張禎:「......大哥,你是冀州將軍啊!」
不在冀州待著,留在京城做什麽。
張遼繼續惆悵,「這一去山高水長,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見!」
張禎涼涼道,「年底你就能進京朝賀。」
所以別在這兒為賦新詞強說愁。
張遼:「......晚回幾日也無妨,有趙子龍。」
與趙子龍共事,十分省心。
他能想到的事情,趙子龍做得極為妥帖。
他沒想到的,趙子龍也能想到。
再加上荀彧,冀州有他沒他都一樣。
勤勤懇懇趙子龍,認認真真荀文若,他大可安然享福。
張禎為趙雲抱不平,「兄長,你不能看子龍老實,就總欺負他呀。」
張遼:「哪有?妹妹莫汙衊我!」
他喜歡子龍還來不及,怎會欺負?
神悅偏心眼!
「不用你趕,等你過了生辰,我立刻就走。」
原來是等著為她慶生,張禎很感動,「多謝兄長!」
張遼笑道,「不用謝!糧草莫少我的,就是最真的兄妹之情!」
張禎:「......放心!」
哎,忽然感覺,這份兄妹之情被糧草玷汙了。
張文遠,也不再是最初的張文遠。
他,他俗了!
第396章 除了漢室與蒼生,你最喜愛的就是我!
三月一日,是大漢宸王張禎的十九歲生辰。
從小皇帝到張家,都想大辦一場。
但張禎堅決拒絕,嚴禁任何大型慶祝活動,隻在家裏開了十桌席,宴請至親好友,以及大將軍府這些老熟人。
張遼自然也在其中,送了張禎一斛珍珠。
一斛,等於十鬥,若是製首飾根本用不完,所以張遼說的是,「妹妹用來做珍珠衫,或研磨成粉調理容顏,都使得。」
張禎也沒推辭,笑著收下。
以她和張遼的關係,張遼送她金山銀山她都敢收。
呂布在一旁冷哼,但也沒說什麽。
心裏暗想,與我送的相比,張文遠的這斛珍珠就是渣渣。
他的禮物也確實多,明珠美玉、綾羅綢緞、奇珍異寶,應有盡有。
造冊都得單獨一本。
張禎也隻能看看禮單,沒空一一過目。
當晚她留宿張府,呂布敲開窗跳進來,將手中的包袱放在桌案上,小心翼翼地打開,笑道,「神悅,這才是我送你的生辰禮。」
白天送的那些,都是極易得到的財物,不算什麽。
這個才難得。
張禎好奇,「是什麽?」
看著像一匹斑駁的白絹。
呂布:「你自己看。」
他的態度如此鄭重,張禎也下意識放輕力道,用幾根手指拈起布料一角。
然後就是一怔。
這果真是白絹,之所以斑駁,是因為上麵寫滿了字。
字跡並不整齊,各式各樣,淩亂無章。
顯然是很多人寫的。
但都是同一句話,「祈願張神悅喜樂安康。」
張禎讓呂布拉著一邊,自己拉另一邊,全部打開,看了很久。
久到呂布有些不安,「神悅,有何不妥?」
張禎微微低頭,不讓他看到自己的眼睛,「哪兒來的?」
呂布:「我請人寫的。」
神悅封王時發的毒誓,讓他深為不安,一記起就心驚肉跳。
左思右想,決定以民意去化解。
張禎:「請的誰?」
呂布:「很多,關中鄉間賢良、隱士儒生、學子老翁、慈母賢婦,都請過。」
說完又補充道,「神悅放心,全是自願,非我強迫。一聽是為你祈福,大家都非常樂意!寫完之後,還都念誦九次。」
有些人壓根不識字,但知道是為神悅祈福的,也非要寫。
照貓畫虎似的,跟著別人的字跡描畫。
還呼朋喚友,讓認識的人都來。
看這些人心誠,他便也不嫌棄他們的字寫得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甘寧一抱拳,大聲道,「諾!」
他很有溝通的技巧,找那三人時,都說宸王也很贊成。
於是呂布和孫策爽快答應,也沒想著先找張禎求證。
至於馬超,本來不想去,但架不住甘寧巧舌如簧,也對江東產生了嚮往,遂收拾行李,與他們一道東行。
張禎默默祝他機靈點,別上甘寧的當。
也祝甘寧大仇得報,揚眉吐氣。
男孩紙嘛,不就是打打鬧鬧?
離開長安之前,馬超還去找了張玉蘭,說會給她帶禮物。
張玉蘭表情依然寡淡,心裏卻很高興。
他們已經說好,等她滿十八,兩人就親近。
成親倒不必,張玉蘭沒那個打算,隻想在自家師門當仙姑。
送走江東這一行,張禎一扒拉,發現還有個人該走而未走。
誰呢?兄長張遼。
他對大將軍府太過熟悉,在府裏太過自如,以致於大家一時忽略了他已經外派冀州這件事。
張禎請他吃飯,吃完說道,「兄長,你該回去了。」
四月份隨呂布出征的將領名單中,可沒有他。
但他也沒閑著,將隨公孫瓚征高句麗。
張遼嘆道,「神悅冷心冷腸,一意要趕為兄走。」
張禎:「......大哥,你是冀州將軍啊!」
不在冀州待著,留在京城做什麽。
張遼繼續惆悵,「這一去山高水長,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見!」
張禎涼涼道,「年底你就能進京朝賀。」
所以別在這兒為賦新詞強說愁。
張遼:「......晚回幾日也無妨,有趙子龍。」
與趙子龍共事,十分省心。
他能想到的事情,趙子龍做得極為妥帖。
他沒想到的,趙子龍也能想到。
再加上荀彧,冀州有他沒他都一樣。
勤勤懇懇趙子龍,認認真真荀文若,他大可安然享福。
張禎為趙雲抱不平,「兄長,你不能看子龍老實,就總欺負他呀。」
張遼:「哪有?妹妹莫汙衊我!」
他喜歡子龍還來不及,怎會欺負?
神悅偏心眼!
「不用你趕,等你過了生辰,我立刻就走。」
原來是等著為她慶生,張禎很感動,「多謝兄長!」
張遼笑道,「不用謝!糧草莫少我的,就是最真的兄妹之情!」
張禎:「......放心!」
哎,忽然感覺,這份兄妹之情被糧草玷汙了。
張文遠,也不再是最初的張文遠。
他,他俗了!
第396章 除了漢室與蒼生,你最喜愛的就是我!
三月一日,是大漢宸王張禎的十九歲生辰。
從小皇帝到張家,都想大辦一場。
但張禎堅決拒絕,嚴禁任何大型慶祝活動,隻在家裏開了十桌席,宴請至親好友,以及大將軍府這些老熟人。
張遼自然也在其中,送了張禎一斛珍珠。
一斛,等於十鬥,若是製首飾根本用不完,所以張遼說的是,「妹妹用來做珍珠衫,或研磨成粉調理容顏,都使得。」
張禎也沒推辭,笑著收下。
以她和張遼的關係,張遼送她金山銀山她都敢收。
呂布在一旁冷哼,但也沒說什麽。
心裏暗想,與我送的相比,張文遠的這斛珍珠就是渣渣。
他的禮物也確實多,明珠美玉、綾羅綢緞、奇珍異寶,應有盡有。
造冊都得單獨一本。
張禎也隻能看看禮單,沒空一一過目。
當晚她留宿張府,呂布敲開窗跳進來,將手中的包袱放在桌案上,小心翼翼地打開,笑道,「神悅,這才是我送你的生辰禮。」
白天送的那些,都是極易得到的財物,不算什麽。
這個才難得。
張禎好奇,「是什麽?」
看著像一匹斑駁的白絹。
呂布:「你自己看。」
他的態度如此鄭重,張禎也下意識放輕力道,用幾根手指拈起布料一角。
然後就是一怔。
這果真是白絹,之所以斑駁,是因為上麵寫滿了字。
字跡並不整齊,各式各樣,淩亂無章。
顯然是很多人寫的。
但都是同一句話,「祈願張神悅喜樂安康。」
張禎讓呂布拉著一邊,自己拉另一邊,全部打開,看了很久。
久到呂布有些不安,「神悅,有何不妥?」
張禎微微低頭,不讓他看到自己的眼睛,「哪兒來的?」
呂布:「我請人寫的。」
神悅封王時發的毒誓,讓他深為不安,一記起就心驚肉跳。
左思右想,決定以民意去化解。
張禎:「請的誰?」
呂布:「很多,關中鄉間賢良、隱士儒生、學子老翁、慈母賢婦,都請過。」
說完又補充道,「神悅放心,全是自願,非我強迫。一聽是為你祈福,大家都非常樂意!寫完之後,還都念誦九次。」
有些人壓根不識字,但知道是為神悅祈福的,也非要寫。
照貓畫虎似的,跟著別人的字跡描畫。
還呼朋喚友,讓認識的人都來。
看這些人心誠,他便也不嫌棄他們的字寫得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