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頁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作者:一品紅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三人問話對答間,公卿們也大致聽明白了,又涉及到大筆錢財,忽然都有些亢奮。
士孫瑞脫口道,「少了,一千萬!」
王允:「還是少了,一億!」
賈詡:「鹽牌能管十年呢,又是獨門生意,一億也少,至少得兆!」
......這老小子太狠了!
所有人都轉頭看他。
賈詡斜睨眾人,「怎麽,我說錯了?」
張禎:「......文和叔怎會有錯?不過,有億、兆家資的鹽商,我還沒聽說過。」
賈詡:「單獨一家,自然沒有。但他可以聚宗族之力,也可以夥同其他鹽商,共同經營這鹽牌!」
諸葛亮恍然,「如此,競爭不到鹽牌的小鹽商,也不必被逼得改行!文和叔大才!」
等於是以鹽商管製鹽商。
層層分利下去,也不致出現富埒王侯的巨賈。
聽他解釋完,王允麵露讚許。
這回輪到張禎目瞪口呆。
道理她都懂,正是因為考慮到這些因素,才打算把鹽牌底價定得高高的,可他們建議的這些數額,高得實在離奇!
......啥意思,逮住隻羊就死命的薅?抓住隻母雞就殺雞取卵?
文和叔且不說,一貫的黑,老王叔和孔明怎麽也被傳染了?
還有外叔祖、老朱叔、老楊叔、士孫叔,各位叔爺,你們怎麽也像是想要贊同?
失敬失敬,原來都是白切黑。
但你們是不是忘了?這可不是買斷,還要收鹽稅呢。
打斷他們熱火朝天的討論,無奈地道,「億、兆之數,會掏空鹽商的家底,恐生變故!」
賈詡悠然道,「神悅是怕他們湊不齊麽?湊不齊,還可以去借呀!」
張禎:......你還挺會幫鹽商想辦法,他們會謝你祖宗十八代。
怎麽說呢,就很賈文和。
賈詡還沒說完,「況且,鹽商買的,可不隻是鹽牌,還有能獲利無數、恩澤子孫的製鹽秘法!億、兆之數,值!不用怕生變故,有大將軍!」
說著看向呂布。
呂布一拍胸膛,「神悅放心,本將為你披荊斬棘,清除障礙!」
張禎:......我謝謝你!
喝口茶,道,「鹽牌底價一千萬,我定了,不用再議。」
她原先的預期,本就在百萬、千萬之間。
既然大家都傾向於高價,便選千萬。
眾人雖遺憾,也沒有再反對。
——神悅可不僅僅是神悅,還是監國攝政的大漢宸王!她跟大家商議,是她尊重大家,相應的,大家也得知禮。
諸葛亮也進入下一個問題,「每年考核的標準是什麽?售賣區域又如何劃分?」
張禎目含鼓勵,「還有麽?」
諸葛亮:「朝廷如何監管皇商?若是過界,如何懲處?皇商運鹽免關稅,是否會夾帶其它貨物?該如何防範、究責?考核皇商的朝廷官員,是否也該被考核?」
說來也奇怪,他對這些事情,仿佛天生就敏銳。
張禎不答,對他微微一笑,又看向諸公,「此事需有人專門負責,諸位以為,交給誰合適?」
眾人心說這還用問?當然是賈詡和諸葛亮。
就這兩個聽得最明白。
王允代表大家,正式地舉薦了他們。
張禎從善如流,現場任命賈詡兼領巡鹽禦史,諸葛亮為司鹽校尉。
「孔明,你的這些問題,我也還沒有章程,你與文和叔商議著辦。」
轉頭對賈詡道,「文和叔,此事就交給你和孔明了。怎麽跟鹽商打交道,也由得你們自己。」
賈詡、諸葛亮鄭重領命。
「若有不通之處,再來找我!」
張禎一陣輕鬆,露出舒心的笑容。
這個亂七八糟的時代就這點好,她想幹什麽,都有對口的人才。
鹽務交給賈詡和諸葛亮,她放一百個心。
諸葛亮最擅長的其實不是軍事,而是治國。
當年的蜀漢,因襄樊之戰、夷陵之戰大傷元氣,如果不是諸葛亮盤活經濟,估計當時就崩盤了,也不可能有後來的數次北伐。
他要是再大幾歲,鹽務由他一個人來就行。
現在還太小,讓文和叔看著點。
又交待諸位公卿,「文和叔與孔明若有需要,還望諸公鼎力相助!」
眾人都說本該如此,看表情不像順口敷衍。
張禎更高興了,「我等共襄盛舉,正合大國氣象!」
第389章 千年之後,褒貶由人,咱們且做好眼前
「後世將如何評論此次集議呢?」
臨散場時,蔡邕忽然嘆道。
據他所知,昭帝年間,霍光曾召開過一次鹽鐵集議,商討是否繼續實施武帝時的鹽鐵酒等官營,後被宣帝朝桓寬整理為《鹽鐵論》,影響深遠。
今日鹽政之議,也是本朝一大盛舉,誰來作傳?
蔡邕從左看到右,從右看到左,沒一個像會作傳的人。
罷了,隻能他自己來。
張禎笑道,「千年之後,褒貶由人,咱們且做好眼前。」
她的這些決策,肯定也存在弊端。
所以她猜自己在後世的名聲毀譽參半。
但無所謂。
聖人都會被挑剔,又何況她?
她名留青史的願望也沒那麽強烈,至少沒有曹操、劉備、公孫瓚等人強烈。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士孫瑞脫口道,「少了,一千萬!」
王允:「還是少了,一億!」
賈詡:「鹽牌能管十年呢,又是獨門生意,一億也少,至少得兆!」
......這老小子太狠了!
所有人都轉頭看他。
賈詡斜睨眾人,「怎麽,我說錯了?」
張禎:「......文和叔怎會有錯?不過,有億、兆家資的鹽商,我還沒聽說過。」
賈詡:「單獨一家,自然沒有。但他可以聚宗族之力,也可以夥同其他鹽商,共同經營這鹽牌!」
諸葛亮恍然,「如此,競爭不到鹽牌的小鹽商,也不必被逼得改行!文和叔大才!」
等於是以鹽商管製鹽商。
層層分利下去,也不致出現富埒王侯的巨賈。
聽他解釋完,王允麵露讚許。
這回輪到張禎目瞪口呆。
道理她都懂,正是因為考慮到這些因素,才打算把鹽牌底價定得高高的,可他們建議的這些數額,高得實在離奇!
......啥意思,逮住隻羊就死命的薅?抓住隻母雞就殺雞取卵?
文和叔且不說,一貫的黑,老王叔和孔明怎麽也被傳染了?
還有外叔祖、老朱叔、老楊叔、士孫叔,各位叔爺,你們怎麽也像是想要贊同?
失敬失敬,原來都是白切黑。
但你們是不是忘了?這可不是買斷,還要收鹽稅呢。
打斷他們熱火朝天的討論,無奈地道,「億、兆之數,會掏空鹽商的家底,恐生變故!」
賈詡悠然道,「神悅是怕他們湊不齊麽?湊不齊,還可以去借呀!」
張禎:......你還挺會幫鹽商想辦法,他們會謝你祖宗十八代。
怎麽說呢,就很賈文和。
賈詡還沒說完,「況且,鹽商買的,可不隻是鹽牌,還有能獲利無數、恩澤子孫的製鹽秘法!億、兆之數,值!不用怕生變故,有大將軍!」
說著看向呂布。
呂布一拍胸膛,「神悅放心,本將為你披荊斬棘,清除障礙!」
張禎:......我謝謝你!
喝口茶,道,「鹽牌底價一千萬,我定了,不用再議。」
她原先的預期,本就在百萬、千萬之間。
既然大家都傾向於高價,便選千萬。
眾人雖遺憾,也沒有再反對。
——神悅可不僅僅是神悅,還是監國攝政的大漢宸王!她跟大家商議,是她尊重大家,相應的,大家也得知禮。
諸葛亮也進入下一個問題,「每年考核的標準是什麽?售賣區域又如何劃分?」
張禎目含鼓勵,「還有麽?」
諸葛亮:「朝廷如何監管皇商?若是過界,如何懲處?皇商運鹽免關稅,是否會夾帶其它貨物?該如何防範、究責?考核皇商的朝廷官員,是否也該被考核?」
說來也奇怪,他對這些事情,仿佛天生就敏銳。
張禎不答,對他微微一笑,又看向諸公,「此事需有人專門負責,諸位以為,交給誰合適?」
眾人心說這還用問?當然是賈詡和諸葛亮。
就這兩個聽得最明白。
王允代表大家,正式地舉薦了他們。
張禎從善如流,現場任命賈詡兼領巡鹽禦史,諸葛亮為司鹽校尉。
「孔明,你的這些問題,我也還沒有章程,你與文和叔商議著辦。」
轉頭對賈詡道,「文和叔,此事就交給你和孔明了。怎麽跟鹽商打交道,也由得你們自己。」
賈詡、諸葛亮鄭重領命。
「若有不通之處,再來找我!」
張禎一陣輕鬆,露出舒心的笑容。
這個亂七八糟的時代就這點好,她想幹什麽,都有對口的人才。
鹽務交給賈詡和諸葛亮,她放一百個心。
諸葛亮最擅長的其實不是軍事,而是治國。
當年的蜀漢,因襄樊之戰、夷陵之戰大傷元氣,如果不是諸葛亮盤活經濟,估計當時就崩盤了,也不可能有後來的數次北伐。
他要是再大幾歲,鹽務由他一個人來就行。
現在還太小,讓文和叔看著點。
又交待諸位公卿,「文和叔與孔明若有需要,還望諸公鼎力相助!」
眾人都說本該如此,看表情不像順口敷衍。
張禎更高興了,「我等共襄盛舉,正合大國氣象!」
第389章 千年之後,褒貶由人,咱們且做好眼前
「後世將如何評論此次集議呢?」
臨散場時,蔡邕忽然嘆道。
據他所知,昭帝年間,霍光曾召開過一次鹽鐵集議,商討是否繼續實施武帝時的鹽鐵酒等官營,後被宣帝朝桓寬整理為《鹽鐵論》,影響深遠。
今日鹽政之議,也是本朝一大盛舉,誰來作傳?
蔡邕從左看到右,從右看到左,沒一個像會作傳的人。
罷了,隻能他自己來。
張禎笑道,「千年之後,褒貶由人,咱們且做好眼前。」
她的這些決策,肯定也存在弊端。
所以她猜自己在後世的名聲毀譽參半。
但無所謂。
聖人都會被挑剔,又何況她?
她名留青史的願望也沒那麽強烈,至少沒有曹操、劉備、公孫瓚等人強烈。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