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哪個刁民讓父親改變了想法?


    要讓他知道,非得送上幾拳不可。


    王允嘆道,「那是因為,為父隻看表麵,一時沒看清張神悅的深意。如今看清了,便知道這是條好路子。」


    司馬懿年紀雖小,目光卻比他長遠。


    王定張了張口,很想說我看張神悅就是想害司馬懿,你們都想多了。


    又不敢說,怕被老父責罵。


    隻得委婉道,「父親,嶺南那地兒,聽說山脈沉鬱,瘴癘難消,越民也未開化,蠻橫兇殘。」


    王允微微皺眉,「你不願意去?」


    他自然知道嶺南兇險,但人活在這世上,想要有所收穫,就得有所付出。


    啥也不幹等著天上掉餡餅這種美事,連他都不敢想。


    並且,司馬懿還是個少年郎,都有去嶺南的勇氣。


    三郎比他癡長十幾歲,卻這也怕那也怕。


    自家這些孩子,似乎養得過於嬌慣了,文不成武不就。


    早該放出去經一番風雨。


    王定心裏苦似黃連,深吸一口氣,鏗鏘有力地道,「父親為兒辛苦謀劃,兒豈能辜負父親的苦心?別說隻是嶺南,就是龍潭虎穴,兒也願去!」


    看這陣仗,不去是不行了。


    父親哪是跟他商議?分明是知會他一聲。


    那不如姿態做好一些。


    王允欣慰,「你有這心氣兒,為父就放心了。」


    總算還不是無可救藥,知道自己是為他好。


    又道,「我兒不必擔憂。明年春日啟程時,為父多予你人手,定護你周全。」


    他是讓兒子去立功,不是讓兒子去送死,護衛必須配足。


    司馬家定然也會多派人,再加上朝廷派的扈從,三郎和仲達的安危當可無虞。


    王定施禮,「多謝父親!」


    又聽了一會兒訓導,方垂手告退。


    出門立馬去找自己那幾位至交好友,「兄弟們,我死了!」


    至交好友們大驚,「不是還活著麽,我們看見的是鬼?」


    王定捶胸頓足,「活不久了!」


    趁還在世,跟兄弟們日日宴飲,苦中作樂。


    王允看在他即將遠行的份上,也不多管,睜隻眼閉隻眼,還多支銀錢給他花用。


    沒過幾天,王定至交好友們的長輩也聽聞了此事,不由開動了腦筋。


    張神悅設置尋礦特使令,意欲何為?


    先從嶺南開始,又是為何?


    王允為何讓自家三兒子也去?


    ......


    不是每家主事者,都能看出嶺南尋礦的意義,但他們都知道一件事兒,當朝司徒王允為兒子安排的,必然是最好的。


    跟著做總沒錯。


    於是紛紛找到張禎,送上各種珍奇禮品,隻求能將自家子侄塞進嶺南尋礦的隊伍。


    不是特使正令、副令也無妨,加進去就行。


    那場景,別說張禎,賈詡都有點懵。


    「瘋了麽這是?」


    張禎:「......跟風真可怕!」


    但可怕歸可怕,所有請託的人她都收下。


    來者不拒,多多益善。


    反正她已經盡職盡責地提醒過,嶺南兇險,去了可能有性命之憂。


    各家主卻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出了事也不怪她。


    那她還能怎樣?


    這回,哀嚎的就不隻王定一個了,而是一群。


    王定也被至交好友們按著打。


    「都是你起的頭!」


    「我們拿你當兄弟,你拿我們當什麽?」


    「自己落水也就罷了,還要拉上兄弟們?好歹毒的心思!」


    王定試圖爭辯,「哪是我起的頭?是司馬懿!我也沒拉扯你們,是你們長輩主動找的張神悅......」


    至交好友們不聽,依然收拾他。


    誠然,他們知道王定是無辜的。


    可他說的那些人,他們惹得起誰?


    是惹得起自家長輩,還是惹得起張神悅?哪個他們都惹不起!


    司馬懿又比他們年輕,他們找他麻煩,就是以大欺小,不要臉麵。


    唯一能拿來泄憤的,也就隻有好兄弟王定了。


    這一連串意料之外的狀況,看得司馬懿目不暇接。


    之前加進王定,他既喜又憂。


    喜者,王允能派出親生兒子,就說明此事果然可行。


    憂者,擔心王定與自己爭權。


    隨著加進來的人越來越多,他更慶幸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關中各大家主都認為嶺南尋礦是美差,那肯定就是美差!


    再一次堅定了做成此事的決心。


    他還聽說,有人以他年幼未婚為由,建議張神悅更換正令。


    張神悅卻堅持以他為首。


    這份賞識之恩,他永遠記在心中。


    但他也覺得,年幼未婚確實是個問題,讓人感覺像個辦事不牢的毛頭小子。


    年幼他沒辦法,隻能盡量沉穩。


    未婚倒是容易解決。


    傳信回去,家裏很快為他定了同縣的李氏女,迅速走完三書六禮,一個月內就成了親。


    再回京城時,他就沒了「未婚」這個把柄,人也更老成穩重。


    與人相交一板一眼,不像十六,像二十六。


    張禎一邊感嘆這小子行事滴水不漏,一邊送了賀禮。


    隻要他不娶張春華,生不了司馬師、司馬昭這兩個兒子,就沒那麽危險了,娶誰她都真心祝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品紅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品紅樓並收藏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