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時常侵入金城及周邊各地,劫掠百姓。


    王莽此人如何,張禎不做評論,但她覺得西海郡完全可以再次設立起來。


    再說氐族。


    他們最早的歸附記錄,是漢武帝於元鼎六年,發兵攻滅了西南邊境的氐王,設武都郡。


    此後常有叛亂,漢武帝派兵鎮壓,又分批遷徙,一部分遷往河西,一部分遷往關中。


    雖然都改了漢姓,習了漢俗,但羌、氐還是不服。


    他們與漢朝的關係,取決於漢朝是強是弱。


    漢朝若是強盛,他們就是安分守己的歸義胡。


    漢朝若是衰弱,他們就立刻起兵反叛。


    也不隻是他們,其他胡人也如此。


    這無關對錯,乃是國運、生存之爭。


    而歷史已經證明,華夏大一統才是最正確、最科學、最有競爭力的發展道路。


    但這個時候的胡人,顯然意識不到這一點。


    就算意識到了,估計也不能認同。


    所以,皇甫嵩沒病逝前,羌、氐就多次試探性作亂。


    每一次,都被皇甫嵩強勢鎮壓。


    這回忽然聽聞了皇甫嵩的死訊,欣喜若狂,即刻起兵。


    拉上韓遂,是因為他曾率領羌人入寇三輔,大家相信他的統兵之能。


    至於韓遂曾殺羌人首領北宮伯玉、李文侯這種事,在大業麵前可以忽略不計。


    韓遂為何輕易加入呢?


    一是因為他有前科,自疑難安。


    二是因為他有野心,想當一方軍閥,不受朝廷控製。


    張禎也不想跟他們講道理,隻想讓他們臣服。


    諸胡反叛的內情,呂布不一定能說清楚,但他來自九原,深知胡人習性。


    漢廷如虎,諸胡如豺狼。


    虎嘯山林,豺狼俯首。


    虎勢稍弱,豺狼一擁而上,撕扯虎肉。


    因而有些不解,「羌氐兩族何以認定,此時朝廷孱弱呢?」


    這明明是近幾年來最為強盛的時候。


    皇甫嵩縱然逝去,也影響不了大局。


    張禎略一沉吟,道,「因為皇甫老將軍。」


    自從皇甫嵩調任征西將軍,他就成了羌氐兩族、涼州軍閥頭頂的一片天。


    他鎮住了涼州,也遮住了他們的眼。


    或許,在羌氐兩族、涼州軍閥們心裏,皇甫嵩就是朝廷最強力量,呂布都得往後排。


    他沒了,他們也就解脫了。


    換句話說,涼州與中原信息不對等。


    中原軍閥士民都知道,如今的朝廷不同以往,越來越強。


    但涼州信息閉塞,軍閥、胡人不知道或不相信,還以老眼光看待朝廷。


    聽完張禎的解釋,呂布目露寒光,微微一笑,「既如此,就讓他們知道知道罷!」


    張禎贊同,「正是!」


    他們還能坐在這裏慢慢聊,是因為涼州狀況並不算危急。


    皇甫嵩去得很突然,並非久病沉屙,而是頭天晚上還好好的,第二天早晨親隨去伺候,發現老爺子已經涼了。


    都不知道是哪個時辰沒的,也沒留下任何遺言。


    觀其麵相,沒受什麽苦,也沒有掙紮的痕跡,是睡夢中安然離去。


    按老話來說,這是種福氣。


    他向來治軍有方,自己雖然去得急,大軍卻未亂。


    將領謀士們各司其職,齊心協力,扛住了羌氐的第一波攻擊。


    隨後馬超之父馬騰率軍加入,力抗羌氐與韓遂的聯軍。


    急報傳到長安,高順又迅速調精兵一萬,以皇甫泰為將,命其援助涼州。


    皇甫泰,就是皇甫嵩的堂侄孫皇甫六郎,也是皇甫家族這一代中最有出息的人。


    此前,呂布命他鎮守函穀關。


    由他去盡皇甫嵩未盡的職責,最合適不過。


    兩日前才傳來軍報,皇甫泰於金城郊外百裏大敗羌軍,並斬殺一名羌族首領李義明。


    金城也守得固若金湯,並無失陷的可能。


    但這並不等於朝廷可以拖延時間,事實上,已經確定了十日後發兵六萬,徹底解決涼州痼疾。


    這六萬雄兵中,有三萬是北征帶回的烏桓鐵騎,正等著建功立業。


    各職司也飛快運行,調集兵馬、籌措糧食、裝備配置等等。


    高順、陳宮、賈詡、許攸等人忙得腳不沾地。


    唯二空閑的,就是張禎和呂布。


    沒辦法,誰叫他們官最大呢。


    第346章 老曹?他來做什麽?


    皇甫嵩的身後事,辦得極盡哀榮。


    呂布表其為武毅侯、大司馬,贈驃騎將軍印綬。


    劉協賜其諡號「忠肅」,並給予配享太廟的殊榮,其子皇甫堅壽加恩為侍中。


    皇甫嵩這一生,也確實稱得上武毅、忠肅,歷經三帝,忠心不改,屢建戰功,為漢室鞠躬盡瘁。


    演義裏對其描述不多,但在真實歷史中,此人堪稱東漢末年的定海神針。


    文韜武略,無一不是上乘。


    前期的董卓在他麵前,隻有低頭的份兒。


    董卓後來能在他頭上耀武揚威,純因忠臣限製太多,敵不過肆無忌憚的奸臣。


    他有很多機會成為割據一方的軍閥,但他選擇了忠誠。


    多次遭到誣陷,也依然潔身自好,剛直不阿。


    百姓作歌頌曰,「天下大亂兮市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賴得皇甫兮復安居。」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品紅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品紅樓並收藏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