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是神悅,都不需要多問,必然大公無私,為國為民。


    「惠澤天下」,這四個字在他腦海裏迴響。


    張禎慚愧道,「外叔祖言重了!」


    外叔祖該謝的,是畢昇,是後世眾多先行者。


    不是她這個偷師的。


    蔡琰也興奮地道,「神悅,這是一樁大功德!」


    她自開蒙,抄過的書沒有上千也有幾百本。


    並在抄寫的過程中,練習了書法、鞏固了字意。


    可想而知,書籍能大量印製之後,願意抄書的學子就少了。


    必定會有人趁機偷懶。


    但這小小弊端不值一提。


    正如父親所言,活字印刷術,將令天下人受益!


    張禎等他們感慨完,笑道,「還有一事,想聽聽外叔祖和姨母的意見。」


    蔡邕:「何事?」


    張禎正色道,「書不可輕印。因而我想著,朝廷應當新設一司,專職審核。凡所印之書,應賦予獨特的書號。若無書號,便是盜書,將依律懲處。」


    蔡琰:「依律?也就是說,要以法規管控?」


    說著想起,她和父親的詩經封麵上,左側下方確實有「乙亥年二月二十零零零零壹」的字樣。


    這,難道就是神悅所說的書號?


    因為是第一批,所以末尾是壹?


    張禎:「沒錯。兩位意下如何?」


    蔡邕捋須道,「神悅想得周全,理當如此!」


    張禎起身一禮,「那便勞煩外叔祖!」


    由蔡邕這位文壇領袖來負責此事,再合適不過。


    蔡邕急著回去理出章程,立時帶著女兒告辭。


    呂布全程陪同,但並不多話,此時才道,「蔡氏純良。」


    張禎:「是呀!」


    外叔祖和姨母確實純良。


    但她還是想說,跟文和一比,大多數人都純良。


    印刷術之事,半個月前她就跟陳宮、賈詡等人說了。


    陳宮欣喜,賈詡的第一反應是壟斷。


    還近乎亢奮地道,「有此神技,往後天下人讀什麽學什麽,都由咱們來決定!神悅,這比焚書坑儒可強多了!」


    張禎謝他將自己與始皇陛下相提並論。


    但焚書坑儒什麽鬼?


    不得不打斷他,「文和先生,這技藝保密不了,隻要有心,很快就能學去。」


    她明白賈詡的意思,是想藉此洗腦民眾,甚至掌天下喉舌。


    可印刷術真的無法壟斷。


    華夏人很聰明,一樣新事物隻要問世,就會有人去琢磨。


    哪怕學不了活字印刷,也能學雕版印刷。


    所以文和就別做夢了。


    他們唯一能做的,是掌握印書的審核權。


    搶在世族學會印刷術之前,樹立起一個概念,朝廷允許你印,你才能印,否則印出來也是非法的、廉價的。


    賈詡仔細一想,也隻能大嘆可惜。


    今日蔡氏父女親眼看到印刷過程,也沒往陰謀或利益上去想,因而呂布贊他們純良。


    並且發自內心地想著,人與人真的不一樣。


    蔡邕速度很快,沒幾日就拿出了審核書籍的初步章程,又來與張禎商討。


    等他們確定設立印審司,規範好職權,調派好人員之後,三月十七也到了。


    立後大典如期舉行,盛大而隆重。


    但大婚之後的劉協,也並沒有收攏政權的意思,依然是張禎和呂布獨攬大權,朝廷諸公負責具體實施。


    劉協做得最多的事是用印。


    之前蓋的是普通印章,現在是玉璽。


    蓋得很快樂,毫無怨言。


    張禎覺得,這樣的小皇帝才可愛。


    第307章 曹叔真是個好人


    大將軍府的印製工坊,除了印張禎挑選出來的先人賢文,也接私人訂製。


    但這時代的人還沒這概念。


    於是張禎主動出擊,給曹操去了封信。


    信裏簡略說明印刷術一事,並附上印好的《詩經》和《說文解字》各十本,邀請曹操印製自己的作品集,以宣揚德思、教化子弟。


    價格優惠,無論曹操有多少作品,她都隻收一兩銀子一本,還免費提供所用紙張、免費排列版麵。


    一千本起印。


    信送出去,張禎就等著收錢。


    呂布見她信心滿滿的樣子,自己也跟著樂。


    又怕她受打擊,不得不提醒道,「神悅,老曹不傻。非但不傻,還挺奸猾。」


    張禎:「我知道!」


    曹老闆是什麽樣的人,看過三國的都知道。


    呂布委婉地道,「一兩銀子印一本書,有些貴。」


    有這一兩銀子,老曹能找人抄十本二十本。


    張禎笑著搖頭,「大將軍,你不懂。」


    手抄本和印製本,那能一樣嗎?


    對於某些秘而不宣的傳承來說,也許手抄本更珍貴。


    但要是想裝嘩立人設,當然是統一規製的印製本更合適。


    呂布半信半疑,「老曹真會花錢幹這蠢事兒?」


    張禎一本正經地糾正道,「這怎麽會是蠢事呢?分明是雅事!」


    自古以來,有點文才的華夏掌權者,都喜歡著書立言、教化眾生。


    無論效果怎樣,都能從中得到一種有別於權勢的樂趣。


    印刷術,能滿足他們這方麵的需求。


    何況曹操確實文采斐然,才華橫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品紅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品紅樓並收藏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