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作者:一品紅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禎很好說話,「行!還有麽?」
說著看向之前附和錢長史、汪禦史的那幾個人。
出乎她的預料,那幾人竟然移開目光,不跟她對視,還悄悄後退。
——他們又不傻,怎會不知長安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沒聽張神悅說麽?
涼州羌人生亂,至於益州,劉焉或許不會殺前去投靠的大臣,可路難行啊!不但有足以摔死人的懸崖峭壁,還有猛獸吃人。
東邊就不用想了,那是給反軍白送人頭。
汪禦史大受打擊,「趙兄,劉兄,李兄,你們......」
他還以為,他們會與他共進退。
幾位兄台假裝沒聽見,垂首縮到人後。
張禎:「看來就是兩位了,快走罷!」
汪禦史猶豫了,「我......」
大家都不走,是不是有什麽依仗?
莫非他做錯了?
這一走容易,回朝卻難!
張禎不耐煩地道,「滾!明早我派人查收你們府邸,若人還沒走,殺無赦!」
汪禦史驚道,「你不能這麽做!」
他就算走了,宅院也還是他家的,有地契房契,以後回來還能住。
怎麽張禎這意思,像是要霸占?
張禎剛要說朝廷徵用,就聽「砰」的一聲響。
抬頭一看,原來是劉協扔了個鎮紙。
「還不滾,要朕親自送你們麽?」
劉協惱怒至極,聲音像從牙縫裏擠出來的,透著股寒意。
他坐在龍椅上,這兩人眼裏卻沒有他。
要拋下他獨自逃亡。
奸臣,逆賊!
置他這君王於何地?!
若不是張神悅說了放他們走,他會命禁軍拖下去錘死。
皇帝發了怒,汪、錢兩人不敢再磨蹭,躬身退出,直奔家宅。
宣室殿內,張禎走到隊列之前,轉身環視眾人,「此危難之時,正需我等戮力同心,共度難關!」
眾人點頭稱是。
張禎:「某雖不才,也願傾盡全力,守住京城,護住陛下!」
大家表示他們也如此。
張禎又道,「諸位若還有餘慮,此時不妨直言。」
頓了頓,慢慢道,「過了今日,我不聽。」
沒有人說話。
其實某些人還有疑問,但不敢說,怕被她趕出長安。
不用懷疑,她有那個本事。
皇帝信她,而且她有兵。
呂布雖不在,卻把調動長安駐軍的虎符交給了她。
須臾,王允出列,拱手道,「老夫願聽張大人差遣!」
他對張禎的正式稱呼,取決於她穿什麽衣服。
若是道袍,就是浮雲道長,若是朝服,就是張大人。
張禎一揖到底,「多謝司徒大人!」
現在的王允,越來越合她心意了。
士孫瑞、楊瓚、朱儁、蔡邕、蔡琰等人,也都出列表態。
再順便對小皇帝表一表忠心。
劉協心情這才好了些,走下禦座,對著眾臣施禮,泣道,「朕無德無能,方致此禍!漢室如何,全賴諸君!」
誰敢受他的禮?
眾臣連忙避開,又圍著他好一通安慰。
傍晚,一道道政令在張禎的主導下發了出去。
一是詔令各縣,大開城門,收容附近百姓。
但有時間限製。
長安開城五日,以此為參考標準,離長安近的縣城,開城三或四日,再遠一點的,隻能開城一兩日。
離反軍最近那幾個縣,真的無能為力了,張遼已派人疏散,能逃多少看他們的命。
時間一到,立刻關閉城門。
而且進城的百姓也有要求,需有名籍,且左右鄰裏互保。
若是行商的,也需找到五個保人。
到了城裏,也隻能待在指定的區域,尤其不能靠近城門,若是擅自靠近,當場格殺!
如此,方能最大限度避免間諜壞事兒。
史上許多攻防戰,都是內奸混進來打開了城門。
張禎當然要嚴防此事。
說到這一條的時候,有位大臣提出,若想杜絕細作,就不能開城納民。
但張禎駁回。
這不僅僅是出於人道主義精神,還因為若不收容百姓,百姓就有可能加入反軍,壯大他們的隊伍。
到時更麻煩。
二是徵召士卒。
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都在徵召範圍。
不分男女,以自願為主。
張禎讓周羽、花妮負責此事。
她們也都是有膽有識、能說會道的好姑娘,隻要稍加培訓,就能很好地完成任務。
第150章 民心可用,長安定然能守住
封建極權社會有一點好處,隻要掌權者一聲令下,便沒有那些懷疑的聲音。
也可能還有,但至少明著不敢說,也就少了許多阻礙。
於是政令通達,上下一心。
經過張禎大半晚的培訓,周羽、花妮等人心裏都有了譜。
次日提著幾個大喇叭,在幾處街口擺設攤位,開口就是:「父老鄉親們,這是我們的家園,誰也不能搶!」
「朋友來了,咱們笑臉相迎,豺狼來了,咱們有刀槍箭戟!」
「好男兒,就該站出來保護家園,保護陛下!」
「誰說女子不如男?咱們巾幗不讓鬚眉,好女郎,也該盡己所能,奉獻一份力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說著看向之前附和錢長史、汪禦史的那幾個人。
出乎她的預料,那幾人竟然移開目光,不跟她對視,還悄悄後退。
——他們又不傻,怎會不知長安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沒聽張神悅說麽?
涼州羌人生亂,至於益州,劉焉或許不會殺前去投靠的大臣,可路難行啊!不但有足以摔死人的懸崖峭壁,還有猛獸吃人。
東邊就不用想了,那是給反軍白送人頭。
汪禦史大受打擊,「趙兄,劉兄,李兄,你們......」
他還以為,他們會與他共進退。
幾位兄台假裝沒聽見,垂首縮到人後。
張禎:「看來就是兩位了,快走罷!」
汪禦史猶豫了,「我......」
大家都不走,是不是有什麽依仗?
莫非他做錯了?
這一走容易,回朝卻難!
張禎不耐煩地道,「滾!明早我派人查收你們府邸,若人還沒走,殺無赦!」
汪禦史驚道,「你不能這麽做!」
他就算走了,宅院也還是他家的,有地契房契,以後回來還能住。
怎麽張禎這意思,像是要霸占?
張禎剛要說朝廷徵用,就聽「砰」的一聲響。
抬頭一看,原來是劉協扔了個鎮紙。
「還不滾,要朕親自送你們麽?」
劉協惱怒至極,聲音像從牙縫裏擠出來的,透著股寒意。
他坐在龍椅上,這兩人眼裏卻沒有他。
要拋下他獨自逃亡。
奸臣,逆賊!
置他這君王於何地?!
若不是張神悅說了放他們走,他會命禁軍拖下去錘死。
皇帝發了怒,汪、錢兩人不敢再磨蹭,躬身退出,直奔家宅。
宣室殿內,張禎走到隊列之前,轉身環視眾人,「此危難之時,正需我等戮力同心,共度難關!」
眾人點頭稱是。
張禎:「某雖不才,也願傾盡全力,守住京城,護住陛下!」
大家表示他們也如此。
張禎又道,「諸位若還有餘慮,此時不妨直言。」
頓了頓,慢慢道,「過了今日,我不聽。」
沒有人說話。
其實某些人還有疑問,但不敢說,怕被她趕出長安。
不用懷疑,她有那個本事。
皇帝信她,而且她有兵。
呂布雖不在,卻把調動長安駐軍的虎符交給了她。
須臾,王允出列,拱手道,「老夫願聽張大人差遣!」
他對張禎的正式稱呼,取決於她穿什麽衣服。
若是道袍,就是浮雲道長,若是朝服,就是張大人。
張禎一揖到底,「多謝司徒大人!」
現在的王允,越來越合她心意了。
士孫瑞、楊瓚、朱儁、蔡邕、蔡琰等人,也都出列表態。
再順便對小皇帝表一表忠心。
劉協心情這才好了些,走下禦座,對著眾臣施禮,泣道,「朕無德無能,方致此禍!漢室如何,全賴諸君!」
誰敢受他的禮?
眾臣連忙避開,又圍著他好一通安慰。
傍晚,一道道政令在張禎的主導下發了出去。
一是詔令各縣,大開城門,收容附近百姓。
但有時間限製。
長安開城五日,以此為參考標準,離長安近的縣城,開城三或四日,再遠一點的,隻能開城一兩日。
離反軍最近那幾個縣,真的無能為力了,張遼已派人疏散,能逃多少看他們的命。
時間一到,立刻關閉城門。
而且進城的百姓也有要求,需有名籍,且左右鄰裏互保。
若是行商的,也需找到五個保人。
到了城裏,也隻能待在指定的區域,尤其不能靠近城門,若是擅自靠近,當場格殺!
如此,方能最大限度避免間諜壞事兒。
史上許多攻防戰,都是內奸混進來打開了城門。
張禎當然要嚴防此事。
說到這一條的時候,有位大臣提出,若想杜絕細作,就不能開城納民。
但張禎駁回。
這不僅僅是出於人道主義精神,還因為若不收容百姓,百姓就有可能加入反軍,壯大他們的隊伍。
到時更麻煩。
二是徵召士卒。
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都在徵召範圍。
不分男女,以自願為主。
張禎讓周羽、花妮負責此事。
她們也都是有膽有識、能說會道的好姑娘,隻要稍加培訓,就能很好地完成任務。
第150章 民心可用,長安定然能守住
封建極權社會有一點好處,隻要掌權者一聲令下,便沒有那些懷疑的聲音。
也可能還有,但至少明著不敢說,也就少了許多阻礙。
於是政令通達,上下一心。
經過張禎大半晚的培訓,周羽、花妮等人心裏都有了譜。
次日提著幾個大喇叭,在幾處街口擺設攤位,開口就是:「父老鄉親們,這是我們的家園,誰也不能搶!」
「朋友來了,咱們笑臉相迎,豺狼來了,咱們有刀槍箭戟!」
「好男兒,就該站出來保護家園,保護陛下!」
「誰說女子不如男?咱們巾幗不讓鬚眉,好女郎,也該盡己所能,奉獻一份力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