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被安置辦懷疑她的這個領養要求背後居心叵測,葉青不光把她和顧衛東的各種證件和榮譽證書都拿出來了,甚至還舉例了她家早兩年領養的兔唇女嬰來力證她撫養孩子的能力,並且再三保證如果安置辦不放心的話,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就去她家做回訪,她會保證善待每一個問題孩子,不僅不會區別對待,而且還會想辦法來給他們進行幹預和治療。
安置辦其實根本沒想那麽多,這時候薊北正亂著呢,大家光顧著救災了,能有人來領養孩子就是好事,根本顧不上去懷疑領走孩子的人是不是抱著什麽不可告人的目的啊,但葉青自己這一自證,倒是瞬間給安置辦的人提了個醒,讓負責人猛地就是一個激靈,意識到他最近急功近利迫不及待把那些孩子送走的行為有多不妥。
不管怎麽說,葉青和顧衛東的身份和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安置辦這邊完全沒有意見,直接把他們這邊統計出來的問題孩子的相關資料全部都拿了出來,任由葉青自己挑選。
葉青和顧衛東這兩天也就這件事認真商量過,本來的計劃是領養四到五個孩子的,結果到了安置辦這邊,看到這厚厚一大摞資料後,兩人又變得遲疑起來。
最終經過層層篩選,甚至考慮後,兩人最終決定領養八個,不是缺胳膊斷腿就是被砸壞了眼睛導致失明,或者是下半身癱瘓,還有因為地震災害造成應激自閉,無法開口說話甚至是神誌不清智力障礙,年齡在六歲以下的孩子。
這類孩子如果超過六歲,可能就快要懂事了,條件艱苦的農村娃,這個年紀都能幫著大人做事甚至還能去地頭賣苦力掙工分,實在找不到人收養,也能去外頭乞討為生,總能找到活下去的機會。
但小於六歲就比較難了,身體還沒長成,免疫力跟不上的,稍微得個感冒就有可能燒成傻子,嚴重的甚至直接就夭折了,而且年紀小不懂事就沒辦法規避危險,出意外的概率也更高,所以年齡是葉青挑選領養對象時的主要側重點。
等幾個孩子陸陸續續被人送來,顧衛東這邊也已經借來了一輛軍卡。
安置辦一堆事處理不過來,市裏麵到處一片混亂,根本沒地兒留他們在此歇息停留,所以夫妻倆和幾個孩子們簡單說明了一下領養情況後,也顧不上過多溝通培養感情了,先把人給拉回靠山屯再說。
第198章
這一車孩子帶回去, 自然是引起了整個靠山屯的轟動。
顧家人也顧不上為葉青和顧衛東領證感到高興了,實在是兩人領回來這麽一水的問題孩子,太突然了。
八個娃各有各的悽慘, 下了車之後個個瑟縮在角落裏不敢動彈, 看起來可憐極了,把一眾前來圍觀的靠山屯屯民都給整沉默了。
雖然大部分人都沒去薊北親歷現場, 但大家都已經從電視從報紙裏麵看到了災區的慘狀,知道那邊有幾十萬人受災, 死傷無數,很多人在看到新聞後都忍不住哭起來,這會兒再看到這幾個被葉青顧衛東帶回來的可憐孩子,每個人的眼眶都漲得通紅, 好半晌都不知道應該說點啥才好。
「領回來就領回來了吧,你們靠山屯這麽多人呢,一家分一口吃的, 都能把他們順利養大。」
好一會兒, 崔老頭才開口打破了這份沉寂。
屯子裏的人也都跟著點頭, 雖然各家各戶都有著屬於自家的小心思, 自私自利愛占便宜斤斤計較等等小毛病也在所難免, 但在這種大是大非的重大災難麵前,每個人都不吝嗇釋放他們內心的憐憫和善意, 即便是要從他們的口糧裏掏出來一份,絕大部分人都不會有半分牴觸情緒。
但葉青哪兒能真讓屯子裏的人來幫她養孩子?她和顧衛東既然做出這個決定,那肯定是經過仔細權衡和盤算, 確定他們能養得起才把人領回來的。
顧振興作為靠山屯的新大隊長, 也立馬就站出來表了態:
「那倒是用不著,我家東子如今每個月津貼百來塊呢, 葉丫頭在衛生站又掙工分又掙工資,在飼料廠還有隔壁農場可都拿得到福利津貼,還能自己寫文章賺稿費,再說我家裏頭還有這麽多成年勞動力呢,別說就這八個孩子,就是再來十個八個的,我們家都不愁吃喝!」
這倒還真不是顧振興故意炫耀,事實就是這麽個情況,葉青和顧衛東如今別說是靠山屯了,就是放眼整個蛟譚縣那都是數一數二的人物,能力擺在這兒呢,他們倆每個月的收入,怕是比城裏大部分雙職工家庭都要高,錢多到根本花不完,就領養這麽幾個孩子,完全輪不到其他人來操心。
村裏人聽了大隊長這話,都深以為然。
當然,這麽多孩子領回來了,住哪兒也就成了問題。
如今鄒阿婆家那個院子包括前後的宅基地都劃到葉青名下了,後院葉青當藥圃在用,種了不少藥材呢,但前院隻做自留地種菜用,還空出了很大一塊出來。
葉青當即就決定找人繼續蓋房子,也學崔老頭那邊的三合院蓋法,貼著東西廂房再往外延伸,兩邊各加蓋兩間房,每間房都不用太大,又個十平八平的,夠盤一張炕再放個書櫃弄個寫作業的長書桌,一間屋子能住得下倆孩子就成。
這時候已經是八月中旬,馬上就快要到農忙搶收的時候,葉青抓緊找屯子裏的人幫忙,一個多星期就把加蓋的房子給弄出來了,然後又是盤炕又是打家具也花了些時間,在九月上旬就把房子改建好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安置辦其實根本沒想那麽多,這時候薊北正亂著呢,大家光顧著救災了,能有人來領養孩子就是好事,根本顧不上去懷疑領走孩子的人是不是抱著什麽不可告人的目的啊,但葉青自己這一自證,倒是瞬間給安置辦的人提了個醒,讓負責人猛地就是一個激靈,意識到他最近急功近利迫不及待把那些孩子送走的行為有多不妥。
不管怎麽說,葉青和顧衛東的身份和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安置辦這邊完全沒有意見,直接把他們這邊統計出來的問題孩子的相關資料全部都拿了出來,任由葉青自己挑選。
葉青和顧衛東這兩天也就這件事認真商量過,本來的計劃是領養四到五個孩子的,結果到了安置辦這邊,看到這厚厚一大摞資料後,兩人又變得遲疑起來。
最終經過層層篩選,甚至考慮後,兩人最終決定領養八個,不是缺胳膊斷腿就是被砸壞了眼睛導致失明,或者是下半身癱瘓,還有因為地震災害造成應激自閉,無法開口說話甚至是神誌不清智力障礙,年齡在六歲以下的孩子。
這類孩子如果超過六歲,可能就快要懂事了,條件艱苦的農村娃,這個年紀都能幫著大人做事甚至還能去地頭賣苦力掙工分,實在找不到人收養,也能去外頭乞討為生,總能找到活下去的機會。
但小於六歲就比較難了,身體還沒長成,免疫力跟不上的,稍微得個感冒就有可能燒成傻子,嚴重的甚至直接就夭折了,而且年紀小不懂事就沒辦法規避危險,出意外的概率也更高,所以年齡是葉青挑選領養對象時的主要側重點。
等幾個孩子陸陸續續被人送來,顧衛東這邊也已經借來了一輛軍卡。
安置辦一堆事處理不過來,市裏麵到處一片混亂,根本沒地兒留他們在此歇息停留,所以夫妻倆和幾個孩子們簡單說明了一下領養情況後,也顧不上過多溝通培養感情了,先把人給拉回靠山屯再說。
第198章
這一車孩子帶回去, 自然是引起了整個靠山屯的轟動。
顧家人也顧不上為葉青和顧衛東領證感到高興了,實在是兩人領回來這麽一水的問題孩子,太突然了。
八個娃各有各的悽慘, 下了車之後個個瑟縮在角落裏不敢動彈, 看起來可憐極了,把一眾前來圍觀的靠山屯屯民都給整沉默了。
雖然大部分人都沒去薊北親歷現場, 但大家都已經從電視從報紙裏麵看到了災區的慘狀,知道那邊有幾十萬人受災, 死傷無數,很多人在看到新聞後都忍不住哭起來,這會兒再看到這幾個被葉青顧衛東帶回來的可憐孩子,每個人的眼眶都漲得通紅, 好半晌都不知道應該說點啥才好。
「領回來就領回來了吧,你們靠山屯這麽多人呢,一家分一口吃的, 都能把他們順利養大。」
好一會兒, 崔老頭才開口打破了這份沉寂。
屯子裏的人也都跟著點頭, 雖然各家各戶都有著屬於自家的小心思, 自私自利愛占便宜斤斤計較等等小毛病也在所難免, 但在這種大是大非的重大災難麵前,每個人都不吝嗇釋放他們內心的憐憫和善意, 即便是要從他們的口糧裏掏出來一份,絕大部分人都不會有半分牴觸情緒。
但葉青哪兒能真讓屯子裏的人來幫她養孩子?她和顧衛東既然做出這個決定,那肯定是經過仔細權衡和盤算, 確定他們能養得起才把人領回來的。
顧振興作為靠山屯的新大隊長, 也立馬就站出來表了態:
「那倒是用不著,我家東子如今每個月津貼百來塊呢, 葉丫頭在衛生站又掙工分又掙工資,在飼料廠還有隔壁農場可都拿得到福利津貼,還能自己寫文章賺稿費,再說我家裏頭還有這麽多成年勞動力呢,別說就這八個孩子,就是再來十個八個的,我們家都不愁吃喝!」
這倒還真不是顧振興故意炫耀,事實就是這麽個情況,葉青和顧衛東如今別說是靠山屯了,就是放眼整個蛟譚縣那都是數一數二的人物,能力擺在這兒呢,他們倆每個月的收入,怕是比城裏大部分雙職工家庭都要高,錢多到根本花不完,就領養這麽幾個孩子,完全輪不到其他人來操心。
村裏人聽了大隊長這話,都深以為然。
當然,這麽多孩子領回來了,住哪兒也就成了問題。
如今鄒阿婆家那個院子包括前後的宅基地都劃到葉青名下了,後院葉青當藥圃在用,種了不少藥材呢,但前院隻做自留地種菜用,還空出了很大一塊出來。
葉青當即就決定找人繼續蓋房子,也學崔老頭那邊的三合院蓋法,貼著東西廂房再往外延伸,兩邊各加蓋兩間房,每間房都不用太大,又個十平八平的,夠盤一張炕再放個書櫃弄個寫作業的長書桌,一間屋子能住得下倆孩子就成。
這時候已經是八月中旬,馬上就快要到農忙搶收的時候,葉青抓緊找屯子裏的人幫忙,一個多星期就把加蓋的房子給弄出來了,然後又是盤炕又是打家具也花了些時間,在九月上旬就把房子改建好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