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點了點頭:「我叫葉青,這套宅子現在是我的,請問需要我到革委會辦哪些相關手續?」
兩位大媽本來還以為顧衛東和葉青是夫妻,這房子是兩人共有的,現在葉青主動站出來說是她的,這倆大媽頓時有些驚訝。
其中一個大媽目光銳利地盯著兩人看了好一會兒,忽然警惕地問道:
「你們倆不是夫妻?聽姑娘你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吧?」
葉青一愣,想起現在這個特殊時代,她和顧衛東共騎一輛自行車來到這個胡同巷子裏的行為,貌似有些出格,這位大媽肯定是之前就聽到有人給她通風報信了,以為他們倆是夫妻關係,所以才會這麽問。
她趕緊解釋道:
「我叫葉青,是下鄉知青,目前在霧凇城蛟譚縣那邊插隊,這次是專門來薊城公幹,這位是顧衛東,他是我對象,在部隊任職營長,目前在薊城軍區培訓學習,房子是我一個遠房親戚留給我的,但因為我一直在鄉下,拿到房契之後遲遲沒找到機會來查看,所以這次趁著來薊城出差,我就專門找我對象陪我上這邊來收房。」
說著,葉青就從自己的挎包裏掏出了她的身份證明,還有進城介紹信遞給兩個大媽查驗。
顧衛東見狀,也趕緊把他口袋裏的軍官證掏了出來。
看到兩人態度很自然,掏出身份證明材料的時候也沒有任何遲疑,兩人在查驗了一下兩人的證件資料後,這才打消了疑慮。
「原來是下鄉知青啊,難怪幾個月了這房子一直沒人搬過來住,也沒人上革委會來辦信息登記手續。」
大概是顧衛東的軍官證給了這兩位大媽十足的信任和安全感,所以兩位大媽之前的那些警惕戒備都收斂了起來,對葉青的態度都變得熱情和煦不少:
「小葉啊,看你這樣子就知道,在薊城逗留的時間不會太久吧,走,我先帶你去革委會登記一下房主信息,把相關手續辦完了再說。」
葉青巴不得有人領路呢,趕緊對兩位大媽道了謝,一邊往外走一邊還不忘從挎包裏掏出幾把花生塞了過去,跟在兩人身後就打聽起這個胡同其他那些院子的情況。
這一問,果然跟顧衛東之前給她說的情況差不多。
這一帶全是標準的三進四合院,原來也多是清代官員的住所,但後來戰亂後,落到過軍閥,商人和資本家的手中,又在解放後幾經輾轉,不少宅子都被收歸國有,然後租賃給了普通老百姓居住,偌大的三進院落,分成了十幾戶甚至幾十戶,各家分到一間兩間三間房,就這麽混居在一塊兒。
像葉青家這樣,一整個三進院子都歸她一個人所有的情況,少之又少。
所以她這邊才登記完信息情況,馬上就有革委會的辦事員來找她商量,想要將她的房子徵招到革委會拿來進行租賃。
「如今這城裏的房子太緊俏,各家住房都十分吃緊,就你們這個胡同,好些人家七八口甚至十幾口人住一間房的都不在少數,所以你家這個老宅子,盯著的人可不老少,你又是個外地人,來薊城一趟可不容易,這誰也不能保證不會被哪家強行撬門住進去。」
「所以我的建議是,你還不如直接租賃給革委會,由我們來分配給底下廠子和單位的工人幹事住,由革委會這邊幫你看著,肯定會約束這麽租客,不會讓他們把你的房子胡亂毀了去。」
「你這麽大個宅子,能改善三五十家人的住房問題了,而且房子租住去,還能給你帶來一些收入,聽說你在鄉下插隊當知青,每個月光靠下地掙工分都不一定夠吃吧,有我們革委會這邊替你做主,每個月你也能多個進項,這也算是雙贏的好事兒。」
來勸葉青把房子租出去的,是革委會的副主任,看起來苦口婆心一副為葉青認真打算的模樣,話裏話外好像都是在替葉青考慮的意思,可惜葉青又不傻,這宅子真要租出去,那她將來要想再收回來的可能性就是約等於零了。
時局政策一時一個樣兒,她又不是不知道,請神容易送神難,這些院子一旦被分散租賃出去,那些住進大雜院的住戶就再也不會挪窩了,個個都成了釘子戶,而且耍起賴皮來一個比一個厲害,她這個房主如果不能把這些人趕出去,將來若幹年後,這些租賃她的房子的租戶,很可能通過鑽政策空子,搖身一變就成了房子的所有人,而她的房契,反而成了一張毫無法律效力的廢紙,到那個時候,葉青才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隻剩下哭的份兒。
所以麵對眼前這個革委會副主任的建議,葉青聽了也隻當做沒聽見,反正她跟對方也不熟,也不怕撂對方麵子,直接拒絕了也不覺得尷尬。
這個副主任可能覺得葉青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好拿捏,所以開口的時候不光擺官腔,還用各種政策來壓人,結果哪裏曉得葉青根本不吃他那一套,無論他怎麽擺條件提好處,葉青都不買帳。
葉青這油鹽不進的態度,頓時讓那個副主任表情不怎麽好看了,當即就沉下臉來,一張口就要給葉青扣一頂資本主義作風的階級帽子,直把葉青都給氣笑了。
葉青正要開口反駁呢,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從外頭走進來一個人,似乎是找這個副主任要什麽材料,結果看到屋裏坐著的葉青後,愣了一下,盯著葉青打量了好幾眼後,才遲疑地開口問道:
「請問,你是……葉青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兩位大媽本來還以為顧衛東和葉青是夫妻,這房子是兩人共有的,現在葉青主動站出來說是她的,這倆大媽頓時有些驚訝。
其中一個大媽目光銳利地盯著兩人看了好一會兒,忽然警惕地問道:
「你們倆不是夫妻?聽姑娘你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吧?」
葉青一愣,想起現在這個特殊時代,她和顧衛東共騎一輛自行車來到這個胡同巷子裏的行為,貌似有些出格,這位大媽肯定是之前就聽到有人給她通風報信了,以為他們倆是夫妻關係,所以才會這麽問。
她趕緊解釋道:
「我叫葉青,是下鄉知青,目前在霧凇城蛟譚縣那邊插隊,這次是專門來薊城公幹,這位是顧衛東,他是我對象,在部隊任職營長,目前在薊城軍區培訓學習,房子是我一個遠房親戚留給我的,但因為我一直在鄉下,拿到房契之後遲遲沒找到機會來查看,所以這次趁著來薊城出差,我就專門找我對象陪我上這邊來收房。」
說著,葉青就從自己的挎包裏掏出了她的身份證明,還有進城介紹信遞給兩個大媽查驗。
顧衛東見狀,也趕緊把他口袋裏的軍官證掏了出來。
看到兩人態度很自然,掏出身份證明材料的時候也沒有任何遲疑,兩人在查驗了一下兩人的證件資料後,這才打消了疑慮。
「原來是下鄉知青啊,難怪幾個月了這房子一直沒人搬過來住,也沒人上革委會來辦信息登記手續。」
大概是顧衛東的軍官證給了這兩位大媽十足的信任和安全感,所以兩位大媽之前的那些警惕戒備都收斂了起來,對葉青的態度都變得熱情和煦不少:
「小葉啊,看你這樣子就知道,在薊城逗留的時間不會太久吧,走,我先帶你去革委會登記一下房主信息,把相關手續辦完了再說。」
葉青巴不得有人領路呢,趕緊對兩位大媽道了謝,一邊往外走一邊還不忘從挎包裏掏出幾把花生塞了過去,跟在兩人身後就打聽起這個胡同其他那些院子的情況。
這一問,果然跟顧衛東之前給她說的情況差不多。
這一帶全是標準的三進四合院,原來也多是清代官員的住所,但後來戰亂後,落到過軍閥,商人和資本家的手中,又在解放後幾經輾轉,不少宅子都被收歸國有,然後租賃給了普通老百姓居住,偌大的三進院落,分成了十幾戶甚至幾十戶,各家分到一間兩間三間房,就這麽混居在一塊兒。
像葉青家這樣,一整個三進院子都歸她一個人所有的情況,少之又少。
所以她這邊才登記完信息情況,馬上就有革委會的辦事員來找她商量,想要將她的房子徵招到革委會拿來進行租賃。
「如今這城裏的房子太緊俏,各家住房都十分吃緊,就你們這個胡同,好些人家七八口甚至十幾口人住一間房的都不在少數,所以你家這個老宅子,盯著的人可不老少,你又是個外地人,來薊城一趟可不容易,這誰也不能保證不會被哪家強行撬門住進去。」
「所以我的建議是,你還不如直接租賃給革委會,由我們來分配給底下廠子和單位的工人幹事住,由革委會這邊幫你看著,肯定會約束這麽租客,不會讓他們把你的房子胡亂毀了去。」
「你這麽大個宅子,能改善三五十家人的住房問題了,而且房子租住去,還能給你帶來一些收入,聽說你在鄉下插隊當知青,每個月光靠下地掙工分都不一定夠吃吧,有我們革委會這邊替你做主,每個月你也能多個進項,這也算是雙贏的好事兒。」
來勸葉青把房子租出去的,是革委會的副主任,看起來苦口婆心一副為葉青認真打算的模樣,話裏話外好像都是在替葉青考慮的意思,可惜葉青又不傻,這宅子真要租出去,那她將來要想再收回來的可能性就是約等於零了。
時局政策一時一個樣兒,她又不是不知道,請神容易送神難,這些院子一旦被分散租賃出去,那些住進大雜院的住戶就再也不會挪窩了,個個都成了釘子戶,而且耍起賴皮來一個比一個厲害,她這個房主如果不能把這些人趕出去,將來若幹年後,這些租賃她的房子的租戶,很可能通過鑽政策空子,搖身一變就成了房子的所有人,而她的房契,反而成了一張毫無法律效力的廢紙,到那個時候,葉青才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隻剩下哭的份兒。
所以麵對眼前這個革委會副主任的建議,葉青聽了也隻當做沒聽見,反正她跟對方也不熟,也不怕撂對方麵子,直接拒絕了也不覺得尷尬。
這個副主任可能覺得葉青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好拿捏,所以開口的時候不光擺官腔,還用各種政策來壓人,結果哪裏曉得葉青根本不吃他那一套,無論他怎麽擺條件提好處,葉青都不買帳。
葉青這油鹽不進的態度,頓時讓那個副主任表情不怎麽好看了,當即就沉下臉來,一張口就要給葉青扣一頂資本主義作風的階級帽子,直把葉青都給氣笑了。
葉青正要開口反駁呢,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從外頭走進來一個人,似乎是找這個副主任要什麽材料,結果看到屋裏坐著的葉青後,愣了一下,盯著葉青打量了好幾眼後,才遲疑地開口問道:
「請問,你是……葉青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