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是知情的話,那這事兒可就太嚇人了,誰知道是哪個人出的主意呢!」
「反正現在的情況就是,他們夫妻倆通過氣後,都覺得這事兒怕是早有預謀,到底是誰在背後搗鬼的,誰也不清楚,所以夫妻倆打算先裝作啥也不知道,悄摸摸把孩子生了再說。」
「總之這事兒實在是太複雜了,我這幾天越琢磨越覺得驚悚,感覺她那個婆家簡直是龍潭虎穴,就沒一個好東西,他們夫妻倆要是回去了,怕是要被吃的連骨頭都不剩,還是離得遠遠的比較好。」
徐獻珍忍不住搓了搓胳膊肘,雞皮疙瘩都掉了一地。
葉青也是聽得一陣駭然,這跟以前那種八點檔的家庭倫理狗血劇簡直沒什麽兩樣啊。
隻是她想要知道更多的細節也是不能了,畢竟徐獻珍也不是當事人,她也是從她表妹那兒聽說的這事兒,隔了一道之後,能知道的細節就不多了,能分享給她的八卦信息有限。
葉青對這個劇集意猶未盡,沒能看到後續發展,一時間隻覺得抓心撓肝,恨不得搬條板凳坐到宋紅英那婆家屋頂直接展開上帝視角才好。
帶著這種遺憾的心情,她騎著車回了靠山屯,沒想到才到家呢,顧衛東就在隔壁朝著她著急喊:
「葉青,墨河那邊傳回來消息了!」
第75章 黎明曙光
葉青心下一顫, 立馬就著急忙慌地跑去了隔壁顧家院子裏。
顧衛東從懷裏掏出了一封信遞了過來,壓低聲音道:
「我縣裏那個朋友幫你把東西捎過去後,在墨河那邊正好逗留了一晚, 我戰友的親戚帶著你那幾包藥進了農場, 見到了韓教授,說是人病倒在床上, 瘦得不成樣兒了,但看到了你送過去的東西, 知道你是他愛人的學生後,還是強撐著坐起來給你回了一封信。」
當初在申城,葉青是見過宋春華手裏那張韓博士年輕時的黑白照的,二十來歲的小夥子, 濃眉大眼很是陽光。
很難想像這樣一位誌存高遠心係科研的高智商學霸,被困在天寒地凍的墨河,每日在荒野中勞作, 蹉跎數年後是個什麽模樣。
這會兒聽說韓教授連床都起不來了, 葉青喉頭一哽, 接過這封沉重的信件後, 她極為鄭重地對顧衛東鞠躬道了一聲謝謝。
看過那本錦鯉團寵小說的葉青, 比誰都清楚,如果沒有顧衛東從旁協助, 她根本不可能這麽快就聯繫上韓亞博。
而按照小說劇情線,韓亞博正是這個時間點遭受重病折磨,疾痛一點點耗空了他的身體, 最後年紀輕輕就撒手人寰, 有生之年始終沒能離開那個困住他的勞改農場。
眼下,顧衛東通過多方的輾轉聯絡, 為她和韓教授之間架起了一個可以聯繫的橋樑,哪怕這個溝通非常麻煩且短暫,葉青也已經感到異常慶幸和滿足了。
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如果她沒有在申城救下顧衛東,也許她即便來了靠山屯插隊,也不會跟顧衛東產生交集;
如果兩人沒有交集,自然就不會彼此坦誠各自身上藏著的秘密,葉青也肯定就不會為了韓亞博的事兒去找顧衛東打聽山河農場,那她要聯繫上這位師公,怕是還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
所以葉青的這個鞠躬,給的無比真誠,因為對提供了這份幫助的顧衛東,她是真的打心底裏表示感激。
顧衛東被葉青的這個鞠躬給嚇了一跳,趕緊躲開,然後有些哭笑不得道:
「你這是幹啥?你幫了我跟我們家那麽多次,我也沒跟你這樣,是不是我也得給你補上三鞠躬啊?」
葉青緊緊攥著手裏那封信沒說話。
見她很明顯注意力都在手裏攥著的那封信上,顧衛東心下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他是從九十年代過來的,可太清楚這段特殊時期的複雜性了。
因為正是這段艱苦動盪的歲月,讓很多經歷過這個時代的人心境發生了巨大變化。
有的人痛定思痛,正視這份苦難並且化悲痛為力量,愈發砥礪前行發憤圖強,不達成強軍強國中華崛起的夢想誓不罷休;
而有些人在感受到了切膚之痛後黯然神傷,選擇了逃避和遠離,徹底告別這片傷心地,於是是改開後沒幾年,國內爆發了出國熱潮。
外人沒有資格去評判誰的選擇是對是錯,隻有經歷過這一段困難的人才能感同身受,但熟知後麵二十年的歷史走向,再重來一回的顧衛東,在知道有一位原本學識淵博應該為國效力的專家,在被發配到苦寒之地後被磋磨到快要燈盡油枯的時候,也很難做到無動於衷。
尤其是在看到一貫情緒沉穩淡定的葉青,這會兒卻眼眶泛紅忐忑難安的模樣後,鐵直男如顧衛東,也不由得為之動容。
他忍不住伸出手來拍了拍葉青的肩膀,溫聲寬慰道:
「你先回去看信,我那個縣城運輸公司的朋友基本上每個月都要跑一趟墨河,過幾天你抽個時間出來,我帶你去縣裏那小子家裏認認門。」
「還有半個來月我就要回部隊了,往後你有什麽東西要捎的話,就自己去找他,放心,我給你找的人肯定靠得住!」
葉青點了點頭,拿著信回了家後,默默坐在炕沿前將信展開。
可能是長期生病,寫信的人握筆力道不夠,所以字跡稍微有些飄,但整體給人的感覺仍然是落筆如雲煙,看上去頗具風骨的。
雖然病得都快沒了半條命,但寫信人的心境仍然很平和,語氣中對自己所處環境和遭遇並沒有半分抱怨,甚至還挺樂觀積極的,對於她這個宋春華的學生忽如其來的問候,更是倍覺激動和驚喜,還仔細詢問起了葉青到北大荒來插隊的具體情況。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反正現在的情況就是,他們夫妻倆通過氣後,都覺得這事兒怕是早有預謀,到底是誰在背後搗鬼的,誰也不清楚,所以夫妻倆打算先裝作啥也不知道,悄摸摸把孩子生了再說。」
「總之這事兒實在是太複雜了,我這幾天越琢磨越覺得驚悚,感覺她那個婆家簡直是龍潭虎穴,就沒一個好東西,他們夫妻倆要是回去了,怕是要被吃的連骨頭都不剩,還是離得遠遠的比較好。」
徐獻珍忍不住搓了搓胳膊肘,雞皮疙瘩都掉了一地。
葉青也是聽得一陣駭然,這跟以前那種八點檔的家庭倫理狗血劇簡直沒什麽兩樣啊。
隻是她想要知道更多的細節也是不能了,畢竟徐獻珍也不是當事人,她也是從她表妹那兒聽說的這事兒,隔了一道之後,能知道的細節就不多了,能分享給她的八卦信息有限。
葉青對這個劇集意猶未盡,沒能看到後續發展,一時間隻覺得抓心撓肝,恨不得搬條板凳坐到宋紅英那婆家屋頂直接展開上帝視角才好。
帶著這種遺憾的心情,她騎著車回了靠山屯,沒想到才到家呢,顧衛東就在隔壁朝著她著急喊:
「葉青,墨河那邊傳回來消息了!」
第75章 黎明曙光
葉青心下一顫, 立馬就著急忙慌地跑去了隔壁顧家院子裏。
顧衛東從懷裏掏出了一封信遞了過來,壓低聲音道:
「我縣裏那個朋友幫你把東西捎過去後,在墨河那邊正好逗留了一晚, 我戰友的親戚帶著你那幾包藥進了農場, 見到了韓教授,說是人病倒在床上, 瘦得不成樣兒了,但看到了你送過去的東西, 知道你是他愛人的學生後,還是強撐著坐起來給你回了一封信。」
當初在申城,葉青是見過宋春華手裏那張韓博士年輕時的黑白照的,二十來歲的小夥子, 濃眉大眼很是陽光。
很難想像這樣一位誌存高遠心係科研的高智商學霸,被困在天寒地凍的墨河,每日在荒野中勞作, 蹉跎數年後是個什麽模樣。
這會兒聽說韓教授連床都起不來了, 葉青喉頭一哽, 接過這封沉重的信件後, 她極為鄭重地對顧衛東鞠躬道了一聲謝謝。
看過那本錦鯉團寵小說的葉青, 比誰都清楚,如果沒有顧衛東從旁協助, 她根本不可能這麽快就聯繫上韓亞博。
而按照小說劇情線,韓亞博正是這個時間點遭受重病折磨,疾痛一點點耗空了他的身體, 最後年紀輕輕就撒手人寰, 有生之年始終沒能離開那個困住他的勞改農場。
眼下,顧衛東通過多方的輾轉聯絡, 為她和韓教授之間架起了一個可以聯繫的橋樑,哪怕這個溝通非常麻煩且短暫,葉青也已經感到異常慶幸和滿足了。
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如果她沒有在申城救下顧衛東,也許她即便來了靠山屯插隊,也不會跟顧衛東產生交集;
如果兩人沒有交集,自然就不會彼此坦誠各自身上藏著的秘密,葉青也肯定就不會為了韓亞博的事兒去找顧衛東打聽山河農場,那她要聯繫上這位師公,怕是還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
所以葉青的這個鞠躬,給的無比真誠,因為對提供了這份幫助的顧衛東,她是真的打心底裏表示感激。
顧衛東被葉青的這個鞠躬給嚇了一跳,趕緊躲開,然後有些哭笑不得道:
「你這是幹啥?你幫了我跟我們家那麽多次,我也沒跟你這樣,是不是我也得給你補上三鞠躬啊?」
葉青緊緊攥著手裏那封信沒說話。
見她很明顯注意力都在手裏攥著的那封信上,顧衛東心下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他是從九十年代過來的,可太清楚這段特殊時期的複雜性了。
因為正是這段艱苦動盪的歲月,讓很多經歷過這個時代的人心境發生了巨大變化。
有的人痛定思痛,正視這份苦難並且化悲痛為力量,愈發砥礪前行發憤圖強,不達成強軍強國中華崛起的夢想誓不罷休;
而有些人在感受到了切膚之痛後黯然神傷,選擇了逃避和遠離,徹底告別這片傷心地,於是是改開後沒幾年,國內爆發了出國熱潮。
外人沒有資格去評判誰的選擇是對是錯,隻有經歷過這一段困難的人才能感同身受,但熟知後麵二十年的歷史走向,再重來一回的顧衛東,在知道有一位原本學識淵博應該為國效力的專家,在被發配到苦寒之地後被磋磨到快要燈盡油枯的時候,也很難做到無動於衷。
尤其是在看到一貫情緒沉穩淡定的葉青,這會兒卻眼眶泛紅忐忑難安的模樣後,鐵直男如顧衛東,也不由得為之動容。
他忍不住伸出手來拍了拍葉青的肩膀,溫聲寬慰道:
「你先回去看信,我那個縣城運輸公司的朋友基本上每個月都要跑一趟墨河,過幾天你抽個時間出來,我帶你去縣裏那小子家裏認認門。」
「還有半個來月我就要回部隊了,往後你有什麽東西要捎的話,就自己去找他,放心,我給你找的人肯定靠得住!」
葉青點了點頭,拿著信回了家後,默默坐在炕沿前將信展開。
可能是長期生病,寫信的人握筆力道不夠,所以字跡稍微有些飄,但整體給人的感覺仍然是落筆如雲煙,看上去頗具風骨的。
雖然病得都快沒了半條命,但寫信人的心境仍然很平和,語氣中對自己所處環境和遭遇並沒有半分抱怨,甚至還挺樂觀積極的,對於她這個宋春華的學生忽如其來的問候,更是倍覺激動和驚喜,還仔細詢問起了葉青到北大荒來插隊的具體情況。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