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收購任務豬上,收購站給他們的價會稍微給得高一點,還會在過磅的時候故意放水,對他們提前將生豬餵飽的事兒睜隻眼閉隻眼;
再比如在每年給糧倉交公糧的時候,其他村都會被要求必須老老實實排隊等待,但他們屯去了卻能明目張膽地走後門插隊;
甚至在抽查糧食質量的過程中,哪怕發現糧食曬得還不夠幹燥,也不會被糧站要求打回去重新曬幹了再送來,更從來沒存在過被收購員吃拿卡要的情況。
相比之下,其他生產大隊就沒有這麽好的待遇了,每年到了糧食跟任務豬驗收的時候,從生產隊長到底下的社員,個個愁眉苦臉如臨大敵,不知道要吃多少憋才能把一年的辛苦勞動成果順利交上去。
因著這個緣故,整個屯子的人都對鄒阿婆格外敬重,生產大隊的幹部們,更是個個都盼著老太太能長命百歲,恨不得把鄒阿婆給供起來了。
趙麻子不知輕重闖進老太太家偷竊,偷老人家的錢也就罷了,就怕他把老太太給嚇出個好歹來!萬一人要是就這麽沒了,那罩著他們屯子這麽多年的吉祥物可就倒了!
所以伍大隊長極為憤怒,當場就把人給綁了,就連一貫溺愛老兒子的趙老柱,都當著全屯人的麵愣是打斷了好幾根棍子,把趙麻子的腿都差點給打折了。
有趙麻子的這個案例在,屯子裏再沒有那不知道輕重的敢去打老太太的主意。
可以這麽說,在靠山屯這個生產大隊,不管外頭鬧得有多腥風血雨,也不會有人不開眼舞到鄒阿婆跟前來,在鄒阿婆這兒,永遠會是波瀾不驚的避風港。
葉青剛開始選擇住到鄒阿婆家那會兒,並不知道這位老太太在屯子裏是這麽特殊的存在,也是在後來了解到了老太太家裏的過往後,才慢慢琢磨出味兒來。
難怪村裏以前來過那麽多知青插隊,大隊長都沒往老太太家裏頭安插過人,而且這一回安排人的時候,也一直在強調住進去的人必須要照顧老太太的飲食起居。
葉青非常懷疑,伍大隊長極有可能是受到了錦鯉女主那莫名其妙的氣運所影響,才會破例做了這麽個安排。
畢竟老太太原本就被顧家照顧得很好,就算不安排知青來當住家保姆,老太太的日常生活也完全不會受到影響。
所以這個到鄒阿婆家裏來居住的機會,原本其實應該是伍大隊長留給殷霜的。
可誰讓殷霜沒能領悟這其中的意味,接不住這份好運呢?
她不想在屯子裏起早貪黑地上工的同時,還要給一個七十來歲的老人家當免費保姆,所以把這個最好的居住環境,白白讓給葉青了。
葉青這幾天在鄒阿婆家住得挺好的,老太太很精明也很開通,絕對不會瞎指手畫腳東管西管。
飯好了她就出來吃,晚上到時間了就洗漱上床睡覺,白天沒事兒就把她那個女紅筐子給翻出來,偷摸著把那千層底拿出來納鞋底勾鞋麵兒。
雖然看不見,但她一點點慢慢地摸索捯飭,別說,做出來的老棉鞋針腳還挺細密。
葉青一開始甚至都沒意識到,老太太那是在給她做鞋,直到一個月後老人家把那棉鞋拿出來讓葉青比對一下看看合不合腳,她才知道那老棉鞋竟然是老人家專門給她做的。
當然,那是後話。
眼下葉青才來屯子裏不到一個星期,老太太給葉青提供住所,葉青則每天晚上會給老阿婆針灸治眼睛,兩人算是各取所需彼此依賴,加上又都有在申城生活過的經歷,性格上也十分合得來,所以相處得很是融洽。
晚上葉青用新米蒸了一大盆飯,配上炒的酸辣土豆絲和酸菜炒雞蛋,簡單的一頓飯卻格外美味,平時吃得不算多的老太太,愣是把一大碗米飯都給吃光了。
家裏有沒有大白米老太太心裏是有數的,但是她也沒問葉青這麽好吃的精米是從哪兒弄來的。
不聾不啞不做家翁,鄒阿婆深諳這個道理,不管是對屯子裏的人,還是對葉青,她一直秉承著這個做人準則。
因為吃撐了,老太太就不能早早上床睡,得去外頭溜達溜達消消食。
她也不用葉青送,自己拄著個拐杖慢慢摸索著就往顧家去了,說是要去看看臥床養胎的顧衛西。
顧家就在隔壁,離鄒阿婆家的籬笆小院不到二十米,老太太平日裏又是走慣了這條路的,哪怕看不見也能輕而易舉地摸過去,所以葉青也就沒去管。
她把廚房收拾幹淨後,給老母雞餵了一些糠麩和碎米,然後就去了老木匠家。
上次買的那三個木箱子葉青很滿意,所以她想找老木匠打一張書桌以及一個大點的泡澡桶。
是的,葉青是到了靠山屯才知道,她以前看小說印象裏東北人洗澡就去公共澡堂子的概念,其實是錯的。
六七十年代,東北也隻有城鎮才有公共澡堂子,農村裏麵是沒有的,所以大部分人冬天是不洗澡的,甚至有一些邋遢的農民,一整年可能都洗不了一個澡。
這對於葉青這個純正的南方人而言,簡直是炸裂的,她無法想像,屯子裏的人每天起早貪黑在地裏麵忙活,身上汗流浹背不說,還沾染了無數的稻穀粉塵,晚上回去之後竟然能做到不洗澡,就這麽胡亂洗把臉就躺床上睡覺,到底是怎麽睡得著的?
葉青來靠山屯幾天了,每天都在為洗澡的這個問題發愁,這幾天她都是睡前用盆裝了熱水擦拭身體,可這實在是不得勁兒,她感覺自己身上能搓出好幾斤泥了,再不好好洗個澡,她怕是要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再比如在每年給糧倉交公糧的時候,其他村都會被要求必須老老實實排隊等待,但他們屯去了卻能明目張膽地走後門插隊;
甚至在抽查糧食質量的過程中,哪怕發現糧食曬得還不夠幹燥,也不會被糧站要求打回去重新曬幹了再送來,更從來沒存在過被收購員吃拿卡要的情況。
相比之下,其他生產大隊就沒有這麽好的待遇了,每年到了糧食跟任務豬驗收的時候,從生產隊長到底下的社員,個個愁眉苦臉如臨大敵,不知道要吃多少憋才能把一年的辛苦勞動成果順利交上去。
因著這個緣故,整個屯子的人都對鄒阿婆格外敬重,生產大隊的幹部們,更是個個都盼著老太太能長命百歲,恨不得把鄒阿婆給供起來了。
趙麻子不知輕重闖進老太太家偷竊,偷老人家的錢也就罷了,就怕他把老太太給嚇出個好歹來!萬一人要是就這麽沒了,那罩著他們屯子這麽多年的吉祥物可就倒了!
所以伍大隊長極為憤怒,當場就把人給綁了,就連一貫溺愛老兒子的趙老柱,都當著全屯人的麵愣是打斷了好幾根棍子,把趙麻子的腿都差點給打折了。
有趙麻子的這個案例在,屯子裏再沒有那不知道輕重的敢去打老太太的主意。
可以這麽說,在靠山屯這個生產大隊,不管外頭鬧得有多腥風血雨,也不會有人不開眼舞到鄒阿婆跟前來,在鄒阿婆這兒,永遠會是波瀾不驚的避風港。
葉青剛開始選擇住到鄒阿婆家那會兒,並不知道這位老太太在屯子裏是這麽特殊的存在,也是在後來了解到了老太太家裏的過往後,才慢慢琢磨出味兒來。
難怪村裏以前來過那麽多知青插隊,大隊長都沒往老太太家裏頭安插過人,而且這一回安排人的時候,也一直在強調住進去的人必須要照顧老太太的飲食起居。
葉青非常懷疑,伍大隊長極有可能是受到了錦鯉女主那莫名其妙的氣運所影響,才會破例做了這麽個安排。
畢竟老太太原本就被顧家照顧得很好,就算不安排知青來當住家保姆,老太太的日常生活也完全不會受到影響。
所以這個到鄒阿婆家裏來居住的機會,原本其實應該是伍大隊長留給殷霜的。
可誰讓殷霜沒能領悟這其中的意味,接不住這份好運呢?
她不想在屯子裏起早貪黑地上工的同時,還要給一個七十來歲的老人家當免費保姆,所以把這個最好的居住環境,白白讓給葉青了。
葉青這幾天在鄒阿婆家住得挺好的,老太太很精明也很開通,絕對不會瞎指手畫腳東管西管。
飯好了她就出來吃,晚上到時間了就洗漱上床睡覺,白天沒事兒就把她那個女紅筐子給翻出來,偷摸著把那千層底拿出來納鞋底勾鞋麵兒。
雖然看不見,但她一點點慢慢地摸索捯飭,別說,做出來的老棉鞋針腳還挺細密。
葉青一開始甚至都沒意識到,老太太那是在給她做鞋,直到一個月後老人家把那棉鞋拿出來讓葉青比對一下看看合不合腳,她才知道那老棉鞋竟然是老人家專門給她做的。
當然,那是後話。
眼下葉青才來屯子裏不到一個星期,老太太給葉青提供住所,葉青則每天晚上會給老阿婆針灸治眼睛,兩人算是各取所需彼此依賴,加上又都有在申城生活過的經歷,性格上也十分合得來,所以相處得很是融洽。
晚上葉青用新米蒸了一大盆飯,配上炒的酸辣土豆絲和酸菜炒雞蛋,簡單的一頓飯卻格外美味,平時吃得不算多的老太太,愣是把一大碗米飯都給吃光了。
家裏有沒有大白米老太太心裏是有數的,但是她也沒問葉青這麽好吃的精米是從哪兒弄來的。
不聾不啞不做家翁,鄒阿婆深諳這個道理,不管是對屯子裏的人,還是對葉青,她一直秉承著這個做人準則。
因為吃撐了,老太太就不能早早上床睡,得去外頭溜達溜達消消食。
她也不用葉青送,自己拄著個拐杖慢慢摸索著就往顧家去了,說是要去看看臥床養胎的顧衛西。
顧家就在隔壁,離鄒阿婆家的籬笆小院不到二十米,老太太平日裏又是走慣了這條路的,哪怕看不見也能輕而易舉地摸過去,所以葉青也就沒去管。
她把廚房收拾幹淨後,給老母雞餵了一些糠麩和碎米,然後就去了老木匠家。
上次買的那三個木箱子葉青很滿意,所以她想找老木匠打一張書桌以及一個大點的泡澡桶。
是的,葉青是到了靠山屯才知道,她以前看小說印象裏東北人洗澡就去公共澡堂子的概念,其實是錯的。
六七十年代,東北也隻有城鎮才有公共澡堂子,農村裏麵是沒有的,所以大部分人冬天是不洗澡的,甚至有一些邋遢的農民,一整年可能都洗不了一個澡。
這對於葉青這個純正的南方人而言,簡直是炸裂的,她無法想像,屯子裏的人每天起早貪黑在地裏麵忙活,身上汗流浹背不說,還沾染了無數的稻穀粉塵,晚上回去之後竟然能做到不洗澡,就這麽胡亂洗把臉就躺床上睡覺,到底是怎麽睡得著的?
葉青來靠山屯幾天了,每天都在為洗澡的這個問題發愁,這幾天她都是睡前用盆裝了熱水擦拭身體,可這實在是不得勁兒,她感覺自己身上能搓出好幾斤泥了,再不好好洗個澡,她怕是要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