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府。
榆嬤嬤等在外邊,笑眯眯給二人帶路。
「郡主先時在和長公主用飯,大爺和夫人這會兒來的正好,她們這會兒該用完了。」
穿過曲曲彎彎的廊道,路過兩處假山石泉,便到了正堂。
經人通傳過,長公主和永安郡主正在裏麵等著他們。
果然如陸迢所言,她們比秦霽想的還要寬宥,永安郡主喝過秦霽敬的茶,秀眉舒展。
長公主也接了一盞,嚐過一口後笑道:「這茶葉看著像蒙頂石尖,其實是峽州的碧澗寮,無須久泡,這一盞入口有餘甘,時辰恰到好處,你這孩子原來還是個懂行的。」
秦霽眼眸彎起來,「湊巧在書上見過,今日瞧著有些像,晚輩便照貓畫虎試了試,您喜歡就好。」
她這副模樣嫻靜又乖巧,長公主喜歡得緊,樂嗬嗬點頭。「喜歡,都喜歡,以後就是一家人了,你不要拘謹。」
永安郡主接話道:「母親既然也喝了這茶,喜歡可不能光說說。」
「還用你說?」長公主佯嗔她一眼,「這是我親外孫媳婦,她的禮,我早就備好了。」
話音落地,旁側的侍女行了一禮,取出一方金絲楠木的錦盒交至秦霽手中。
「長公主月前就備下了給小夫人的見麵禮,隻等著今日呢,小夫人快打開看看。」
「孫媳多謝外祖母。」秦霽甜聲道完謝,打開了錦盒。
錦盒並不大,她以為裏麵應是首飾釵環之類,看清後卻愣怔了一下。
這裏麵裝的,是厚厚一遝地契,少說也有二十來張。
她慢慢抬頭,眨巴著眼,很是誠懇的模樣,「外祖母是要將我接出去住麽?」
長公主被她逗樂,連聲笑起來,永安郡主亦忍俊不禁,給榆嬤嬤使了個眼神,又有一個精緻的匣子送到秦霽麵前。
「母親與我想到一處去了。」永安郡主笑著轉向秦霽,「你想想罷,要跟我們誰走。」
長公主也期待地看著她,「外孫媳婦,你說說跟誰?」
秦霽被難住,舌尖抵著唇肉打轉,未幾,手背就覆上一隻大掌,悄然握住了她。
「我們才是夫妻,她自然跟我走。」陸迢笑道:「外祖母喜歡,我們日後常過來便是,做什麽要把人搶走。」
幾人又說了些時候的閑話,秦霽二人被留在長公主府,用過午飯方才告辭揣度。
兩人的背影在廊道上越變越小,他們走得越遠,中間隔的距離也越遠。望著這副畫麵,永安郡主臉上的笑意斂起,眉宇間染上一抹不知名的,細細的愁。
長公主走到她身邊,「怎麽了,你兒子成家了你不高興?」
「母親也看見了,他們之間……隻有陸迢一人起意。」
他們夫妻兩人默契歸默契,一個說話,另一個知道會心應上幾句。但有些東西,她們局外人一眼便能看清,這是裝不出來的。
譬如自打他們走進正堂,陸迢的眼睛便隻落在秦霽身上,可秦霽從頭至尾都沒看過他兩眼。
永安郡主嘆息,「我以前沒怎麽管過他,現在有心去勸,卻都是無用之功。母親,我不願他吃這個苦。」
況且她也聽說了,賜婚一事之前,李家有個孩子總往秦府去,與秦禦史一家的關係都不錯。
「你怎麽認定昭行會吃苦?我看他現在甘之如飴。」
甘之如飴?
永安想起這些年,不認同地皺了眉。
「永安。」長公主輕喚了聲,如幼時一般撫了撫她的後腦。「你還沒發現?昭行和你不一樣,他也不會走上你的老路。」
「哪裏不一樣?」永安問。
長公主的目光投向走遠的兩人,「昭行的眼光,比你好很多。我外孫媳婦是個好孩子。」
她在好幾年前就聽人提過秦霽,當時便沒人能說出一句壞話,今日一見,與傳言相比,隻覺更好。
知禮節懂進退,會逗人開心,還絲毫不做作,這樣的姑娘可不好找。她隻來一回,自己那外孫的話都比以前要多。
永安郡主對這一點倒也認同,一時明白了什麽,不再反駁。
陸迢選的確實是個好姑娘,即便以後真有不睦,她那樣的人,必然也會守著底線,而不是低劣地去傷害別人。
永安郡主想著,稍稍寬心了些。
長公主又笑,「還有,昭行比你能熬,他是個耐久的性子,烈女怕纏郎,你就等著吧,他們遲早是一家人。」
「但願如此。」
*
白鷺園。
秦霽一回來,便將收到的兩個錦盒放在案上,對陸迢道:「你自己收起來。」
裏麵有良田百頃,數十個莊子,還有好些收租的宅院,她可都沒份拿。
陸迢掃了眼,「這是她們的心意,外祖母家底豐厚,我的家底也豐厚,不缺這些地,你收著便是。」
「我也不缺。」
「知道你不缺。」陸迢端起這兩個錦盒放到她的妝匣旁。「親事是假的也無妨,難不成我們之間,還需要避嫌麽?」
這話說的不清不楚。
他們之間究竟是清白到無需避嫌,還是親近到無需避嫌?
秦霽不想被繞進去,推推讓讓不是她擅長的事情,索性隨他。
她想去榻上歇會兒,才坐下來,便看見對側桌邊喝茶的陸迢。
她頓了頓,去關上房門,把房外的侍女也打發去了遠些的地方,回來後用烏溜溜的眼睛盯著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榆嬤嬤等在外邊,笑眯眯給二人帶路。
「郡主先時在和長公主用飯,大爺和夫人這會兒來的正好,她們這會兒該用完了。」
穿過曲曲彎彎的廊道,路過兩處假山石泉,便到了正堂。
經人通傳過,長公主和永安郡主正在裏麵等著他們。
果然如陸迢所言,她們比秦霽想的還要寬宥,永安郡主喝過秦霽敬的茶,秀眉舒展。
長公主也接了一盞,嚐過一口後笑道:「這茶葉看著像蒙頂石尖,其實是峽州的碧澗寮,無須久泡,這一盞入口有餘甘,時辰恰到好處,你這孩子原來還是個懂行的。」
秦霽眼眸彎起來,「湊巧在書上見過,今日瞧著有些像,晚輩便照貓畫虎試了試,您喜歡就好。」
她這副模樣嫻靜又乖巧,長公主喜歡得緊,樂嗬嗬點頭。「喜歡,都喜歡,以後就是一家人了,你不要拘謹。」
永安郡主接話道:「母親既然也喝了這茶,喜歡可不能光說說。」
「還用你說?」長公主佯嗔她一眼,「這是我親外孫媳婦,她的禮,我早就備好了。」
話音落地,旁側的侍女行了一禮,取出一方金絲楠木的錦盒交至秦霽手中。
「長公主月前就備下了給小夫人的見麵禮,隻等著今日呢,小夫人快打開看看。」
「孫媳多謝外祖母。」秦霽甜聲道完謝,打開了錦盒。
錦盒並不大,她以為裏麵應是首飾釵環之類,看清後卻愣怔了一下。
這裏麵裝的,是厚厚一遝地契,少說也有二十來張。
她慢慢抬頭,眨巴著眼,很是誠懇的模樣,「外祖母是要將我接出去住麽?」
長公主被她逗樂,連聲笑起來,永安郡主亦忍俊不禁,給榆嬤嬤使了個眼神,又有一個精緻的匣子送到秦霽麵前。
「母親與我想到一處去了。」永安郡主笑著轉向秦霽,「你想想罷,要跟我們誰走。」
長公主也期待地看著她,「外孫媳婦,你說說跟誰?」
秦霽被難住,舌尖抵著唇肉打轉,未幾,手背就覆上一隻大掌,悄然握住了她。
「我們才是夫妻,她自然跟我走。」陸迢笑道:「外祖母喜歡,我們日後常過來便是,做什麽要把人搶走。」
幾人又說了些時候的閑話,秦霽二人被留在長公主府,用過午飯方才告辭揣度。
兩人的背影在廊道上越變越小,他們走得越遠,中間隔的距離也越遠。望著這副畫麵,永安郡主臉上的笑意斂起,眉宇間染上一抹不知名的,細細的愁。
長公主走到她身邊,「怎麽了,你兒子成家了你不高興?」
「母親也看見了,他們之間……隻有陸迢一人起意。」
他們夫妻兩人默契歸默契,一個說話,另一個知道會心應上幾句。但有些東西,她們局外人一眼便能看清,這是裝不出來的。
譬如自打他們走進正堂,陸迢的眼睛便隻落在秦霽身上,可秦霽從頭至尾都沒看過他兩眼。
永安郡主嘆息,「我以前沒怎麽管過他,現在有心去勸,卻都是無用之功。母親,我不願他吃這個苦。」
況且她也聽說了,賜婚一事之前,李家有個孩子總往秦府去,與秦禦史一家的關係都不錯。
「你怎麽認定昭行會吃苦?我看他現在甘之如飴。」
甘之如飴?
永安想起這些年,不認同地皺了眉。
「永安。」長公主輕喚了聲,如幼時一般撫了撫她的後腦。「你還沒發現?昭行和你不一樣,他也不會走上你的老路。」
「哪裏不一樣?」永安問。
長公主的目光投向走遠的兩人,「昭行的眼光,比你好很多。我外孫媳婦是個好孩子。」
她在好幾年前就聽人提過秦霽,當時便沒人能說出一句壞話,今日一見,與傳言相比,隻覺更好。
知禮節懂進退,會逗人開心,還絲毫不做作,這樣的姑娘可不好找。她隻來一回,自己那外孫的話都比以前要多。
永安郡主對這一點倒也認同,一時明白了什麽,不再反駁。
陸迢選的確實是個好姑娘,即便以後真有不睦,她那樣的人,必然也會守著底線,而不是低劣地去傷害別人。
永安郡主想著,稍稍寬心了些。
長公主又笑,「還有,昭行比你能熬,他是個耐久的性子,烈女怕纏郎,你就等著吧,他們遲早是一家人。」
「但願如此。」
*
白鷺園。
秦霽一回來,便將收到的兩個錦盒放在案上,對陸迢道:「你自己收起來。」
裏麵有良田百頃,數十個莊子,還有好些收租的宅院,她可都沒份拿。
陸迢掃了眼,「這是她們的心意,外祖母家底豐厚,我的家底也豐厚,不缺這些地,你收著便是。」
「我也不缺。」
「知道你不缺。」陸迢端起這兩個錦盒放到她的妝匣旁。「親事是假的也無妨,難不成我們之間,還需要避嫌麽?」
這話說的不清不楚。
他們之間究竟是清白到無需避嫌,還是親近到無需避嫌?
秦霽不想被繞進去,推推讓讓不是她擅長的事情,索性隨他。
她想去榻上歇會兒,才坐下來,便看見對側桌邊喝茶的陸迢。
她頓了頓,去關上房門,把房外的侍女也打發去了遠些的地方,回來後用烏溜溜的眼睛盯著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