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好後,她又要變成他的外室。
秦霽側過身,取出枕下那枚青魚玉佩握在掌心。
良久,分夜鍾敲過,陸迢聽見了她輕輕一聲嘆息。
這聲嘆息像一團愁霧,罩在他的眼前。
第二天,秦霽艱難醒了過來。
她將拾掇好的包袱交給陸迢,他掂了掂,「這些太少,我庫房裏還備了東西,你挑幾件一併送去如何?」
「不用。」秦霽偏首避開他的視線,輕聲道:「這些夠了。」
此事過後,她不再像之前一般總是睡,一日內或長或短總會醒上一回。
老大夫隔日到榴園給她施一次針,紮在小臂。過了十天亦不再來,隻囑咐每日仍需喝藥。
十一月上旬快要過去,天越來越冷。
傍晚時分,一絲斜陽從門縫爬進,綠繡關上門將其擠了出去。
「姑娘,剛剛大爺身邊來了人,說是他今晚不回來了。」
秦霽在窗口餵貓,陸迢聘了這貓,還是放在榴園,幾個月過去,它還長大了不少。
秦霽扔下手裏僅剩的幾個小魚幹,問道:「真的麽?」
「那護衛親口說的。」綠繡上前,替她圍好披風,「姑娘的病還沒好,不要再受涼了。」
秦霽彎眸,合上了窗。
其實她的病好了許多,隻是顧慮著那夜發生之事,才每日早早地睡下,早早地躲開陸迢。
*
半個時辰前,應天府。
到了下值的時辰,趙望匆匆走到官廳外邊,耐性等人走完後才進去。
「大爺,府裏派了人找您回去。」
從秦霽生病那日起,陸迢便一直住在榴園,他問道:「所為何事?」
「是老爺……他回豐州時抓住了伶人,可如今不知怎麽回事,他那外室帶著孩子找進了國公府,還找郡主鬧了一番。」
國公府,安正堂。
地上跪著一對母子,那男孩瞧著已有了八歲大小,兩人吞泣聲高低交錯,整個院內都能聽見。
「老太太,奴婢跟了老爺二十年,遠兒是他親出。求求您了,我身微人賤,不配進府,但遠兒可是國公府的血脈啊,求求您收下他吧。」
上首還坐著兩人,老太太眉心鎖緊,看向那男孩。國公府如今有三房,可隻有陸奉這一房是她的親生骨肉,還有一個小女兒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
如今看見一個與自己有血親的伶俐孩子,不可謂沒有動容。
顧忌著一旁的永安,老太太並未說話,隻給梅香遞上一眼。
那邊正要去扶人,陸迢先一步踏了進來。
堂內的幾人都朝他看去,老太太眉心一鬆,「大哥兒,你回來了。」
陸迢給上首二人行完禮,坐在一旁。
地上跪著的婦人哭嚎許久,都沒聽見永安一句重話,膽子漸漸變大。她推了把一旁的男孩,指著陸迢道:「遠兒,快,這是你大哥哥,快喊哥哥。」
男孩亦是機敏,張嘴就喊,「大——」
他未說完,就收到了陸迢瞥來的冷眼,倏地失了聲,任憑婦人怎麽推搡也不肯再開口。
曼娘無奈,又跪到了老太太跟前,泣淚不止。「老太太是這天下最心善的人,求求您留下他吧,難道您忍心看著親生的骨血流落在外,孤苦無依麽?」
陸迢嗤笑一聲,重複道:「流落在外,孤苦無依?」
他揚手,鬆書將手裏的幾本帳目送到了老太太跟前。
「二十餘年,父親從官中挪用的錢財共有四千餘兩。他還在你名下置辦了六座宅子,百畝肥田。
你們雖說流落在外,手卻沒少往國公府伸。大門不出,資產便能抵得上經營百年的本地商戶。這二十餘年,你日日洗麵都要用牛乳。楊曼娘,你們苦在何處?」
此話一出,滿堂寂靜。
老太太看過帳簿,臉上的動容也分毫無存。
曼娘臉色變得灰白,仍不甘心,橫眼瞪著陸迢,「這些都是老爺暫存在我名下的,與遠兒有什麽關係。他還是個孩子,國公府大房的親骨肉!」
陸迢不予理會,望向堂上的老太太,「祖母,茲事體大,這二人來歷不明。我已差人急信知會父親,不如先將這兩人帶走,他後日回來再做論斷。」
陸迢對此二人有厭無憎,真正做出混事的人是陸奉,沒道理旁人焦頭爛額,他卻置身事外。
「陸奉後日就能回來」——曼娘聽到這句,臉上霎時失了血色。
老太太凝眉許久,嘆道:「也好。」
她定了主意,很快就有嬤嬤上前將這對母子帶走,曼娘回過神,又開始嘶喊掙紮,被老嬤嬤背身抽了兩個嘴巴,身旁的孩子見狀大聲哭鬧起來。
陸迢才出安正堂,裏麵又成了亂鬧鬧的一片。
永安郡主走在陸迢前邊。
裏麵鬧了這麽一場,最無關緊要的反倒是她,從頭至尾沒說一句話,神色沒有半分傷心怨懟,是實實在在來看戲的。
兩人有一段同路,陸迢放慢了步子,不遠不近落在她後麵。
待他要走上去側門的岔路時,永安郡主忽地回頭問道:
「這麽久沒回來,今日還要出去住?」
陸迢停步,麵色不改,「是,母親。」
永安又問,「既要娶人家,為何不帶她來見我?」
為何不呢?
因為他還沒跟秦霽說過。
她拒絕過他太多次,這一次,他亦沒有把握。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秦霽側過身,取出枕下那枚青魚玉佩握在掌心。
良久,分夜鍾敲過,陸迢聽見了她輕輕一聲嘆息。
這聲嘆息像一團愁霧,罩在他的眼前。
第二天,秦霽艱難醒了過來。
她將拾掇好的包袱交給陸迢,他掂了掂,「這些太少,我庫房裏還備了東西,你挑幾件一併送去如何?」
「不用。」秦霽偏首避開他的視線,輕聲道:「這些夠了。」
此事過後,她不再像之前一般總是睡,一日內或長或短總會醒上一回。
老大夫隔日到榴園給她施一次針,紮在小臂。過了十天亦不再來,隻囑咐每日仍需喝藥。
十一月上旬快要過去,天越來越冷。
傍晚時分,一絲斜陽從門縫爬進,綠繡關上門將其擠了出去。
「姑娘,剛剛大爺身邊來了人,說是他今晚不回來了。」
秦霽在窗口餵貓,陸迢聘了這貓,還是放在榴園,幾個月過去,它還長大了不少。
秦霽扔下手裏僅剩的幾個小魚幹,問道:「真的麽?」
「那護衛親口說的。」綠繡上前,替她圍好披風,「姑娘的病還沒好,不要再受涼了。」
秦霽彎眸,合上了窗。
其實她的病好了許多,隻是顧慮著那夜發生之事,才每日早早地睡下,早早地躲開陸迢。
*
半個時辰前,應天府。
到了下值的時辰,趙望匆匆走到官廳外邊,耐性等人走完後才進去。
「大爺,府裏派了人找您回去。」
從秦霽生病那日起,陸迢便一直住在榴園,他問道:「所為何事?」
「是老爺……他回豐州時抓住了伶人,可如今不知怎麽回事,他那外室帶著孩子找進了國公府,還找郡主鬧了一番。」
國公府,安正堂。
地上跪著一對母子,那男孩瞧著已有了八歲大小,兩人吞泣聲高低交錯,整個院內都能聽見。
「老太太,奴婢跟了老爺二十年,遠兒是他親出。求求您了,我身微人賤,不配進府,但遠兒可是國公府的血脈啊,求求您收下他吧。」
上首還坐著兩人,老太太眉心鎖緊,看向那男孩。國公府如今有三房,可隻有陸奉這一房是她的親生骨肉,還有一個小女兒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
如今看見一個與自己有血親的伶俐孩子,不可謂沒有動容。
顧忌著一旁的永安,老太太並未說話,隻給梅香遞上一眼。
那邊正要去扶人,陸迢先一步踏了進來。
堂內的幾人都朝他看去,老太太眉心一鬆,「大哥兒,你回來了。」
陸迢給上首二人行完禮,坐在一旁。
地上跪著的婦人哭嚎許久,都沒聽見永安一句重話,膽子漸漸變大。她推了把一旁的男孩,指著陸迢道:「遠兒,快,這是你大哥哥,快喊哥哥。」
男孩亦是機敏,張嘴就喊,「大——」
他未說完,就收到了陸迢瞥來的冷眼,倏地失了聲,任憑婦人怎麽推搡也不肯再開口。
曼娘無奈,又跪到了老太太跟前,泣淚不止。「老太太是這天下最心善的人,求求您留下他吧,難道您忍心看著親生的骨血流落在外,孤苦無依麽?」
陸迢嗤笑一聲,重複道:「流落在外,孤苦無依?」
他揚手,鬆書將手裏的幾本帳目送到了老太太跟前。
「二十餘年,父親從官中挪用的錢財共有四千餘兩。他還在你名下置辦了六座宅子,百畝肥田。
你們雖說流落在外,手卻沒少往國公府伸。大門不出,資產便能抵得上經營百年的本地商戶。這二十餘年,你日日洗麵都要用牛乳。楊曼娘,你們苦在何處?」
此話一出,滿堂寂靜。
老太太看過帳簿,臉上的動容也分毫無存。
曼娘臉色變得灰白,仍不甘心,橫眼瞪著陸迢,「這些都是老爺暫存在我名下的,與遠兒有什麽關係。他還是個孩子,國公府大房的親骨肉!」
陸迢不予理會,望向堂上的老太太,「祖母,茲事體大,這二人來歷不明。我已差人急信知會父親,不如先將這兩人帶走,他後日回來再做論斷。」
陸迢對此二人有厭無憎,真正做出混事的人是陸奉,沒道理旁人焦頭爛額,他卻置身事外。
「陸奉後日就能回來」——曼娘聽到這句,臉上霎時失了血色。
老太太凝眉許久,嘆道:「也好。」
她定了主意,很快就有嬤嬤上前將這對母子帶走,曼娘回過神,又開始嘶喊掙紮,被老嬤嬤背身抽了兩個嘴巴,身旁的孩子見狀大聲哭鬧起來。
陸迢才出安正堂,裏麵又成了亂鬧鬧的一片。
永安郡主走在陸迢前邊。
裏麵鬧了這麽一場,最無關緊要的反倒是她,從頭至尾沒說一句話,神色沒有半分傷心怨懟,是實實在在來看戲的。
兩人有一段同路,陸迢放慢了步子,不遠不近落在她後麵。
待他要走上去側門的岔路時,永安郡主忽地回頭問道:
「這麽久沒回來,今日還要出去住?」
陸迢停步,麵色不改,「是,母親。」
永安又問,「既要娶人家,為何不帶她來見我?」
為何不呢?
因為他還沒跟秦霽說過。
她拒絕過他太多次,這一次,他亦沒有把握。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