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沒傷著?我家不遠了,歇一歇也不耽誤。」
秦霽道:「無事,我能走的。」
這話不是硬撐,她還算走運,剛剛抱起那孩子趴倒在搭作材底下,那一片角落還算有個支撐,並未有掉下的木樁直接砸在她身上。
再便是路邊才喊了自己一聲的許霖,他來得快,沒叫她被壓的喘不過氣。
兩個人眼看就要走出腳下這條窄巷,一輛氈青布頂的馬車從另邊趕來,不偏不倚停在巷口,擋住了她們去路。
架馬車的是個穿著褐衣的中年男子,蓄了兩叢鬍鬚,他朝巷子裏看過來,目光在秦霽身上停留了一瞬,繼而轉向狄若雲。
「小雲,上來,早就看見你們了。」
狄若雲拉著秦霽過去,邊走邊解釋,「這是我——」
她說到一半掩起嘴,「咳咳,他叫穆青,我們快上去吧。」
秦霽點點頭,主動忽略她的異樣之處。
上馬車時,秦霽側首看向這個男子。
近了看,這人並非她以為的那般年紀大,眉眼分明是年輕人的模樣,偏要蓄上一把顯老的鬍子,實在違和。
這人迎著她的視線,頷首一笑,「秦姑娘。」
秦霽沒有閑心去驚訝,回之一笑,「麻煩你了。」
上了馬車,心稍稍安定下來,秦霽這才注意到自己衣裙上的塵垢和勾絲裂口。
她意識到自己如今是何樣子,臉上一陣發窘。抬手估摸著將髮髻重新捋好,繼而又理裙子,拍去灰塵,左右拉拉擋擋,掩去上麵的破洞。
忙來忙去,總算打理的沒那麽狼狽,末了抬起手臂,才發現衣袖上還有一個不小的洞。
秦霽臉色頹下去的同時,狄若雲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顧忌著兩人的表麵關係,她托著腮的手半擋在臉上,將明目張膽的笑掩飾成偷笑。
馬車彎彎繞繞折了好幾條巷子,周邊的人聲越來越少,最終在狄府大門前停下。
這座宅邸地處偏僻,卻寬闊非常,周圍風景亦與這青瓦白牆融成了一體。
秦霽踏進去時,心緒遠遠比自己想的要平靜。
她跟著狄若雲進了內院,二門的小廝見有生人,先一步進去回稟。
少頃,一個圓臉侍童往這邊走了過來,「小姐,老太爺說您上次做的那副膏貼效果尚好,今日若是有空,給他多製幾副。」
狄若雲走得痛快,直接把後麵的穆青也給拉走了。
那侍童又轉向秦霽,辭色不改,微微笑道:「這位客人,請隨我來。」
他引著秦霽穿過了曲池水榭,在一座攢尖頂圓亭的石階邊上止步,抬手對秦霽略一作拱,沿著來時的路退了回去。
圓亭裏,一個穿著錦衣的老者正對著一本棋譜在擺棋盤,他的背已經微微躬了起來,動作卻不見慢。
良久,他將最後一枚棋子擺上,對秦霽道:「過來吧,底下熱。」
秦霽這才進了亭中,立在這位老者的對麵,才發現他已是眉須皆白,滿麵刀鐫的風霜歲月痕跡。
狄莫行撩起半垂的眼皮,打量了秦霽一遍,末了一笑,「甫之的女兒原也這麽大了。」
秦霽頷首,稍提裙擺,屈膝對著這位老者跪了下來。
「小女秦霽,替家父拜過老先生。」
她說完這幾個字便緘了口,隻俯身拜下,連叩三次,替父親行了最為鄭重的見師禮。
原本不該如此,從冬至夏,秦霽備了很多話。
自別後經年,家父心中虧欠萬千,恐隻言片語徒增煩擾,久未致問,雲雲雲雲。
然而,真正到了父親的老師麵前,看見他已經微濁的瞳仁,寂寥裏隱現出一抹慈祥,迎著這樣的目光,秦霽隻覺那些言辭太過單薄。
既然他肯見自己,有些話其實不必贅述。
麵前這個小姑娘瞧著板瘦的身形,衣裝亦不算體麵。然而她的肩背始終筆直挺著,一行一拜非似嬌花,反有著清鬆瘦竹的氣度。
狄莫行恍惚從她身上看見了曾經那個青年,他當日也是如此拜下。
「先生,榮名利祿雖千萬人嚮往之,卻非我之道。」
這便是父女了。若雲亦是如此,像極了他父親。
「起來吧。」狄莫行指了指對麵的石凳,待秦霽坐下後,他問道:「可見過這局?」
秦霽垂眸看過去,「在爹爹書房見過。」
狄莫行聞言嘆了一口氣。
這是十五年前,他逼著秦甫之下的一盤棋。
嘉慶二十年,史書上值得濃墨鋪寫的一個災年,內憂外患在下半年接連而至。
西南邊關兩族戎狄聯手來犯,南邊多地災患不斷,土地欠收,處處都是民不聊生
那年,狄默初任浙省巡撫,屬下五州皆遇蝗災,顆粒無收,開倉賑災亦是杯水車薪,顧此失彼。恰秦甫之正任鄰省知府,江省未遇災荒,糧倉足餘,不少人都在往那邊逃難。
多年舊友的情分在此,料想從鄰省借糧過來不該是難事。然而狄默去了多封書信,得到的隻是難為二字。
浙省多年的積弊全在狄默接手後,因著這場十年難遇的蝗災全盤暴露出來,十餘萬生民變為餓殍,天子大怒,便怒在了狄默身上。
狄莫行在出事之前親自尋過秦甫之一回,拿出了恩師的名義壓著,仍舊未能拿出這糧。
自此師生緣斷,難再續上。
秦甫之在秦霽麵前下過這盤棋,這一切,她都知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秦霽道:「無事,我能走的。」
這話不是硬撐,她還算走運,剛剛抱起那孩子趴倒在搭作材底下,那一片角落還算有個支撐,並未有掉下的木樁直接砸在她身上。
再便是路邊才喊了自己一聲的許霖,他來得快,沒叫她被壓的喘不過氣。
兩個人眼看就要走出腳下這條窄巷,一輛氈青布頂的馬車從另邊趕來,不偏不倚停在巷口,擋住了她們去路。
架馬車的是個穿著褐衣的中年男子,蓄了兩叢鬍鬚,他朝巷子裏看過來,目光在秦霽身上停留了一瞬,繼而轉向狄若雲。
「小雲,上來,早就看見你們了。」
狄若雲拉著秦霽過去,邊走邊解釋,「這是我——」
她說到一半掩起嘴,「咳咳,他叫穆青,我們快上去吧。」
秦霽點點頭,主動忽略她的異樣之處。
上馬車時,秦霽側首看向這個男子。
近了看,這人並非她以為的那般年紀大,眉眼分明是年輕人的模樣,偏要蓄上一把顯老的鬍子,實在違和。
這人迎著她的視線,頷首一笑,「秦姑娘。」
秦霽沒有閑心去驚訝,回之一笑,「麻煩你了。」
上了馬車,心稍稍安定下來,秦霽這才注意到自己衣裙上的塵垢和勾絲裂口。
她意識到自己如今是何樣子,臉上一陣發窘。抬手估摸著將髮髻重新捋好,繼而又理裙子,拍去灰塵,左右拉拉擋擋,掩去上麵的破洞。
忙來忙去,總算打理的沒那麽狼狽,末了抬起手臂,才發現衣袖上還有一個不小的洞。
秦霽臉色頹下去的同時,狄若雲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顧忌著兩人的表麵關係,她托著腮的手半擋在臉上,將明目張膽的笑掩飾成偷笑。
馬車彎彎繞繞折了好幾條巷子,周邊的人聲越來越少,最終在狄府大門前停下。
這座宅邸地處偏僻,卻寬闊非常,周圍風景亦與這青瓦白牆融成了一體。
秦霽踏進去時,心緒遠遠比自己想的要平靜。
她跟著狄若雲進了內院,二門的小廝見有生人,先一步進去回稟。
少頃,一個圓臉侍童往這邊走了過來,「小姐,老太爺說您上次做的那副膏貼效果尚好,今日若是有空,給他多製幾副。」
狄若雲走得痛快,直接把後麵的穆青也給拉走了。
那侍童又轉向秦霽,辭色不改,微微笑道:「這位客人,請隨我來。」
他引著秦霽穿過了曲池水榭,在一座攢尖頂圓亭的石階邊上止步,抬手對秦霽略一作拱,沿著來時的路退了回去。
圓亭裏,一個穿著錦衣的老者正對著一本棋譜在擺棋盤,他的背已經微微躬了起來,動作卻不見慢。
良久,他將最後一枚棋子擺上,對秦霽道:「過來吧,底下熱。」
秦霽這才進了亭中,立在這位老者的對麵,才發現他已是眉須皆白,滿麵刀鐫的風霜歲月痕跡。
狄莫行撩起半垂的眼皮,打量了秦霽一遍,末了一笑,「甫之的女兒原也這麽大了。」
秦霽頷首,稍提裙擺,屈膝對著這位老者跪了下來。
「小女秦霽,替家父拜過老先生。」
她說完這幾個字便緘了口,隻俯身拜下,連叩三次,替父親行了最為鄭重的見師禮。
原本不該如此,從冬至夏,秦霽備了很多話。
自別後經年,家父心中虧欠萬千,恐隻言片語徒增煩擾,久未致問,雲雲雲雲。
然而,真正到了父親的老師麵前,看見他已經微濁的瞳仁,寂寥裏隱現出一抹慈祥,迎著這樣的目光,秦霽隻覺那些言辭太過單薄。
既然他肯見自己,有些話其實不必贅述。
麵前這個小姑娘瞧著板瘦的身形,衣裝亦不算體麵。然而她的肩背始終筆直挺著,一行一拜非似嬌花,反有著清鬆瘦竹的氣度。
狄莫行恍惚從她身上看見了曾經那個青年,他當日也是如此拜下。
「先生,榮名利祿雖千萬人嚮往之,卻非我之道。」
這便是父女了。若雲亦是如此,像極了他父親。
「起來吧。」狄莫行指了指對麵的石凳,待秦霽坐下後,他問道:「可見過這局?」
秦霽垂眸看過去,「在爹爹書房見過。」
狄莫行聞言嘆了一口氣。
這是十五年前,他逼著秦甫之下的一盤棋。
嘉慶二十年,史書上值得濃墨鋪寫的一個災年,內憂外患在下半年接連而至。
西南邊關兩族戎狄聯手來犯,南邊多地災患不斷,土地欠收,處處都是民不聊生
那年,狄默初任浙省巡撫,屬下五州皆遇蝗災,顆粒無收,開倉賑災亦是杯水車薪,顧此失彼。恰秦甫之正任鄰省知府,江省未遇災荒,糧倉足餘,不少人都在往那邊逃難。
多年舊友的情分在此,料想從鄰省借糧過來不該是難事。然而狄默去了多封書信,得到的隻是難為二字。
浙省多年的積弊全在狄默接手後,因著這場十年難遇的蝗災全盤暴露出來,十餘萬生民變為餓殍,天子大怒,便怒在了狄默身上。
狄莫行在出事之前親自尋過秦甫之一回,拿出了恩師的名義壓著,仍舊未能拿出這糧。
自此師生緣斷,難再續上。
秦甫之在秦霽麵前下過這盤棋,這一切,她都知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